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6章

作者:见月明

  只是没想到他们如此迫不及待。

  “站住。”

  常继祖叉着腰拦在他面前:“你就是那个什么狗屁陈景恪?”

  陈景恪也不恼,饶有兴趣的道:“对,我就是那什么狗屁陈景恪,不知几位寻我何事。”

  见他如此,李景隆很是意外,冯祥庆更是悄无声息的退到了人群的最后面。

  常继祖却以为他怕了自己,更是得意:“你不过是一卑贱的医家子,有何资格担任此职。”

  “若识相就自己请辞,否则别怪小爷不客气。”

  陈景恪笑道:“你想当太孙伴读?”

  常继祖傲慢的道:“这个位置理当由我担任。”

  陈景恪想到了一个梗,眼睛一转含笑道:“那不如咱们比一比,看谁更有资格如何?”

  常继祖不屑的道:“好啊,我祖父乃开平王功绩赫赫。”

  “我救了太孙。”

  “我父乃郑国公,当年为太子伴读。”

  “我救了太孙。”

  “我自幼经名师教导,文武双全……”

  “我救了太孙。”

  常继祖一时语塞,恼怒的道:“你能不能换句话?”

  陈景恪忍住笑,道:“我能给皇后娘娘治病。”

  常继祖被憋的面红耳赤,“这句不算。”

  “我救了太孙。”

  “啊。”常继祖大吼一声:“气死我了,小子你找死。”

  他正准备动手,却被人拉住。

  “李景隆,别拉我,我要打死他。”

  李景隆提醒道:“这里是大本堂,你敢在这里动手,就没办法收场了。”

  常继祖喝道:“大不了被陛下打一顿板子,今天我非要打他一顿不可。”

  李景隆暗暗摇头,真是个蠢货,心中也非常后悔为啥要过来起哄。

  他今年已经十九岁,和太孙年龄相差太大,不可能当太孙伴读。

  来大本堂也是走个过场,代表李家圣恩正隆,过几天就找借口不来了。

  之所以跟着这群小子过来,也是想看热闹。

  但找茬归找茬,真要打起来就麻烦了。

  在大本堂开课第一天,就当众打太孙的伴读,后果就不是打板子那么简单了。

  他们几个有一个算一个,都跑不了干系。

  显然其他人也明白这个道理,除了代王朱桂,都赶紧过来拉住常继祖。

  陈景恪心下有些失望,他还真想挨这一顿揍。

  不是他受虐狂,而是在这里挨打,就相当于是打太孙和朱元璋的脸。

  到时候老朱绝对会狠狠教训这些人,以后估计就没人敢来找茬了。

  所以他决定再添一把火:“诸位,还有谁想比的吗?我保证不说刚才那两句话。”

  李景隆眼神里浮起一抹怒意,敢挑衅他们,真是活的不耐烦了。

  代王朱桂怒道:“混蛋,竟敢在劳资面前嚣张,今天我就是打了你又如何。”

  被人拦住的常继祖高兴的道:“快快快,打他。”

  陈景恪心中一突,怎么朱桂红怒了?

  这可不行,老朱重视亲情,对儿子可是很纵容的。

  就算是草菅人命鱼肉百姓,也就是训斥,最多打一顿板子。

  要是被朱桂打了,这顿揍真就白挨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跑吧。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声呵斥:“朱桂,你想做什么?”

  正是皇十二子湘王朱柏。

  他旁边就是一脸怒意的朱雄英。

  见保护伞出现,陈景恪松了口气。

  李景隆等人则脸色一变,太孙怎么来了,外面望风的人呢?

  朱桂却不怕:“他竟敢侮辱我,我教训教训他怎么了。”

  常继祖也附和道:“对,我们都可以作证,这小子太嚣张了。”

  朱雄英没有说话,径直走到常继祖面前:“以后你不用来大本堂了。”

  常继祖不服气的道:“凭什么,我可是你表兄,你竟然帮外人不帮我。”

  “我……我要去陛下那里,让他给我主持公道。”

  朱雄英冷哼一声道:“不用了,我会去找皇爷爷说明此事的,现在你可以滚了。”

  常继祖终于慌了:“我不走,是陛下让我来的,你不能赶我走。”

  其他人也慌了,没想到事情会闹这么大,主要是没想到朱雄英竟然会如此帮陈景恪。

  常继祖要是真被赶走了,常家的脸就全丢尽了。

  他们这些一起过来的人,也少不了被罚,于是纷纷出言求情。

  “太孙恕罪,他也只是无心。”

  “看在开平王和郑国公的情面上,饶他一次吧。”

  “……”

  朱雄英没有搭理他们,而是问陈景恪道:“景恪,你以为如何?”

  陈景恪知道,真把常继祖撵走了,和常家就是死仇了。

  他倒不是害怕常家势大,关键是对方的身份太特殊。

  常遇春的子孙,太子太孙一系的核心力量,闹到最后损失的还是太子的实力。

  所以见好就收才是最好的。

  于是就说道:“谢太孙,我和他们也只是口角之争罢了,不至于如此。”

  朱雄英不过是替陈景恪出口气,并不是真的要将对方撵走,听陈景恪松口也顺着他的话道:

  “哼,看在景恪替你们求情的份上,就饶你一次。”

  “若再犯,休怪我不讲情面。”

第37章 需要拉拢的人才

  等这些人灰溜溜的离开,朱雄英关切的道:“景恪你没事吧?”

  陈景恪感激的道:“谢太孙关心,我没事。”

  然后他又开玩笑道:“不过你要是再晚来一步,就不好说了。”

  朱雄英也笑道:“这你要谢谢十二叔,是他提醒我,可能有人会找你麻烦,我们才半路折回的。”

  陈景恪有些惊讶,虽然早就知道朱柏有才,却没想到竟还如此聪明。

  “谢湘王。”

  朱柏笑道:“莫要如此客气,日后好好照顾雄英即可。”

  “是,在下一定将太孙照顾好。”

  之后陈景恪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大致讲了一下,并没有添油加醋,甚至还省略了许多过程。

  听到他用‘救皇孙’和‘治皇后’戏耍常继祖,朱雄英和朱柏都大笑不已。

  尤其是朱柏,他对陈景恪的了解,仅限于医术高明。

  现在见他还如此有趣,顿时就心生好感。

  “这几日你不要单独行动,以免他们报复你,若有事情就尽管找我。”

  “谢湘王。”陈景恪好奇的道:“你习过武吗?”

  朱柏矜持的道:“习过,只是比李景隆要差一些,不过他不敢对我动手。”

  陈景恪非常惊讶,李景隆虽然是个纸上谈兵的家伙,但自幼习武,身手非常好。

  关键是,朱柏才十二岁,李景隆已经十九岁。

  朱柏竟然能和他比,那武艺就相当高明了。

  就是不知道统兵能力如何,要是也有这方面天赋,又是一个朱棣般的人物。

  不过可能性不大,否则前世也不应该没什么名气。

  事实上是陈景恪自己孤陋寡闻了,朱柏还真就是文武双全,私德又非常好的一个人。

  和朱棣比有点欺负他了,但在朱元璋的诸多儿子里,确实是比较有能力的一个。

  镇守荆州曾数次率军作战,调兵遣将颇有章法,为大明安定荆湘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且他至孝至忠,朱元璋驾崩他悲伤到厌世。朱棣联络他造反,也被他拒绝。

  然而可惜,朱允炆并不准备放过他,诬陷他谋反派人要逮捕他。

  本就厌世的他终于走向了极端,自焚明志。

  这个结局,很是令人唏嘘。

  不过就算不知道他的未来,也不妨碍陈景恪对他心生好感。

  至少目前来看,朱柏的表现可圈可点。

  且和朱雄英关系莫逆,可以说是穿一条裤子的玩伴。

  不出意外的话,将来会成为朱雄英不错的帮手。

  除此之外,还有皇十七子宁王朱权,也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

  历史评价也非常高。

  曾有人评价: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只不过此时他才四岁,想拉拢还太早。但反过来说,现在也是最容易和他搞好关系的时候。

  朱雄英是可以在后宫自由活动的,找个机会去见见朱权。

  然后时不时的就去看看他,给他送点小玩具什么的,再给他的母亲杨妃送点东西。

  很容易就能获得杨妃和朱权的好感,关系自然而然就好了。

  等过上几年,朱雄英年龄大了就要避嫌,不能再随意出入后宫。

  至少不能随意去见朱元璋的妃子。

  且朱权的年龄大了,想法也会变多。

  到那个时候再想和他搞好关系,就要费很多手段。

  想到这里,陈景恪就做出决定,找个机会提醒朱雄英一下。

  对了,还有燕王朱棣。

  朱雄英之前说过,他和这位四叔关系非常好,必须要将这种关系维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