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羽渔钰
自他再次从府中走出之后,众人都能清晰的感觉到一股暮气亦是出现在了他的身上。
顾琛仿佛就成为了当年的顾熙。
身上的威仪愈发浓郁。
甚至就连于他相熟的大臣在他面前都能感受到明显的压力。
自此之后,顾琛更加的拼命了。
除却以往的政务之外,顾琛更是开始为大汉选拔起了官员。
他不仅仅要看官员们的才能。
同样还有秉性。
以及是否对新政支持。
当然,顾琛亦是不会忘记对顾氏子弟的教育。
如今顾氏第七代子弟的能力并不算弱,无论是内政也好亦或是武功也罢,都有杰出之人出现。
这确实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大势;
哪怕就算是比不过昔年那英雄枭雄辈出的时代,但这个时代也注定会十分耀眼。
张华、羊祜等人相继被顾琛提拔。
顾琛利用着自己对人性的判断,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就打造了一批以新政为核心的年轻班底,而一点点的接过老人手中的担子。
章武十年,六月;
荀彧含笑而终。
这个可以说是第一个选择追随顾琛的人终是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或许是因为逝去的人实在太多。
顾琛对此只感到了麻木。
临终之际,顾琛去见了他,并问他想要些什么。
但荀彧却是笑着摇头。
于他而言能够保住家族一脉,能够看到大汉再兴,让家族少些史记上的骂名,已然心满意足,还能有什么他愿?
他甚至就连让顾琛帮忙照料子嗣的话都没说。
作为朝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荀彧十分明白当前大汉的变化。
家族要想持续辉煌,唯有靠自己的努力,他早已看开了这些。
顾琛为他定下了“贤义侯”的谥号。
而就在丧事之后。
顾琛亦是渐渐将朝政交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他要在自己所剩的时间之内,再为这郎朗天下扫除一些威胁!
北宫。
檀香袅袅。
刘禅一脸紧张的看着顾琛,有些不舍的道:“尚父当真要率军而出吗?”
“您这般年纪,我着实是有些担忧。”
“我离不开您啊。”
虽然已经做了好几年的皇帝,但刘禅至今仍是如当初一般,面对顾琛时更是效仿刘备,不敢称朕。
这时,诸葛亮亦是听昭而来。
刚一踏入殿内,便立刻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
先是看了一眼满脸不舍的刘禅,瞬间编辑隐隐猜出了什么,眼神亦是微微一变。
“太师来啦。”
刘禅可没想那么多,也不等诸葛亮行礼,便急切的开口:“快,快帮我劝劝尚父,切莫不能让尚父犯险。”
“孔明,坐吧。”
顾琛表情丝毫不变,只是指了指一旁早已准备好的坐席。
闻言,诸葛亮连忙拱手。
旋即这才坐了过去,沉声问道:“顾公是要前去伐四方蛮夷?”
以他的才智。
自然是早就已经有了些许猜测。
顾琛微微点了点头,沉声道:“哪怕此战不能扫平蛮夷,亦是要灭其锋芒。”
“为我大汉夺来十年的光阴。”
顾琛的语气十分平静,就像是再说一件小事一般,但也根本不会有人觉着顾琛在自傲。
这是他早就已经想好的计划。
大汉还需要时间恢复。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保住天下的安定。
闻言,诸葛亮亦是悠悠的叹了口气,虽然明白难以说动顾琛,但还是不由得开口:“顾公何故亲自率军?”
“四方将军于野.”
还未等诸葛亮说完,顾琛直接打断了他:“昔年祖父年近九十亦可上马杀敌。”
“如今我才不过六十,岂能退缩?”
“男子汉大丈夫若是安然死在塌上,能有什么出息?”
他语气顿了顿,微微摇了摇头,目光格外的坚定:“我决不能容忍当今之世受到任何威胁!”
“绝对不能!”
一瞬间,无论是诸葛亮亦或是刘禅全都沉默了下来。
这就是顾琛的性格。
心志如铁的他,当决定了一件事之后。
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阻拦!
——————
“章武七年春二月癸酉,帝崩于洛阳北宫。
大渐之时,八百里加急召顾琛入宫,解天子剑授之曰:“太子不才,若不可辅,卿可行废立之举。”
琛秉政后,罢榷酤、减口赋,遣绣衣使者巡察州郡贪蠹。
八年孟夏,立“崇礼初学“于京畿,为民启蒙。
着令太学生员除授职前,须赴郡县庠序传习半岁,以《顾礼》教化启蒙学子。
其考课分三科:通经术者授博士,明吏事者补令史,善训诂者擢学官。
更制“月旦评“法,令州郡以德、才、功三品铨叙士人。
时雒阳太学生击筑而歌曰:“顾公设礼序,白屋起鸾羽。”
——《炎汉书,顾琛列传》
第90章 顾琛北上,五路伐鲜卑
章武十年,六月。
顾琛再出洛阳。
刘禅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来送了洛阳,临行之际更是紧紧握着顾琛的手,泪流不止。
“尚父。”
“您可一定要早日归来啊。”
“朕离不开你。”
虽然有着百官和万民在侧,但刘禅亦是丝毫都不在乎自己那属于皇帝的威仪。
在顾琛面前,真的就如同一个小孩子一般。
在他的影响之下。
整个洛阳城门之外不知道有多少人落下了泪水。
洛阳的百姓又岂能愿意让顾琛离去呢?
声声悲泣之音不断响起,这种哭声夹杂着为大军壮行的鼓声,使得气氛莫名的肃穆。
赵云眼神之中满是羡慕。
其实他也想随顾琛前去大战。
不过作为刘备所留下来的心腹之一。
顾琛还是将赵云留了下来,以免大汉内部出现混乱。
顾琛看着眼前的刘禅,脸上也是闪过了一丝笑容,他并未在乎礼节,就真的如同一个父亲一般轻抚了刘禅的头,轻轻道:“陛下无需担忧老臣。”
“这一仗,臣是为大汉,为天下百姓打的。”
“臣绝对不会输。”
“庙堂一切,臣均已安排妥当。”
“孔明此人行事有度,臣已将他拜为丞相,陛下有事当听从孔明之言。”
“陛下只需谨记先帝之言。”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有此,我大汉定可长盛不衰。”
刘禅哭泣着点头。
在他身后,诸葛亮亦是率领着群臣朝着顾琛躬身而拜。
顾琛并未多做停留,随后便如同当年那般再次看了一眼这明明什么都没变却又焕然一新的洛阳城。
今朝再次离去;
不知能否再次归来?
他洒脱一笑,先是朝着刘禅行了一礼,旋即又对着他深厚的庙堂诸公回礼:
“诸君,大汉拜托了!”
说罢,他转身上马。
整个人的表情亦是再次严肃了起来,那股常年在战场上所养出的气质滚滚而出。
鼓声雷动。
大军兵甲起初,随着顾琛朝着幽州方向而去。
看着这一幕,顾易也是不由得叹了口气。
其实对于顾氏而言。
顾琛现在最好的方式便是一直都待在洛阳。
以他现在的身份声望,只要多活一天对于大汉对于顾氏对于他将来要做的都会有着很大的帮助。
但还是那句话。
——他无法时刻干涉所有家族之人的选择。
顾琛的性格就注定了顾琛会走在这条路。
于他而言,死亡并不可怕。
他只会沿着自己确认的正确道路之上一往无前,直至生命彻底终结。
上一篇:大秦:想当权臣,始皇竟传我皇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