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请你吃大面
他拿着奏本的手,都有点发抖。
快要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
“好,好,好!”
李世民连声叫好,他抬头,目光如神,声音洪亮喊道:“于志宁,就按照太子拟定的章程办。”
“礼部与内务府通力协助。”
“来人!”
于志宁还没应声,就见到陛下一刻都不想耽误,道:“传旨,召三省六部官员议事。”
“尤其是河间郡王,必须要来,不得有任何托词。”
侍中领命下去,快速去传达旨意。
李世民翻来覆去的看着奏本,道:“于志宁,这阅兵大典,不仅有我大唐的。”
“还要那些番邦外夷的国主,亲自带兵来给朕检阅!”
“凡是我大唐番邦属国,必须前来。”
“那些有商贸往来的,也给他们派遣使者过去,叫他们来。”
于志宁没想到,一个阅兵大典,把陛下撩拨的如此兴师动众。
他没有反驳的道理。
排场越大,场面越盛况。
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臣谨遵陛下旨意!”
三省六部大臣,纷纷赶到两仪殿。
参见坐下后,李世民举着奏本,道:“太子拟定章程,要为朕的五十大寿举行一场浩大的阅兵大典。”
“此举,诸卿觉得如何?”
三省大臣是看过的,其他五部暂时不知道。
于志宁马上扮演讲述的角色。
李孝恭笑道:“陛下,你要我不得有任何托词,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没得说。”
“我全力支持。”
“回头我就让李靖这老匹夫,还有尉迟敬德,程知节这些老东西,披甲操练,接受陛下检阅!”
闻言,李世民白了他一眼,道:“亏你想的出来。”
“药师听到你这么折腾他,怕是要到你家躺着不起来了。”
李孝恭仰头哈哈大笑,“来了,正好跟我一起操劳嘛,省得我去找他。”
众人失笑,李世民是哭笑不得。
“那就这么决定了。”
李世民道:“河间郡王,你兵部可是要担起责任来啊。”
李孝恭点头道:“陛下放心,不会出差池的。”
“只不过,臣觉得,阅兵大典就我们大唐将士,多少有点自娱自乐。”
“要不把那些番邦属国也叫来?”
李世民捻着胡须,道:“我刚跟礼部尚书说了这事,他们必须要来,还是要他们的国主带兵,亲自给我检阅!”
嗯?
众人露出异色。
陛下这想法着实是霸气啊。
“只怕有的人不愿意……。”房玄龄说道。
李孝恭冷笑道:“不愿意?”
“他们不想来,那就我大唐过去。”
这两年大唐太安定了。
自从灭掉高句丽后,拿下东北半岛。
大唐军队就处于常备状态,无仗可打。
李孝恭巴不得这时候,有番邦邻国不听话的,听说安西那边的国度不少,跳出来几个炸刺的,大唐无非远征一场,一举灭国罢了。
众人也没什么话说,李孝恭说的也没错不是。
不听大唐的话?那就等着天兵天将吧。
……
李世民认可东宫拟定的章程,正式为明年大阅兵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
李承乾出主意章程,具体的是给礼部去办。
当然他也会随时随地的补充一些内容。
在礼部的操办下,各部配合,当成头等大事来办。
朝廷行文发下各地方,尤其是各地有爵位的,接到行文后,几乎没有耽误,就收拾行李,前往长安。
吐蕃。
李恪站在一处高山上,居高临下,俯视着前面一片一望无际的山川大地。
他脸颊有特有的高原红,皮肤风吹日晒的干燥。
李恪与李佑不同,李佑多是躲在王宫,李恪却是到处奔走,在吐蕃不过几年的时间,面容比李佑还要粗犷枯老。
完全看不出,他在长安时的贵公子形象。
“天竺之路算是打通了。”
李恪说道:“现在是怎么把天竺拿下,并且在天竺站稳脚跟。”
“王玄策,去年,天竺你多次来往接触,当地的人文教化应该是熟悉的吧?”
王玄策点头道:“天竺这地方,臣还真不太好说。”
“他给我的感觉,跟以前的吐蕃差不多。”
“但是,他们好像要更加严重,尤其是信仰佛教的文化,太过根深蒂固了。”
“几乎人人向佛。”
“他们没有像吐蕃奴隶,被捆绑限制,却更加听话,认为被贵族鞭笞惩罚,是他们前世有罪,今生赎过,来世就没有罪孽,会变成人上人……。”
王玄策说着就有点摇头,有点嘲弄有觉得讽刺的说道:“今生吃尽苦,来世才解脱。”
李恪与侯君集皆是露出不敢相信之色。
王玄策这段时间都在天竺,所以,有些事情,李恪是并不清楚的,这才询问。
但得到的回答,简直是颠覆他的认知。
“这天下还有这样的人群国度?”
李恪感觉不是他疯了,就是这天竺国的人疯了。
“你不会是看到一些片面的吧?”侯君集不相信。
王玄策道:“我也希望是,但这地方真的邪门,他们有明确的高低等级,低等的贱种……。”
他大致讲述天竺的情况。
直接把李恪与侯君集等人干沉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对我们岂不是好事?”
有人这样说道:“我们在他们眼里应该是高等级贵族,他们服从是应该的。”
“这不有利于我大唐的统治?”
李恪突然意识到,太子兄长是要封他在天竺为王的。
天竺这种违反常人思维的地界,他要是当王的话。
别想着能不能治理好,应该想着是如何利用他们,稳固自己的统治,然后反哺本土。
“打掉他们的贵族,我们就是比他们眼中贵族更高级的人物。”
侯君集见识过吐蕃奴隶与贵族关系的。
能让齐王说出,与他们相比自己都仁慈得过分。
可见到底有多黑暗残暴。
如今找到这个天竺,更加离谱。
这还不好办了啊。
李恪思索着太子兄长给他的话,就在这是,山下飞跑上来一人,来到李恪近前,上气不接下气,道:“长安行文。”
李恪接过来快速扫了一眼,递给了侯君集,道:“陛下五十大寿,举行阅兵大典。”
“我们吐蕃的驻军,也要挑选将士回去。”
侯君集神色激动不已,又递给了王玄策。
“不过,本王觉得单是驻军阅兵不够。”
李恪道:“本王要拿下天竺,让天竺的王,去大唐接受圣天子的检阅。”
“诸位以为如何?”
王玄策抬头道:“殿下,时间上来得及吗?”
“明年一月二十三就要举行阅兵大典。”
“满打满算的话,我们要在三个月的时间,灭掉天竺国,控制一地,再想更深层进攻的话,只怕也来不得及。”
“所以,天竺一国是当前极限,再赶回长安的话,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
李恪点了点头,道:“但事在人为。”
“陈国公,就看你们的了。”
“你们能做到什么程度,将决定了本王在阅兵大典上,如何在御前上表的内容。”
“你们想要在天下露多大的脸,就要出多大的力气。”
侯君集神色潮红,阅兵大典上表。
绝对是长脸争风头的时候。
他可知道,大唐两年多没打仗了。
他们要是在吐蕃,拿出灭国之功来,可想而知会有多轰动。
“殿下放心,末将……。”
侯君集望着远处的天竺土地,目光凶狠,战意昂然。
第291章 玄奘:正使已死,佛祖原谅,贫僧要破杀戒了
李恪调动吐蕃军队,不管如何,都是要有个说法的。
这样对朝廷才有个交代。
他也奉行的是师出有名,吐蕃军队要去天竺,那么就要有出兵的由头。
正好贞观二十一年,也就是去年,天竺王死,国中大乱,本来该对大唐朝贡的,却没有遵守承诺进行。
李恪不关心谁当天竺国王。
他只知道天竺答应了要朝贡的,前任国王死了,你篡位上来的国王,就不认账是不行的。
“此去天竺,你为大唐使者,要求天竺王阿罗那顺,向我大唐朝贡。”
上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