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系学霸 第472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面对国家的项目,耍小性子、不来上班,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如果谁再有这种问题,不管是评级也好,整体的成果、论文也好,只要是我能决定的,都别想了!”

彭恩贵说的很直白。

这句直白的话却很有杀伤力,团队里的研究人员一起做研发,出成果后的贡献肯定会分个三、六、九等,但谁的功劳最大,肯定是团队领导决定的,普通研究员有意见也没用。

评级则是团队领导对手下人员的评价,就类似于一个年度考核,能获得最好的评价,肯定对未来晋升是有好处的。

这两点都是命脉。

彭恩贵是说给大家听的,一个是为了震慑,否则其他人都学李荣茂,团队就没办法带了。

另外,有人和李荣茂关系走的近,他说的话肯定会传进李荣茂的耳朵里。

所以彭恩贵继续道,“小李,是第一次,我还是决定不追究。年轻人么,偶尔耍耍小性子也正常,应该给机会,但不要再有下次!”

这是给了个台阶。

他是希望李荣茂回来工作的,否则他就会变得非常忙碌,而且李荣茂在团队里,发挥的作用非常大,他离开的影响也非常大。

彭恩贵说完就要散会。

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了喧哗声,他扭过头一看发现是几个穿军装的人,马上站起来疑惑的问道,“怎么了?这是?”

有个队长式的人物,面无表情的开口问道,“是彭恩贵院士吗?”

“对,对。”

“彭院士,你好。”队长的语气倒是很客气,“我们来调李荣茂教授的档案,还有个文件需要您签字。”

“李荣茂……教授?”

彭恩贵听罢愣在了原地。

会议室里众人也讨论起来,“李荣茂?教授?我不是听错了吧?是不是搞错了?”

“小李变成教授了?”

“这些人是来干什么的?掉小李的档案?他犯事了?”

“不知道啊!”

彭恩贵一时间不知道做什么反应,等回过神以后马上问了起来,但队长根本不理会,只是拿出一份文件让彭恩贵签字,嘴里就一句话,“这是上级命令!”

那份文件是人员离开项目的同意书,意思差不多就是“彭恩贵同意李荣茂离开项目”。

彭恩贵知道签下同意书后,李荣茂就能自由离开他的团队,因为只是助理研究员,他和金属研究所只有‘临时工’合同,直接离开都没多大影响。

但是……

面对几个持枪军装的‘胁迫’,李荣茂离开不离开似乎只是件小事了。

对方再一次催促说‘彭院士,请快一点’后,彭恩贵果断的签下了名字,还在旁边按上了手印,随后几个军装就快速走开了,看样子是去了旁边行政楼,应该是去找所长周光远。

彭恩贵好奇的跟着过去了,还有好几个人也非常好奇。

行政楼进了不少人。

过了没多长时间,周光远就和军装队长一起走出来,脸上还带着笑说道,“辛苦了!辛苦了!”

然后把他们送走了。

周光远轻呼一口气,回头看向围着的一群人,马上盯住了彭恩贵,皱眉道,“彭院士,李荣茂是你团队的人吧?据说是个人才,怎么只是实习人员?”

“……这不马上就升了,我正准备上报呢。”彭恩贵有点心虚的解释了一句。

周光远倒是也没在意,他说道,“咱们所人才还是多的,一个实习人员,被赵奕院士看重,邀请加入赵院士的团队,可惜了啊!”

他说着摇头道,“如果是副研究员,可以代表咱们所,加入赵院士的团队。到时候出了成果,有我们的研究员,还能沾点光。就只是实习人员,被赵院士直接聘到燕华大学了。”

彭恩贵惊讶的张大了嘴,反应过来后顿时感到很气愤,还憋得满脸通红。

他不止被挖了墙角,还被羞辱了!

赵奕肯定知道李荣茂正常路径走不了,结果就直接报上级……

以势压人?

上级连事情都不过问,就直接强制性的给李荣茂办手续,甚至不关系他是否同意?

他也做得涡轮叶片研发项目啊!

毫无疑问。

在上级眼里,赵奕比他要重要的多,但直接性做对比,也实在太羞辱人了吧!

“太过分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还是竞争对手呢!”

“赵!奕!”

彭恩贵感觉没有被放在眼里,想着这件事都咬牙切齿着,所里好多人也认识李荣茂,想想事情没那么简单,再看向彭恩贵的眼神都带着好笑。

彭恩贵确实是院士!

但是,院士和院士的差距,估计比小学生和大学生还要大。

有的院士会被很多人敬仰,提起名字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有的院士则默默无闻,爆料做的研究、做的事情以后,甚至还会被公众所唾弃。

彭恩贵也是给国家部门做研发的,是真正投入一线的科研工作者、领导者,肯定到不了被‘唾弃’的地步,但和赵奕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彭恩贵也知道自己和赵奕的差距,但还是感觉非常的不甘心,他觉得是受到了屈辱,咬牙切齿的想着‘找回来’、‘证明自己’。

等回去以后马上开了个会,很认真的对所有人说道,“我们要定下个目标,短期、一年……不,半年,我们就要真做出顶替K03A的单晶镍合金材料!”

“这是我们的目标!”

“别说完不成,一定要完成,一定……”

彭恩贵在会议室喊了一阵口号,都让他自己感觉激情澎湃,似乎找到了年轻的时候,面对科研难关敢于拼命的精神。

努力,一定能成功!

相信自己!

相信团队!

“只要努力的干,努力做研发,一定能做到,到时候就让所有人看看,最少在镍合金领域,我,彭恩贵,才是国内顶尖、世界顶尖。”

“赵奕?”

“他的数学很厉害,但金属合金材料,能懂个什么?”

第四百三十二章 简单粗暴的研发方法

彭恩贵励志努力带领团队做研发,来证明最少在高端合金材料领域,他才是具有权威性的顶级专家。

这也是找回颜面的最好方法。

彭恩贵给团队开了个回,用力的喊声了几嗓子,他仿佛是找到了年轻时的感觉,有一种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将斗志。

他起到了带头作用。

第二天早上,彭恩贵就去了数据实验室,接手了李荣茂留下来的工作,开始不断的整理实验数据,上午也去了研发组,和其他人一起讨论问题。

整天一天时间,团队都处在整理数据以及论证讨论状态中。

合金材料的研发,最重要的就是论证。

论证的目的就是找出‘可能出成果的方法’,然后去进行实验,不管是失败或成功,都需要整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来为下一次论证提供支持。

这个过程就好像是无数岔路,必须要并不断的做出选择,最开始的选择很重要,后续的选择也会决定能走多远,论证的目的就是,选择好要走的所有岔路,顺着直接走过去,到达终点以后,看看具体走了多远。

如果能在论证中找出最优解,显然就能不断的出成果。

但是,几乎不可能。

合金材料的研发中,论证确实是非常重要,但论证也是非常困难的,几乎不可能单靠论证就找到‘最优解’,就必须不断的实验、再实验。

在不断实验的过程中,大笔的经费就撒了出去。

所以合金材料的研究非常的烧钱,而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就能不断的去实验新方法,就可能花钱砸出想要的成果。

这还是个概率问题。

彭恩贵希望‘运气’站在自己这一边,就算付出了辛苦也要努力拼一下。

于此同时。

307钢厂做了一个多星期的准备,终于简单修正了赵奕所说制造过程的小问题,他们甚至为此停了一个高温熔炉,和一整个操作间的设备,都是为了给何桂林的团队进行实验。

由此可见,307钢厂对赵奕建议的重视。

何桂林带领团队对k03a的制造过程进行修正,一个多星期以后工作终于结束,也勉强可以进行一次制造实验了。

终于,实验开始了。

修正前的原料被拿过来,开始从修正的位置继续制造,一个个技术员、工人过来操作,一个个机器运行起来,还有好多人再旁边做记录。

何桂林全程都在操作间,就跟着实验的进行走,他对最终结果非常的期待。

两天时间过去了。

k03a的生产最快也需要三天,从中途开始制造也要近两天时间,实验的操作间是加班加点,二十四小时连轴转的开工,才终于生产出了样品。

等成品冷却结束以后,就开始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好多人都去了测试的地方看,就连307钢厂的几个领导,其他项目负责的主任,也都过去围观了。

这可是大事件。

k03a是307钢厂的得意成果之一,但近十几年都没有再提升,似乎是马上就被要其他合金材料顶替,307钢厂上下都很不甘心。

所以好多了解情况的人,都关注何桂林研发组的实验。

终于。

第一个测试数据出来了。

“熔点过了1350!”

“超过1400了!”

“超过了?”

“百分百超过了,我远远看到了,等一会儿,问那个操作员!”

操作员也知道众人等的着急,很快就从远处走过来,喊了一声,“1430度上下!”

他走近了说道,“1420度到1440度之间,要测很多次,才能得出准确结果,但肯定超过1430度!”

“呼啦!”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其中何桂林的音调最大,他满是激动的喊道,“超过1400了?真超过了?”

“1420?就算1420也行啊!”

“这个数据赶上e国了吧?追上国际水平了!我们的k03a,也能追上国际水平!”

“哈哈……”

好多人都忍不住兴奋起来。

涡轮叶片合金材料的耐高温性能非常重要,能直接决定涡轮发动机的最高动力,而国际先进水平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衡量标准,但各个国外公司发布的消息也能差不多了解一些。

1400摄氏度,就是个分界线!

比1400度低,就是很普通的水准,好多家公司研发的镍合金,都是在1200度到1400度之间,而超过1400度就是‘先进水准’,只有国际最顶尖的几家厂商,才能生产出熔点超过1400度的镍合金。

307钢厂可以对外说,在镍合金制造技术上,他们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

……

何桂林研发组实验制造了第二批k03a,并进行了长达两天的测试,才得出了准确的数据,并保密性的对内发布出来。

保密性发布只有上级、相关的研发组,以及军-工部门才能看到消息。

和国-防、军-工沾边的成果消息,都是先保密性的对内发布,有了上级的批复后,才能对外发布消息,而对外发布的消息,基本都是删减过后的。

比如,参与研发人员。

这个大部分都是保密性质的,一般对外只会说团队领导的名字,外界只是知道有这个成果,却不知道具体是谁做的研发,谁的研发贡献比较多,等等,但是内部还是能看到消息的。

307钢厂发布的成果消息,提到说是‘赵奕院士的报告书建议’,也就表示赵奕是成果的主要贡献人,何桂林研发组则是验证方,‘参与设计了修正实验过程’,‘设计’一个词就说明了贡献。

赵奕是第一贡献人,他做出的是‘理论贡献’;何桂林研发组是第二贡献,全程都是由他们来设计实验做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