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776章

作者:剑从天降

  马超和阎行虽然败了,但他们的表现显然已经赢得了在场众人的尊重。

  而苏曜赤手空拳力压两位凉州少年英雄的表现更是让在场凉州将士和围观群众们大为叹服。

  在这个尊奉强者的地方,实力就是一切。

  “现在,你们明白了吗?”苏曜走到两人面前,“真正的强者,不是靠私斗证明自己,而是在战场上并肩杀敌。从今日起,你们就是我的左右先锋,共同为西征大业效力。”

  马超和阎行单膝跪地,齐声道:“末将遵命!”

  虽然两人之间的恩怨并未完全化解,但经过这一战,他们都明白了苏曜的良苦用心。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见识到了真正的强者是什么样子。

  校场比试结束后,军中私斗之风果然大减。

  马超和阎行虽然私下里还是互相看不顺眼,但在公事上却再也不敢造次。两人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在接下来的西征中证明自己比对方更强。

  接下来几天,金城的政务也在韦端的治理下逐渐步入正轨,生产经营逐渐恢复,城中商栈和沿途的补给点也被建立起来。

  而随着吕布等后续部队的赶到,被俘的凉州兵也完成了快速整编,其中精锐部队都加入了西征大军。

  苏曜手中的骑兵力量也从最初的三千骑兵,一下子扩充到了八千余人,战马数量也提高到了近两万匹。

  至此,在金城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西征的大军即将再次开拔。

  就这时.

  “大将军,韦刺史打探的事情有眉目了。”

  贾诩匆匆来报:

  “据刺史府来报,他们抓到了一个企图向西域报信的奸细,之前挑拨我军关系的应该也与这些人脱不开干系。”

第960章 目标车师国

  “哦?奸细?”

  “最近对西域胡商管控这么严,他们竟然还敢铤而走险?”

  官邸内,苏曜对贾诩的说法略感意外。

  老实说,对于上次程银部将闹事的事情,对于其后续苏曜其实没抱什么期待。

  大势所趋下,他直接加强了对城中胡商的监管,这些人还能翻出什么浪来?

  但没想到,即便如此这些人还是要如此不识抬举,并且给他牵出一个新的问题。

  “审了吗?背后是谁在指使?”

  贾诩翻开手中卷宗,沉声道:“已审出些端倪。此人名叫斯万,是车师国派驻金城的商队头目。据他供述,此次挑拨事端的幕后黑手,正是车师国左将军摩虎罗。”

  “车师国?”

  “没错。”

  贾诩连忙拿过地图,点在敦煌西北:

  “西域诸国被大沙漠分隔南北,丝路也因此在过了敦煌后分出走玉门的北路和走阳关的南路两条。”

  “这车师国便是北路之要冲,去长安五千路,其东南通敦煌,南通楼兰、鄯善,西通焉耆,西北通乌孙,东北通鲜卑,乃是我军西出玉门关后的北路第一国是也。”

  苏曜点了点头:“当道之国,对我大军进讨恐惧最重,确实有充足的干涉理由。”

  “但是他们现在应该是已经分裂了吧。”

  苏曜指着地图上已经碎成了好几块,分出南北车师国的土地,说:

  “这么明目张胆的搞事,就不怕来日被我灭国吗?”

  “正是怕所以才铤而走险。”

  应招赶来的韦端带来了更详细的情报:

  “车师国过去因乱分裂为前后车师部以及东且弥、卑陆、蒲类、移支六部,即‘车师六国’,他们彼此间纷争不断。这左将军摩虎罗正乃是车师后国的实际掌权者。”

  “此人素与乌孙和鲜卑勾结,野心勃勃,妄图统一车师诸部。此次煽动事端,一是畏惧我军西征之势,想通过挑拨我军内部关系,削弱我军战力,二就是欲借凉州内乱拖延我军行程,为乌孙和鲜卑援军争取时间。”

  苏曜皱眉:“哦?乌孙和鲜卑援军?”

  “是的。”

  韦端恭敬解释:

  “西域诸国虽然之前承诺给韩遂派十万援军,但那不过是空头支票罢了。”

  “且不说西域诸国多是小小的绿洲邦国,望望一国之地富者也不过万余之众,绑在一起也难有十万大军,鄯善(楼兰)、莎车、焉耆等国更是素来恭顺,未必会响应他们。”

  “故而,这摩虎罗便引外兵干涉。”

  苏曜手指在地图上车师后国疆域缓缓划过,眼中寒芒闪烁:“一个分裂小国,竟妄图借外族之力螳臂当车?”

  随即,苏曜抬眸看向韦端:

  “韦刺史困居金城,却能悉知关外万里之事,这工作做得着实不错,该赏!”

  韦端连忙拱手:

  “殿下言重了,这次能如此顺利获悉这些秘闻,也是多亏大将军带来的几个车师国的旧人。”

  没错,正是胡姬姐妹阿丽莎和阿丽丝,还有他们的弟弟,那个在苏曜手下当卫兵的那个车斯家族最后的男丁——阿罗佐。

  他们三人乃是车师国古老的王族后裔,之前在车师国的分裂中家族破灭,沦为奴隶,一路辗转到了匈奴人手中,最后被苏曜解救。

  起初,在抓到了那个奸细后,那个叫斯万的家伙嘴硬的不行,装作语言不通的样子,对他们的问话一概不回,纵使各种大记忆回复术下,他的话也是前后颠倒,一通胡言乱语的样子。

  就这时,韦端突然想到,之前经常在城中见到陪在苏曜左右的那胡姬姐妹听闻正是车师国人,于是他便登门拜访,想看看动用老乡的力量,能不能从那奸细嘴中撬出来点有用的信息。

  当时苏曜正好出去接见刚到金城的吕布,红儿便替他应下,命几个卫兵护送阿丽莎姐弟三人过去看看能不能发挥一些作用。

  “还有这回事?”

  苏曜心中嘀咕,目光看向不远处乖乖侍立着的红儿。

  那小姑娘见自己目光望来,笑盈盈的瞪着无辜的大眼睛回看过来,让苏曜心中隐约涌起了一丝回忆。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来着。

  那天他一回来,想说找那两个美人过来大被同眠一波,结果红儿却说她俩有什么任务出去来着。

  当时自己还道这小妮子吃醋,擅自利用万年给她的职权干涉自己的夜生活,当即就把她扛到了屋里,狠狠的“惩罚”了一通。

  看来自己倒是

  不,这不重要。

  轻咳了两声,苏曜将注意力转回正题。

  显然,那个叫斯万的家伙在见到了阿丽莎姐弟三人,并且确认了他们的身份后,态度立刻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他就像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一样,不仅如实的交代了自己的身份和任务,还主动供出了车师后国与乌孙、鲜卑勾结的详细计划。

  “原来如此。”苏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这个摩虎罗是铁了心要与我大汉为敌了。”

  贾诩眯起眼睛,建议道:“大将军,既然已经知道敌人的阴谋,不如先发制人。车师国距离金城不过千里之遥,以我军现在的骑兵力量,完全可以出其不意,直捣黄龙。”

  苏曜沉思片刻,突然问道:“阿丽莎她们现在在哪里?”

  “回禀殿下,”红儿上前一步,“她们正在偏厅等候,说是有重要情报要亲自向您汇报。”

  “传她们进来。”

  很快,阿丽莎姐弟三人便来到厅中。令苏曜意外的是,阿罗佐这个平日里总是低着头显得有些懦弱怕生的小伙子,此刻却也是一脸凝重的望着自己。

  “主人,我们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阿丽莎行了一礼,声音有些颤抖,“那个斯万.他认出了阿罗佐的身份。”

  “哦?”苏曜挑眉,“这有什么问题吗?”

  阿罗佐上前一步,单膝跪地:“主人,斯万说.说我的叔叔,也就是车师前国的老国王还活着!他被摩虎罗囚禁在浮图城的密牢中!”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惊雷,在厅中炸响。

  苏曜立刻意识到其中的战略价值——如果能够救出车师前国的老国王,不仅能够瓦解车师后国的统治合法性,更能为汉军在西域的行动拿下一个完美前线据点。

  “看来我们的西征计划要稍作调整了。”苏曜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传令下去,全军准备,三日后出发。我们的第一个目标——”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个标着“浮图城”的小点上。

  “车师国!”

第961章 臣服或毁灭(合章)

  车师后国国都,浮图城。

  在一尊金色的佛像下面,后国左将军摩虎罗此刻的心情却略显浮躁。

  “还没有汉地消息吗?”

  “他们朝廷大军现在到了何处?”

  “咱们的计策有没有奏效?”

  面对他一连串的问题,在场诸人皆是无言以对。

  “左将军,汉地一点消息都没有,已经好几天了,玉门关那里连只鸟都飞不出来,咱们实在是探不到消息啊。”

  摩虎罗的眉头皱得更紧,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

  “废物!都是废物!连个消息都打探不到,我要你们何用?!”

  厅内众人噤若寒蝉,无人敢应声。

  摩虎罗来回踱步,心中烦躁不安。

  他深知汉军一旦西征,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车师国,若不能及时掌握汉军动向,后果不堪设想。

  而如今汉朝封锁了玉门关的消息,显然是有所图谋,这两眼一抹黑的现状让他脖颈后感到了丝丝凉意。

  “那咱们的援军怎么样了?”

  摩虎罗决定换个目标:

  “鲜卑和乌孙人他们什么时候能来?”

  这一下众人总算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为了应对咄咄逼人的大汉,乌孙国派出了足有万骑的援军,而鲜卑人的右部诸部更是派出了三万骑大军前来助战。

  这实在是让他们为惊喜。

  要知道,此时的鲜卑诸部还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右部诸部竟如此出力,车师国人自是不知,一切都是苏曜当年对鲜卑中部和左部的打击,使得右部的鲜卑人既趁势做大,又对苏曜的扩张警惕至极。

  他们都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如今能在他人的地盘上组起联军,趁势打击一下死敌,而且还正逢这秋高马壮的时节,简直是再好不过。

  若是此战能胜,狠狠打击汉国的气焰,那么显然他们鲜卑人的再次崛起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到时候,他们又可以快乐的南下牧马,抢钱抢粮抢女人了。

  不过嘛,古代打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但信息传递缓慢,没有常备军的现实从调兵动员到集结兵力都需要大量时间。

  游牧民族虽然调动比汉军要快一些,但是他们联盟的特性又拖延了效率,至今各部首领仍在汇合兵力,大约需要半个月才能赶到车师。

  而乌孙国虽然是西域历来的游牧强国,有骑军三万,但由于其在汉初的迁移和扩张时期占据了西域最水草丰美的伊犁河流域地区,富足的生活腐蚀了他们曾经尚武的雄心,如今的乌孙国虽然有着强大的国力,但对于南边那些小破城邦兴趣缺缺,一向不怎么干涉西域诸国事务。

  这一次他们拿出一万骑大军支援,还是摩虎罗的粟特使者们费尽唇舌的结果。

  “汉国的将军苏曜刚刚平定了他们国内的战乱,这人野心勃勃,妄图染指征服咱们这片十字之路口之地。”

  乌孙王城,赤谷城王宫,粟特使者摇唇鼓舌:

  “我听说贵国的诗歌中至今都在传唱,伟大的乌孙曾经在祁连山间的富饶地放牧,被可恨的匈奴人攻杀,一路历经千辛才来到了这片流着奶和蜜的土地。”

  “今日汉国也盯上了这里,他们的铁蹄已踏入河西,下一个便是车师与乌孙!”

  粟特使者猛然提高音量,震得王座下的青铜烛台嗡嗡作响:

  “贵国以为偏居伊犁便能高枕无忧?可那汉国的贪婪又怎会轻易被满足?当年大宛王仅仅是拒售汗血宝马,汉国皇帝便遣他大将李广利西征。如今这苏曜挟灭国之威而来,贵国难道要等汉军兵临赤谷城,才想起要联合抗敌不成?”

  “只怕到时我西域诸国皆已在汉国铁蹄下国破,再也无人能来援贵国了。”

  年轻的乌孙王被这一番话激得面色阴晴不定。

  他虽生长在大汉衰落的时代,见多了汉朝在西域的败退,却也听闻过汉朝昔日的强盛。

  若真如使者所言,那个自诩中央王国的邻国再次从泥潭中走出崛起,汉家铁骑西进,车师覆灭后,乌孙确实难以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