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2010 第42章

作者:不是干扣面

  “当然是真话了。”程行道。

  “孙莹上初中时跟着她母亲学习,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将整个初中的知识给学会了,然后她连跳了两级,十二岁参加中考,以全市第五的成绩考进了安城一中。”姜鹿溪道。

  程行闻言砸了咂舌,两个月学完所有的初中知识,看上去程行还要比她少半个月的时间,但程行只学的数学,而孙莹学的则是初中语数外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八门课程。

  而且她还不仅仅只是学会那么简单,还在中考时考了个全市第五。

  这就有些夸张了。

  不过这个世界确实不缺天才。

  程行前世在短视频上刷视频的时候记得有一个叫张炘炀的神童,听说两岁的时候就认识了八百个字,十岁的时候就参加高考,考了五百多分,听说当时要不是他父亲为了一个最小大学生的噱头,再给他几年的时间,他会考的更好。

  不过即便如此,他在13年的时候,还是成为了最小的硕士研究生。

  不过让程行与一众网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还是他在11年的时候让自己的父母在北城房价因为08金融危机后房价相对萧条的时候买房,结果那时候他父母以他最小大学生为噱头出书靠着媒体赚的钱在能买得起北城房子时,却以租的方式骗了他。

  到程行以短视频认识他的时候,这哥们已经因为这个摆烂了。

  那时候各大论坛上最火的一个标题就是,别天天老想着重生了,张炘炀就是一个例子,即便是你真的重生,碰上这样的父母,又能有什么办法?

  但程行想说的是,张炘炀的确是个天才,眼光的确也很独到,但他不是重生者,因为真的重生者,是不靠任何人,也能因为前世的经历,赚的盆满钵满。

  其实你根本不需要去做什么,也不用拥有多少知识,不论是篮球足球还是游戏,你只要拥有一个爱好,在某个时间节点记得一件事情,那就断然不会为金钱发愁。

  比如,2014年巴西世界杯西班牙1比5荷兰,创造了那届世界杯最大冷门,又或者是你喜欢看足球,却唯独忘了那场比赛,但你总知道那届世界杯的冠军是德国吧?

  又或者你不喜欢篮球比赛也不喜欢足球比赛,但2018年,在S8世界赛之前把所有冠军全都拿了一遍的RNG,却在那年十月,爆冷输给了G2。

  那个冷门,足够你富贵一生。

  任何人的青春,总有几件事是记得的。

  所以重生的人,不用去发愁自己未来会没有钱。

  也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程行才会如此安心且无忧的享受年少时匆匆丢弃的少年时光,跟那些伸手就能拿到的金钱相比,他更珍惜眼下这丢了就再也无法拾起的青葱岁月。

  其实人就是这样,当某件物品极容易就能得来时,反而觉得会没那么重要了。

  反而是那些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如时光,如知识,再如少年时那纯真美好的爱情,以及马尾摇曳,朴素清纯的女孩儿,成为了眼下程行最想拥有的。

  “在想什么呢?”姜鹿溪在他眼前晃了晃笔。

  程行回过神来,看了眼眼前清丽朴素的少女,道:“没什么。”

  想到朴素清纯的姑娘,不知为何,他刚刚的脑海里竟然出现了姜鹿溪的影子。

  而这种想到后旋即便出现在眼前的感觉,着实有些微妙。

  想起之前他们讨论的话题,别说其它地方了,就连这许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安城,都有着那么多天才,因此他这一个半月学完一整个初中的数学,好像真算不了什么。

  本来程行还觉得自己很厉害,现在确实有被打击到。

  看着程行神情有些落寞,姜鹿溪道:“不过也很不错了,算是超出我的预期了,我原先想着没有三个月的时间,你是无法把初中的数学知识全都掌握的。”

  其实别说三个月了,在姜鹿溪最初的想法里,程行能在半年的时间里将初中的数学补习会就不错了,因为一个月前,姜鹿溪还不信程行能持续的认真听讲。

  因此那时候姜鹿溪只做了给他补习数学的功课,并没有给他准备其他的课程,但以现在的进度来看,说不定这个学期结束,程行就能将高中的数学全部补习完。

  高中的数学算是最难的,程行能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补习完初中的数学,但想要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补习完高中的数学是不可能的,不过这学期结束还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用三个月的时间将高中的数学复习完,程行并不算笨,应该是可以的。

  因此姜鹿溪这一周便利用了一些白天的课余时间,将一些初高中的英语知识给他重新归纳了一下,这样他在上课时可以看着笔记提前学一下英语。

  这样齐头并进,等到明年高考,程行掌握的知识也能更多一些。

  她是不敢再在晚上的时候做这些事情了,上次熬夜熬的太晚,如果不是早上的时候稍微补了一觉,到了上课的时候绝对会忍不住睡着的,那时候肯定要被老师凶,或者是打手的。

  “还懂得宽慰人,这也不像别人说的那么冷那么难相处啊!”程行看着她笑道。

  姜鹿溪抿了抿嘴,没吱声。

  姜鹿溪将高一的数学教科书递给他后,便从高一数学的第一课给他讲解了起来。

  高中的一章数学内容就是集数与函数。

  有了初中打下的基础,程行再去看这些以前根本就不认识的鬼画符,就好懂很多了,数学这东西其实也是挑人的,如果喜欢不上,那就一辈子也喜欢不了,如果能喜欢上,那就会陷入数字的海洋之中,能喜欢一辈子。

  在这段时间姜鹿溪的讲解下,程行无疑是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门学科。

  当然,不论到了什么时候,语文都依旧是他的最爱。

  对于程行来说,文学就像是一个文艺害羞的小姑娘。

  她不与众人为伍,抱着本书含羞带怯的站在一旁,值得人去细细端详,才能从中发现她的美,就像是眼前的姜鹿溪一样,如果没有与她走近,便很难发现最真实的姜鹿溪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她会等人时在路上跳着格子,也会在思考时去吃草稿纸。

  这些,若非这段时间与她走的近些,又如何能发现。

  这个女孩儿,远比想象中可爱儿。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中午。

  程行去外面将饭菜买回来,两人在家里吃起了午饭。

  姜鹿溪吃的很快,程行是边看着电视边吃,而姜鹿溪只十分钟的时间便吃完了。

  程行在看的这部电视剧是新版的《三国》,这部电视剧是高希希执导在今年五月份上映的一部电视剧,虽然很多人都说这部剧比不上老三国,但并不妨碍他的火爆,在10年最新改编上映的四大名著中,《三国》无疑是收视率最高,也是拍的最好的一部。

  新西游记有张纪中版和浙版两个版本,投资都非常大,特效也都要很好,但程行也都只是断断续续的看过几集,新版西游记不论再怎么拍,都不可能超越老版。

  杨洁指导的六小龄童那版,实在是太过经典。

  因为程行很喜欢《红楼梦》的原因,他当时是很期待新版红楼的,但是在这新版的四大名著中,《红楼梦》无疑是拍的最差的一版,不知所云一股聊斋风也就算了,关键是执导这部电视剧的导演李少红甚至连红楼都没有看过。

  而且其中晴雯的扮演者,也就是后世大火的某位杨姓女明星,甚至于连自己演的角色的判词都不会读,这跟87版王扶林执导几乎全部陷进红楼里的演员相比,现在的演员,甚至连自己扮演的角色本身都不去了解。

  文娱文娱,应是娱在后,文在前,在以前,每个文艺工作者都能称之为艺术家,因为那时候的文艺工作者,每个人都多少有些文学功底,而不像现在,只是明星。

  相比之下,《三国》就成了四部新改编的名著中翻拍的最好的了。

  其中也创造出了不少名梗。

  这种剧不用看前面后面的剧情,因为三国的故事都已经滚瓜烂熟的原因,不论是从哪一集开始看,都是能看得懂,因此确实适合吃饭的时候看。

  在马超对着孟德兄一顿素质三连之后,程行的饭也吃完了。

  他将饭盒扔进屋子里的垃圾桶里,然后转身看了姜鹿溪一眼,发现她正拿着棒针和线团编织着衣服,她的手很好看,白白嫩嫩的,也很灵巧。

  只是安城的冬天很冷,现在的天气虽然也冷,但总归是还没有下雪,等到下雪天,手要是不好好保护的话,就容易冻疮了。

  “这是给谁织的?”程行问道。

  看这毛衣的样子,应该不像是给她自己织的。

  “给奶奶织的。”姜鹿溪说道。

  “织这样一个毛衣的话,大约要多久。”程行问道。

  “快的话一周就行,要是慢的话,就得一个月了。”姜鹿溪道。

  她本来是想着先给奶奶织的,但奶奶硬要她先给自己织,姜鹿溪虽然很倔,但倔不过她奶奶,很多时候姜鹿溪想跟她奶奶倔的时候,她奶奶就会用不吃饭跟她倔下去。

  这一次也是,她奶奶一拿不吃饭威胁,姜鹿溪就只能乖乖就范,先给自己织了一件毛衣,然后才开始给她奶奶织。

  还好之前中秋跟国庆的时候放假的时间比较多,姜鹿溪利用那几天吃过饭的空档时期,已经把自己的给织完了,而且奶奶的这一件也已经织了一小半了,到今冬来临的时候,这件毛衣是肯定能织出来的。

  “以前小的时候我妈给我织过,当时记得她织的毛衣要比买的穿着暖和多了。那时候在雪地里玩,都不用穿袄,只在里面穿个保暖内衣,外面套个她织的毛衣就不冷了,后来买的毛衣,里面穿个保暖内衣,外面还得再套个大袄才行。”程行说道。

  “那是肯定的,自己织的肯定要比买的穿着暖和。”姜鹿溪道。

  “你比我妈织的要快的多。”程行道。

  程行小时候见过邓英给他织毛衣,确实没有姜鹿溪织的快。

  看来,姜鹿溪应该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织了。

  这东西也是熟能生巧的,要是才学会,或者是才织了一两年,是没有这么熟稔的。

  姜鹿溪闻言愣了愣,她抿了抿嘴,没再吱声。

  这是母亲最后一次离家出走时教给她的。

  那时候母亲也在给她织着毛衣,只有六七岁大的姜鹿溪看着母亲在织毛衣后,便要跟她学,因为学会了之后,她就可以给爸爸妈妈,给奶奶也织毛衣了。

  这样,母亲就不用那么辛苦每天都要织毛衣了。

  母亲过年回家本来就没有多长时间,姜鹿溪不想她把时间都花费在织毛衣上。

  而且大冬天的,母亲的手每次都被冻裂。

  戴上手套,是不方便织毛衣的。

  姜鹿溪跟她妈妈说要学织毛衣之后,她妈妈便笑着同意了。

  她还记得当时的那一幕,母亲捏了捏她的脸,笑着说道:“小鹿溪,你想学也没关系,这样学会了,等以后长大了可以给你喜欢的人织,到时候他穿着你亲手织的毛衣,肯定很感动,不过现在只能看着学,我们家小鹿溪那么聪明,看着也是能学会的吧?”

  就这样,母亲织着,姜鹿溪便在旁边看着。

  看着看着,就学会了。

  等第二年冬天的时候,姜鹿溪就给爸爸妈妈和奶奶全都织了一件。

  只是那年,她的父母并没有回来。

  来年冬天,姜鹿溪又早早的将新的毛衣给织好了。

  只是那年,姜鹿溪的父母永远都穿不到了。

第64章 日暮归途

  今天的天气很好,到了午时,天气也要比前几天暖和很多。阳光从窗外照进屋内,不只是阳光变得和煦,就连从院里吹来的秋风,也变得柔软了起来。

  虽然深秋的风还是凉的,但是吹在身上只觉得清新舒畅。

  程行很喜欢这个时代的风,不论是夏日带着些热气的风,还是秋天带着些凉意的风,这些风都来自于大自然,不论怎么吹,都会给人一种很舒畅的感觉。

  到了后世,夏天与冬天都有空调,每天基本上都在跟空调里的风打交道,再加上不论是在家工作也好,还是在公司里工作,都很难去享受大自然吹来的新鲜空气,时间久了,就会给人一种很沉闷很压抑的感觉。

  10年安城这座小城里的空气还很新鲜,每一口都是时代的气息。

  姜鹿溪在织着毛衣,程行则是沏了杯茶,懒洋洋的看起了电视。

  姜鹿溪织着毛衣时,有时候也会往电视上瞅两眼,本来他们家里是有一台创维电视机的,还是一台彩电,是她刚上学的时候父母从上海买回来的。

  那次回家的时候,父母还因为这台电视机大吵了一架,母亲说买个便宜点的黑白电视机就行,而父亲说以前家里没有过电视机,人家家里都是彩电了,要买就买彩电,反正能用很久,我们走了,小溪在家里也能看。

  母亲最终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姜鹿溪记得那年父母为了能早去上海赚点钱,比往年早走了好几天,姜鹿溪是算着日子的,那年初三,父母就离开了老家。

  后来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打雷把那台电视机打坏了,就没有再修过了。

  那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

  苦的时候,奶奶有好几次都想把那台电视机卖掉,但父母留下来的东西本就不多,哪怕吃的苦点穿的差些,姜鹿溪都不想去卖那台电视机。

  对于三国,姜鹿溪只是从教科书上知道个大概,原著什么的她并没有看过,有一次去书店买作业本,看到了一本《三国演义》,问了下价格要二三十块钱一本,吓得姜鹿溪再也没有想要去买四大名著看的想法了。

  安城一中是没有图书馆的,因此看到精彩的部分,姜鹿溪手里的活没断,也跟着看了起来,直到一集放完,姜鹿溪才发现快到一点了。

  “该补习了。”姜鹿溪放下了手中的棒针跟线团。

  “好。”程行也关上了电视。

  其实程行本来是想换个台看的,因为这部电视剧他看过很多次,马超追曹操的那一段精彩部分已经过了,但看姜鹿溪看的那么认真,程行便没有换。

  姜鹿溪将知识点给他讲解完后,利用最后的一些时间,针对性的给他布置了一些作业,将这些作业全都布置出来后,也就到了五点。

  “路上注意安全。”程行道。

  “嗯。”姜鹿溪点了点头,推着车子出了门,然后将门给关上。

  程行伸了个懒腰,将姜鹿溪布置下来的那些题做完之后,程行打开电脑继续写起了《安城》,总归是曾经写过的东西,这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时间过去之后,安城也已经写了差不多有七万多字。

  毕竟有好几天的放假时间在,平时每天放学后大概能写一两千字,而在放假在家的时候,五点钟补完课,程行利用剩下的时间差不多能写个三四千字左右。

  《安城》的进程也要比想象中快上不少,不过再重写一次,因为经历跟阅历都要比前世写《安城》时多上不少的原因,程行估计重修后的《安城》,要比前世多上几万字,达到二十万字左右。

  对于传统文学来说,一部二十万字的小说,就已经算是很长篇的小说了,毕竟按照他们这一行的字数划分,七万字以上的小说,就属于长篇小说了。

  后世的程行写稿速度是很慢的,那时候他往往花费一年的时间基本上才能够出一本二十万字以上的长篇小说,但或许是重生了,又或者是重写《安城》的原因,让他如枯木逢春一般,迸发出了许多干劲。

  放在前世,坐在电脑前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的去写文,程行已经很难办到了,或许是某天来了灵感时,才会这般。

  但现在程行只要坐下来,就有无数的灵感,只要坐下来,就有东西写,作为一个作者,大概这就是最幸福的时候吧。

  因此篇幅即便是要比前世还要长上一些,但程行觉得接下来他依旧能保持一个月七万字的更新水平,而在这样的更新下,只需要两个月,安城就能全部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