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385章

作者:飞花逐叶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借刀杀人,直接把宁焕祥给除掉。

  这一疯狂计划,孙绍祖也已谋划许久,如今则是正式开始施行。

  到了北线训话之后,当天下午宁焕祥就去了那木部军中,检查军备了解事情。

  他打算耗费两天时间,把各部的军队都跑一趟,弄清楚这些军队有多少水分。

  只有掌握最真实的情况,他才能根据事情调整计划,否则总是会出这样那样的故障。

  而宁焕祥奔走于各部的两天,就是孙绍祖施行计划的“窗口期”。

  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宁焕祥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而且随行只带着几百名侍卫。

  只要将其行踪泄露,引来准噶尔人将其围杀,他孙绍祖的计划就实现了。

  而这其中,最关键是弄清宁焕祥行踪,而这时郭兴就派上了用场。

  作为堂堂总督,他的行踪自不会对外公布,但作为其侍卫统领郭兴自清楚。

  郭兴这人喜好喝酒,要从他嘴里把撬出东西,对孙绍祖来说实在太简单。

  当然了,这也怪因郭兴对孙绍祖没设防,因为正常就不可能想得到,孙绍祖这厮会有如此疯狂举动。

  最终孙绍祖判断,最好的围杀时机,就是在那木军到多伦军之间。

  这两支军队相隔最远,有差不多四十多里,有心算无心的话,只需两三百人就能办得成事。

  人数当然可以更多,但被发现的风险也就更大,毕竟那么多斥候也不是吃干饭的。

  第二天下午,孙绍祖悄然消失在军营,骑马跑出很远后他换上了准噶尔服饰。

  此前他任永宁卫指挥使,负责驻守安西行都司最西边,所以他对当下所处之地情况很熟。

  虽然准噶尔人学会了“坚壁清野”,但孙绍祖知道在哪里能找到牧民。

  通过这些人的嘴巴,便能将消息传到准噶尔军中,引来这些人围杀宁焕祥。

  骑马奔驰七十多里,看着前方地形起伏的山丘,孙绍祖低声呢喃道:“在永宁卫的那几年,我做过最有益处的事,便是学会了准噶尔的话!”

  这一秘密,只有孙绍祖自己知道,而他也将永远保守此秘密。

  八月初五,狂风大作。

  正常来说,如此天气不适合出行,可宁焕祥却没顾及那么多。

  离开那木部军驻地,他们便往多伦部赶了去,这将是宁焕祥最后一处到访的军队。

  四十多里的距离虽不远,可碰上了这样的大风天气,骑马赶路也得要一个时辰。

  孙绍祖就在那木部盟,今天一大早他就回来了,现在的他只需要等待结果。

  “如此狂风,他们走得慢,贼军好藏身……简直天助我也!”孙绍祖露出了笑容。

  “孙指挥使,伱难得来一趟,我们备了些好酒好肉,快来享用吧!”

  说话是苏和之子额日斯,孙绍祖任职永宁卫指挥使时,没少跟那木部的人来往,跟苏和父子也算是老朋友了。

  “你可别乱称呼,如今我只是个闲人,跟着来看个热闹罢了!”孙绍祖很是谦逊。

  额日斯笑着答道:“孙大人太谦虚了,你跟在襄王殿下身边,早晚都有你升官的机会!”

  “那就借你吉言了!”孙绍祖笑容更甚。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内,他谋划的一切便会有结果,此时的他希望听到些好话。

  “走……我们喝酒去!”

  上前拉住孙绍祖就往回走,额日斯也是个性格爽朗的汉子。

  再说另一头,宁焕祥离开那木部盟没多远,就被准噶尔的探骑盯上了。

  确认眼前确实是宁焕祥的队伍,让这几名探骑顿时大喜,随即便派了人抄近路去通知情况。

  他们确实已在前方设好埋伏,但却只派了两百号骑兵过来。

  一切只因准噶尔领兵将领判断,孙绍祖传的消息是假情报,所以对这件事没有太过上心。

  当然,两百对一百多人,而且是在埋伏的情况下,仍然具有极大优势。

  斥候把消息传给了领队千户黎木,这家伙本是不情不愿的来,听到真有大鱼顿时就兴奋起来。

  他并不受所在万户重视,所以今日才会派他过来,否则若知真是围杀宁焕祥,又岂能轮得到他得此大功。

  “儿郎们,明军的总督就在前面,他只带了一百来人的队伍,我们现在就去把他拿下!”

  “无论此人死活,今天我们都有大功,大汗会赏赐给你们金银牛羊,大好的前程就在眼前!”

  抽出马刀,黎木声嘶力竭道:“诸位弟兄,跟我一起……围杀他们!”

  其实不需要黎木的解释,在场士兵们都明白,围杀明军总督是何等功劳,所以他们每个人都已卯足了干劲。

  大风卷起尘土,提供了极好的隐蔽条件,预示着这场围杀或许会很顺利。

  这边紧锣密鼓准备着埋伏,而另一头的那木部军中,孙绍祖正跟苏和等人喝酒吃肉,相互之间聊着此前一些旧事。

  虽然语言不通,但帐中配了两名翻译,倒叫孙绍祖与众人聊得甚好。

  “父亲,这么大的风沙,在外赶路很容易迷路,宁总督会不会出事?”额日斯面露担忧问道。

  苏和愣了一下,紧接着他答道:“这一个多月他到处跑,也没见他走迷路……想来不会出事!”

  额日斯虽点了点头,可他还是觉得不太放心。

  之所以他记挂宁焕祥,是因为在这么多青年将领中,这位宁总督只夸赞过他一人。

  此时,孙绍祖也在想着宁焕祥的事,他估摸着现在围杀或已开始。

  想到宁焕祥死后,能主持大局的便只有朱景洪,他便激动得又多喝了两杯。

  再说戈壁之上,激烈的战斗已经结束,黎木正带着人部下打扫战场。

  “你们确定,一个人都没放过?”黎木皱眉问道。

  “绝没有放走一个!”其手下几个百户纷纷答道。

  除了十几个活口,包括宁焕祥在内的所有人都死了,而黎木一行则损失了七十于人。

  两百对一百,且是埋伏战打成这样,黎木也不得不承认,明军战斗力是真的高。

  “让他们快些,把甲胄都带回去,我去审问那些个活口!”

  明军的甲胄质量极好,现场上百套甲胄,其价值让黎木无法忽视。

  即使打扫战场越久风险越高,黎木也觉得代价可以接受。

  准噶尔士兵们快速打扫着战场,黎木则来到了一众活口之间。

  被抓活口的有十三人,卫队千户郭兴恰巧在其中,此时他肩膀上中了一箭,箭矢是近距离穿透了他的甲片。

  跟他一样受伤的还有七人,其中有两人已是奄奄一息,正常来说挨不过半个时辰。

  “你们的总督在那里?”黎木问道。

  他们随行带了翻译,立刻把话转达郭兴一行。

  郭兴答道:“我们只是巡逻队,没有你要找的总督!”

  闻言,黎木大笑起来,当即答道:“多伦部和那木部的巡逻队,可没你们这么好的甲胄!”

  郭兴又答道:“我们是京营骑兵!”

  黎木已没心思废话,当即呵斥道:“赶紧老实交代吧,你以为能瞒得住?你们的底细我们早知道了!”

  此时郭兴可以确定,自己一行不是被这些人恰巧碰上然后埋伏,显然对方是有备而来。

  那么极有可能,宁总督的行踪是被泄露……郭兴暗暗想到。

  瞒下去已无意义,郭兴接着问道:“你们如何知道,宁总督会经此地?”

  显然郭兴想弄清楚,消息究竟是如何走漏,即使死他也想做个明白鬼。

  然而他问话的结果便是,他的脸上狠狠挨了一鞭子,紧接着黎木打骂道:“是我问你,不是让你来问我!”

  “赶紧说,你们总督现在何处?”黎木大声呵斥道。

  “他死了……”郭兴回答得很干脆。

  宁焕祥确实死了,而且是最开始就中箭而死,只因他处在箭矢最密集处。

  “尸体在何处?”黎木又问道。

  他还得把尸体带回去,如此方可算办成差事,才能得到应有的奖赏。

  郭兴当然不肯就范,此时的他已心存死志,因为他知道已不可能活着回去,其余士兵也都是想一样的想法

  见众人未有言语,黎木挥刀即斩杀两人,才让余下众人骚动起来。

  最终,有人愿意前去辨认尸体,郭兴对此一言未发。

  此时的他又不想死了,因为他很想要弄清楚,究竟是谁走漏的消息,是谁把他和兄弟害得这般凄惨。

  在他仔细回忆时,黎木又问道:“你们总督,如何定的作战方略,只要你告诉我们……就能留你一条性命!”

  “你们真能留我性命?”

  黎木郑重答道:“我愿以天神的名义起誓!”

第482章 三军不可无帅

  八月初六,等待一天一夜的多伦部,终没等到宁焕祥的身影。

  于是他们才意识到,这位宁总督路上可能出事了。

  但他们也没太过担心,毕竟昨天风沙太大,不小心迷路也很正常。

  于是多伦部派出了大量人手寻找,同时又派了人去那木部询问情况。

  他们的人,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到了那木部,把宁焕祥“迷路”的消息给带到了。

  所有人都大感惊讶,苏和做出了跟多伦部相同的决定,派出了大量人手参与搜寻。

  与此同时,在孙绍祖的建议下,他们还派了人去其余各部,一方面让他们出人搜寻,同时严加防备准噶尔大军来袭。

  而在事实上,搜寻宁焕祥的消息在北线传开之前,多伦部就发现了交战现场,现场秃鹫正在啃噬尸体。

  消息很快传到那木部盟,苏和带着队伍亲自赶了过去,孙绍祖自然也跟着队伍去了。

  看了现场一地尸体,孙绍祖多少有些心虚,死去的袍泽皆是因他而死。

  但他的心虚也仅是片刻,很快他的心就被喜悦环绕,因为他可以确定宁焕祥死了,只因现场找到了他的甲胄。

  没错,宁焕祥的甲胄被射十几箭,而且还被砍上可好几刀,基本没有了回收价值。

  为方便将其尸体带回去,准噶尔人把他家甲胄脱掉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

  确认宁焕祥死了,苏和于多伦部的人都很慌,因为人是在他们防区出的事。

  这可是主持西北战事的总督,他死了如果皇帝追责降罪,苏和跟多伦部的首领几乎必死。

  “先把消息传回总督署,先准备好防备之策才是!”孙绍祖及时建议。

  “算了,我亲自回去传话!”

  “孙指挥使,还请与监军御史道明,此事与我等……”苏和面露难色,其意思已再明白不过。

  “此乃意外之事,与诸位并无干系,孙某知道该怎么说!”孙绍祖答道,顺水人情他当然愿意做。

  “告辞!”

  初五宁焕祥遇害,初六其遇害消息被确认,初七一大早就传到了总督行署。

  得知消息后,监军御史梁潜大惊失色,连随身携带的挚爱茶宠都落在地,摔成了一地的瓷渣子。

  “快……快去请黄公公过来!”

  从制度上来说,总督行署有三位话事人,除了宁焕祥便是梁潜和黄清。

  如今宁焕祥没了,梁潜自然要找黄清商量。

  至于朱景洪,此刻他还在巡视北四卫,一连几天都不在行署之中。

  此时黄清正在听戏,这厮到前线还带着戏子,就是平日里照顾他起居的小宦官们。

  作为御用监掌印,黄清是宫里有数的大太监,这点儿享受对他来说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