人在隋唐,杨广封我为大隋发癫王 第93章

作者:东南风啊1994

  “好,高元已死,朕先率兵返回东都。”

  平壤城被攻下,还有几个城池仍然掌握在高句丽人手里。

  不过这对于大隋来说,已经没有什么隐患了。

  用不了多久,自然会将其拿下。

  而他一个皇帝,也不能被几个城池给绊住。

  杨广与苏信一前一后离开,不过一个是往西,一个往东。

  接连行军,苏信很快便赶到了新罗的国都。

  得知苏信并非是来赶尽杀绝,新罗的朝臣惊喜万分。

  他们已经做好跑路的打算,却不曾想苏信给他们机会。

  当即,都城城门打开,将苏信奉为座上宾。

  几个朝臣跪在苏信面前,开口抨击新罗老国王。

  “侯爷,老国王简直就是恶贯满盈,罪该万死啊!”

  “是啊,当初老国王要去趁火打劫,我们坚决不赞同。”

  “如今这老国王被杀,真乃罪有应得!”

  一群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苏信听着翻译的话,不断打量着这些颤颤巍巍,恐惧无比的新罗朝臣。

  从目前来看,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什么硬人了。

  “那你们的意思呢?”

  等这些骂累了,苏信才开口说道。

  “我们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扶持新的国王,但扶持谁,必须得让侯爷您来定。”

  “对,侯爷英明睿智,选的人绝对差不了。”

  苏信听着这些朝臣争先恐后的表态,手指轻轻敲击着腰间的天子剑,目光在人群中扫过。

  他要选的,从不是什么有野心、有能力的君主,而是一个听话、能被大隋牢牢掌控的傀儡。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断了新罗再生异心的可能。

第114章 你滴族谱我滴刀,开撒!

  “老国王的兄弟,可有在都城?”

  苏信忽然开口,显然他来的时候已经做过功课。

  朝臣们愣了一下,随即有人连忙回话:

  “在!在!王叔金彦就住在城西的府邸。”

  “他性子怯懦,连老国王抢了他的妻子,他都没敢说一句……”

  “就他了。”苏信当即拍板,“去把他请来。”

  不多时,一个穿着素色衣衫、面色苍白的中年男人被带了进来。

  他低着头,连抬头看苏信的勇气都没有,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浑身止不住地发抖。

  显然是听说了老国王的死讯,又被突然叫来见大隋的将领,吓得魂不附体。

  “从今日起,你便是新罗的新国王。”

  苏信看着他,语气没有丝毫波澜。

  老国王兄弟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他从未想过自己能当国王,甚至觉得能保住性命就已是万幸。

  苏信再次开口道:

  “新王性子温和,更能与大隋交好。”

  “往后新罗的政务,需先与我大隋派驻的监国商议,再做决定。”

  这话一出,朝臣们再也不敢有异议,纷纷跪地高呼:“谨遵侯爷旨意!吾王万岁!”

  苏信随即召来心腹将领王怀,命他率五千兵马驻守新罗都城。

  一方面监视新王与朝臣的动向,另一方面负责教新罗百姓学习汉话、识汉字,从根上让新罗彻底融入大隋。

  “记住,若有异动,先斩后奏。”

  苏信拍了拍王怀的肩膀。

  “末将遵令!”王怀郑重行礼。

  安排好新罗的事,苏信马不停蹄地赶往百济。

  与新罗如出一辙,百济的朝臣们早已吓得没了骨气。

  见苏信带着人马前来,连城门都没敢关,直接列队出城迎接。

  苏信依旧没费多少功夫,从百济王室中挑了一个同样怯懦无能的旁支子弟当新王。

  又留下心腹将领与兵马驻守,设置监国之权,推行汉话汉字。

  百济的朝臣们虽心中不满,却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连老国王都死在了苏信手里,他们若是反抗,不过是自取灭亡。

  短短十日,苏信便将新罗、百济两国彻底掌控。

  本该离去的苏信,却来到了百济以东的海岸上。

  海风卷着咸腥气扑面而来,吹动苏信银甲上未干的血渍,在阳光下泛着暗沉的光。

  他望着无垠的海面,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浪涛,落在了遥远的东方。

  “侯爷,您在看啥呢?这除了水就是风,有啥好看的?”

  程咬金凑过来,挠了挠头,顺着苏信的视线望去。

  “在看倭国。”

  苏信收回目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燕云十八骑令牌。

  “倭国?”程咬金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就是东边海岛上那个小国?有啥好看的,咱们一人一口吐沫就淹死他们!”

  “好看不好看,不重要。”

  苏信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眼中杀意渐浓,“重要的是,这个国家,本就不该存在。”

  穿越前,他听说过倭国有金山银山的说法,只是不知道真假。

  即将离开辽东之地,他要倭国人知晓,自己脚下有金山银山的存在。

  若是真有金银,那便是大隋的囊中之物,倭国不过是替大隋开采。

  裴元庆扛着八棱梅花亮银锤,瓮声瓮气地说:

  “侯爷,要不咱们现在就带兵过去?凭咱们的本事,踏平那小岛还不是易如反掌!”

  苏信摇了摇头。

  这次东征,他不仅灭了高句丽,还掌控了新罗、百济。

  看似风光无限,却也得罪了朝堂上的旧士族。

  那些被他打压过的世家子弟的怨怼,士族之间对他的恨意,早晚会在东都掀起风浪。

  夕阳西下,将海面染成一片血红。

  苏信勒住马,最后望了一眼东方的大海。

  倭国,金山银山,这些都记在了他的心里。

  今日暂且放过,他日定要踏平那座海岛,将所有的一切,都纳入大隋的版图。

  次日清晨,苏信率领人马离开百济都城,朝着平壤的方向疾驰而去。

  队伍扬起的尘土,在身后的道路上拉出长长的痕迹,像一道无形的锁链。

  将新罗、百济牢牢拴在了大隋的疆域之上。

  等回到平壤,杨广早就已经出发返回东都。

  苏信也不再停留,马不停蹄离开。

  回军的路上,便遇到了于仲文等人。

  他们在这岔道口集结,准备继续往北攻打剩余的高句丽城池。

  “哟,几位老兄弟,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啊。”

  苏信在马上挥了挥手。

  “侯爷征战辛苦了。”

  于仲文等人对视一眼,皆露出无奈的笑容。

  谁让苏信不仅靠山硬,人也硬呢。

  “诶,辛苦也是应该,咱们都是为了国家出力嘛~”

  “侯爷说的是。”

  众人一人一句,附和着苏信。

  “咳咳咳!”

  见这几个老头不言语,苏信咳嗽声不断。

  这些老头打了这么久的仗,肯定是赚的盆满钵满了吧?

  没有他苏信,高句丽哪能这么简单拿下。

  所以,见面分一半,不过分吧?

  “侯爷,咋了?”

  众人不解,打仗嗓子还出问题了?

  “之前本侯见王胄的时候,他说过一句话。”

  “本侯可以不收礼,但他不能不送!”

  这下,众人明白了苏信的意思。

  好家伙,原来是找他们这些老头子要钱来了!

  “侯爷,我们这些老骨头实在没什么可送的啊。”

  “您要是不嫌弃,我老于家还有个孙女,您看?”

  于仲文借坡下驴,他这个礼就问你大不大。

  “大可不必,我只是考验一番你们罢了,你们果然是大隋的良臣啊。”

  苏信说完这句话,立刻换了一副清正廉洁的派头。

  临走之际,于仲文小声说道:

  “侯爷,您在辽东杀了士族之人,回到东都万望小心行事。”

  “没事的,没事的,与士族斗,其乐无穷啊~”

  苏信摆摆手,对于于仲文的告诫听在了耳里,却不放在心里。

  他巴不得士族找他麻烦呢,这样就能一力破万法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你滴族谱我滴刀,开撒!

第115章 都有封赏,唯独没有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