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危在旦夕 第375章

作者:通吃

“反贼使了银子呗。”赵麻子嗤笑道:“上头的老爷把我们打发来,不想来也得来。不过听说这新华反贼势力极强,还额外给银钱,至不济也能被招安。我也就没说啥。”

“招安?”胡大眼先怒后乐,大手一挥,“赵麻子,你想错了,大错特错。走,我带你去开开眼,看看是谁招安谁啊?”

赵麻子没挪步,“此话何解?”

“我新华之强,天下无敌啊。

上头管事的老爷个个都是能人,冶炼锻造精工,无一不是神技。老爷们不但博学还不藏私,所有技艺倾囊相授。

我胡大眼这辈子没服过谁,但不得不服这新华诸多头领。他们是真正智慧通天又厚德爱民的仁者。

朱明天下已近三百年,如今帝王昏庸,官员贪婪,这天下也该换主了。”

赵麻子听得瞠目,心想不亏是反贼的地盘,这等掉脑袋的话随便说。

胡大眼抓着赵麻子的手,“不信是吧?我带你去看看最新的钻床。你若不心服口服,还有可以去看看鼓风高炉,看看水力锻机。

这新华之地,有的是绝学!”

赵麻子被硬拉着走,带着两个儿子上了一辆四轮马车。其余之人暂且留下,胡大眼另外安排人来上课。

上了马车,胡大眼拍拍牛皮坐垫,得意道:“怎么样?这马车可见过?”

到吴淞口时,赵麻子就坐了四轮马车,当时就惊讶这车精巧舒适,可现在他不屑道:“看着大而已,不如两轮的方便。”

胡大眼瞪目怒极,“这四轮车能拉能载,跑起来还轻快,轮毂上用了滚珠轴承,车架上用了万向节,哪里会不方便?”

赵麻子还是嘴硬,“乡间土路就跑不了这玩意。”

胡大眼被气乐了,“我松江的路都是被修过的。新华头领从四月就以工代赈,大修道路。两县三十几个村镇路网连接,如今交通极方便。”

赵麻子还是撇嘴,“那又如何?出了松江就用不了,况且太贵。”

胡大眼气的龇牙咧嘴。

马车行驶没多久,停在一间守备严密的工坊外。此处远离村镇,靠近河湾,四周有卫兵站岗,高墙守护,墙头还扎了尖刺。

外人别说入内,靠近就会被驱逐。

胡大眼向卫兵递上证件,说明来意。

没多久工坊内出来一人,戴着眼镜,穿着四个兜的制服,相貌端正,却不再掩饰的剃了短发。

胡大眼见到此人便极为恭敬,稍稍弯腰,介绍道:“这位是刘富阳刘头领,新华机械组枪炮项目的主管。”

他又回头指着赵麻子,“刘头领,这位是南京工部火器局的赵麻子,家传的火铳火炮手艺。

此人脾气傲的很,造火器的本事其实一般。但他教徒弟本事大,其徒子徒孙极多,若能收服,也能多几个造火器的技工。”

刘富阳笑了笑,连说几声‘好’,伸手道:“我们缺人,正需要赵师傅这样能力突出又有号召力的工匠。”

换在平时,‘本事一般’的评价能让赵麻子跳起来骂。但他也是见过大官的,眼前这位刘头领气度不凡,绝非平常。

刘富阳伸手,可赵麻子口呼‘小老儿’,带着两个儿子跪地拜了下去,倒把前者弄得尴尬,直到胡大眼把人扶起来为止。

刘富阳忙,嘱咐胡大眼带领参观,顺带教导规则,算是把赵麻子算进枪炮项目的工作人员——‘圣光’各组极其缺人,各项目挖人全靠抢。

等刘富阳离开,胡大眼带着赵麻子进了枪炮工坊。

八十马力蒸汽机已经完成,但前几台不是用做船只动力,就是用于机器造机器,扩大产能。

新华在松江府的军事压力不大,周边都是弱鸡,长矛加铁甲就能对付。所以枪炮工坊建在河边,其等级度不高,只能用水流做动力。

不过哪怕是水流,如何利用也是有技巧的。

建筑组在青龙镇选了个河流弯道建小水坝,把吴淞江的一段河道抬高半米。区区半米的蓄水不但带来一定灌溉优势,还形成水流落差。

枪炮工坊就建在水坝附近,引流冲击水车,把平常只有五马力的机械功率提升到十二马力,专门用来给车床钻床提供动力。

这些加工设备非常原始,精度不高。床架用的铸铁,刀具用的高碳钢,丝杆之类关键部件是机械组用迭代加工的手法,一步步打磨出来的。

反正凑合用吧,现在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毕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设备都这样,‘跑冒滴漏’的现象非常普遍。

锻造工坊送来一百根生熟铁锻打的花纹钢枪管,外直径十八毫米。赵麻子抓起两根彼此敲击,只听清脆的声音就讶然道:“这铁料不错。”

“那当然,是上好的镔铁,千锤百炼的。”胡大眼乐道。

每根枪管都沉甸甸的,一百根摆开,放在别处能卖个几百两银子。赵麻子对枪管材质很满意,却不解的问道:“为什么是实心的?”

哈哈哈……胡大眼领着赵麻子继续看,特别展示一台组装不久的水力钻床。一名学徒正在操作这部机械,将枪管卡在夹具上,对其进行钻孔。

由于没有合适的冷切液,工具钢造的钻头时不时得停下来,所以钻孔速度得控制好。学徒必须小心翼翼。

赵麻子站在旁边一看就懂,高声道:“这火铳的铳管不是卷的?你们竟然能把镔铁钻孔?”

早期的枪械用铁料锻打卷制枪管,费时费力,还控制不好公差。枪管内往往坑坑洼洼,甚至歪歪扭扭。

这枪械能打的准才怪。

高硬度的工具钢出现后,钻床和镗床也随之出现了,专门用来加工枪炮的内膛。无论速度还是精度比卷制或铸造强多了。

赵麻子卷制一根火铳的铳管,得两三个徒弟帮忙,没有十天半个月是搞不定的。整个过程又累又麻烦。一不留神就报废。

钻孔就简单多了,夹具刀具固定,时刻记得测量,剩下的就是耐心。哪怕是个学徒,只要掌握操作要领,二十四小时也能钻出一米长的枪管。

实际上,枪炮工坊正在制造的枪管长度只有八十厘米。因为它将会有两条简单的膛线,并且用上尾部膨胀的米涅弹。

这会让成品的射击精度大大提高,也就不需要太长的枪管。

钻孔和膛线是百年后才有的技术,赵麻子听胡大眼解说后,站在钻床旁边愣了好久。他忍不住想要亲自操作一番,可工作的学徒却拒绝。

胡大眼在旁边解释,“现在只有一台钻床,宝贝的很。为避免出事,工作期间不能换人,这是刘头领定的规矩。”

枪管完成钻孔后,后后头的工序就简单多了。

全枪设计参考了后世不少成名的燧发枪,以及‘现代’栓动步枪的经验。枪管被牢牢固定在木制枪托上,侧面开引火孔,装上燧发枪机。

“原来你们在造自生火铳,造的还如此之好,难怪不怕朝廷。”

赵麻子在枪炮工坊的组装间见到几只刚刚生产出来的燧发枪,在工坊后的靶场也试射了几发,可以说两百步内亦有相当准头。

作为实际干活的人,自然会明白区区一支‘自生火铳’背后可不仅仅是功能先进的钻床而已,而是反贼掌握的制造能力已经获得碾压级的优势。

“上上个月,新华棉布卖到南京。其价格之廉,布料之美,引得全城百姓竞相抢购。小老儿以为,如此廉价布匹不会很多,抢完了就没了。

谁知新华棉布船运而来,源源不断。市面上原有布商的货显得布幅太小,价格又贵,根本卖不出去。

好些布商四处借款,拼命抢购囤货,意图把新华棉布全买下,妄想徐徐卖出再获暴利。

等发现货源太多,布商又派人堵在码头不让新华棉布卸货,甚至打砸出售布料的店家,以通贼之名将贩卖者送进大牢。

可这又如何,新华棉布还是船运而来,铺天盖地。相应的是各府籽棉船运而去,一粒不剩。这犹如大海汹涌,潮起潮落,冲的市面上乱成一团。”

唉……赵麻子叹了又叹,看看手里的燧发枪,“老儿我活了六十好几,看透世事。以为棉布就是新华反贼最强的利器,可没想到……”

燧发枪的药盖打开,一枚纸壳米涅弹被抓出来,咬破药包朝药池内倒入引火药,盖上药盖。将剩下的弹丸连带发射药塞进枪口,用通条压实。

随后打开枪机,准心瞄准目标,轻扣扳机。砰的一声枪响,两百步外的人形靶随即破了个小洞。

“没想到啊,新华的天王老爷们手段如此之多。有这等杀人利器,百步外能取敌项上头颅,谁人能挡?”

第31章 跨海而击

周青峰犹记得高中时,下课后喜欢跟同学聊历史和政治。

几个兴趣相同的毛头孩子吃着食堂的肉丝炒米粉,瞟着漂亮女生的大腿,盯着性感女老师的胸臀,嘴里谈论着国家大事,历史典故。

谈起西北出乱子啦,怒火冲天;

谈起美国给台湾出售武器,义愤填膺;

谈起近现代被列强打破国门,满心屈辱;

谈起明末清初的战乱和屠杀,恨不能把东林党通通吊死。

现在,周青峰站在驶向北方的蒸汽船头,身后是突突冒烟的烟囱,眼前是水天茫茫的辽阔海域,心里暗想……

“当年瞎扯淡的小伙伴们在干嘛?他们应该想着结婚生子,拼搏事业,或消磨棱角,懒散躺平。若知道有机会去杀‘野猪皮’,他们会不会不顾生死的要入伙?”

1617年的3月中旬,在多次往返松江到南京的内河运输航线后,‘圣光’团队军事组验证了船舶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组长陈定正式宣布本世界第一艘蒸汽船‘辽东’号加入人民海军。

‘辽东’号入役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开拓前往丹东的沿海基地。其首任舰长叫方博,是团队内唯一的海军,曾在某驱护舰队任职。

理论上,‘辽东’号可以跨过黄海,从松江直航丹东,全程不到一千公里,只需三天时间。煤仓里的燃料是足够的。

毕竟哥伦布靠三艘几十吨百来吨的风帆小船就环绕地球,‘现代化’的新华海军没道理跑不了一千公里。

但为了安全起见,或者说对自家蒸汽机的可靠性终究不太信任,‘圣光’团队还是决定沿着黄海沿岸建煤水基地。

煤其实好解决,倒是锅炉里的水挺麻烦,不是什么水都可以朝里头灌的。遇到不负责任的轮机兵就要出大事。

三月底,方博指挥,周青峰带队,‘辽东’号带着二十名突击队员和三十名工匠开始向北进发。

队伍沿着海岸线,每两百公里就要靠岸,选择一地建立基地。

之所以是两百公里,原因在于团队化学组和电子组搞出来的‘古董’无线电就只有这个工作距离。

发射机是最早的马可尼式火花电报机,用伏打电堆供电。这最原始的电池用银和锡做两极,用稀硫酸做电解液,堆叠五十层。

稀硫酸好解决,煅烧黄铁矿加铅催化氧化,或者蒸馏胆矾或绿矾可得浓硫酸——污染什么的就顾不上了,反正量也不多。

就是化学组得注意防护,否则酸雾能毁容的。

有了硫酸可以做很多事,和食盐反应能得到盐酸,和硝酸钾反应能得到硝酸。至于‘两碱’么,纯碱是有天然矿物的,烧碱则靠电解食盐水。

就是得注意通风,别让电解出来的氢气爆炸了——化工上的玩意很容易要人命的。

至于无线电接受就更简单,矿石收音机连电池都不需要。

用细金属丝和方铅矿接触,利用金属和半导体接触点形成的肖特基势垒具有的单向导电性进行检波的。

这句话单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看不懂,是不是?没关系,大部分人都不懂。不止你一个,我也不懂。

就是喇叭不太好生产——用天然磁石加手工涂漆线圈,再来个铁制舌簧,也能产生振动。

能动就好,反正也不指望传输语音,把莫尔斯代码传回来就可以。现在的电磁环境非常干净,不存在干扰。

唯一难的就是天线了。

马可尼老先生的首次跨越大西洋通讯,架设的天线高达六十几米。‘圣光’团队不可能搞这么个玩意,只能平衡馈线上多下功夫。

两百公里的通讯距离,不同无线电台间分时接受发射,可以把消息传递到千里之外。在十七世纪搞出这玩意,还能有什么特别要求呢?

周青峰在1617年的上半年都在忙活这事,一路将基地布置在盐城、连云港、青岛、威海、大连,直到丹东。

每个基地都尽可能用廉价货物跟当地居民搞好点关系,修建堡垒,留下大概一个连的兵力驻守——大部分是胸甲长矛手,外加十支军官掌握的米涅燧发枪。

一般明军拿不下这种据点。

到六月份,新华海军又多了三条同级别的蒸汽船,尝试了组成舰队从松江直达丹东,沿海岸线跑太费事了。

结果四条船半路抛锚六次,周青峰的坐舰最后是被缆绳拖回松江维修的。

事实证明谨慎点有好处,早期蒸汽机的可靠性还是差了点。要是‘辽东’号单舰横跨黄海却半路抛锚,周大爷得过上演‘鲁滨逊漂流记’,不知道得在海上漂多久。

而远离松江主基地,跑到一千公里外的丹东,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作战环境,瞬间艰难两三个数量级。

“幸好当初没脑子发热跑到辽东来开基地。这鬼地方除了傻孢子,啥都没有。”根据六分仪确定的经纬度,‘辽东’和‘辽西’两舰缓缓驶入鸭绿江口。

有空闲的舰员纷纷站到船舷边,眺望本次任务目的地。

海岸线上是连片的原始森林,没有任何人烟迹象。鸭绿江的河道从森林中探出,犹如劈开了陆地,深入绵延山岭。

周青峰搭乘小船,划桨上岸。当他踏足自然形成的河岸,入目全是苍翠的树林,连条路都没有。

四百年的沧海桑田,海岸线和河道跟后世大不相同。明代留下的地图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唯一的办法就是武装探险。

“我们需要向导。”

周青峰上岸的地方大概在后世丹东市的振兴区,但这不是他此行的真正落脚点。“我们要找辽东都指挥使司下属东宁卫的宽甸堡。”

宽甸堡是从丹东方向深入建奴老巢赫图阿拉的必经之路,也是名义上的辽东重镇——‘堡’这个概念就不大,但山野中有几百人常居的地方已经算繁华。

根据后世地图,宽甸堡深入鸭绿江北岸的山岭,是崇山峻岭间很小的一块空地。鸭绿江的支流蒲石河可以直达其核心地带。

为了进入鸭绿江的支流,‘辽东’‘辽西’两舰虽然是尖底海船,但设计建造时有所控制。其排水量只有百吨,吃水不到一米五。

当前没有卫星定位,光靠六分仪的定位精度不够,周青峰也不知道宽甸在何处。他只能先在振兴区的河滩边砍伐树木,建立兵站,先暂时落脚。

蒸汽船的锅炉不能熄火,上岸的士兵端着燧发枪,占据高处,拉开警戒线。随行工匠砍伐树木,一来作为建材,二来补充锅炉燃料。

突突突的蒸汽机在原始森林里显得格外不协调。它突兀的响个不停,惊的附近鸟兽齐齐逃命。

周青峰带着三四个士兵四处走动,甚至划小船到鸭绿江南岸晃了圈。

搜索过程中,队伍发现数条林间小路,顺着道路找到河岸边人工开辟的空地,停着一条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