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146章

作者:小时光恋曲

第261章 安山的大雪】

  “在可预计的未来半个月,哈市仍然不会下雪——至少不会像你想的那么大,要整个天地都银装素裹,雪厚的整个城市停滞。”

  “不过,还是有另一个地方,也许能达到你的要求,根据气象局同志的预报,这可能是今年东北地区下得最大的一场雪。”

  中影的监制,神神秘秘的找方沂汇报情况。

  “哪里呢。”

  “安山。”

  方沂思忖了会儿,“《钢的琴》在那里拍摄吧,那拍摄的条件能满足咯。”

  “是,不仅仅是钢的琴,还有一些剧组,以及专门拍摄老工业基地的摄影师——安山现在很有艺术气息,是东北的名城,建国后,它一直都是名城,安钢宪法,你听过没有?”

  “当然,我还没有死,记得以前发生过什么,”方沂问,“可是雪有多大,值得过去吗。”

  《情书》剧组目前使用的机器是数字摄影机,没有胶片机那么娇贵,但是腾挪起来还是很麻烦。一整个剧组换另一个城市取拍摄,也容易超支。

  另外,要考虑到女主演的身体状况。

  刘天仙的颈椎在早年间落下了病根儿,年经轻轻,天一冷起来就隐隐的疼,刘妈跟她在一块儿的时候,总是要盯着她戴上围巾才放心。

  方沂之前不晓得,所以心安理得的由她胡闹,她把围巾给了自己,而方沂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关心脖子健康。

  操场长跑的戏份后,冷风一刮,她不自控的流露出痛苦的神色。

  一问,这才终于明白。

  怪不得汗那么多。

  后悔的方沂,买了十条围巾,天天盯着她戴上。

  想到这里,方沂是对女主演感慨,也是对这天气感慨:

  “到底能下多大的雪,这谁能估计到呢……真是为难你。”

  监制耸了耸肩,“不为难。说不定一点雪也不下……也可能啊,大得连正常的生产作业都做不下去!”

  “我初步选下来一个地方,是当地某钢铁厂的职工附属小学。因为钢铁厂的效益低,污染大,马上要下令拆除——这一代人好像也不怎么生娃了,所以那个小学里边儿没有人。”

  “钢铁厂拆了,那些职工拿什么谋生?”

  “拆的是厂,不是公司,那个公司好像和东洋的昭和制刚合作,引入了日方资本,大家都能重新换地方。公司也能活下去。”

  “情感应该会很复杂吧。”

  监制注意他的脸色,奇道,“你不会要把这些拍到电影里吧,基调就变了哦。”

  方沂摇头,“不,那是《钢的琴》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接着,他又把剧组的副导演喊来,“你俩去安山探探点,去那个他介绍的,和哈市第九中学差不多的空地儿,一定要空旷——我要动用无人机航拍,这段比较重要。”

  两人连夜赶车过去。

  方沂则是留在哈市,带领其他人拍摄放课后の时光。凤凰牌儿单车终于起到了作用,在过去,年轻人的爱情离不开自行车。

  王硕的小说里边儿,写他年轻的时候没钱,但是攒了一辆自行车啊,就天天骑到了大学门口儿,到处搜罗他看得上的姑娘搭讪。

  可能是他的颜值让姑娘们害怕,所以他字里行间流露出惋惜的感情。

  矮大紧也提过,说那些玩摇滚的臭傻比,提一把木吉他,跑去京城大学,就征服了文艺女大学生,那年代已经有“果儿”了,他们的日子精彩的很。

  矮大紧虽然能写歌能作词,还是水木的高材生,但是他长得丑,所以他那时候还只能羡慕嫉妒恨。

  这告诉我们什么?

  钱钟书那话稍微改编下能用来形容:对于丑人,提青春对他来说是一种残忍。

  小时光恋曲的书友都是大帅比和大美女,当然有青春咯。

  自行车上的戏没什么可讲,就是些普通的发糖戏份。

  刘天仙的演技,即便是方沂也不能说她特别厉害,只能说对付青春片还算凑合——如果她真喜欢骑车的这人,那种旖旎的感情,自然也会在镜头前释放出来。

  《情书》中有一些需要考验演技的地方,那都是方沂的独角戏。

  这期间,监制和副导演时常给方沂发来照片,以及打电话描述。他于是又抽调了一批人过去,先行布置设备。

  一周后,望着组内的人越来越少,在他拍完夜送刘天仙的戏份后,他还蹬着自行车踏板呢,他就宣布说:

  “我们剧组要换新地图了。”

  ——安山。

  共和国的钢都。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第一钢铁工业城市。境内农林牧渔资源皆丰富,三百多万的人口也不算太多。

  这地方是真正的天选之地。假如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安山好歹能混个东北区域副中心之类的名头。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其境内丰富的资源在调配下,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供奉给了少数超级大城市,产业也逐渐被边缘化。

  这其实也是该地区的缩影,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情书》电影里面,男女主都是卷王,都去外地成功扎下了根,可究竟付出了多少的心血,这青春片不会详细拍摄的。

  总是一个黑屏,下一秒就是十年后,好像这之间的人生,也都轻飘飘的过去了。

  安山当地的机场原先是作为军用,转民之后,开通的航线只有北上广和蓉城,金陵五地。

  不包括哈市。

  一行人被塞进了烦闷的车里边儿,晃荡了一整天,终于到了钢厂的职工附属小学。方沂和刘天仙都有保姆车,不过,那里边儿不晃荡的宝贵空间,全用来塞更精贵的设备了。

  演员们一视同仁,通通坐大巴。

  刘天仙非常不满意方沂对她的管教。她还是有些独立女性的心思在的。

  二十来岁,第一次自个儿出远门,没妈,这么快乐的日子,怎么多了个爹呢?

  她这个人,假意跟你说,“你是为我好,我肯定不生气”,实际上呢,还是有气在心里边儿,还偏偏否认到底,因为她也知道理由太牵强。

  到底气是怎么来的,谁也说不清楚。

  可能是“返婴化”到了更高级的阶段了吧,脑子发热,要闹一下,毕竟人不是机器。

  下了车,众人本准备搬出来设备,可是:

  “好大的雪。”

  天空飘着可见的絮一样的雪沫,不轻不重落在人身上,好多人摊开手感受着雪落在掌心的触感,发出轻呼。

  刘天仙也很快乐啊,她顾不上围巾了,情愿多接触一些雪花。

  方沂攥着一条红围巾,往她脑袋上套,一拖,围巾就顺势掉脖子上。

  刘天仙转过身,正要说他不解风情。

  不过方沂现在没戴眼镜,一点点的雪花落在他眉骨上,他很认真的抻宽了刘的围巾,让那玩意儿尽可能的多遮挡一些地方,然后再小心翼翼的拉紧。

  在这一幕下,刘同学说不出什么话了,红着脸,老老实实的让他摆弄。

第262章 即将炸掉的片场】

  第一天没有拍摄,而是踩点和走位。

  《东邪西毒》——这电影属实是作者的吐槽宝矿,墨镜王不踩点直接让演员上,张国容成功被毒蝎子咬伤。

  耽误更多功夫。

  《花样年华》拍摄时候,也没考虑到饮用水问题,使得张国容中毒,旧病复发,此时又买不到回港机票,张国容痛得厉害,以为要挂了,遗嘱都写好了。

  张这人的脾气真的很好,曾经为了《霸王别姬》苦练普通话,最后还是没得到陈恺戈认可,用的配音。

  所以,同为张国容朋友的梁家徽,此生不与墨镜王合作,认为他利用自己的朋友,是诓骗了好脾气的张国容,给他自己立所谓的艺术丰碑。

  到第二天,踩点踩干净了,而雪却下得更大。

  安山当时的降雪线到了70ml,据说是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全城近乎于瘫痪,部分地区积累到了膝盖那么高,使得人寸步难行。扫雪车一遍遍的驶过主干道,希望让这条城市的血脉血液重新涌动,然而于事无补。

  好在电力系统还在正常运转,人们能够在家里呆下去——08年初的南方大雪灾,之所以严重破坏了电力系统,就在于其设计之初,没有考虑过粤省下大雪这种极端情况。

  而北方不一样。

  整座城市,除了有必要坚守的打工者,其余三百万人都不得不呆在家里,吹着暖气,感受不自由不方便的生活。然而,也许对于学生来说,这反而是人生中难得的一次自由。

  ——Aceone无人摄影机在天空中悬停,接着它收到了消息,相当笨拙而稳定的横穿过底下的校园,在它的肚子底下,挂着哈苏的中画幅相机,镜头里反射着操场活跃的打雪仗运动。

  被打散的雪花离地飞扬,构筑成薄薄的雪幕,给一切都镀上一层晕,透过这一层晕里面去看人,简直以为是秋冬季的德军攻打列宁格勒。也给正在打雪仗的这帮人,增添了安全感,从社会属性中脱离出来。

  剧组动用了数百名群众演员,八十块钱一天,盒饭标准和方沂、刘天仙的一模一样,吸引大批附近的年轻人友情客串。

  这些人不是专业演员,属于一次性买卖,打起雪仗来把握不住,情到深处,不听导演的话。

  “咔!”

  “咔!”

  方沂连着喊了两声,只有附近的停下了,副导演之流于是拿出大喇叭,扯嗓子大吼,又跳脚的破口大骂,终于让所有人停住,都来看方沂。

  他于是在操场里,凭着记忆,拿了根固定相机的长支架,杵在雪地里面,按照昨晚上定下的拍摄圈,重新又画了一遍。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这些都是等会儿演员要拍摄的地方,你们作为背景板去打雪仗可以,雪球扔到了演员身上也可以,但不要故意的凑到镜头前来,不要抢别人的本职工作。”

  再次用脚踩着那些圈。方沂显得很严肃,“谁要是再抢戏,那就只能拿到一半的钱,而且不欢迎你继续演下去。”

  “我们这里这么多人,你抢一点戏,他抢一点戏,最后这段片子就白拍了,大家都白费功夫。”

  方沂的目光,落在这些群众演员身上,他其实大概记得个别抢镜仔的衣服颜色,但没有指出来。

  如果再拍一次,还是不守规矩,那只有杀鸡儆猴了。

  于是,无人机又重新回到了起飞点,等待着命令。

  方沂把操控器给了副导,“和我之前的路线一样,你只管飞就行了,不用看画面怎么样,等拍完了我们再来修。”

  “注意,一定不要抖。”

  Aceone在影视圈卖的很不错,就在于不“抖”。以前为了拍出不抖的俯视视角画面,剧组要花极其大的成本,把摄像机挂在悬臂上,那悬臂就像是攻城车一样,还可以按照一定的速度滑动。

  这法子不仅成本大,而且不适用更大的场景。比如现在,没有啥悬臂能悬到十层楼高。

  《大决战》系列,国共两军几十万部队行军时,用的是直升机,直升机上载着人来拍。但是,这种镜头会有抖动,影响观看。于是,导演会对画面进行裁切,一旦裁切,就损失了画面度。《阿凡达》兴起之后,电影院原有的激光影厅纷纷升级,屏幕素质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裁剪后的画面分辨率降低,看上去相当糟心。

  《情书》里面,方沂刻意给出这一个镜头,就是为秀一下DJ产品的技术力,他现在和红杉资本那一帮人是一荣俱荣。

  当无人机飞到了操场中央时,诸多演员也踏入了自己本来的位置,各自有摄像机对着。

  他们开始打雪仗。

  方沂和刘天仙这一对是最安静的,在设定中,第一第二名因为之前运动会上惊世骇俗的拥抱而被调离开——中国教师可不会给你创造机会啊,必须得摁下去。

  这两人也没反抗,老老实实的以学习为主,生活中也刻意避嫌。

  如今下了大雪,有这么一个时刻,作为花季少男少女的本能,被释放出来。

  女生嫌弃眼镜不方便,摘掉了,想要在打雪仗中占得上风,她一个跌倒,男生去拉她。

  在雪地里,他们望着彼此。方沂明显是被惊讶住了,他眼神微动,忘记了自己本来要赶快起来。

  而刘天仙,她拉下方沂的棕色大框眼镜儿。

  大特写,慢镜头。

  显然啊,一个让人这辈子忘不掉的脸出现了。

  东洋人,不,是世界人民都很喜欢这种戏剧性的转变,《公主日记》、《泰坦尼克号》、《现在只想爱你》……到处都是。

  这样唯美的镜头,拍摄起来并不浪漫。有两名面相稍显粗鄙的摄影师,一左一右,一躺一卧,分别拍摄方沂和刘天仙的侧脸。

  等会儿,还要补足两人的单人正脸特写,这就更惨,方沂是要抱着男摄影师卖弄颜值的,除非刘天仙扛得起摄影机。

  当雪仗的戏份拍完后,为了不浪费这些雪,方沂宣布提早下班,众人就地开始了真雪仗。附近将要拆卸掉的钢铁厂,矗立着的高耸烟囱,汩汩的向外喷出水汽。

  方沂摊开手,因为温度,他手上的雪渐渐的在融化。

  他问那监制:“铁厂还在炼铁啊?”

  “可能是最后一炉了。”

  “我之前还没来得及想起来,既然要拆卸了,那这些……”他指着烟囱,“这怎么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