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羽渔钰
毕竟刘祜也已经十三岁了,自己本就能够做很多事。
但也就是因为如此,当即便有人提出让邓绥还政于刘祜。
只让顾熙摄政治国即可。
甚至还有不少大臣前来找到了顾熙。
希望让顾熙如当初一般,起到带头作用,助群臣将邓绥手中的权力废掉。
但顾熙现在又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当初的窦太后可与邓绥不同。
邓绥虽然也提拔了邓氏的几个子弟,但是邓骘等人的才能都十分不错,无当初窦宪那般擅权之举。
而且邓绥从来都没有将主意打到顾氏身上。
这对于当前的大汉便是最重要的。
接连的天灾,致使人心不稳。
这可不仅仅是能抗的过去就能安稳渡过的。
四代明君留下的天下根基确实稳固。
但若是再在此时掀起朝野内斗,极有可能便会动摇国本。
大汉若是真的出了意外。
且不说顾熙这个摄政大臣会在史书上留下什么名号,顾氏几代先人留下的美名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他怎么会容忍这种事发生?
朝堂绝对不能生乱。
这是顾熙的底线。
唯有如此,他才能更好的稳住天下的局势。
顾熙十分严厉的警告了众臣,旋即又安排起了刘隆的丧事。
接连帝崩,这对百姓的徭役压力极大。
若是没有天灾倒是还好。
但如今便要万般从简。
在顾熙的要求之下,刘隆被葬在了刘肇的慎陵区域之内。
对于这事,群臣自然不会反对。
刘隆这个皇帝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能以皇帝的身份下葬就足矣。
随后顾熙便可是着手准备稳定百姓之心。
皇帝崩世的影响太大了。
甚至是就连顾熙他自己都受到了影响。
在这种情况之下,要说是直接能稳定住人心是不可能的。
顾熙唯有并加大对灾地的救助,企图让百姓们安定下来。
就在这种状况之下,刘祜登基了,宣布改元“永初”。
期待着万象更新,大汉能从这般接连不断的天灾之中安然度过。
朝政仍由邓绥、顾熙把持。
尽管群臣们对此的意见极大,但有着顾熙的警告,这些人倒也并没有什么异心。
最起码是将情绪全都压了下去。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此次新帝登基能够让这天灾过去。
——但就在永初元年,正月。
颍川郡地陷;
伤亡无数。
三月。
先是天变,后京师洛阳大风,屋瓦皆飞。
六月。
河东地陷,地下涌出黑水;
十月。
豫州新城山水虣出,突坏民田,坏处泉水出,深三丈。
地动、大雨不断引发山洪、风灾、
各地灾情不断,殃及大汉各地,天下人心动荡。
各地术士云集传闻不断,甚至昔日今文学派的理论再次被一一提及。
这其实也是必然的。
谶纬迷信本就已经在天下风行多年,而反观顾康的学说才提出来多久?
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之下。
甚至就连顾熙这个摄政太傅都渐渐有了非议。
不得已之下,邓太后终是下诏罪己。
称“政失厥中,致灾屡降”,并大赦天下。
这确实是个好手段。
维持天下人心不崩溃的方式朝廷确实有很多。
毕竟如今之大汉可刚刚经历了四代明君。
但要想在这种情况之下,彻底让人心安定下来,光凭着这些又怎么可能足够?
人类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情绪是恐惧,而最古老而最强烈的恐惧是未知。
唯有通过相同的未知手段,才足以彻底让人心平定。
长乐宫。
当邓绥听到顾熙说要亲自前往洛水,带领灾民祭祀顾康之时,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紧接着,她毫不犹豫地连连摇头,目光紧紧盯着顾熙,急切地说道:
“万万不可!”
“如今大疫不断。”
“太傅岂能亲自前往洛水与灾民祭祀?”
“若是太傅受到了影响,朕无颜面见孝和皇帝且不说,我大汉国本定会动摇!”
邓绥的态度十分坚决。
她本就是个十分聪慧的女子,自然知道顾熙如今对大汉的重要性。
若是顾熙当真出了意外,那大汉绝对会彻底乱掉。
哪怕不足以威胁到社稷。
但也注定会人心离散。
对于邓绥的反应,顾熙并不意外。
他并没有说什么多余的话,只是朝着邓绥拱了拱手,道:“太后。”
“赈灾之事,臣已经安顿好了一切。”
“各地粮仓均已安排妥当,但赈灾官员,还需太后监督。”
“臣遍观祖父昔年所留典籍,察觉江南土地肥沃,唯尚未开垦,可迁灾民于江南,助其安家。”
“若是能办成此事。”
“各州压力将会小上不少。”
“还有赐田于民,免受灾之地赋税之事。”
“我大汉历代先帝留下的根基还在,虽连遭天灾,但却不足以彻底动摇我大汉国本。”
“臣都已经做好了一切。”
“唯有人心不定,着实是让臣不安。”
“臣既为摄政太傅。”
“无论如何,臣都必须亲自前去。”
顾熙的表情格外认真。
邓绥一阵沉默。
她自然也明白顾熙最后那两句话的意义。
此事顾熙去做,效果一定会远比她这个女子要好。
因为顾熙姓顾!
当今之天下,顾康已经成为了百姓们心中的圣人。
谁人又不知道他们的好日子是顾康带来的。
如今各地祭祀上天,其中也就包含了顾康。
而顾熙更是顾康的孙子。
此时前去效果绝对要远远超过她。
这么一想,邓绥只感一阵无奈,轻轻叹了口气道:“既然太傅心意已决,朕便不阻拦了。”
“但无论如何。”
“还请太傅要注意身体。”
顾熙点了点头,旋即朝着邓绥拱了拱手:“既如此,臣便不多言了。”
“太后无需担忧。”
“臣绝不能眼睁睁看着我大汉盛世折在臣的手中。”
“若是不然。”
“臣死后亦无颜面见孝和皇帝,无颜面见我顾氏历代先人。”
“还请太后顾好庙堂,还有陛下!”
总有些事要高于性命。
对于顾熙而言,家族先人的声望与大汉的天下就是如此。
说罢,顾熙不再犹豫,转身便直接走了出去。
当顾熙要亲自前往洛水祭祀之事于朝野上传开后,朝野巨震!
洛水本就被称之为神水。
在民间更是不知道有着多少种传说。
在如今这种天灾不断的情况下,几乎每日都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会在洛水旁进行祭祀。
其中又有多少个疫者,无人能知。
听闻如今顾熙竟要亲自前往洛水,当下便有不少人来劝阻顾熙。
但顾熙的态度却始终都是那般坚定。
在察觉到此事劝阻无用之后,亦有大臣愿意同顾熙一同前去,甚至还提出了应该天子率百官全去,方显诚心这种话。
但顾熙却毫无例外,全都拒绝了。
人多显诚?
万民血泪难道还不够?
上一篇:大秦:想当权臣,始皇竟传我皇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