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29章

作者:飞花逐叶

  坐在府衙内的贾雨村,此刻心里却不平静,甚至有些坐卧不安。

  他刚补缺还未满一个月,治下就出了这样的案子,情况必然会捅到朝廷里去。

  激起风浪,他这乌纱帽说不定就被吹落了。

  想到这些,贾雨村更是焦躁不安,思索一番后当即提笔,要将金陵的情况告知荣国府,希望他们在朝中多加斡旋。

  匆匆写好书信,封装好后贾雨村唤来亲随,让其立刻启程赶赴神都。

  做完了这些事,贾雨村又收拾了一番,打算去见见自己的大恩人。

  让人备好轿子,贾雨村便往巡盐御史衙门赶了去。

  金陵一省御史有十几个,唯巡盐御史有单独衙门办公,其余都归在巡按都御史衙门。

  应天府城内衙门很多,基本都聚集在靠北位置。

  府衙和巡盐御史衙门相隔不远,乘轿不过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今日林如海身体抱恙,除非必要一般不见外客,得知贾雨村来访则破了例。

  贾雨村在会客厅等几分钟,更衣完毕的林如海才现身,二人一番客套见礼后,方才分宾主各自落座。

  “林兄,近日城里发生的事,你可有所耳闻?”贾雨村轻声发问,显得格外小心。

  林如海深受皇帝信任,已加官至正四品,是金陵地面数得上的人物,贾雨村岂能不恭敬对待。

  咳嗽两声,林如海端起茶杯,说道:“听过一些,多事之秋啊!”

  探过身子,贾雨村询问道:“林兄对此,有何见解?”

  “唉……国事艰难,金陵上下本该勠力同心,眼下却闹出了这样的事,只怕会姑辜负圣上期许!”

  见林如海提到皇帝,贾雨村岂敢不郑重相待,于是他接着问道:“还请林兄为我解惑!”

  并未召集答话,只见林如海慢悠悠放下茶杯,而后捋着胡须说道:“如今国事艰难,朝廷里里外外都要用银子,圣上希望金陵之事自解……”

  “可如今情形那是办事的样子,一旦金陵之事糜烂……你说谁会遭殃?”

  贾雨村皱眉答道:“只怕太子……”

  林如海反问道:“太子是圣上嫡长子,可金陵的官员是谁?”

  自朱元璋以后,大明皇帝都有杀臣下的习俗,功绩越高的就越明显。

  朱咸铭虽自比唐太宗,但却视官员如牛马,用时便擢无用时便黜,必要时杀一拨也毫不手软。

  太子是皇帝的儿子,官员却不是,金陵事败太子很惨,但其中捣鬼的官员只会更惨。

  “所以林兄的意思是,我们要帮太子办成差事?”贾雨村凝神问道。

  “为臣以忠,乃是本分!”看向贾雨村,林如海目光如炬。

第43章 薛家的难处

  因为忠心,林如海才会站皇帝的立场考虑问题,才会有他对贾雨村的一番话。

  事实上,金陵官员们的不同选择,归根结底是因为立场不同。

  当然了,从被贬官到被起复,贾雨村更懂得为自己考虑。

  所以林如海的话他听了,却暂时没有被说动,因为他还要认真考虑自身利益。

  当下应天府的账目,只有少部分还没查明白,即使这些都存在问题,也和贾雨村这新来的知府无关。

  换句话说,贾雨村根本没有危机,所以不忙着做出选择。

  但他很清楚,危机也代表着机遇,操作得当或许能免十年功夫。

  此前罢官的遭遇,让他在官场上缺乏安全感,所以一心想把官做大,目标甚至直指内阁中枢。

  坐在轿子里,贾雨村皱眉思索,脑中反复回想着林如海的话。

  其实几天前钱瑞明找过他,明里暗里在引导他站队,都被贾雨村搪塞过去了。

  这几天他一直没闲着,一边收集各衙署和京里的消息,同时对其认真分析外加考量。

  派系斗争的大致脉络,他基本理已经理清,就看接下来怎么选了。

  “选就有选错的风险,当真要选的话……也只能如林兄所说,从陛下之盼而择!”贾雨村暗中暗忖。

  但这又会产生一个问题,帮了太子就会得罪睿王,于他而言也是个麻烦。

  要不要继续装傻充愣……贾雨村此刻极为纠结。

  而在另一头的薛家,薛蟠同样愁眉苦脸。

  从始至终他都没想上告,闹到这一步让他苦不堪言,今日他就很想当堂撤诉。

  但想到当日刀架在脖子上的情形,薛蟠就不由得打了个寒噤,退缩的想法顿时无影无踪。

  “你是说……镇江府没给咱开票?”

  “正是……”

  答了一句,薛家管事接着说道:“我们的船过不去,买下的粮食就只能堆着,偏生泰兴那边仓库不够,许多粮食还露天堆着!”

  “这要是下一场雨,只怕粮食就得烂了……”

  薛蟠攥紧了拳头,恶狠狠说道:“镇江府那些人,平日可没少拿咱们好处,如今竟给我使绊子,真是些畜生!”

  管事犹豫了下,还是忍不住说道:“大爷,只怕这事儿……和咱府上案子有瓜葛!”

  “我告的是胡进安,跟镇江府有多大关系?胡说八道……”

  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大势,即便贾雨村也要大量收集消息,经过几天分析才理清脉络。

  此刻薛蟠反驳,这管事也觉得自己想多了,随即便不再多言。

  这管事又说了些其他事,然后才离开了客厅,独留薛蟠一人喝闷酒。

  “大爷,太太那边传饭了!”

  “知道了知道了……”

  薛蟠很不耐烦甩手,丫鬟怕遭无妄之灾,于是连忙退了出去。

  虽然薛蟠已经成年,可到底还没有成家,外加大房人丁稀薄,所以吃饭一直都是一起。

  又灌了了口闷酒,薛蟠才动身往内宅赶去。

  “你看看你,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喝这么多酒……伱怎么就长不大啊!”

  闻到儿子身上的酒味儿,薛姨妈就忍不住训了起来,薛蟠则是无所谓的坐在原地。

  丫鬟婆子们很快摆上饭菜,面对佳肴薛蟠却毫无胃口,心里一直想着皇差上的事。

  “宝钗怎没过来?”

  “禀太太,方才已经传过话了,姑娘说把帕子绣好了就过来!”丫鬟答道。

  这个时代的贵族小姐,除了读书写字便是做女工,后者尤其要重要些。

  “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再去叫她……何苦饿坏了身子!”

  话音落下时,后堂已传来了说话声,却是宝钗和几名丫鬟过来了。

  “娘……”

  “快坐吧!”看到女儿过来,薛姨妈终于露出了笑容。

  一家三口吃了一会儿,眼见兄长愁眉不展,宝钗忍不住问道:“哥……可是为案子的事烦心?”

  自家妹妹冰雪聪明,说不定能想出办法来……薛蟠如是想着,便将官府为难的事说了出来。

  “小妹,你说该怎么办?那些粮食可不能拖,出了事要掉脑袋的!”

  他们预备的是军粮,如果没有按时送到,司礼监的处罚会极为严厉。

  “太子殿下来剿倭,这些粮食便是为太子殿下预备,大哥何不设法将此事上报太子?”宝钗轻声答道。

  薛蟠一脸犯难道:“这倒不是不行,只是我没有官身,没办法向太子爷递消息!”

  薛蟠祖父虽只是中书舍人,当年却是世祖朱审焯的心腹,官阶虽低却地位尊崇。

  薛蟠之父好歹是个举人,生前在户部挂了主事的职衔,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官员。

  一想起这些,薛姨妈只感心头火起,越看薛蟠越觉得不顺眼。

  “这些年来,有不少官员和府上交好,大哥何不找他们的门路?”宝钗皱起了娥眉。

  “这……此前这帮人来借钱,多数都被我挡回去了,眼下找他们帮忙,只怕……”

  “你说说你,能成个什么事?你爹走的时候,就说……”、

  薛姨妈又要训子之时,却听宝钗说道:“我记得此前姨妈来信,说应天知府贾雨村受姨丈家推举,方才能来应天任职……”

  “大哥何不去找此人帮忙?”

  “不会……他到应天不久,咱家就得罪了他吧?”宝钗审视自家兄长道。

  “既然有这层关系,那我就试试看去!”

  薛蟠也是真的着急,以至于连饭都不想吃了,起身就往外边儿赶了去。

  宝钗连忙劝道:“大哥,也不急于一时,如今天色已晚,贸然到府岂不唐突?明日一早再去吧!”

  想想这话确实有道理,薛蟠只能转身回来,叹了口气便开始吃饭。

  “蟠儿,你得尽快想办法,把户部的官身拿到,否则如何能撑得起这个家!”薛姨妈叹了口气,满脸愁容清晰可见。

  在薛姨妈的唠叨声中,一家三口吃完了晚饭,又说了阵话才各自散去。

  一言不发走在内宅廊道中,宝钗停在了拐角处,扶着栏杆眺望天上繁星,最终发出了一声叹息。

  本来家族内部就有不稳,眼下又遇到这些麻烦事,风雨飘摇让人难以安心。

  偏偏作为顶梁柱的兄长又靠不住,这让宝钗如何能不忧心。

  在她身后,只跟着贴身丫鬟莺儿。

  “姑娘,你有什么心事?”莺儿忍不住发问。

  在她心中,聪明睿智的宝钗犹如天上仙女,又怎么会有排解不了心事。

  “你懂什么心事!”

  “我当然懂了,姑娘莫非……是想未来夫君了?”说到这里,莺儿自己都笑了起来。

  她俩虽是主仆,但感情却不是一般的好,见左右无人莺儿才敢玩笑。

  知道莺儿是想逗自己开心,所以宝钗并未动怒,而是转过脸说道:“莺儿,这一个月的酸枣糕,你就别吃了!”

  听得此言,莺儿当即傻眼。

第44章 口谕

  时间来到第二天,按察司并未发出“传票”,所以薛蟠带着礼物去了贾雨村官邸。

  当他和贾雨村密谈之时,经过一天时间的发酵,按察司审的案子在民间进一步传开。

  此前薛家在应天名声并不太好,得知薛家是替小老百姓打抱不平时,应天的百姓们转变了对薛家的看法。

  为了小老百姓申冤,敢把当官的告到按察司去,从古到今也是稀奇事。

  “看来以前所听传言,多数都是假的……薛家大郎是好人啊!”

  “如今看来,薛家已是后继有人!”

  “但我听说,前些日子薛家大爷还当街动武,好像还打死了人!”

  “只怕是有人夸大,当街杀人这还了得?”

  “想来是了,如今的仗义执言的薛大爷,怎么会去杀人!”

  大街小巷上,到处都能听到有关薛家的议论,此时的薛蟠无异于应天府顶流。

  “你说……薛家这次能告赢吗?”

  “怕是难啊,自古以来官官相护,薛家再有钱怕是也敌不过!”

  这话得到了普遍赞同,偏偏人群中有人提出不同看法。

  “那可不一定,官官相护是不假,可如今咱们应天城内,可是有太子爷坐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