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85章

作者:见月明

  通过杨士奇等人,他知道了那位安平侯懂西方文化,还有颇深研究。

  关键是能正视西方。

  果然不愧是当世最强大国家和文明的掌舵人之一啊。

  这份学识、心胸,都让人为之心折。

  就在他期盼着与陈景恪见面时,大明朝廷却突发变故。

  先是皇帝宣布,今年的元日大典停办。

  皇帝都不庆祝元日了,民间自然也不敢再大肆庆祝。

  原本悬挂起来的很多彩绸、灯笼之类的,也都被收了起来。

  烟花爆竹的声音也几乎见不到了。

  得知缘由之后,约翰·胡斯却非常兴奋。

  果然,大明朝廷已经知道了地方上的问题,并且拿出了解决的办法。

  真的是一个高效率的政权啊。

  而且为了表明决心,皇帝连元日大典这样重大的节日都取消了。

  有这样的决断力和执行力,难怪大明会如此强大。

  但唯一让他遗憾的是,因为朝廷的一系列变故,短期内他是见不到陈景恪了。

  不过他并没有着急。

  亲自见证大明朝廷是如何操作一场大变革的,对他来说同样能带来巨大的启迪。

  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一边学习一边了解变革全过程,将其中的经验都一一记录下来。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记录在将来还引起了史学界的一番大争议,甚至因此产生了好几个流派。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安西,马穆鲁克王国。

  自从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这里变得更加繁华,马穆鲁克贵族如愿的过上了坐着数钱的日子。

  现在他们终于有足够的钱,购买来自大明的各种奢侈品了。

  精美的玻璃器、镶满黄金宝石的钟表、各种精美的丝绸、瓷器,各种昂贵的香料、茶叶……

  以前只能干看着眼馋的奢侈品,此时都变成了生活必需品。

  当然,除了这些昂贵的商品,还有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

  比如价格低廉的棉布,比本地产的还要便宜。

  如此他们还不满足,还想住更辉煌的宫殿,于是房子修筑的越来越高大精美。

  无数底层百姓被他们驱赶着来到工地,薪酬只是一块果腹的大饼。

  从修河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余万百姓死在各种劳作之中。

  可这又能如何?

  奴隶为主人而死,这不是天经地义之事吗。

  不过马穆鲁克贵族也并非只是享受,他们很清楚这条河的重要性,花钱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舰队。

  这支舰队既可以用来保护运河,又能更好的收保护费,一举两得。

  这天,突然有一支舰队闯入了苏伊士湾。

  这支舰队拥有大大小小四百多艘船,甚至还有几艘能发射大炮的船。

  这么庞大的舰队,还有炮舰,马穆鲁克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秦国。

  目前整个西洋,只有秦国拥有这种实力。

  莫非秦国人觊觎苏伊士运河的财富,想要抢夺这里吗?

  马穆鲁克人又惊又怒又怕。

  不过他们并未束手就擒,而是组织舰队前去对峙,同时派出使者前去交涉。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的使者才刚刚等上船,就发生了变故。

  这群黑发黄皮肤的小个子,叽里呱啦的说着什么。

  很快舰队竟然转向,并摆出了防守姿态。

  马穆鲁克使者布拉克一头雾水,什么意思?

  就算是想开战,也得把正面对准我们才行啊。

  现在把屁股露给我们,反方向警戒是几个意思?

  很快他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又有一支舰队远远驶来,这支舰队的数量较少,只有十余艘船。

  只是战舰高大,一看战斗力就不俗。

  当然,布拉克一眼就看到了这支舰队上面悬挂的旗帜:

  秦。

  这个字在安西可谓是家喻户晓,正是秦国的标志。

  秦国的舰队?

  那我脚下踩的是谁的船?

  还不等他想清楚,他脚下这支舰队就主动向秦国舰队发起了进攻。

  百余艘快船,犹如箭矢一般冲向秦国舰队。

  这个变故,让整个马穆鲁克国水师都目瞪口呆。

  什么情况?怎么秦国和秦国水师打起来了?

  不过到了这会儿,他们也意识到,先来的这支舰队不是秦国的。

  甚至有可能是秦国的敌人的。

  有了这个认识,他们立即停止了前进。

  先观察观察再说。

  破烂小船仗着自己的灵活,与秦国舰队进行周旋。

  很多操作,看的布拉克目瞪口呆,这真的是人能操作出来的?

  更让他不敢置信的是,秦国那强大无比的舰队,竟然真的被缠住了。

  虽然时不时就有小船被击毁,可大船身上的伤痕也逐渐变多。

  海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秦国三艘战舰重伤选择了撤退。

  虽然小船损失了三十余艘,可布拉克等人却丝毫不敢小瞧这群人。

  竟然能正面击退秦国的无敌水师,这是一波狠人啊。

  马穆鲁克人最害怕谁?

  自然是秦国。

  怕秦国来抢他们的运河。

  现在这支舰队明显和秦国有仇,且实力强大,如果能拉拢他们……

  想到这里,在场的所有马穆鲁克高层都心动了。

  于是他们再次派出了使者,准备与这支舰队搞好关系。

  而先一步到达的那个使者布拉克也没闲着,在海战结束后他第一时间就求见了这支舰队首领。

  并得到了一些关键信息。

  这波人来自一个叫日本的国家,首领叫松下清次郎。

  他们的国家被大明消灭了,他们不愿意臣服大明,选择了逃离。

  经过将近一年的逃亡,他们来到了这里。

  准备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传说中的极西之地。

  得知这个情报之后,马穆鲁克贵族顿时就兴奋起来。

  有仇好啊,我们就喜欢这样的人。

  只是除了马穆鲁克人,还有一拨人盯上了这群日本人,那就是犹大。

  梅纳哈姆·狈京急切的道:

  “马上与那些日本人取得联系,我要知道大明的详细情况。”

  “听说他们还有炮舰,我们需要生产炮舰的技术。”

第561章 清算开始

  内阁学士詹徽带头弹劾二十三位守旧派官吏,这些人全部都是守旧派在中枢的代表性人物。

  也是守旧派为数不多的核心力量了。

  如果这些人被罢官,意味着守旧派将彻底失去在中枢的代言人。

  其余六位内阁学士,全部选择了支持。

  各部尚书、侍郎,除了少数默不作声,大多数也都选择了支持。

  就连向来不对行政事务表态的大都督府,都表示支持内阁的所有决议。

  军政高层共同做出的决定,在大明几乎就意味着最终答案。

  朱雄英虽然没有当场罢免这二十三人的官职,却也勒令他们回家反省。

  说是反省,其实就是给他们留最后一点颜面。

  识趣的回去找个机会自己请辞吧。

  这件事情实在太大了,退朝后就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京畿之地,并迅速向天下各地扩散。

  不出意外的,引起了朝野震动。

  不明就里的,认为这是新旧派系之争,担忧宋朝新旧党争旧祸重演。

  只有深入了解大明情况的人才明白,这是大明在与旧传统做彻底的切割。

  最先忍不住跳出来的,是洛下学宫的守旧派。

  他们联合上书,说这是部分人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希望皇帝不要上当。

  同时,他们也找到陈景恪,要求给个说法。

  我们已经如此配合朝廷的政策了,为何还要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对待我们?

  不是说好的求同存异吗?

  陈景恪也一改之前的温和,态度非常强硬:

  “陛下已经确定,革故鼎新乃大明祖宗之法,且已经获得圣皇和太上皇的许可。”

  “朝廷与我本意是希望给你们过渡时间,但奈何有些人始终食古不化。”

  “现在人权法案形同虚设,民间乱象纷生,社会风气日渐败坏。”

  “你们不但配合朝廷治理乱象,竟还想重走老路来解决问题。”

  面对社会乱象,你们认为是给百姓的自由过了火。

  应该效仿前朝,以保甲连坐制,严格的户口管控,将百姓锁在村子里。

  有人认为,是工商业太发达,人吃得太饱才导致的这个结果。

  还说什么饱暖思淫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