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飞花逐叶
然而当这心情才升起来,同时心中就升起些惭愧之情,暗道自己果真如老十三所言,作为皇帝格局实在太小了。
朱景洪怎么也不会想到,即使自己远在千里之外,还是把自己老爹PUA到了。
“敌军进攻受挫,逡巡不敢冒进,初十日入夜我军撤回瓜州城!”
“初九初十日交战,振威中卫斩敌一千四百级,青海行都司诸部斩敌两千三百余级,藏地诸部斩敌九百余级,女真诸部斩敌一千七百余级,蒙古诸部斩敌……”
现如今对军功的核定极严,所以很少有冒功可能性,斩杀如此多敌颅已经算得上是大胜。
“十三爷卫队亲临战阵,四百三十余人,其中十三爷斩敌一百二十五级!”
这小子又上阵杀敌去了?
听到程英念出的最后一句,朱咸铭着实被惊讶到了。
我当年,不……太祖和世祖当年,也没这么勇啊!
想到这里,朱咸铭心里稍微平衡了些,毕竟他是皇帝格局要大。
其实他朱咸铭的心态变换如此顺畅,本来也证明了他心胸宽广。
也就做了皇帝他没再领兵,在他此前的二十来年时间里,他大多数时间都出征在外。
准噶尔、罗刹国、莫卧儿这些敌国,藏地蒙古外藩、西南诸国不服王化者,都受到过他的正义铁拳。
他虽极少亲临战阵厮杀,但覆灭在他手中的敌国军队,少说也是有二三十万。
面对朱景洪的这点儿功绩,他最终能保持平常心看待,只是感慨自己这般年纪时比如小儿子。
而听完整个战报,在场三位大学士皆大感惊讶,只道朱景洪不仅会打仗,还特么的是个杀神,亲自动手杀敌的那种。
“倒也,打得不错!”朱咸铭平静说道。
“十三爷谋略过人,虚实相合周密部署,故能重创敌军,此皆仰赖陛下教导有方……”
三位大学士中,只有资历最浅的郑智清,会在此刻第一时间拍皇帝的马屁。
但他这番话确实让皇帝受用,便听朱咸铭说道:“他若再肯用功一些,就不知斩杀这么些敌军了!”
随后,赵玉山和陈锦昀跟着赞颂皇帝德泽,暖阁内的气氛便又轻松了许多。
示意众人安静后,朱咸铭说道:“他既打得不错,骤然换将只怕不妥……”
言罢他的目光扫向程英,说道:“立刻召翰林院拟旨,令其依旧指挥作战,待柳芳到任后交割,准许其……”
“准许其留身总督署,于柳芳身边参赞军务,严禁其再身临战阵!”
昨天发出的圣旨,是让朱景洪交割后就回来,眼下便是对昨天旨意的修正。
前后两份旨意的区别,三位大学士洞若观火,此刻他三人虽是心思各异,却一个人都没开口表达意见。
程英去了翰林苑传旨,时间来到下午时,最新的战报也在皇宫传开,要不了几个时辰京城上层都会知道。
杨清音当然也知道了情况,于是她亲自到了乾清宫,刚好三位大学士都离开了。
“陛下,老十三越发恣意妄为,还是早些将其召回为妙!”杨清音神色严肃提出要求。
朱咸铭尴尬一笑,起身迎向皇后道:“皇后……我已专门下旨,严令其不许亲临战阵!”
听到这话,杨清音仍旧面色不善,冷冷说道:“我怎么听说,陛下令老十三留在西北,参赞军务!”
“你以为我不想他回来?可你也知道这小子的脾气,回来还不得要死要活?到时又当如何?”朱咸铭极为无奈说道。
“你怕不是觉得他好用,才想着把他放战场上吧?”杨清音质问道。
朱咸铭没好气的说道:“你何苦要如此污蔑我?我大明带甲百万良将千员,难道缺了他老十三就打不了仗?”
“好了,已经让他不许上阵,有柳芳去压着他不会有事,你就放心吧!”
意识到召朱景洪回京会闹得不安宁,杨清音也只能接受皇帝的安排,只是神色间也越发担忧了。
而在另一头的宁寿宫,同样有人在为朱景洪担忧。
“这小子,比……老四当年还生猛,后生可畏啊!”
说这话的是太上皇朱心堪,他口中的老四便是当今皇帝。
“谁说不是呢,就这两天的时间,亲手斩敌两百多级,襄王年纪轻轻的……可真是……”
可真是怎么样,甄太妃都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毕竟此前那听过这些事。
朱心堪笑着说道:“这小子自比西楚霸王,说自己有万夫不当之勇,如今算是被他坐实了!”
言罢,他又发出了几声干咳,显然是话太多所导致。
甄太妃好一番照料后,朱心堪才恢复了正常。
“我现在倒很期待,明天发回来的战报,不知道这小子又会如何折腾!”朱心堪面露笑容。
第489章 旨到前线
对朱景洪,帝后二人在担心,太上皇则是期待,但却有人对他满怀忌惮。
睿王府,内宅书房。
“八十七加一百二十五就是……二百一十二!”
“咱王府上下加上侍卫也就五百来人,二百多可就将近一半了,老十三这小子得杀多少人!”
听到陈芷拿王府的人来对比数字,朱景渊心里只觉得格外膈应,于是对妻子投去了不满的目光。
“什么老十三杀了将近王府一半,说这话你不嫌晦气?”朱景渊冷声说道。
收起奏报,陈芷冷笑了一声,而后说道:“这你就受不了?”
“若日后老十三真举兵而起,咱王府上下都不够他砍的!”
“想想灵庶人一家的结局,再想想厉太子和英厄王的下场,别说你我……便是榆儿他们,到时只怕也难逃一死!”
这些话,每个字都跟针一样,扎到了朱景渊的心头。
良久之后,朱景渊答道:“老十三只喜军务,并无夺嫡之心……”
陈芷冷笑道:“哼哼……他没有夺嫡之心,跟他一起升官发财那些人,会不会有异心?”
“亏伱还自诩熟读经史,连宋太祖黄袍加身的典故都忘了?”
陈芷最后这一句,于朱景渊犹如当头棒喝,瞬间让他后背发凉。
是啊,无论老十三心思如何,只要他走到那个位置,很多事情也由不得他了……朱景渊心中自省。
头一次在他心里,朱景洪的威胁直线上升,比之太子也差不了多少。
刚才陈芷那些话,即使再亲密的心腹臣下,也很难毫不顾忌跟他明言,非得同心同德的发妻才能直言不讳。
所以此刻,朱景渊跟感激眼前的妻子,虽然平日里絮絮叨叨也挺烦人。
只见朱景渊起身,向陈芷郑重一拜:“多谢爱妃提点!”
“王爷何必如此!”陈芷连忙回礼。
其实陈芷也不是真的认为,朱景洪有谋夺帝位的之心,前面她说得如此严重,只是为起到更好的警醒作用。
如今见目的达成,她又转变口风道:“即便老十三野心,可他这般强力之人,太子定会多加拉拢……”
“有薛家丫头在,我看老十三迟早会归心太子,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其它事我且不论,得尽快把薛家丫头废了,然后扶婷丫头上去!”
朱景渊微微点头,心里已在谋划如何入手。
关于这件事的大致办法,他和陈芷此前细细商议过,早已经拿出了大致的方略。
“是该着手布置了……”
睿王夫妇细细商议时,最新的战报也传到了宝钗耳中。
得知朱景洪又上了战场,宝钗顿时忧心更甚至,生气到直接去了银安殿,把东侧厢房里的东西一阵霍霍。
“让你逞能,让你逞能……”
刀枪剑戟这类东西,被宝钗推得七零八落,好几次她自己都差点受伤。
绝大多数的时候,宝钗都能很好控制情绪,可当事情关系到丈夫安危,她就再难保持心态淡定。
所谓夫妻同心,宝钗此时确实非常担心朱景洪,眼下乃是典型的因爱生“恨”,故而她才会到此处发泄怒火。
当然了,发火儿发得这般浮夸,她这多少也有演戏的目的。
一则展现夫妻情深,二则表明毫无城府。
“我让你逞能……”
推倒最后一个木架之后,宝钗总算是停歇下来,心里也好受了许多。
“我得给他写封信,劝他不许再以身犯险!”冷静下来后,宝钗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简单整理了衣袖,重新摆好王妃的派头,宝钗迈步往房间外走了去。
厢房之外,十几名官宦侍女尽皆跪伏于地,她们都是今日银安殿当值。
宝钗在府里威严深重,刚才狂怒到乱砸东西,着实把这些人给吓到了。
以至于宝钗出现时,众人被吓得身如筛糠,低着头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
在众人面前站定,宝钗目光掠过众人,随后说道:“里面东西乱了,你们收拾一下!”
领班太监当即答道:“遵命!”
随后宝钗便离开了,待其走远众人方站起身,而后纷纷进入厢房开始收拾。
东宫,内宅后殿。
最近太子的身体不太好,全是元春亲自服侍汤药。
“殿下,该喝药了!”
听到声音,俯首书案的太子抬起了头,便可见到他满脸的倦容。
见他这幅样子,元春忍不住劝道:“殿下,别再看了,还是歇一歇吧!”
朱景源挤出一缕笑容,说道:“歇不得啊,各地的情况都要知晓,尤其金陵的事得详加掌握,以备父皇随时询问考教!”
没有人愿意看这些枯燥的奏报,太子也是没有办法才如此,元春当然知晓他的难处。
“这两天我召妙玉入府,与她闲叙倒学了不少东西,尤其于养生一道探讨颇多,听她说……”
听元春絮叨说着,朱景源从她手中接过了药碗,忍着难闻的味道喝了起来。
妙玉与元春关系极好,近些日子时常被元春召入东宫,朱景源也见过她好几次。
“所以说,还得劳逸相谐,张弛有度才对……殿下真的该歇歇了!”
听元春苦口婆心劝着,朱景源不由露出了笑容,只见他笑着答道:“好吧,便依爱妃所言!”
扶着太子起身,元春说道:“殿下,去园子里转转吧!”
“也好!”
二人相互扶持着,一道往东宫后园走了去,身后远远跟着侍女和宦官。
“殿下可知道,这两天京城上下,聊得最多人是谁?”元春尽可能找些轻松的话题。
“你是说十三弟吧,他的事情我都知道了!”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十三弟如今总算有用武之地了!”朱景源感慨道。
太子是个厚道人,元春有些话本来想说,但最终还是憋了回去。
她知道自己说了也无用,何况她也觉得自己是过虑了。
当然最紧要的原因是,事情都有东宫属官参详,她确实犯不着过于多嘴。
时间流转,又是两天时间过去,时间来到了八月二十二。
在期待了一天时间后,西北的第四份军报由快马送进了京。
“西北大捷,西北大捷……”
西北又是大捷,消息在百姓之间传开,顿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自打襄王爷主理西北军务,我大明天兵便连战连捷,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此前总听人说,襄王爷不学无术,我看这些人纯属瞎扯……”
“定是有人嫉妒他的才能,方才编了些故事诋毁,这些人真是坏透了……”
上一篇: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下一篇:谍战:我是活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