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卖部通末世:开局泡面换黄金 第103章

作者:羲和豚豚

  “林董,您的意思是……现在收手?”

  她有些不解。

  “市场的情绪已经被彻底点燃,现在离场,等于放弃了最大的一块蛋糕。”

  “钱赚够了。”林墨的语气很平静,“再玩下去,性质就变了。”

  把华尔街的资本当韭菜割,割得太狠,会引来镰刀的主人。

  林墨不怕麻烦,但也不想整天被人惦记。

  姜忆瞬间就懂了。

  这次的狙击,是带着复仇性质的。

  如果贪得无厌,引来的就不是商业对手,而是更高层次的干预。

  以对面那个国家的丑恶嘴脸,指不定就会直接拔网线。

  到时候市场反弹,不仅现有的利润无法保证,甚至有可能把到嘴的肥肉都吐出去。

  “我明白了。”姜忆立刻调整了思路。

  “还有一件事。”林墨继续说道,“你联络一下能源部的张司长。”

  “把论文的第三部分,也就是那个替代技术方案,整理一下,发给他。”

  “就说这是我们远星科技,为合资公司‘能源之星’送上的开业贺礼。”

  电话里再次陷入了安静。

  这一次,姜忆的沉默,不是因为不解,而是因为震惊。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瞬间就想通了这步棋背后所有的关窍。

  之前做空赚的两百多亿,是复仇,是林墨对那些暗中下黑手的人亮出的獠牙。

  而现在,把足以颠覆整个行业的技术,拱手送给官方背景的合资公司。

  这一送,就把之前所有攻击性的行为,都粉饰成了一次“为国献礼”的铺垫。

  先打残国外的竞争对手,再把核心技术交给国家队,扶持“能源之星”成为行业老大。

  这一拉一打,远星科技的立场就变得无比正确。

  林墨送给张司长的,哪里是什么技术。

  这分明是一份泼天的政绩,一座无法撼动的靠山。

  “我马上就办。”姜忆的声音恢复了沉稳,甚至带上了一丝敬佩。

  那份固态电池替代方案有多值钱,姜忆比谁都清楚。

  虽然其技术含金量不如远星1号电池那么跨时代,但依旧能造就一家千亿市值的龙头企业。

  结果林墨说送就送。

  “还有一件事。”林墨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林董请讲。”

  “我们这次做空赚的钱,扣除你和团队的奖金,剩下的先不要入远星科技的账。”

  姜忆愣了一下,这笔钱如果不入账,那放在哪里?离岸公司的账户虽然安全,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天恒的生产园区,我们已经拿到手了吧。”林墨继续说。

  “是的,所有手续都已办妥,随时可以接管。”

  “从做空收益里划出一部分,把园区尽快盘活,生产线的改造一定要快。”

  “我明白了。”姜忆应道,“我会让财务团队处理好,保证资金链的绝对安全。”

  “还有。”林墨补充了一句。

  “天恒的工人,不能让他们停工太久。”

  “你尽快安排人手进驻园区,安抚人心,最快速度恢复生产。”

  姜忆的眉头轻轻皱了一下。

  她提醒道:“林董,按照孙工的初步方案,生产线的改造至少需要一个月。”

  “这期间,工厂无法开工,但我们依然要支付数千名工人的薪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从成本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先辞退大部分工人,只留下核心的技术人员,等改造完成后再重新招聘。”

  这是最符合商业逻辑的常规操作。

  “不。”林墨直接否定了这个提议。

  “一个人都不许辞。”

  “不但不辞,还要给他们涨薪。”

  电话那头,姜忆的呼吸停顿了一瞬。

  “没错。”林墨的语气很随意,“先涨薪百分之五十吧。另外,调整一下工作制度,取消所有强制加班,改成标准的八小时工作制,想加班的给加班费。”

  姜忆握着手机,感觉自己的思路有些跟不上林墨的节奏。

  她快速在脑中计算了一下。

  天恒能源城南工业园,满编状态下有超过五千名员工。

  如果全部采用八小时工作制,那必须增加员工数量,而且还涨薪百分之五十,人力成本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林董。”姜忆的声音有些干涩,“如果这样做,我们‘A系列’电池的生产成本,会比原计划高出至少百分之四十。”

  “我们的价格优势,会荡然无存。”

  她试图用最理性的数据,来让这位年轻的董事长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

  “价格优势?”林墨反问了一句,“我们什么时候需要那东西了?”

  姜忆彻底说不出话了。

  一家企业,不追求成本控制和价格优势,那还怎么在市场上竞争?

  “就算是弱化版的远星A系列,性能也足以碾压市面上所有的动力电池。”

  林墨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平静却清晰。

  “既然是碾压,我们为什么要自降身价,去跟那些注定要被淘汰的产品拼价格?”

  姜忆好像明白了。

  林墨的思维方式,从来就不是和别人“竞争”。

  而是“制定规则”。

  “那……您的意思是?”姜忆试探着问。

  “把电池卖贵点,覆盖掉我们所有的成本,并且还能有足够的利润。”

  林墨给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

  “那些新能源车企会自己算账。”

  “是继续用那些便宜但续航短、充电慢、还可能自燃的旧电池,还是换上我们的电池,让他们的汽车产品力直接提升一个档次。”

  “市场会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137章 功劳从天上掉下来了

  林墨挂断了电话。

  两百多亿的进账,没有让他的心跳有任何加速。

  背靠另一个世界,这样的做空机会只要他想,可以随时复刻。

  这次是电池,下次就可能是生物制药了。

  不过想要实现这点,就得把新城的科研团队拉起来。

  另外,许多行业的技术难点,林墨也需要收集了解一下,带过去让陈景教授他们进行研究分析,如果有现成的破解或者替代方案,那就再好不过。

  远星科技园区,总裁办公室。

  姜忆放下手机,闭上眼,揉了揉太阳穴。

  林墨的决策,每一次都超乎她的预料,但每一次,又都精准地落在最关键的节点上。

  先用雷霆手段打残对手,再用惊天厚礼绑定国家。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远星科技在国内的发展环境,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稳固。

  她睁开眼,拿起内线电话。

  “让公关部发一篇通稿,谴责华尔街资本对固态电池技术的恶意炒作和概念绑架,导致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

  “另外,通知财务部,把这次盈利的百分之十,拿出来成立一个员工福利基金,另外百分之十,作为技术研发部门的专项奖金。”

  “剩下的钱,一半转入远星科技,另一半转入为收购天恒工业园新注册的子公司账户。”

  一道道指令有条不紊地发出。

  做完这一切,她才从通讯录里翻出一个号码拨了出去。

  能源部,司长办公室。

  张司长放下手中的文件,眉头紧锁。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几位能源领域的专家和分析师围坐在会议桌旁,人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和困惑。

  桌上的大屏幕,正显示着全球能源股的实时走势图,一片惨烈的红色。

  “查清楚了吗?那篇论文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张司长按着眉心,沉声问道。

  “查不到源头。”一个技术分析员摇了摇头,“文章最先出现在一个德国的物理论坛,发帖的账号是临时注册的,IP地址经过了十几层跳板,完全无法追踪。”

  “这篇论文……它的数据模型和实验结论,几乎是无可辩驳的。它直接否定了目前全球主流的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会议室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叹了口气。

  “釜底抽薪啊!这手太狠了,我们之前还在讨论要不要跟进这条技术路线,幸好还没投入。”

  “这么说,欧美那些公司上千亿的投入,基本可以确定打水漂了?”

  “是的。”另一位官员接话道:“现在华尔街都乱成了一锅粥,都在查是谁在背后做空。根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全球做空资本,总获利至少在三百亿美金以上!简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绞杀!”

  张司长沉声开口:“查到是谁干的了吗?”

  分析员摇了摇头。

  “对方的手法太干净了,资金流向经过了上百个离岸账户的拆分和转移。我们怀疑,有国家级的情报机构在背后操盘。”

  “他们的目的,可能是想借此洗牌全球能源市场,为他们自己的技术标准铺路。”

  张司长的手指停下了敲击。

  国家级机构?

  这让事情的性质,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响了起来。

  看到来电显示的名字,愣了一下。

  远星科技,姜忆。

  “姜总,这么晚了,有什么要紧事吗?”张司长接起电话,语气还算客气。

  毕竟,远星科技现在是部里最重视的合作对象。

  “张司长,打扰您休息了。”姜忆的声音不疾不徐,“有两件事,需要向您汇报一下。”

  “第一件事,关于这次固态电池市场的股价崩盘,是我们做的。”

  办公室里瞬间一片死寂。

  所有专家和分析师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齐刷刷地看向张司长。

  张司长握着手机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熬夜太久,出现了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