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系统在末世 第618章

作者:云贵高原的雄鹰

至于为什么没有,还不是他现在有空思考的问题..

....

高度:7000米,猎鹰编队

“‘幽灵’信号投放成功,目标雷达短暂捕获后丢失,加剧其不确定性。”猎鹰04确认。

“目标编队陷入混乱,决策迟疑,燃油消耗加剧。”猎鹰03如同观察实验般报告。

“猎鹰领队收到。目标电磁信号特征采集完成度95%以上。”

“其雷达工作模式、通讯频率特性、RWR响应逻辑已充分记录。情报收集环节结束。”长机猎鹰一号飞行员看了一眼综合显示屏上的数据收集进度条:

“咱们该离开了,再玩下去,就该把西方战区飞行员玩出心理问题了!”

在确认情报收集工作完成之后,歼16猎鹰一号长机飞行员也是果断下达了撤退命令。

双方以后的关系还不确定,万一以后成了友军,再玩下去就收不了场了...

更何况要是玩出事故,影响了自家战区的战略大局,即使他们是飞行员,也绝对没好果子吃!

显然,该编队的其他飞行员也明白适可而止这个道理:

“猎鹰02/03/04,明白!”

话音落下,4架歼-16如同融入阳光的魅影,矢量喷口迅速调整方向,加力全开,机头昂扬,以惊人的爬升率刺向更高的空域,朝着中州战区所在的夜省夜市方向飞去。

而在70公里开外的下方空域,徐峰率领的G7G编队正不断的变化着战术队形、进行各种难度极大的空中战术机动动作,继续和‘幽灵’般的敌人斗智斗勇。

....

傍晚,当最后一抹残阳如血,将西边天际染成一片暗红,曾经繁忙的民航枢纽——夜市龙堡国际机场,早已褪去了昔日的喧嚣与烟火气。

高耸的航站楼如同沉默的巨兽,在密集的装甲板覆盖武装之下,就如同一座连绵且巨大的钢铁要塞,停机坪、滑行道甚至部分远机位上,整齐列阵着一架架代表着当今全球顶级航空工业的钢铁雄鹰。

这里,是隶属于周邦帝国中州战区的龙堡空军基地——是末世中,西南方向最为重要的空中力量堡垒之一!

嗡嗡嗡——

随着尖锐的喷气引擎声由远及近,撕裂黄昏的寂静,四架银灰色涂装的歼-16多用途战斗机,如同归巢的猛禽,在渐暗的天幕中显现出狰狞帅气的轮廓。

“猎鹰领队呼叫龙堡塔台,‘猎鹰’编队四机,任务完成,请求降落。当前高度5000,方位090,距离基地20公里。”

代号‘猎鹰一号’的长机飞行员声音平稳,丝毫听不出不久前经历了一场‘猫鼠游戏’。

“龙堡塔台收到,‘猎鹰’编队。风向280,风速5米,能见度良好。准许降落,使用主跑道36R。地面引导已开启,请按指示下滑道进场。”

塔台指挥员的声音清晰有力,透着一股专业和高效。

“猎鹰编队收到,执行降落程序。完毕。”

在挂断与地面塔台的通讯后,长机飞行员忍不住用轻快的语气在编队频道内宣布:

“兄弟们,准备收工干饭!”

“听说基地今天又要从战区农场调来一批养殖的变异鲈鱼?”猎鹰03号飞行员的声音里满是期待。

如今,在这庞大而强大的中州战区武装体系内,“变异”已不仅仅意味着危险,更代表着难得的美味!

尤其是一些可食用的变异生物,其口感、风味乃至营养价值,相较于普通物种几乎都有着质的飞跃。

然而,变异生物养殖活动本身极具危险性、不确定性,且专业门槛极高。

为避免盲目推广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环境污染,中州战区对此一直持极为审慎的态度。

所以即便到现在,在相关养殖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的情况下,战区方面也仅批准了2个农场拥有养殖资格及配套的设施建设权限。

这就直接导致了变异生物食材在整个战区成为一种极其稀有且高端的物资,即便是身为“战区骄子”的空军部队,分配额度也极为有限,时常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

...

“那我们得快点了,咱们估计是最晚回来的一批,还有没有都不一定!”猎鹰02号飞行员语气中不禁渗出一丝急切。

“好,早点干早点散!!”

...

话音落下,空中的猎鹰编队开始解散,长机‘猎鹰一号’率先压下机头,调整姿态,对准了远处那条被高强度着陆灯照得如同光带般的跑道。

其余三架歼-16则默契地拉开距离,依次进入降落航线......

第971章 第76军团?

随着执行“西方战区侦察任务”的最后一架歼-16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在龙堡空军基地跑道上稳稳刹停,引擎的轰鸣渐渐消散于暮色之中,一场无形的情报处理风暴已在基地内同步启动。

中州战区空军机关迅速行动,对所有歼16侦察编队带回的原始侦察数据包进行初步融合处理。

数据包包含:多源雷达探测原始数据、电子信号情报截获记录、高价值目标活动轨迹分析、高分辨率航拍图像、飞行员任务后行动报告等等。

基于以上这些,战区空军机关情报分析处迅速生成了一份初步情报产品:《西方战区联合空中侦察初始评估报告》,并通过战区保密数据通信网络紧急上传至中州战区联合作战部。

随后,中州战区联合作战部在接收报告后,立即启动紧急情报响应机制。

由战区参谋长吴斌亲自下令,紧急抽调联合作战部直属战略情报分析中心的精干力量,组建专项情报整编小组。

该小组依托战区级联合情报处理平台(战略级AI战神系统子系统平台),对战区空军机关提交的初始报告及底层原始数据,进行了高效、高强度、多轮次的数据关联与交叉验证、深度情报整编与研判、威胁与脆弱性分析、战场态势可视化生成等等深层处理。

最终,于当日 23 时 33 分,那份凝结着西方战区核心军情、封面上印着醒目“绝密”字样的《西方战区联合目标侦察整编报告》。

经由最高密级呈递流程,无声地抵达了中州战区司令员顾承渊的案头。

此刻,位于战区机关大楼十楼的司令员办公室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巨大的防爆落地窗外,是灯火交织的战区机关与深沉怪诞的远山风景在交织、对抗、相互侵蚀着。

一明一暗,在灯火和口径的物理隔绝下,末世被分成了两个世界。

顾承渊与战区参谋长吴斌,两人相对而坐于宽大的皮质沙发上,整个会客区此时非常安静,只有顾承渊翻动报告书页时发出的、清晰而富有节奏的“沙沙”声。

两人中间的乌木茶几上,两只素雅的宋代汝窑天青釉瓷杯静置,杯中,特供的顶级明前龙井舒展着嫩芽,袅袅升腾起淡雅而温润的青白色水汽。

这缕缕茶烟在明亮的灯光下氤氲开来,悄然熏染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悠远宁静的茶香。

这香气仿佛带着某种魔力,与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使人心静神宁!

时间在沉静的翻页声中悄然流逝....

约莫小半个时辰过去,顾承渊紧锁的眉头终于微微舒展,他缓缓合上手中厚重的《西方战区联合目标侦察整编报告》,抬起目光看向了对面的战区参谋长吴斌。

无需言语,默契自成。

吴斌参谋长沉稳的声音立刻在静谧的办公室内响起,清晰而富有条理:

“首长,报告已详细呈阅。以下是对当前掌握西方战区核心军情的综合汇报。”

他稍作停顿,指向报告的核心结论:

“首先,关于其空中力量。根据多个歼16侦察编队带回的电磁频谱记录、雷达对抗数据及目视观察综合研判:

西方战区空军主力装备,技术代差至少在两代以上,其战机平台老旧、航电落后、态势感知能力极其有限,对我方现役先进空中力量构成的实质性威胁等级,综合评估为‘极低’”

顾承渊微微颔首,指尖在报告封面的‘绝密’字样上轻轻叩击。

报告内详尽的数据和遭遇案例分析,早已清晰地印证了这一点——从超视距探测锁定到近距电子对抗,每一次接触都堪称技术性碾压,用“戏耍”来形容这场教科书式的战场单向透明亦不为过。

对此,战区参谋长吴斌心领神会,因而也不继续在空军方面过多赘言,话锋果断转向西方战区的陆军:

“其次,是其陆军力量!”

“受限于空中侦察固有的战场死角(如坚固掩体、城市建筑群遮蔽、西方战区辖区广大)及伪装遮蔽,所以关于其陆军的情报搜集必然存在信息缺口。”

“但目前咱们已获情报,仍具有极高的战略参考价值。”

说到这里,战区参谋长吴斌的语气瞬间转为凝重,带着一丝发现关键目标的锐利:

“本次侦察最重大的陆上发现,在于确认了西方战区当前唯一可确认的、具备完整战役机动能力的核心主力——第76军团的存在与位置!”

话音落下,战区参谋长吴斌迅速翻开了自己面前的报告,精准地找到陆军章节的起始页。

从这里开始,附带了数十张由歼-16搭载的高分辨率光电/红外侦察吊舱拍摄的兰市战场航拍图。

几乎每一张的图像清晰度都十分惊人,不仅能够分辨装甲车辆型号、火炮阵地布局、部队运动方向,甚至还能捕捉到单兵装具细节和战场临时工事的结构。

“司令员,请看这里!” 吴斌的手指在连续翻过几页战场态势图后,稳稳停在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图片上。

这张图片拍摄于兰市外围一处激战正酣的街区,焦点并非宏大的战场全景,而是精准捕捉到了一个正站在临时构筑的沙袋掩体后、手持望远镜观察前方的指挥官身影。

尽管画面上弥漫着硝烟,但此人的特征却异常鲜明:

身形消瘦而不孱弱,反倒是如同一柄深深楔入焦土战壕的淬火钢刀,透着一股逼出照片之外的锐利与沉凝。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是其气质,而是他身上那套与残酷战场环境极不协调的装束:一身笔挺的周邦陆军将官常服,常服虽沾染尘土硝痕,但其形制与质地清晰可辨。

更关键的是,其肩章部位,即使在烟尘与像素的干扰下略显模糊,但那象征着将衔的、独特的金底镶边肩章底板,依然灼灼生辉,昭示其将星身份!

战场之上,身着常服,肩扛将星...再结合兰市战场其他航拍图中清晰捕捉到的成建制装甲部队集群(坦克、步战车)、规模化的炮兵阵地、以及严密有序的步兵进攻梯队等关键信息....

考虑到以上种种,结论已经呼之欲出:

正在兰市与尸潮鏖战的部队,规模与部队构成,高度吻合西方战区的军团建制部队!

而众所周知,西方战区一共有两支军团建制部队,一支77已经并入中州战区,那图片中的,就只能是第76军团了!

所以,图片中这位身处前线、肩佩将星的核心指挥官,极大概率是第76军团的核心高层人物,甚至可能就是其军团长本人!

为迅速锁定其确切身份,中州战区情报部门已将该指挥官的高清面部特征图像,通过最高优先级保密信道,闪传至渝城前线指挥部!

只需让与76军团存在历史渊源、且掌握大量内情的第77军团军团长于正国本人调阅辨认,其真实身份,必将水落石出!

第972章 专职秘书制度

咚咚咚!

“报告!”

正当顾承渊与参谋长吴斌就《西方战区联合目标侦察整编报告》进行深入研判时,办公室厚重的防爆门被短促有力地叩响。

“进!”

门被推开,秘书处处长周桂红上校步履沉稳地步入室内,他面向顾承渊,立正敬礼,声音清晰而庄重:

“报告首长!重要人物照片身份已核实!经第77军团于正国军团长亲自辨认并签署确认,目标人物确系西方战区第76军团军团长高志凯少将无疑!”

话音落下,周桂红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双手将一份封装严密的文件夹呈递给顾承渊:

“这是根据于正国军团长口述整理而成的《高志凯及第76军团补充情报纪要》。”

随后,他又将另一份完全相同的文件递交给参谋长吴斌。

本来是只有一份的,但周桂红知道这个时候参谋长吴斌就在首长办公室汇报工作,所以特意多印了一份,为此还消耗了一点人情。

毕竟这属于绝密文件,每一份都是要单独编号、严格管制的,可不是大街上发的传单,想印几份就印几份。

“请问首长是否还有其他指示?”周桂红请示道。

顾承渊的目光仍在新收到的文件上,头也未抬:

“这里暂时没有。你到隔壁秘书处去吧,带着人将渝城方向汇总的最新战报进行深度梳理与态势提炼,尽快形成简报呈报到我这里。”

“是!保证完成任务!” 周桂红敬礼后,利落地转身离去。

随着中州战区管辖范围和作战任务的急剧扩展与复杂化,为确保战区核心指挥层能够心无旁骛聚焦于战略决策与作战指挥主业,最大限度减少繁冗行政事务干扰。

经战区常务委员会多次研究论证并报批,顾承渊最终拍板决定:在战区高级指挥岗位引入专业化、规范化的专职秘书辅助制度。

依据战区常务委员会正式印发的《中州战区高级指挥岗位专职秘书管理规定》:

配备范围:副战区职级及以上(含享受副战区职级待遇) 的领导干部,可按规定配备专职秘书。

核心职责:专职秘书主要负责日常重要事务协调督办、核心文电高效流转处理、首长行程周密安排保障等关键辅助工作,成为首长与繁杂事务之间的“高效过滤器”。

配置原则:专职秘书数量实行 “动态定编、依需配置” 原则,严格依据首长实际负责领域的重要程度、工作负荷强度及战时/平时状态进行科学评估与动态调整。

与此规定配套的,是战区常委会同时批准了三位功勋卓著的正军职主官享受副战区职级待遇(仅限待遇,不涉及实际职务与军衔晋升):

渝城军区司令员 陆冲 少将

夜市卫戍区司令员 贾三牛 少将

铜仁军分区司令员 朱骏 少将

其中,鉴于渝城战场极端复杂严峻,战区特批渝城军区设立‘渝城前指秘书科’,编制 5人,是除顾承渊的战区司令部秘书处外,秘书数量最多的,连其他战区常委都比不上。

有人可能会认为多此一举,毕竟即使是下到连营长官,连部、营部文书干的不也是秘书的活吗,何必另立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