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月明
“捕房归地方衙门管理,这般改相当于削弱了衙门的权力,需防他们从中作梗。”
老朱霸道的说道:“从中作梗?哼,不怕死就试试。”
朱标有些无奈,很多问题靠杀人是解决不了的,比如眼下这件事情。
但谁让人家是爹呢,他也不好反驳。
马娘娘却不惯着,没好气的道:“就知道杀杀杀,要是杀人能解决问题,还用得着景恪这么操心?”
老朱顿时不敢说话了,只是嘴里嘟囔道:“咱就是随口说说,又不是真的要杀……”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具体如何拆分重组,又如何协调各部门的利益。
到时候把各部门的大佬叫到一起开个会就行了。
只要中枢各大佬都点头,下面的人是不敢乱来的。
之后几人又详细的聊了一下执法权拆分问题,将大致的框架给确定了下来。
老朱高兴的道:“它山之石果然可以攻玉,咱们这不就攻出来一块宝玉吗。”
朱标颔首道:“是啊,终于将执法权的大框架给确定下来了。”
“如此一来,行政、执法、监察三大权力的基本盘就确定了。”
“大明的政治制度,也终于要确定下来了。”
说到这里,他心中也颇为遗憾。
他给自己取的年号为建章,其目的不言而喻。
正常来说,这些事情都是他任期该做的。
只可惜,一场大病让他提前退位,也导致这些变革晚了好几年才出现。
不过还好,这些变革他都参与了,也亲眼见证了大明的制度走向健全。
不枉此生。
他心思隐藏的很好,没有表露出来,正沉浸在喜悦里的众人都没有察觉。
就连最细心的马娘娘都没有看出来,她的心思都放在了另外一件事情上面:
“现在就剩下立法权还没有确定,景恪你可有什么想法?”
第576章 无题
听到马娘娘提起立法权,大家下意识的想到了,陈景恪给西方设计的那个议会。
但随即就毫不犹豫的否定了这个念头。
立法权就是制定规则的权力,是一个群体的最高权力。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老祖宗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个坑是绝不能踩的。
立法权必须掌握在皇帝手里,不可假于他人。
比起什么议会,他们更倾向于单独设立一个直属于皇帝的部门。
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历朝历代都没有专门的立法机构,这方面全靠几千年来形成的默契在运转。
所有人都有权力对某些法条提出建议。
皇帝强势的时候,主导权在皇帝手里。
皇帝弱势的时候,主导权在丞相府手里。
大明废除丞相制度,将相权分拆给了好几个部门。
天子大权独揽,真正掌握了乾纲独断的权力。
然而,立法权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皇帝英明的时候,立法的主导权掌握在他手里,一切都能正常运转。
可万一皇帝比较平庸,乃至昏庸无能呢?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丞相府谁来主导立法工作?
单独设立一个机构掌管立法?
那事情就很微妙了。
给这个机构多大的权力?
给的权力大了,这个机构会不会变成事实上的丞相府?
甚至靠着立法权,获得超越丞相府的权力?
内阁和大都督府又如何自处?
给的权力小了,一旦皇帝无法主事,它又无法独立运转,立法工作就废弛了。
可谓是两难。
最终大家习惯性的将目光看向了陈景恪,期望他能给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陈景恪自然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但他并没有直接将自己的计划说出来,而是采取了一步步引导。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立法权必须掌握在君主手里。”
“没有君主许可并批红用印,所有的法条都是废纸。”
老朱连连点头,说道:“对对对,这个权力是绝对不能下放给臣子的,否则不是倒反天罡了吗。”
其他人也都认可这个大前提。
皇权社会,制定规则的权力,必须属于君主。
哪怕这个君主只是个傀儡,名义上这个权力也必须属于他。
这是原则性问题。
陈景恪接着说道:“但人力有时而穷,皇帝日理万机不可能事事过问。”
“如果是小国寡民问题还不大,君主多操点心就可以了。”
“但大明疆域辽阔,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土民情。”
“兼且受限于信息传递速度,一个消息从南传到北都需要大半年时间。”
“没有报纸的传播,山东发生的事情,可能一辈子都传不到陕西。”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想要掌握全国详情,并制定针对性的律法政策,是不现实的。”
“所以,就需要一群专业的人,协助天子完成这项工作。”
“这群人或者说这个机构,要独立于行政、执法、监督三大权力之外。”
“他们的职责只有一个,收集全国各地信息加以分析汇总,然后供天子参考。”
众人再次点头,这一点已经取得共识。
而他们发愁的也正是这一点,这个部门具体该如何设置。
接下来就要讲干货了,陈景恪顿了一下,斟酌了一下语言才接着说道:
“这群人最好来自于全国各地,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全国所有地区的详情。”
众人:点头。
陈景恪:“这群人最好各行各业都有,如此才能了解百业的详情。”
众人:有道理。
陈景恪:“这群人最好……”
众人:“……!!!”
陈景恪一连说了七八条‘最好’,都获得了大家的认同。
随着他的话,老朱等人对这个机构渐渐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
但……
老朱说道:“先等等,你说的都对,可这种人要如何挑选?如何将他们聚在一起?”
朱标接话道:“要么就这个部门规模要非常庞大,能容纳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
“但这么做会不会让它显得臃肿?对朝廷的财政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朱雄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显然已经猜到陈景恪的部分想法,但还有些不敢确定。
主要是他不知道陈景恪怎么规避那些陷阱。
所以并未出声。
马娘娘很干脆,直接问道:“你准备怎么设置这个部门?”
陈景恪不再拐弯抹角,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察举制加议会。”
闻言,朱雄英眼睛一亮,瞬间想通了一切。
这一招,妙啊。
其他人则有些疑惑。
察举制?议会?这俩能放到一块儿?
等等,貌似还真能放到一块。
徐妙锦最先反应过来,不过她只是左右看了看,并没有出声。
一直留意她的马娘娘,将她的表情看在眼里,当即说道:
“妙锦,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不要拘谨但说无妨。”
老朱也温和的道:“是啊,大家在讨论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就算说的不对也没人会怪罪你的。”
得到两人的许可,徐妙锦才终于说道:
“那我就试着说几句……”
“老师为西方设计的选举议会制,最大的陷阱是全民直选……”
“察举制则能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能被推举上来的,即便不是人才,也绝不会是庸才。”
“他们当能肩负起辅助天子立法的重任。”
察举制不是全民选举,而是当地有名望的人共同推举出来的。
很多时候,是地方行政主官直接指定的。
这样的人,基本不会是庸才。
大家诟病察举制,也不是因为这种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吏不合格,而是容易被豪强大族把控门路。
老朱眉头微皱,说道:“察举制的缺点你们都知道,要如何规避这个缺点?”
徐妙锦摇摇头,说道:
“老师定然已经有了万全之法,只是我愚钝无法窥探到老师的想法。”
老朱点点头,笑道:“你能看到这些,已经不错了。”
其他人也都投以赞许的目光。
而且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她明显有些想法的。
或许是不想太高调,又或许是不确定这个想法对不对,所以还是选择了藏拙。
这种谦谨的态度更让大家满意,只有这样才能辅佐好朱雄英。
上一篇:全民领主:开局扮演秦始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