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南风啊1994
【宿主发癫获得士族之人认可,奖励金刚之躯、续势丹五颗、体力恢复丹丹方!】
一股更强劲的暖流涌遍苏信全身,筋骨仿佛被百炼精钢包裹。
之前战场上的伤势正在迅速恢复,疤痕也缓缓消失不见。
他握了握拳,指节发出清脆的响声,心中畅快淋漓。
感受完金刚之躯带来的一切后,苏信踢了踢脚边一个士族小辈的肩膀,“本侯不杀你们。”
那些小辈愣了愣,抬头时眼里还满是恐惧,不敢相信自己能活下来。
“你们的家主死了,但他们手里的私兵还在。”苏信的声音平静无波,。
“想活命的,就乖乖听候调遣。”
“谁敢作乱,就和你们的家主一个下场。”
他要留着这些小辈当幌子,用他们的名义调集士族私兵。
这些人虽然没用,但手里的兵马倒是能派上用场。
话音刚落,府邸外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
宇文化及不知何时来了,正扒着廊柱干呕,脸色惨白如纸。
他亲眼看着士族众人活着走进府里,现在全都躺在地上,脖子上都带着狰狞的伤口。
这可是士族啊,全都是世家宗老。
疯了,苏信真是疯了!
“宇文相国,这场景可好看?”
苏信瞥了他一眼。
宇文化及吓得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连忙摆手:“好看,不好看……好看!”
他哪里还敢多待,连滚带爬地往外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这辈子都不能和苏信为敌!
这哪是人,分明是索命的煞星!
解决了士族的麻烦,苏信再无顾忌,第二日便下令拔营,大军向着平壤全速进军。
而泊汋城的血案,终究还是传回了后方。
杨广正在大帐内看着战报,帐外却走进一人。
“陛下,赵将军的密信。”
杨广接过书信,脸色从淡然到震惊。
崔正凌死了,郑氏之人也死了!
信中明确说明,苏信一口气杀了崔正凌、郑氏老者等数位士族核心人物。
片刻后,杨广脸上渐渐露出一丝快意。
自他登基以来,士族便像附骨之疽,明里暗里与他作对。
他修运河、征高句丽,哪一样没被士族指责劳民伤财?
直接提着刀就砍了过去,管他什么千百年世家、皇亲国戚。
原来,这些看似坚不可摧的士族,也能被砍得鲜血淋漓啊。
昔日,苏信浑身是血闯进大帐,他就觉得这个小子很不简单。
今日之事,更是告诉他没有看错人。
不过,苏信又惹了个大麻烦。
他好像又得为苏信擦屁股了。
第99章 杨广动身前往平壤见苏信
“恭喜陛下了。”
老宦官轻声道贺,他是看着杨广从晋王一步步登上九五之尊的老人。
大业二字,是这位帝王的雄心壮志,可惜世间事哪能尽如人意?
庞大的士族集团,便是横亘在他面前的第一只拦路虎。
纵然手握生杀大权,帝王行事也需步步为营,绝不能贸然撼动士族这棵盘根错节的大树。
而苏信的出现,恰似一剂猛药,治好了杨广多年的心病。
“朕倒要想想,该怎么给这小东西擦屁股。”
杨广靠在龙椅上,抬手捏着眉心。
今日的确畅快,可一想到接下来士族定会组团来讨要说法,那点快意便淡了大半。
“陛下深谋远虑,总能想出折中的法子。”
老宦官斟上温热的茶水,悄然退到一旁。
杨广呷了口茶,眉头却锁得更紧。
荥阳郑氏这次死的是南祖房支,虽说与北祖房支往来不密,可终究是同宗同源,断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陇西李氏死的是姑臧房的人,李家近十个分支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该死的东西!”他猛地拍了下案几,怒火再次窜了上来。
这些士族,几乎把持了大隋的半壁江山,土地、财帛、人脉,无所不包。
他有时甚至恍惚,这大隋究竟是姓杨,还是该改为五姓?
“杀!让苏信把他们都杀了!”
暴怒过后,杨广的语气渐渐缓和,眼底却闪过一丝狠厉。
“传旨,集结金瓜武士,朕要亲自去平壤,与苏信会合!”
与其在东都烦心,不如亲眼看着平壤陷落,见证高句丽覆灭。
那个高元,他要让其像狗一样匍匐在自己脚边!
等解决了高句丽,再回头料理士族的事也不迟。
若是实在给不了他们满意的交代……那就让他们去找苏信好了。
反正那小子与靠山王杨林拜了把子,又是个随时能发癫的性子,谁不服,尽管去试试。
此时的高句丽后方,早已乱成一团。
泊汋城的沦陷,意味着平壤最后的屏障已然崩塌。
隋军只需再渡过一条大河,便能兵临城下。
而在高句丽百姓心中,隋军的形象早已与屠戮绑定。
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就是他们的第一印象。
无数百姓抛家舍业,汇成一条长龙,铺天盖地般涌向平壤。
宇文成龙拄着根枯木棍,踉跄前行。
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他连头都不敢回,生怕是高句丽的追兵。
直到有人从身边匆匆跑过,他才看清是逃难的百姓。
“走!快点走!隋军要追上来了!”
一名百姓见他愣在原地,以为是同族,伸手便推了一把。
多日未进饮食的宇文成龙本就虚弱,被这一推,直接摔在地上。
“快跑啊!苏信要吃人了!”
周围的人只顾着逃命,根本没人理会他,甚至有人直接从他身上踩了过去。
宇文成龙趴在泥泞里,欲哭无泪。
他怎么就这么倒霉?
逃难的人潮像堵墙,他想往回跑都不可能,只能被裹挟着,身不由己地向着平壤而去。
平壤城头,高句丽王高元身着玄色王袍,立在风中。
猎猎风声掀起他的衣摆,却吹不散他眼底的阴鸷。
望着城外如潮水般涌来的难民,他沉默片刻,对身旁的侍卫下令:“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侍卫愣了一下:“王上,这么多难民……”
“照做便是。”
高元打断他的话,目光落在那些蹒跚的身影上,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这些人,可不是来寻求庇护的,他们是守城最好的耗材。
侍卫瞬间明白了。
等隋军兵临城下,这些人便是第一道防线,用血肉去填隋军的攻势,用他们的命去拖延时间。
至于粮草消耗?
能活过攻城战的,又能有几个?
城门缓缓打开,难民像决堤的洪水般涌入,将原本还算空旷的城门口挤得水泄不通。
宇文成龙混在人群里,被推搡着、践踏着往前挪,身上的伤口被磨得生疼,却连哼都不敢哼一声。
他这几日全靠啃树皮充饥,早已虚弱不堪,若不是求生的本能撑着,怕是早就倒在半路上了。
“让一让……麻烦让一让……”
他嘶哑着嗓子哀求,却没人理会。
所有人都在疯跑,都在往城里钻,仿佛身后有索命的厉鬼。
好不容易挤进城门,宇文成龙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抬头望着高耸的城墙和远处的王宫,心中满是苦涩。
自己怎么就落到了这般境地?
从高高在上的将官,变成了混在难民堆里苟活的丧家之犬。
安置完难民,高元回到了王宫。
他正盯着案几上的战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苏信……”他念着这个名字,眼神复杂。
泊汋城破的消息传来时,他简直不敢相信。
那座固若金汤的城池,竟被人硬生生砸开了城墙!
“王上,降书已成。”内侍将誊抄好的降书递上前,“愿献辽东城、纥升骨城等地,只求保留平壤及周边三城,永世向大隋称臣。”
高元拿起降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终狠狠砸在案上。
“暂且如此。若能拖延时日,等东突厥那边消息,未必没有转机!”
他从未想过真的投降,这不过是缓兵之计。
使者捧着降书,带着丰厚的贡品,小心翼翼地前往隋军大营。
他知道此行凶险,却没想到会凶险到这种地步。
刚进大营,便被隋军将士押着跪在苏信面前。
使者连忙磕头,态度谦卑到了极点:
“外臣参见武安侯,我家王上愿献上土地,向大隋称臣,只求侯爷停战……”
苏信斜睨着他,没等他说完,便一把夺过降书。
展开扫了两眼,突然笑了。
这高元,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想用几块无关痛痒,甚至是隋军已经拿下来的土地换太平?
上一篇: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