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第31章

作者:大秦烛照

  甚至哪怕赢战篡改儒家典籍,说孔子是用佩剑才让别人坐下来听他讲道理的,始皇帝也忍了…

  但是当赢战给扶苏灌输以剑与武德服人的观念之后,始皇帝终于听不下去了…

  知子莫若父,始皇帝对于扶苏,可谓是太了解了。

  孩子是个好孩子,恭谨孝顺,待人真诚,就是性格仁弱迂腐。

  所以始皇帝让扶苏跟赢战学习,是想让赢战改变扶苏性格里的迂腐和弱,而不是让赢战改变扶苏骨子里的仁…

  因为扶苏与赢战不同,骨子里继承了他母亲楚人的性子,很多地方是改不了的。

  若是强行去掰,只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思绪混乱。

  更何况,始皇帝也只是想让扶苏变成一个贤能不迂腐的人,没想让扶苏培养出狼性。

  毕竟,一个贤能的扶苏,未来能够作为他兄长赢战的臂膀,协助治理大秦。

  但若是扶苏有了狼性,便会不甘其位,会有作乱的可能。

  而扶苏的能力,与赢战相比,拍马难及。

  最后一定会造反失败,犯下死罪…

  这不是始皇帝想看到的。

  当然,始皇帝也确实是想多了,他觉得赢战能力太强,生怕赢战把扶.!0苏培养出狼性。

  殊不知后天的认知可以改变,天生的天性,神仙也难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所以,扶苏虽然改变了许多,但是不可能有狼性的。

  “咸阳候,方才朕路过,依稀听到你在讲我大秦一统之后,有些法度当变一变。

  看来你是有所见解了。”

  始皇帝一出现,就转移了话题,避免了扶苏沉浸于剑与武德的思考中。

  同时,也问出了自己刚刚想问的问题。

  赢战没有拆穿始皇帝爱听墙根的不良习惯,见始皇帝都听到了,便也顺水推舟的开口道:“没错。

  我大秦靠商鞅之法富国强兵,一统天下。

  但是如今天下的局势变了,有些法度也确实该适当的变一变了。

  比如禁止私斗之法,过去是为了避免人口内耗,损失丁壮,所以秦法对于私斗者,不分原因,只要双方都动手了,就都施加惩罚。

  如此往往使大秦子民畏惧惩罚,哪怕是被殴打被欺负也不敢还手。

  此法会使那些良善之民受到欺负,而使恶人助长气焰。

  所以应当改变,凡秦人被无故殴打、威胁、危及生命和财产等情况,还手乃依法自卫,不属于私斗互殴。”

  “当然,私斗法相比其他法度而言,只是小处,就算不改也动摇不了帝国的基石。

  但是有的法度不改,却会形成隐患。

  比如一些法度,过于繁重和细密,细密到官仓里老鼠洞的数量超过几个、牛马掉了多少膘,主管的官吏都要惩处。

  而粮仓里的老鼠洞,其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一些官吏因为粮仓里比规定的多了一个老鼠洞,牛马生病掉了几两肉就被严惩,实则是有些冤的。

  而官吏都会被冤屈,民间黔首百姓,因小事而被严惩的冤案,只怕也不会少。

  再比如,当初荆轲行刺之时,陛下来不及拔出佩剑,被荆轲追的绕柱而跑。

  而满朝大臣,看着干着急却无能为力,只能喊着王负剑,最后还是夏无且扔出了药箱砸中了荆轲,才让陛下有机会拔出佩剑反击。

  究其原因,是因为秦法规定大臣不得带剑上殿,而殿外的武士不得秦王之令,也不能踏入大殿一步。

  所以陛下最危险的时候,孤立无援。

  诸如此例,一些过于严密的法度,使大秦官吏子民,宛如木偶,只知道遵循线办事,而不敢有丝毫的变通。

  一旦越线,必受严厉惩罚。

  长此以往,大秦便会没有活力,而只有各种积怨!

  若是有一个火星子,便很可能引燃这些积怨!”

  “商鞅也曾说过,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如今我大秦的一统帝国,是过去三皇五帝以来,都没出现过的局面。

  所以秦法也应当时移世易,适当的改变一些。

  当然,要循序渐进,不能急,而要稳!”

  赢战这一番长篇大论下来,始皇帝也不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确实是商鞅之言。

  而商鞅变法之后,几代秦君下来,其实有时候也是会对秦法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的,只不过大多变动不大,就很少有记载。

  而始皇帝一统天下后,其实也是有些许这个意识的。

  只不过变法兹事体大,且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皇帝,始皇帝没有前人的变法经验可以参考,所以就比较慎重。

  如今在嬴战的这番话之下,始皇帝也终于坚定了变法的决心!

  一切,皆是为了大秦万世!.

第51章 我一个搞霸道机关术的,你让我造农具?

  “便如咸阳候所言,秦法若有不合时宜者,当变则变!

  只要对大秦有益,则朕全力支持!”

  始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掷地有声的道。

  这下定变法的决心,只用了一个瞬间。

  但是在此之前,始皇帝却犹豫了一瞬。

  因为他想到了,变法同时也是一个得罪人的活。

  变法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新老势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涉及到利益,就很容易变成死仇…

  比如商鞅变法,得罪了甘龙杜挚等旧的那些老秦世族,所以那些世族反扑,商鞅车裂而死。

  吴起在楚国变法,还没成功就死于乱箭之中…

  所以,始皇帝顾虑的是,一旦让赢战主持变法,便把变法的长子,架在了利益受损者的对立面,使赢战被人仇恨。

  但是随即,始皇帝发现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因为哪怕变法,此时的情况,也与商鞅吴起那时候不同了。

  以前的变法,是为了削弱世族,使一国权力集中于君王。

  并更改封君世袭制,改为军功授爵制,以激励百姓和将士。

  以此,来使弱国变强。

  而那些问题,都在几代人之前就办完了。

  如今的大秦,就算是变法,主要也只是削六国豪强,而不是大秦那些因为军功才享受如今地位的勋贵。

  所以,在大秦的内部,不会得罪什么人。

  至于那些六国豪强,只要削了他们的有生力量,他们便再无反扑的可能性,根本不必在意。

  至于其他的放宽秦法的事情,改变了非但不会得罪人,甚至还会让许多苦于律法严密的官吏百姓高兴和赞扬。

  正是因为权衡了这些,所以始皇帝才说全力支持赢战变法。

  否则的话,若是变法的阻力很大,则始皇帝一定不会让自己的长子涉险,而是会让赢战在后方出主意,推出一个人来明面主持变法,吸引仇恨。

  当然,始皇帝也想了,若是赢战未来变法过程中,真有那样的情况,则始皇帝便亲自站出来干那些拉仇恨的事也在所不惜!

  为自己的继承人扫除隐患!

  这就是一个父亲的心,为了让儿子以后的路好走,不惜用手撸下那些带刺的荆棘,把一根干净不伤手的权杖,交给儿子!

  另外一边,赢战不知道始皇帝心中想了这么多。

  只是见始皇帝支持变法的态度,心下便放心了。

  至于始皇帝担心的那些变法得罪人的事,赢战在说之前,自己当然也想过了。

  正是因为觉得不会有什么隐患,所以赢战才站出来提议,不然,他才不会站在明面上。

  和始皇帝与扶苏又聊了几句,赢战便起身离开。

  变法的事虽然已经敲定了,但是天下初定,要做的事太多,短时间内肯定是不会开始的。

  当务之急,还是就是赢战这个治粟内史负责的粮食之事。

  国以农为本,粮食是一切的基础。

  有了足够的粮食,让大秦子民填饱肚子不生乱子,才能有条件做大秦想做的事,比如变法、修直道、打匈奴、开海运、征战四方等…

  赢战离了咸阳宫,却没立刻回咸阳亭,而是赶往了治粟内史的官署。

  毕竟他现在已经是治粟内史了,第一天上任,怎么能旷工。

  “拜见治粟内史大人。”

  官署之内,一众治粟内史的属官们,纷纷向着赢战行礼,好奇和期待的看着这位新的上官。

  对于赢战的事迹,他们也都有所耳闻,既是咸阳候,又是帝国最年轻的九卿之一,前途无量!

  跟着这位上官做事,应该也是前途无量!

  “大人,这是帝国今年的账目明细,请您过目。”

  两个中年文士,各自带着一队差役,将一个个箱子抬了上来,其中大都是竹简,也有少部分是记载在纸张上的文字。

  毕竟赢战的纸张,才推出来不久,而且还是限量供应。

  这两个中年文士,都是赢战的副手,官职是治粟内史丞,也是年俸禄千石的中高级官员了。

  在今日廷议之上,赢战就与他们见过面了。

  赢战新官上任,肯定要了解清楚账目,于是踱着步子,在那些箱子里不时的拿起一卷账目来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赢战的嘴角,也不禁微微有些一抽。

  倒不是这些账目有什么问题,而是从账目上来看,帝国在粮食和支出方面,确实有很大的压力啊…

  帝国收上来的粮税,要给大秦的官吏们发俸禄。

  丞相一级别的年俸禄万石,九卿级别的从八千石到四千石不等。

  除此以外,更多的还是四千石以下的官员。

  三千石、两千石、一千石,到八百石六百石三百石的,一大堆…

  这还只是朝廷中的京官,不算天下三十六郡的郡县官员。

  除了官员俸禄以外,还要给那些有军功爵位在身的有功将士发俸禄。

  那些功勋为大秦立了功,大秦便得依靠爵位等级,给他们发俸禄。

  从最低等级的公士开始,年俸禄50石,接着爵位每提升一级,年俸禄便增加50石。

  最高一级的彻侯,年俸禄一千石。

  听起来爵位的俸禄比起官员的俸禄低的多了,连侯爵都只有一千石。

  但是可别忘了,大秦的军功授爵,是授爵的同时,赏赐对应数量的田宅的,除此以外,还每年发放俸禄…

  并且,官员的俸禄,一旦被罢免了或者退休了就没了。

  而爵位者的俸禄,却是只要人还在,每一年都有。

  哪怕活到一百多岁都有…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有爵位在身的,数量比官员更为庞大!

  基本上只要参与过灭六国之战的秦军将士,哪怕只赶上去年灭齐的,都至少有着一级最低的爵位…

  十万个年俸禄50石的公士爵位,一年的俸禄支出就是五百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