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夏蝉
“什么?这么少?那就没得谈了?”张鹤龄虎着脸。
陈策:“……”
“额,不是你们找我谈的么?我就这么随口一说,那就算了。”
陈策也没表现出多想要的样子,张鹤龄本来是要吓唬吓唬陈策的,发现他好像真一点不上心。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吃得下自己手中所有盐引的傻帽,张鹤龄当然不会轻易放弃。
他赶紧拉着陈策道:“莫要如此,莫要如此!”
“年轻人啊,冲动什么?”
“呵呵,看在你是我小兄弟份上,四百两,我让我朋友卖给你!”
无中有友?
陈策苦笑道:“四百两我真吃不下,三百两一千引我可以考虑。”
“那你能考虑多少?你得买多点,这个价格才好谈。”张鹤龄道。
陈策噢了一声,道:“买多点是多少?”
张延龄在一旁赶紧附和道:“三千二百五十一引!”
尼玛!
张鹤龄是真想锤死自己这个弟弟,你这如数家珍的把咱们老底都给说出来了。
他难道不会怀疑是我们自己要卖盐引?
第182章 小傻瓜
张鹤龄紧张兮兮的看着陈策,强调道:“这真是我们朋友的盐引。”
陈策嗯了一声。
张鹤龄道:“你要诚心想要,我们就按照三百两一千引给你如何?”
陈策想了想,道:“就这么多盐引吧,我出一千两,全部给我?”
张家兄弟稍稍算了一下,虽然有些亏,但也足够了!
生怕陈策反悔,张鹤龄赶紧道:“好!我们现在就交割!”
他手中这些盐引,如果按照寻常市场价,最少需要六千两左右,现在缩水了六倍。
不过没办法,能卖掉已经阿弥陀佛了。
这么大的盐引,小老百姓根本吃不掉,分散去卖还不知道要卖多久。
现在有这么个傻帽入手,亏就亏吧,最起码还能弄点钱回来。
……
内阁。
李东阳和谢迁找到了刘健,两人满腹心思的询问刘健道:“阁老,这两个月民间的盐引都在私自交易。”
“长芦几个盐场早就上书生产不出来多少盐巴了,如今那些权贵嗅到了苗头,纷纷将盐引抛售,盐引全部低价抛售给了小民。”
两人的想法很简单,朝廷要管一管了,不然最后这一批盐引全部到了平头老百姓身上,他们最后发现自己买来了一堆废纸,该怎么收场?
只是现在这情况,谁也不敢做这个出头鸟,谁出来说这事儿,就是在和大官僚士绅们站在对立面。
所以他们才希望刘健能牵头,以内阁的名义管一管。
刘健苦笑道:“老夫非首辅,此事还需徐阁老过问啊!”
李东阳和谢迁一脸无奈,谁不知道现在徐溥已经半隐状态,内阁以你为尊?
看刘健这样子,分明是不想插手此事。
李东阳道:“若是那些小民现在去盐场兑换盐当如何?”
刘健道:“伱们放心,老夫已经通知了盐场,最近三个月内,以盐场在抓紧生产盐为由,不准任何人兑换盐引。”
嘶!
李东阳和谢迁倒吸凉气,呆呆的看着刘健。
你这不等同于助纣为虐?明明白白的告诉那群权贵,你们只有三个月时间处理掉手中积压的盐引,三个月后,朝廷产不出盐的消息就会对外释放,那个时候你们想甩掉手中盐引都甩不掉了。
“阁老,这样会出事的啊!”
“这么多盐引,全部转嫁到小民身上,这纸是包不住火的,总有一天会烧起来。”
“那个时候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刘健看着李东阳,反问道:“那现在怎么办?直接将窗户纸捅破?不仅会让百姓炸锅,更会让权贵们炸开了锅。”
“到时候我们里外不是人,两骨子势力都平衡不了,我们三人都要下台!”
谢迁一脸忧愁,实在没想到怎么忽然局面就成这幅样子了。
他总感觉这事儿有些不简单,不对!
谢迁目光有些复杂的看了一眼刘健,刘阁老似乎没有任何焦急的样子?
而且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为何不去觐见天子,为什么不召开廷议会议?
这些事都有些太古怪了!
除非刘阁老在布局,这些局面他早就预料到了。
……
六月初,布了几个月的局,终于开始收网。
今日下了一场大暴雨,雨势越来越大,伴随着雷鸣不断。
乾清宫内,一则消息从内阁发了出去,大明各地盐场缺盐,朝廷生产环节出问题,盐引在未来数年难以兑换。
这则消息传出后,整个大明震荡!
权贵士绅们暗自庆幸,这几个月他们该处理的盐引,基本全部处理掉了。
可家家户户的小民却如同感觉天塌了一般。
六部各司的官员们也被内阁这则消息震的目瞪口呆。
都察院蓄势待发,所有御史奋笔疾书,科道言官们都憋着一口怒火,各种文案枪头全部对准内阁,纷纷准备弹劾内阁三阁老,让他们引咎辞职!
今日大朝会,所有言官都憋着一口怒火。
等弘治皇帝来到朝堂,御史们纷纷开始弹劾内阁!
弘治皇帝压着手,示意内阁出来解释。
“刘阁老。”
“此事你内阁可有话说?”
弘治皇帝挑眉,询问。
他的内心比谁都激动,因为到这个时候,他和刘健的计划已经全部宣布成功,计划中的每一环都执行的到位!
刘健拱手道:“启奏皇上,如今盐引全部积压在百姓小民手中。”
“臣建议,这一批盐引可算原价以免税的方式给他们进行兑换。”
当刘健这番话说出来后,大殿突然陷入绝对安静。
整个朝堂所有人全部将目光投向了刘健,这一刻他们忽然明白了刘健在做什么!
积压在权贵手中的盐引全部转移到百姓手中了。
农民们用低廉的价格,买来了夏粮免税权利。
这是一个局,一个针对全天下持有盐引权贵们的局!
可谁也不能指责刘健什么。
贱卖盐引是权贵们自己做的,百姓们购买盐引也是他们自愿的,朝廷没有出手!
现在刘健开始收网了,以免税回收盐引。
换句话说,他在偷天换日!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伟大,这局做的,实在太伟大了!
用这种方式,将堆积的陈年旧账,将那些积压在民间的盐引,以最小的代价,全部收回来了!
这个过程,朝廷没付出任何钱财,甚至没付出任何食盐,仅仅只是给与农民免税政策。
农民不会有怨言,朝廷也只会拍手称快!
御史言官们收起了弹劾奏疏,话锋一转,全部都是刘阁老当世之贤相!
……
轰!
一阵雷鸣伴随着闪电,狂风吹过,吹灭了槐花胡同小院内的灯火。
陈策去关了窗户,将屋内灯火重新点燃。
谁又能知道,朝廷在议论的当世之贤相,布控解决整个盐引滥觞局面的真正幕后人,正在槐花胡同的书房内安静的看着书?
从今日开始,盐引泛滥问题大部分已经清除,只要后面皇帝不要乱赏赐,未来很多年盐引都不会出现泛滥的问题。
至于余下还有一小股没清理干净的盐引,想来对朝廷来说,都不算什么大事了,最主要的大规模盐引都解决了,余下的小股也不算什么事了。
第183章 原来所有人都被骗了
七月的雨依旧淅淅沥沥的在下着。
一封从东南的信件被刘洪送到了陈策手中,陈策安静的坐在书房前的窗户前看着,看完后将信件烧了。
布控在东南的谍子们发现一股子倭寇此时已经抵达陈钱岛,不日即将抵达东南内陆。
陈策闭目在思考,想了好久,最终也没做什么应对之策。
到下午的时候,雨依旧在下,西北又送来一封秘信到陈策手中。
鞑靼人入侵哈密,吐鲁番人和鞑靼经过一场激战,吐鲁番人大获全胜。
西北的局面已经安定下来,只要朝贡体系还在维持,这群雇佣兵就能替大明保证西北的安稳,再不济后方还有关西六卫,还有甘凉守兵增援。
同样在七月份,盐引的事已经告一段落,大明长芦、两淮等盐场已经在转运司的运营下,正常可以兑换盐巴。
只是现在民间手中还握着盐引的人已经不多了,大部分权贵手中的盐引基本都抛售给了小民,小民手中的盐引几乎都已经用来免除田税。
整个计划到现在,才算彻底浮现出水面,所有人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被骗了,明政府不是提炼不出来盐,此前做的一切都是欺骗人的假象,让权贵阶层故意看到的假象。
大明政府自然还有能力生产盐,只是朝廷欺骗了他们而已,可这哑巴亏大家只能吞进肚子里面去,因为转运司那边的盐巴提炼情况,谁又能知道具体细节呢?
谁又敢说朝廷在欺骗他们呢?证据呢?找不到证据那就是污蔑朝廷,下场自然不会很好。
权贵大商士绅们第一次感受到屈辱,被欺骗的屈辱!仿佛自己是个傻子,这个群体都是个傻子,被刘健这个老狐狸按在地上摩擦智商。
还有一部分人则表达了对刘健的深深佩服。
而事后不出所料,徐溥致仕,七月份,刘健被成功推上了内阁首辅的高位。
不用说,就是凭着解决盐引的政绩被推上来的,百官也莫有不服者。
其实只有刘健知道,整盘计划都不是自己所为,而是那个智近如妖的大明天子亲手操控。
当然了,大明天子也知道,整个全盘计划也都不是自己所为,是那个为鬼为魅的家伙亲手操控的!
最开始弘治皇帝还以为陈策在针对朝廷做更大的局面,尽管有些冒险,但自己还是要去尝试,过程中他一直找人盯着陈策,防止陈策会做出对朝廷有什么不利的举动。
后来弘治皇帝才发现,他想多了,陈策根本没有其他任何索取要求,好像仅仅只是为了给朝廷解决这个麻烦,仅此而已。
这让弘治皇帝有些摸不着头脑。
因为在弘治皇帝对陈策的认知中,这个家伙无利不起早,绝不会多管闲事,不可能如此大公无私。
他忽然发现自己有些看不懂陈策了,为什么要做这些?单纯为了帮助朝廷?可为什么呢?无缘无故他为什么要帮助朝廷解决这个堆积数十年的麻烦呢?
上一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下一篇:让你去侦查,你把孤狼B全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