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14章

作者:见月明

  听说要去看爷爷奶奶,都非常高兴。

  出了大院,见到停在外面的皇帝阵仗,两个小不点都被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小牧震惊的道:“好多人。”

  小蝶惊呼道:“哇……好大的车车……”

  朱标弯腰对她说道:“让大伯抱抱,带你坐车怎么样?”

  小蝶毫不犹豫的张开双臂:“抱抱……”

  朱标心里顿时就乐开了花,伸手将她抱了起来:

  “走,坐车车去……你们一起上车吧。”

  最后一句话是对朱樉等人说的。

  四人登上御辇,一路前往皇城。

  两个小不点第一次见到外面的世界,对什么都好奇,嘴里问个不停。

  朱标一点都不嫌烦,给他们解释个不停。

  朱樉和王观音奴将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担忧尽去。

  尤其是朱樉,更是愧疚不已。

  最开始被抓到应天,他其实非常恼恨朱标的。

  作为亲哥哥,你竟然将我给卖了?

  所以才说出了,是朱标陷害他这样的胡话。

  后来被贬为庶人并圈禁,他就更加痛恨朱标,性格也变得有些癫狂。

  直到他听说朱标被气出风疾,并且顶着病躯为他善后。

  心中的恨意顿时消散一空,随之而起的是无限的悔恨。

  后来听说在陈景恪的医治下控制住了病情,内疚之情才稍稍减轻一些。

  也正是因为这次转折,让他渐渐冷静下来,开始回想自己的前半生。

  不说洗心革面吧,也确实有所领悟。

  对待王观音奴的态度转变,就是最好的体现。

  他以为自己会在高墙内活一辈子,至少也要出现一次大的变故,才有机会走出去。

  哪知道就这样无波无澜的走了出来。

  朱标那一句‘亲兄弟’,让他差点忍不住落泪。

  没想到,都这样了,父母和兄长依然还记得他。

  自己又怎么能再让他们伤心失望。

  王观音奴感受到他情绪波动,悄悄伸手抓住了他的手,给予他宽慰。

  朱樉转头露出感激的笑容。

  坐在前边的小蝶回头看了一眼,似乎发现了什么,趴在朱标耳边窃窃私语。

  引得朱标哈哈大笑:“羞羞,咱们不学他们。”

  御辇一路进入皇宫,宏大的宫殿群,再次引得两小阵阵惊呼。

  御辇最后停靠在养心殿前。

  “到了,走咱们进去看爷爷奶奶。”

第331章 没有龙傲天

  正所谓近乡情更怯,朱樉差不多就是如此。

  在养心殿门口,他迟疑了许久才在朱标的催促下跟着进去。

  见到朱元璋和马娘娘,他什么话都没说,噗通就跪下不停叩头。

  王观音奴也跟着一起下拜。

  老两口早就望眼欲穿,见到儿子的那一刻,两人都有些激动。

  然后接着他们就做出了差不多的动作。

  老朱冷哼一声扭过头,表现得不屑一顾。

  马娘娘拭去眼角的泪水,同样没有理会朱樉。

  而是转头看向朱标身边的两个小娃娃,脸上堆满了笑容:

  “这是小牧和小蝶吧,快来让祖母看看……”

  “哎呀,生的真好看,像你们的娘亲。”

  小牧有些认生,陌生的环境也让他感到害怕,怯怯的不敢靠近。

  小蝶就完全没有那么多想法了,看到这个慈祥的老人,再次伸出双臂:

  “皇祖母,抱抱。”

  马娘娘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哎呀,这孩子真乖。”

  说着伸手将她抱了起来。

  朱标在一旁小心的护着:“您小心点,别累着了。”

  马娘娘说道:“我身子骨还没那么差……”

  正说话间,小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伸头在她脸上啃了几口,蹭了她一脸的口水。

  马娘娘更高兴了:“哈哈……这丫头,给皇祖母洗脸来了。”

  这一幕看起来很温馨,看的众人都很受感触,心中的小芥蒂再次消失很多。

  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陈景恪。

  他心情很复杂。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那也要看是什么错。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纯纯的放屁。

  说这话之前,有考虑过被害人的感受吗?

  眼前的温馨,折射出的是皇权社会的不公和残酷。

  朱樉杀再多人,都无法改变他皇子皇孙的身份。

  他被圈禁,也不是因为杀了无辜百姓,而是把朱标气出高血压。

  关几年等心中的芥蒂消失,人家还是好兄弟。

  至于被杀的人,谁还会记得他们?

  这才是皇权时代,这才是阶级社会。

  他理解朱元璋等人的想法,毕竟那是血亲,还能杀了他不成?

  人总是宽以待己,严于律人的。

  然而理解不代表就能接受……

  他恨不得将朱樉千刀万剐……可这毕竟不是爽文小说。

  他也不是龙傲天。

  处在这个时代,他不接受又能如何?

  无法改变这种情况,只能忍受。

  然后尽力去改变,让更多百姓能生活的稍稍好一点。

  在这个时代生活的越久,陈景恪就越认同一句话:

  对皇权社会产生认同感,那是挨打挨的太少了。

  马娘娘和两个孩子互动了一会儿,就一手拉起一个,说道:

  “走,皇祖母带你们吃好吃的去……观音奴你也来吧。”

  从头到尾都没和朱樉说一句话。

  王观音奴知道他们有要事要谈,起身跟了过去。

  等她们走远,朱元璋陡然变脸,转身朝朱樉踢去:

  “要不是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方才咱就想一脚踢死你。”

  朱标连忙拉住他:“爹,二弟已经知道错了,您就别生气了。”

  朱元璋依然挣扎着踹了一脚,才顺势停了下来,嘴里骂骂咧咧的道:

  “要不是你大哥和雄英替你求情,咱恨不得将你关到死。”

  “这次看在你大哥的面子上,咱就饶了你。”

  “若再有下次,咱一刀劈死你。”

  朱樉叩头道:“孩儿知错,再也不敢惹您生气了。”

  朱元璋骂道:“你应该谢的是你大哥不与你一般见识。”

  朱樉又朝朱标叩头:“陛下……”

  朱元璋又是一脚踹了过去:“陛什么陛,大哥都不认了,咱踹死你个畜生。”

  朱樉立即重新叩头,说道:“谢大哥爱护,此情弟永记于心。”

  朱标这才放开朱元璋,说道:“起来吧,自家兄弟何必如此见外。”

  一旁的陈景恪看的很是反胃。

  老朱做姿态给朱标看,朱樉趁机道歉,朱标选择顺坡下驴兄弟和解。

  多么美好的剧情。

  然而……算了,不提也罢。

  一旁的朱雄英察觉到了他的异常,用肩膀碰了他一下,给予安慰。

  陈景恪挤出一丝笑容,张嘴无声的道:

  “我没事。”

  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天真的追求正义的少年,有时候必须要妥协。

  但妥协不是为了认输,而是换个方式去达成目的。

  比如朱樉。

  既然没办法再惩罚他,那就把他赶的远远的,去为华夏做贡献。

  等到了安西,他想怎么样都行。

  朱元璋见事情落地,终于开口说道:“起来吧,跪在那给谁看。”

  朱樉再次叩首才起身。

  然后朝朱雄英行礼道:“谢雄英不计前嫌。”

  朱雄英笑道:“二叔说的哪里话,咱们始终是一家人,哪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

  朱樉郑重的道:“一家人,此言我记住了。”

  这时,朱雄英忽然严肃的道:“然,当初被你虐杀之人的命也是命。”

  “我们可以原谅你,谁来可怜他们?”

  “我不指望你向他们忏悔,只希望日后莫要再乱杀无辜。”

  “否则,我们能容的下你,国法和万民容不下。”

  闻听此言,所有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