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23章

作者:见月明

  后小松不甘心失败,命令宇合秀太当场杀死长庆一了百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宇合秀太愚忠自己选择这么做的,可从结果上来看没啥区别。

  长庆死了,大家心目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没了。

  后小松一派成了罪魁祸首,遭到了所有人的不满和唾弃。

  然后一个声音开始响起:连天皇家族都不在意日本的死活,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又何必死忠?

  大明不可能将所有日本人都杀死,我们不过是换个效忠的对象罢了。

  就算投降大明,靠着家族的积累,一样是人上人。

  这个声音一出现就开始疯传,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个风声很可能就是大明放出来的。

  可那又如何?

  道理是真的就可以了。

  而且,如果这个消息是大明释放的,那就更好了。

  说明大明没有消灭所有日本人的打算,我们投降是可以保全自己家族的。

  可以说,随着长庆的死,本就怀有异心的各势力,彻底和天皇家族决裂了。

  后小松虽然还想努力整合,然而已经于事无补。

  -----------------

  林浩惊讶的道:“宇合秀太的履历,怎么看都不像是叛徒,侯爷远在洛阳是怎么策反他的?”

  耿子茂喝了杯茶,说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林浩心中一动,道:“侯爷帮他报了仇?”

  耿子茂点点头,接着说道:“他成为后小松家臣后,解决的那些难题,都是侯爷帮忙解决的。”

  林浩恍然道:“难怪……那他要求幕府交还权力给天皇,后面支持足利义持反大明,也都是计策了?”

  耿子茂道:“陈侯说,最初他是想挑起北朝天皇和幕府的矛盾,只是未能成功。”

  “后来就转变了思路,让宇合秀太支持足利义持,以获取幕府的信任,看有没有机会从中做一些文章。”

  林浩已经全都明白了,道:“谁知道,这些行为反而证明了他对天皇的忠诚,也洗清了我们的嫌疑。”

  耿子茂笑道:“是的,阴差阳错。”

  林浩再次感叹道:“难怪侯爷喜欢下闲棋,这才叫落子无声,不经意间就能变成杀招。”

  两人吹捧了几句,就转而聊起了正事。

  林浩说道:“大局已定,你准备何时出兵?”

  耿子茂说道:“巧了,我也正想和你说这事。”

  “现在就可以出兵,带兵的人选……你觉得楚才如何?”

  林浩自然懂他的意思,说道:“我看可以,就他吧。”

  于是耿子茂命人将刘楚才喊了过来,没有直接说让他带兵的事情,而是先询问参军部是否有了计划。

  刘楚才立即将参军部制定的计划讲了一遍。

  耿子茂略作修改之后,就说道:“照此执行吧。”

  刘楚才做好记录,又问道:“不知这次是哪位将军挂帅?”

  耿子茂和林浩相视一笑,说道:“刘楚才刘将军,你觉得这个人如何?”

  “啊?”刘楚才惊讶的道:“这……这……”

  耿子茂笑道:“怎么,你觉得他不合适?”

  刘楚才连忙说道:“不不不……我,就是太突然了,我有点激动。”

  耿子茂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郑重的道:

  “好好打这一仗,别给我们北海舰队丢人。”

  刘楚才立正行礼,高声道:“是,绝不给大帅不给北海舰队丢人。”

  耿子茂挥挥手,说道:“去吧,我和抚慰使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

  -----------------

  从舞鹤港到平安京,总共也就百十里,往来传递消息非常快。

  明军才刚刚开拔,那边就已经收到消息。

  本就人心惶惶的平安京瞬间就陷入混乱,各家贵族纷纷在想办法寻找出路。

  还有一些则选择了出逃。

  北方已经被沐晟拿下,他们自然不敢去送死,只能往关东方向推。

  然而还没走多久就传来消息,关东方向也有明军出没,他们只能折返往南方跑。

  后小松还算有点骨气,到了这个时候他没有选择逃跑,也没有投降的打算。

  一边封锁城门强征民夫,一边派人去各地召军勤王。

  三日后刘楚才带兵到达城下,看着这座城池也是意气风发。

  大明即将二次分封,既是为了扩张,也是让老将们体面下台。

  到时候耿子茂、林浩等人,都会进入中枢。

  如此一来,各军高级将领就出现了空缺。

  谁都想更进一步,刘楚才自然也想。

  耿子茂让他带兵打平安京,就是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为后续竞争创造条件。

  所以,这一仗他要打,还要打的漂亮。

  他也没有玩什么花活,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计划,先是将平安京围起来。

  然后派人打掉周围的卫城。

  之后他也没有直接发动攻击,而是给城内送信招降。

  开出的条件很简单,现在投降可以保全性命,且大明允许他们保全自己的财产。

  权贵、官吏、读书人若投降,大明专门为他们举行培训,考核通过后可以直接出任官吏。

  武将通过考核,也可以加入明军。

  日本乃华夏别脉,现回归宗族乃天命,望尔等顺天应命。

  自然少不了一番威胁,不投降待城破之后屠城云云。

  然后就等待一日,给他们讨论。

  事实上这一日也是给大军休整。

  城内接到劝降信之后,无数人都动了心,然而却没人敢第一个提出来。

  后小松则回了一封义正言辞的信。

  说日本存在已经上千年,向来尊奉天朝上国,大明侵略我们是不仁道云云。

  总之最后的意思就是,不降。

  这正如了刘楚才的意,日本人直接投了,他的功劳就小多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平安京那么多权贵要是都投降了,大明如何安置还是个问题。

  现在他们不投,正好清洗一番。

  于是他就下令攻城。

  他攻城的方法朴实无华:大炮轰,步兵冲。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大炮一响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日本的房屋大多都是木质的,平安京人口密集,房屋也较为紧凑。

  火炮打入城内点燃房屋引发了大火。

  当刘楚才看到火光,以及听到城内的喧闹声,心中一动立即命令火炮集中轰炸起火点。

  大炮引燃了更多建筑,也炸死了救火的人,火势越来越大。

  刘楚才眼见差不多了,就派人换了个角度继续重复以上操作。

  没多久平安京内火光四起。

  至于城防,此时哪里还有城防。

  可大明也没有攻城,就这样不停的进行火炮攻击。

  城内的人终于受不了,想要派人出来谈判。

  刘楚才将使者射杀,这才派人攻城。

  城墙轻易被拿下,随后大军入城。

  除了极少数还在负隅顽抗,日本军队开始集体放下兵器投降。

  各家权贵纷纷投降,并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了后小松头上。

  我们早就想投了,是他一直阻挠,我们也没有办法。

  然而刘楚才却根本就没有理会他们,下令大军屠城三日不封刀。

  三日后平安京化为废墟。

  后小松及其他天皇家族成员,全部被杀。

  只有长庆的儿子,被勒令出家的行悟法亲王幸免于难,随后不久被送往洛阳。

  平安京被屠的消息传出,整个日本都震惊了。

  包括已经投降的宇都宫氏等家族,都恐惧的浑身颤抖。

  之前大明手段虽然狠辣,却从来没有做过屠城的事情。

  一度让他们忘记了战争的恐怖。

  现在大明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这就是反抗的下场。

  屠城确实很有用,原本还想待价而沽的各势力顿时就怂了,纷纷选择了投降。

  但也有很多家族选择了负隅顽抗,结果自然毫不意外。

  尽灭之。

  即便如此,明军也用了四个月时间,才彻底拿下日本全境。

  明军兵力有限,为了更快的拿下全境,就连部分水师都弃船上岸了。

  这就导致对日本的海上封锁出现了漏洞,大批不愿意归附大明的人乘船逃走。

  这些人的逃跑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北上去苦寒之地,二是南下去南洋。

  从日本南下去南洋,就必须要路过琉球群岛。

  然后,琉球王国就遭了劫难。

  琉球王国这会儿总人口才十余万,分布在好些个岛屿上。

  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很少与外界接触,基本没有什么正规军队。

  也就国王手里有几千青壮充当士兵。

  这些士兵勉强人手一件兵器,至于盔甲只有部分将领才有,战斗力自不用提。

  至于生活在小岛上的人,连军队都没有,只有部落首领和维护治安的人员。

  那些日本人虽然是逃难的,可对于琉球王国来说,依然是一股不可抵挡的强大力量。

  最先是周围的小岛被劫掠。

  琉球国王得知消息大惊,一边固守主岛屿,一边派人去向明军求救。

  然而还不等他们找到明军,一支六千多人组成的逃难队伍就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