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第54章

作者:无垠石

  孙若诗摇了摇头,她内心的信念在此时已经崩塌。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就是因为他们从中作梗,才使的粮草久运不至,全军数万人都将有可能因为他们而亡,他们这是罪有应得。”

  “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他们能锦衣玉食,也是吞噬的是真正良善之人的血肉。”

  李承乾苦笑一声,随即便退走了出去。

  士族门阀不放粮,那他就自己领兵来取。

  好心办坏事了!

  程处默瞪大眼睛,也随后跟上了李承乾的步伐。

  “殿下,已经查清了,税粮都藏在王氏族库之中了,加之王氏在湖县的经营,这粮食,足够我们撑到开春了。”

  程处默底气不足说道。

  李承乾想过王氏会很富有,但是也没有想过会这么富有,能支撑四万大军三个月的粮草。

  而这只不过才是一个小小的县。

  “另外,钱币白银还有很多,还未能统计过来。”

  李承乾点头,盛唐还真是名不副实,真的富盛,不过只是属于上层阶级的,以万民而养一家,就是如此。

  “记好账目,搬运粮草上船。”

  “另外,将今天所发之事,让不良人扩散开,越快越好。”

  李承乾又对着武汉道,他想知道,当一县门阀子弟被灭后,其他州县又会怎么样的应对方式。

  放粮,还是怂恿民众起兵。

  “诺!”武行点头,他是不良人校尉,手底下管控的不良人可不止是三百。

  “另外,找几个有能力的人,来接管这湖县,如果做到好,之后会有任命。”

  李承乾边说边走道。

  范阳边境。

  大雪连绵之地,涌现出了一支军旅,他们身披战甲,如同黑色潮水般涌来,将雪白的大地淹没。

  “你们是何人?”

  范阳城之上,所有的人都严阵以待,紧密的锣鼓声响彻城内。

  “本将征东先锋张士贵,前来就是平叛反贼,本将军得到秘报,征东的粮草被城中叛逆所扣,尔等不开城门,那便按照叛乱诛杀之。”

  张士贵纵马而来,手提战枪,挥指上城头。

  “等等!”

  正欲打开城门的军卒,被一声大喝声打断。

  来人正是范阳城的长史卢越,他警惕无比的看着城下的黑压压人群。

  “卢越,就是你押扣征东大军的粮草,你就是贼首!”

  张士贵怒目而视,手提起箭矢,瞄准而过。

  “张将军,请不要误会,粮草确实在城中,因为大雪封山,来不及运送,现在本官就让人送来。”

  粮草当然没有在范阳这里,但是他也知道为何征东军的粮食没有运到。

  但是现在这个锅,他卢家要背,不然近万的军士饿疯了,肯定会发起攻城的。

  “你个贼首,休要信口雌黄!”

  张士贵手中箭矢离手,直射而去。

  “啊!”

  卢越没有想到,张士贵真的会放箭,一箭就将其射倒。

  “打开城门,不然以叛乱罪处置。”

  张士贵得到的命令,可是破城诛杀叛乱。

  “扶我起来,快!快!”

  卢越顾不得疼痛,连忙让亲卫扶起自己来,这明显就是东征军饿急眼了。

  一进城来,那不是反叛也是反叛,不可能是东征军谋反吧。

  这个亏,卢氏吞了,谁交他们地处东北,最为靠近辽东呢。

  “张将军,不可攻城,一切都是误会,我立即让人送粮草出城。”

  卢越声嘶力竭的呐喊道。

  张士贵扫过了周边军士,也是于心不忍,攻城的话,肯定死伤无数,也不见得能攻下。

  谁都不知道这些士族隐瞒了多少人口。

  这是士族门阀的一惯做法,因为这样能少上税。

第90章 两种神物

  

  春风吹过,江面上波光粼粼,阵阵涟漪荡漾开来。微风拂过李承乾英俊的面庞,吹散了他的发丝,也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春归大地。

  “殿下,这铁疙瘩真的可以下水吗?”

  阎立德疑惑地问道。作为一个造船师,他一生都在与船只打交道,但这却是他首次尝试制造铁船。

  阎立德出生于工匠世家,他的父亲阎毗曾在隋朝时期负责修筑长城和开凿大运河等重要工程。

  如今,阎立德继承了家族传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工匠,并担任着工部将作大匠的职务。他技艺精湛,此次负责指导建造的战船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能,本宫告诉你的原理可是记得了呢?”

  李承乾反问道。

  “记得,重物量等于排水量,只要船只设计的空间大于排水量就能浮起来。”

  阎立德重复道,他当然也研究透了,不过能不能验证成功,就看这铁船能否漂浮起来了。

  不过其主观意识之上,还是觉得这是不可能的,铁器太重了,一放在水中,就会下沉。

  这三个月的功夫白费了,更为可惜的是这些精铁要石沉大海了。

  一到莱州,李承乾便让士兵收集铁器,用于打造战舰。

  “那就没事,你会见到奇迹的。”

  李承乾的目光集聚在了沙滩之上,有千余人正是在拖拉着一个巨大的铁船,向湖面走去。

  那巨大狰狞的巨兽,也在缓缓向前移去。

  哗啦!哗啦!

  湖水翻腾,溅起来浪涛。

  突然间,水面泛起了巨大的波澜,整个铁船也一下子全部进入到了江湖之中。

  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铁船轻微的摇晃了一下,便稳稳的立在了湖水之上。

  将士们一阵欢呼,都见证了这一时刻的奇迹。

  “不可思议,铁真的能悬浮于水面之上了。”

  阎立德痴傻的喃喃道,而且这第一艘铁船还是出自他手,必定能留名青史了。

  “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李承乾拍了拍阎立德的肩膀道。

  这位真的是技艺高超,将他脑海之中巨大战舰还原到了现实之中。

  “水军无敌矣!”

  刘仁轨有感而发,这战舰只要撞过去,那将是降维打击。

  “本宫可不是用他来打仗的。”

  李承乾摇了摇头,建造这样的铁船,几乎将莱州的所有铁器消耗一空,以如今的冶炼技来看,并不支持大规模的生产铁船。

  “不是用来打仗的?”

  几人都是一惊,难不成就是为了做出来看的不成。

  “它的使命,无比神圣,刘中郎将,你从水军之中,挑选出上好的水手,本宫要组建一支环游铁军。”

  李承乾目光远眺,好像大地的尽头,有什么能够吸引他一样。

  “诺!”刘仁轨记下了。

  “这里有几张纸图纸,你交给那一千军士辨认。”

  李承乾话落,林志走出,将一叠图纸交到了刘仁轨的手中。

  “这是什么?”

  刘仁轨翻了翻几张图纸,好像画的是某一种作物。

  “前面那一张画的是红薯,后面的那一张画的是土豆。”

  李承乾瞥过一眼,耐心解释道。

  “红薯、土豆?”

  刘仁轨、阎立德几人都仔细看了看,均摇了摇头,从来都没有印象。

  这两种作物都不是本土之物,他们当然都记不得了。

  土豆和红薯都是在明朝之时,被引入中国的,和当初明朝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有直接关系。

  土豆和红薯都是美州的作物,经过多次的转运才得以入国,特别是红薯更是来之不易。

  红薯并不是正常引渡入中国的,切实的说,是偷来。

  因为红薯的产量高,又是香甜,曾经被西班牙人严禁出口的。

  而大明朝商人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花费巨金,才买下了一根藤段,藏于船中,用水打湿,经过几天的航行才到了福州。

  为中华民族人口增生,创下不世之基,清朝人口能井喷式增长,陈振龙居功至伟,对于整个华夏文明传承来说,他同样是居功至伟。

  后人为了纪念其功绩,建了——先薯亭。

  而土豆却不同,它是被明朝交易而来,但它并没有普及开来,而作为了一道宫廷之菜,被皇室雪藏了起来,其最大的产量功效并没有得到体现。

  小麦和水稻和它们比起产量来,就是孙子见了爷爷,差了辈分。

  清朝之前,中华大地难以突破一亿人口,就是因为生产不出那么多次吃来。

  只要找到了红薯和土豆,那么很多的社会矛盾也就会迎刃而解。

  对于土豆和红薯,李承乾也早有谋划,这两种作物,也是西班牙殖民之时,从南美州带到了世界各地的。

  李承乾如今所做到,便是要开启海上丝绸之路,打通向南美洲,引进土豆和红薯这两种逆天之物。

  “这两种是神物,你去告诉那些出游的军士,要是能将这两物存活的运回大唐,本宫奏请陛下,给他们每个人都封世袭侯爵,并单独立传,传于后世。”

  李承乾许下重诺。

  这让刘仁轨都心动不已,世袭侯爵啊,你干的再努力,怕是也没有机会,除非再来一次玄武门政变,才能有机会获得世袭爵位。

  “这地图,难道是…”

  刘仁轨又翻了下去,就看见了一张描绘的地图,路线都已经标记好了。

  “你想的不错,大唐之外,还有太多我们未探索之地了,向东向西都是如此。”

  李承乾点了点头,在初中的时候,地理老师可是拿着戒尺逼着每个学生关着书,描绘的世界地图。

  不然他也不会描绘的如此的详细,因为这一张图,就浓缩了他所学到的所有地理知识了。

  季风气候、降雨量、山陵地势、世界上最著名的地理面貌等等。

  以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如今却全部转化为了实用武器。

  “想不到,外面还是这样的大,那远非一代人就能征服得了。”

  刘仁轨看着地图上的唐字片区,陷入到了深思之中。

  怪不得,唐朝的疆域如此之大,原来这些老祖宗脑海之中,都想着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