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92章

作者:见月明

  只要不傻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各部族首领都面面相觑,然后对朱樉更加的敬畏。

  喊杀声直到后半夜才停歇。

  天刚亮城门就被打开,城中各势力首领一起出现,迎接王师入城。

  朱樉询问了城内的情况,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竟然是鱿人先动的手。

  朱樉的喊话,让城内的鱿人和非鱿人产生了隔阂。

  就在非鱿人犹豫要不要投降的时候,变故发生了。

  鱿人怕被背刺,先选择了背刺非鱿人。

  他们准备搞一场斩首行动,只可惜消息走漏,被反应过来的非鱿人联合起来镇压了。

  得知真相,所有人都无语了。

  朱樉先笑道:“呵呵……不愧是鱿人,我现在终于明白,陈伴读为何如此厌恶他们了。”

  其他各部的首领也摇头不已。

  因为屠鱿令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了‘陈伴读’是谁,也知道这位大明重臣厌恶鱿人。

  说实话,对于《犹大书》他们很是不以为然。

  主要是那些事儿离的太远,又太过反人类,正常人都无法相信那是真的。

  他们大多都认为是三分真七分假,甚至有可能一分真九分假。

  但现在他们有些信了。

  这踏马的是什么玩意儿啊?

  迈穆纳城不算大,总共一万来人,在大明连个县城都比不过。

  可在安西这里,已经是中等城池了。

  鱿人总共四千来人,其他部族的人加起来有八九千。

  如果没有那些部族的默许,你们鱿人能占据这座城池自保?

  说大家是他们的恩人都不为过。

  现在因为一个小小的离间计,你们就毫不犹豫的选择背刺恩人?

  真的是卑劣啊。

  原本对城中鱿人即将面临的遭遇,有所同情的诸多部落首领,这下都收起了同情心。

  该杀。

  不过紧接着,朱樉的操作再次刷新了,他们对残暴一词的认识。

  被俘虏的鱿人总共有三千三百余人。

  他下令让人打造了一辆特别高大特别沉重,需要五匹马拉动的马车。

  为何是五匹马呢?

  因为天子驾六,诸侯驾五,这是礼法规矩。

  然后,命人将被俘鱿人横放在路上。

  正好将军营到迈穆纳城门口的这一段路给摆满。

  然后他乘坐这辆马车,在众人目睹之下,碾压了过去。

  惨叫声、怒骂声、哭喊声、求饶声、骨头碎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头皮发麻。

  但朱樉脸上却露出了迷醉的表情,似乎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

  所有围观的人,无不为之惊恐。

  本来他们以为,朱樉让他们过来,仅仅是为了杀鸡儆猴。

  现在看来,这位骨子里也是个残暴的主啊。

  这让他们不禁担忧起自己的未来,会不会哪天莫名其妙就被虐杀了。

  但与此同时,他们心中所有的小心思,也全部消失。

  剩下的只有深深的敬畏以及臣服。

  深刻诠释了,什么叫畏威而不怀德。

  入城之后,朱樉下令改迈穆纳为平鱿城,又在城外堆了一座京观。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他又下令。

  将所有处死的鱿人尸体,悬挂在各个城镇、村落的门口,以为警示。

  这种方法确实很好用,以仁慈对待臣服之人,以残酷对待敌人。

  这反而让更多人归心。

  除了一开始颁布屠鱿令带来了一些混乱,之后秦国人心竟变得更加稳固。

  各部族、各地方政府,执行起中央的命令,效率高速度快。

  让李芳等人啧啧称奇。

  周围的各势力,也被秦国的残酷手段给吓到了。

  不过马上他们就适应了下来。

  当年蒙古人的手段,并不比朱樉的好多少。

  不,朱樉至少是讲道理的,臣服的人都能得到好处。

  法律之下平民身份平等,还轻徭薄赋,这是从未有过的善政的。

  相比之下蒙古人就太野蛮了。

  他们心中只有掠夺,没有任何治理的想法。

  臣服他们的要死,不臣服他们的死的更惨。

  这么一对比,朱樉简直就是楷模。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这么和谐。

  朱樉还是没有克制住杀戮的欲望,亲自出手以各种方式残杀鱿人。

  之前他曾经设想过无数种虐杀人的方法,只是在大明他不敢太过分。

  此时到了野蛮的安西,就彻底放开了。

  将之前想到的方法,都一一试了个遍。

  以至于他整个人身上,都染上了一股血腥味儿,眼睛里时不时就露出暴虐气息。

  让李芳等人都看得心惊胆颤。

  就在他们思考怎么劝说的时候,大明新一批的资源送到了。

  其中有一万两千名百姓,实际清点人数的时候,只剩下一万一千多人。

  有五百余人死在了路上。

  还真不是运输人员故意虐待。

  其实相似的问题,古人早就发现了。

  流放犯人的时候,押送人员在半路故意把犯人弄死,提前回来怎么办?

  古人就想到一个办法,在出发的时候,只给最基本的生活费。

  把犯人送到地方,接收方按照实际到达的人数,支付押送费和奖金。

  少一个人,就扣一定的比例。

  如果送过来的人特别少,还会仔细审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如果是天灾、瘟疫之类的,那是没办法。

  如果是人为,就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往秦国运送人口是国家大事,更何况还有陈景恪亲自盯着,没人敢在中间瞎搞。

  从大明到安西湾,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航线了,沿途各种补给站、休整点都非常完善。

  但没办法,古代远航就是这么危险。

  依然有人死于各种意外,水土不服是头号杀手。

  如果是陌生的航线,这个死亡数字可能要翻好几倍。

  这些人口的到来,有效的弥足了汉人不多的缺点,让李芳等人心中都长舒了口气。

  跟随这支船队来的,还有家书。

  其中就有一幅画,画上是一个高墙大院,里面有几间茅草屋,十余亩田。

  一名女子坐在屋前眺望远方,似乎在思念着什么。

  女子旁边还有一双小儿女,年龄大一些的哥哥指着远方,低头对妹妹说着什么。

  妹妹歪着小脑袋,顺着哥哥手指的方向看去,嘴里似乎还在念叨着什么。

  看到这幅画,朱樉冷酷的眼神一瞬间柔和了下来。

  之后就停止了疯狂行为,当起了秦国之主。

  这让李芳等人都松了口气,恢复正常就好。

  他们还真怕朱樉杀着杀着入魔了。

  不过,朱樉自己不杀了,屠鱿令依然在严格的执行。

  秦国大部分鱿人都被处死,但依然有少数人,在别人的庇护下活了下来。

  对于秦国朝廷的残暴手段,其实很多人都是不以为然的。

  原因前面说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而且这个世界永远都不缺讲义气的人。

  鱿人在这里生活了那么多年,关系网是很密的。

  或是亲朋,或是好友,或是别的关系……

  这些人里面,有那么一些讲义气的,或者是同情鱿人的,很正常。

  他们就通过种种手段,将鱿人给藏了起来。

  准备等风声过来,再悄悄把人送出去。

  秦国只能加大检查力度,但收效却甚微。

  而生活在其他地方的鱿人,眼见有人如此针对他们,还将他们做过的事情公之于众。

  就开始拼命的抹黑秦国,鼓动自己所在的势力,孤立秦国乃至开战。

  他们针对秦国的方法很简单。

  别忘了当年的蒙古人,明人和蒙古人来自同一个地方。

  如果给他们站稳了脚跟,未来大家就都危险了。

  而且秦国推行的新法,完全没有将各势力的贵族利益放在眼里。

  如果让他们存活下去,等他们的新法广为人知。

  以后那些奴隶贱胚子,还会老老实实的听话吗?

  他们的努力是有效的,很多原本持无所谓态度的势力,都对秦国产生了排斥感。

  秦国的政府机构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通过波斯人,他们也知道了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李芳等人都有些无奈,不过倒也没有说什么,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关键是,他们确实有底气不在乎。

  论武力值,周边势力谁敢真的给秦国呲牙?

  论经济能力,背靠大明他们实在什么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