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羽渔钰
就如同现在。
对于顾氏而言,此举极为危险。
若是顾易来亲自操控的话,他定会选择任由时代发展。
毕竟王朝更迭本就是正常现象。
他有着后续历史的先知性。
哪怕当今天下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动,但顾易亦是能够靠着现代人思想上的领先,而把控好一切。
但对于顾熙而言不同。
他是局中之人,以他当前的处境来看。
他明白只要自己一死,那届时定会天下大乱,甚至就连各地士族都会暗中支持反贼,而达成分割天下的目的。
而顾氏身为顶尖士族,注定首当其冲。
——顾氏志在万世。
化家为国、天下大乱等一切局面,就注定着顾氏一定会面对未知的风险。
作为局中之人,顾熙不知后事。
唯有改革才是当前的最优解。
既可救大汉,亦能助顾氏。
这就是他必须要去做这件事的原因。
可这件事真的能成功吗?
纵观古今,岂有不见血而改革成功的例子在?
而顾易又怎么可能不忧心?
甚至他都有了想将所有成就点来梭哈,看看能不能抽到助顾熙一臂之力的道具了。
但最终他还是将这个念头给压了下来。
他必须要保持冷静,以免当真出现任何意外。.
洛阳,太庙。
青砖铺地,飞檐斗拱间透着岁月的沧桑。
顾熙步伐沉稳,缓缓踏入这对于大汉而言的最为神圣之地。
按常理,他此举于理不合。
但对于如今的顾熙而言,他已经不在乎这些了。
方甫踏入太庙之内,清幽的气息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
顾熙轻移脚步,来到香案前,点燃香烛。
依次为历代皇帝的灵位燃上烛火,跳跃的火苗映照着他满是沧桑与坚毅的面庞。
最终,他停在了刘肇的灵位之前。
先行了一个标准的臣子大礼。
礼毕,他微微仰头,望着灵位,悠悠叹了口气,声音低沉却清晰:“先帝啊。”
“大汉时至今日,乃臣之过。”
“只叹臣没有先祖之智。”
“若是祖父文成侯面对臣当时的处境,想来定会看出其中弊端。”
“时至今日,臣已没有退路。”
他神色平静,目光十分坚定,喃喃说道:“唯有生前做成此事,才可护社稷之固。”
“大汉、我顾氏,亦可免于波澜。”
言罢,他再次对着刘肇的灵位躬身一拜,久久未起。
直至过了良久。
才再次转身走到了顾啸的灵位之前,直接跪了下去。
顾啸的灵位一直都被供奉在太庙之中。
这是昔年刘秀给的特权。
整个顾氏上下,唯此一人。
哪怕是顾康都不行。
“先祖在上,”顾熙声音略带哽咽,“还请先祖庇护家族子弟,免于灾祸,佑我顾氏千秋万载,昌盛不衰。”
他又岂能不知此事但凡失败后的下场呢?
除了顾琛等几个资质平平的子嗣之外,顾熙早已将家族子弟相继派了出去。
这就是他的另一道保险。
他若成功也便罢了,若是失败届时天下定会动乱。
以顾氏当前的声望而言。
除非遇到丧心病狂之人,顾氏便不会有灭族之险,且于乱世亦有起势的机会。
至于顾琛,则是因为确实过于平庸了一些。
直到现在甚至就连常人还不如。
将他送出去无疑是更加冒险。
其实对此顾易也是颇为意外,顾琛性格坚韧,平日里十分的努力。
但在表现上,却并没有半点突出。
简单而言就是让他从一个低能儿,变成了一个十分平庸的正常人。
这对于一个玄级道具而言,表现显然是不合格的。
但具体缘由.顾易亦是搞不清楚。
这一日,顾熙于太庙之中呆了良久。
而就在次日。
他便于大朝会上,宣布了自己的诏令。
敕令于此次平乱有功的大族子弟,回京受赏。
他打算以退为进,以“受赏”之名召回大族子弟,然后再行下一步。
若是在以往平常的时代,此事或许可成。
但如今是什么时期?
这是于整个历史之中都有着赫赫威名,天骄人杰尽出的时代。
当前局势已经如此明显了。
通过顾熙的种种举措,加之他的为人性格,这些人又怎么可能看不出顾熙可能要做的事呢?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甚至都已经有人想到了顾熙可能会行度田之事。
因为当前的大汉,并未彻底解决掉那宛若潮水的流民!
一时之间,消息迅速蔓延。
——庙堂剧震!
很多人难以相信顾熙会这么做,毕竟这同样会影响到顾氏。
但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他们亦是不得不小心应对。
当初顾熙提出的政策再次被抬了上来。
群臣们想让顾熙取消这个政策,来试探顾熙的态度。
对此,顾熙自是答应了。
甚至还直接赏赐了几个有功士族,再次示弱。
但人性岂会如此容易被拿捏?
当怀疑的种子被种下之后,哪怕再怎么样也不会完全消除掉心中的怀疑。
没有人会甘愿放弃已经到手的利益。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群臣纷纷上疏以各地乱兵未定之名,不愿让各族之人归京。
整个庙堂上的气氛都变了。
而面对这种状况,顾熙直接便放弃了兵不血刃的念头。
他不能拖下去。
大族们的力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强。
且谁又能说清楚。
上天到底给他留下了多长时间呢?
他必须要雷厉风行!
就在数日之后,顾熙彻底下令封闭洛阳。
并且以“摄政”之名,昭告天下。
称大战已过,当弃刘宏战时之策,收回地方兵权。
消息传开,天下皆震!
百姓们对此自是毫不在意,这种举措是不会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的。
真正震动的是各地已经渐渐有了个人势力的州牧及世家大族。
刘宏的举措是让他们合法拥有刀子。
而如今,顾熙要将这个刀子给夺回去了。
哪怕所有人都理解顾熙为何这么做。
但又怎么可能直接答应呢?
一时之间,四方云动。
各州州牧皆是上疏于庙堂,仍是借乱兵之名,阻挠此事。
但顾熙对此岂能没有预料?
他此次归京,为何要快速掌控整个中军?
不仅仅是为了牢牢把控住洛阳。
同样也是为此再做准备。
自昔年顾晟操练中军之后,整个中军操练之事就一直未换。
而就在昔年刘保时期。
因阎姬之举,他更是意识到了中军的重要性,先后加强中军。
这可是整个大汉最为精锐的部队。
他牢牢把控这些军队,就是在为此做准备。
Ps:昨天一万五燃尽了,腱鞘炎完全没好,又晚点了,抱歉,下一章得深夜了。
跪求月票~
第61章 灭贼,取太傅而代之!
局势如汹涌的潮水般陡然转变,群臣们顿时乱作一团,仿佛惊弓之鸟。
上一篇:大秦:想当权臣,始皇竟传我皇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