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里不独行
“实际上,据我所知他们各自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跟监管部门的沟通,这可以说是全行业的共同愿景。”
“那么,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不妨大家再联手一次,拿到这个许可大家都有新故事可以讲。”
这下刘简妮没有反对,林一说“再联手一次”,前一次指的显然是补贴大战停战的事情上达成的共识。
从这件事本身来说,三家联手确实是有机会做到的。
而且她能想到,嘟嘟和快嘟很可能会比万里出行更加积极地去推动这个变化,因为原来的出租车领域的格局已经基本奠定,比较难发生变化。
现在如果放开了“专车路线”,等于是新开了一条赛道,对于目前处于劣势的那两家来说是有了一个反超的机会,所以他们没理由拒绝。
刘简妮不打算阻止林一在这个方面的尝试了,毕竟像他说的那样这件事情对于行业发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她唯独对林一的态度稍感奇怪,于是多问了一句:
“你有什么别的消息,可以佐证这次上面会松口吗?”
林一当然不会说自己亲身经历过,他想了想给出这样一个答案:“还记得我们的下一轮融资,你在等什么吗?因为天快要变了。”
刘简妮心里一动,若有所思。
第437章 第二次联手
万里出行现在只有出租车这一条业务线,筹备专车事业部是一项重大工程,林一让师姐兼任了这个事业部的总经理。
虽然她作为COO的管理任务已经很繁重,但是创业的时候身兼多职是很普遍的事情。
至于林一,他正在按照自己先前说的组织第二次串联,眼下就出现了嘟嘟打车的程惟办公室里。
不远,因为嘟嘟刚刚在年初从中关村搬到了上地的得实大厦,离万里出行的直线距离也就一两公里。
林一坐下之后四处打量了一番,嘴里评价道:“新的办公环境看起来很不错嘛,比原来那里好很多。”
其实林一根本没去过嘟嘟之前在中关村的办公室,不过听说为了省钱租的是个地下室。
程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也没有打断他的寒暄。
“确实之前那里的环境不太好,毕竟我们起步的时候只有80万人民币,是拿了最近这一轮1.2亿美元的融资才敢稍微改善改善办公条件,不然的话外人看起来都过于寒酸了。”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还自嘲地笑了一下:
“这80万里面还只有10万块是我自己的,另外70万都是我的老上司老聃出的。”
“不像你啊,第一次创业就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王星,第二次创业的时候不用找投资人就拿出了1000万。”
程惟此刻的语气有些萧索,好像在感慨林一比自己更加年轻有为,不过林一不会认为他失去了斗志。
果然,他这个情绪一放即收。
“我相信林总应该不是特意来帮我看看办公室的装修,或者专程来我们嘟嘟恭贺乔迁之喜的吧?”
林一没卖关子:“我带来了一个提议,不知道程总有没有跟我们联手一起向监管部门争取专车业务?”
“专车?”
程惟当然不是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作为跟摇摇打车亲自较量过的对手,他比林一更有直接体会。
网约车这个行业诞生以来一直受到监管的制约,嘟嘟和程惟算是胆子比较大的。
他在心里盘算林一这个建议有何目的,想来想去对于嘟嘟打车来说都是一件有利无害的事情,不过没有贸然答应。
“怎么个合作法?”
林一说道:“如果程总同意的话,我打算再拉上快嘟打车一起,我们三家加起来基本可以代表这个行业所有的从业者了。”
“我们一起向监管部门申请,哪怕是做个试点,能够推行专车业务对于增加运力,促进网约车行业的长远发展是一件大好事,你应该明白。”
程惟琢磨了一下,拉上快嘟的话更加不怕林一有什么小动作了,不然两家一定会联手抵制,于是痛快得答应了下来。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约定由林一去说服快嘟那边。
事情基本定下之后,离开之前林一又抛出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我听说你跟高盛的柳清关系不错?”
程惟心里一惊,林一这个家伙耳聪目明得有点过分啊,柳清都还没有答应呢他居然都知道了。
还是说柳清告诉了他?
虽然一瞬间产生了很多揣测,但他还是不动声色地回答:“见过几次面而已,我不信她没有找过你们或者快嘟。”
林一并不是想要给程惟玩儿什么离间计或者故意上眼药,只是想到了所以顺便过问一下这件事的进度。
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告辞离开。
……
林一拿到了程惟的许可,于是又快马加鞭地赶到了临安,不是并非回家,而是去到了快嘟打车。
之前那次由程惟召集的调停补贴大战的三方会议之中,林一留下了吕传卫和陈卫星的联系方式,不过这次过来他只约了吕传卫一个人。
CEO对CEO,很合理。
林一跟快嘟没有嘟嘟和程惟那么熟悉,所以他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吕传卫对他的提议很感兴趣,因为在出租车市场不进反退,掉到了第三名的位置,他这个空降的CEO现在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如果专车市场被打开,至少能给他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
吕传卫的性格谨慎,他跟林一聊得很细,确认万里出行的目的确实是扩大整个行业的基本盘,而没有包藏什么祸心。
就在这时,他办公室的门“咚咚”响了两下,没等他回应就被一把推开,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老吕……”
进来的人只叫了个名字就发现办公室里面还有其他人,所以并没把自己本来想说的话继续下去。
他们第一时间认出了彼此。
在快嘟打车的办公室里面,敢这么肆无忌惮地推开CEO的门,自然是另外一个老板陈卫星。
看起来他并不知道林一要过来,不过都碰上了没有直接退走的道理,索性走过来坐下问道:
“不知道林总今天到快嘟来,是有什么指教?”
林一本来今天没打算见陈卫星,不过碰到了也无所谓,他想了想似乎还是个机会。
“我来跟吕总谈一些两家之间的合作。”
他只是简单地回复了一句,所以吕传卫给自己的搭档解释了一番,林一关于专车的提议,最后还补充道:
“我觉得这对大家都是一件好事,可以合作。”
陈卫星听完并未提出意见,而是冲着林一说道:“林总跟你的万里出行果然心系行业发展。”
林一感觉这句话好像有点别的味道,不过他并没有在意,而是提出了另外一件事:
“吕总,不知道柳清提议的事情你们考虑得怎么样?”
林一这句话是故意这么说的。
他知道柳清见过嘟嘟和快嘟,那个女人提议的行业整合实质就是合并,对于现在处在劣势的快嘟打车来说,其结果当然是被合并。
旁边的陈卫星脸色一变,立刻表示:“林总,我们认为这件事没什么好商量的,快嘟打车还没到那个地步。”
林一好像并不坚持,他只是提了一嘴,发现陈卫星的态度之后就起身准备离开了。
“既然这样的话,希望我们能够合作愉快。”
吕传卫以为他说的是专车的事情,毕竟他们俩刚才一直在聊这件事,所以并未察觉出什么问题。
但陈卫星心里却泛起了嘀咕:难道我进来之前他们在聊合并的事情?
第438章 黑船来袭
林一没指望自己的小动作能有什么大作用,这种事情在两家公司生死攸关的问题上是不可能当作胜负手的。
在他的联络之下,万里出行、嘟嘟打车和快嘟打车这三个行业主要玩家,联手组建了一个临时的GR协调团队,开始了关于专车业务的争取。
考虑到这三家的行业地位,以及他们背后各自代表的BAT,这个分量可以说相当不轻了。
不过林一暂时没有等到这件事情的回应,之前刘简妮曾经提到正在等待的事情就先发生了。
6月初,美国打车软件Uber宣布已完成D轮融资,金额为12亿美元,投后估值达到170亿美元。
这两个金额都很有意义。
前者代表了2014年度科技行业全球最大的一笔风投融资,被部分业内人士称为是“划时代”的。
众所周知,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且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可以称为独角兽,170亿美元的估值代表了一只全世界屈指可数的超级独角兽诞生。
风投行业是高度国际化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总是看到国内的科技公司融资基本都是以美元为单位计价的。
据说Uber一开始都没想融这么多钱,但是投资者实在“盛情难却”,所以一再增加了更多份额,170亿美元的估值也代表了对它的看好。
这个消息对林一来说是喜忧参半。
忧的地方在于,Uber去年7月份悄咪咪在申城登陆,今年2月份已经官宣,预计本轮融资过后会在国内市场增加投入。
喜的地方在于,有了Uber这个现成的例子在前,万里出行的下一轮融资也就有眉目了。
消息是刘简妮告诉他的,林一当即反问道:“准备好了吗?”
刘简妮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其实之前Uber的风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跟很多朋友聊过了,现在可以正式启动。”
林一问道:“你觉得需要多久时间能够完成?”
刘简妮说道:“两个月之内。”
这个时间是有讲究的,按照他们这一轮的预期融资金额不会显得过于仓促,同时又考虑到了万里出行目前的资金状况,不至于影响安全。
林一又问:“需要我怎么配合?”
“有的。”
刘简妮开始给他分配给任务,“作为公司的创始人、CEO以及第一大股东,你理所当然地不能缺席重要的路演活动,即便是除此之外的时间你也要时刻准备好可能会召唤你。”
“还有啊,因为这一轮融资金额比较大,我们在国内的金融市场预计是无法满足的,所以我们肯定需要去美国跑一圈,你如果要做什么准备的话提前安排。”
“欧洲和全球其他市场的投资者,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安排电话和视频路演。但是一般来说不用那么麻烦,因为我们并不是IPO,那边的风投没有那么活跃。”
国内很多风投公司其实只是跨国公司的一个分支机构,大额的投资是需要到总部那边拍板的,所以刘简妮说直接找到美国去。
至于准备还真的有,林一连护照都没办呢。
他又想到一个事儿:“对了,我需不需要突击一下英语水平?”
“你是什么水平?”
“嗯……高考一百三十多分的水平。”
这是林一能够拿出最具体的形容了,因为他上了大学之后完全放弃了学习,到现在连四六级都没考。
不过他上辈子考了结果也不怎么样,六级考了一次也不想再刷分,于是跟这个学科彻底告别了。
刘简妮第一时间明白了林一的处境,她很干脆地说:
“既然你有这个疑问,至少是对听说水平不太有信心,这不是大问题,我会全程跟你一起行动,到时候可以给你做翻译。”
商务谈判跟日常交流是完全不同的,绝对不能连蒙带比划地凑合,一个词理解不对都可能造成很大的风险,所以她选择了最安全的做法。
林一倒不是非要逞这个强,他顾虑的地方在于:“如果创始人的英语水平一般,会不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用管那些。”
刘简妮说得头头是道,“英语只是个工具,美国佬虽然喜欢用鼻孔看人,但投资人都是非常务实的,绝对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影响决策,他们只会看你能不能为他们赚钱而已。”
“不过说到你的个人形象,我觉得是值得好好规划一下。”
“其实随便外卖网那会儿,我带你去找投资的时候就想说,不过大家的关系并不是太近所以没有啰嗦。”
“我作为跟你接触时间很久的人,能够清楚地感觉到你做决定很成熟,但是第一次见面的人未必能有这个认识。”
“特别是你的年纪很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置信息,如果你不能克服这个第一印象的话别人很可能不会太认真听你讲话。”
“说到这里,亚洲人又常常比美国人看上去要年轻一点,你介不介意找个造型师把你扮成熟一点?”
林一的心理年龄当然不是20岁,不过现在披着的这幅皮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刘简妮这番话说得倒是挺直白的,不过林一没想到聊融资的事情,居然能够一下子拐到给自己找个造型师上去。
这……大概也算是专业?
刘简妮给自己做了一个总结:“林一,有时候创业者也是需要人设的,就跟明星一样。”
这话让林一想起来上半年爆火的顾采薇同学,心想是不是应该找她问问经验取取经。
上一篇:让你钓鱼,你钓起了核潜艇?
下一篇:扮演胡桃,一个关注吓懵大幂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