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堵上西楼
这一天,大夏始皇帝召开了在长安城的第一场大朝会,意味着大夏的权力中心正式从观云城转移到了长安城。
也意味着大夏翻开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朝会,因为与会者包括了大夏各道的道台,以及来自别的国家的使节。
偌大的启明大殿里,傅小官一人站在最下面,他的面前是空着的三位宰辅的位置,三个位置的前面是空着的六部尚书的位置。
曾经的三位宰辅和六部尚书,均坐在了高台之上。
这一场大朝会,大夏朝中的格局会被打破,有些人会退下去,有些人会进入权力中枢,有些人知道一些,更多的人在忐忑中期待。
霍怀瑾带着三千海军陆战队改编而成的卫戍部队守在了启明广场上,他一人一枪站在了大殿的门口,警惕的注视着外面的所有状况。
大殿里,刘瑾为傅小官沏了一壶茶,赵厚捧来了一本册子。
傅小官双手杵着桌面,扫视了一下大殿中的上千名大臣和上百位外国使节,他徐徐开口道:
“从观云城迁都至长安城,这是我三年前就开始在做的事。”
“为什么要迁都?”
“因为内陆经济得和沿海经济齐头并进。”
“内陆经济要和亚欧大陆的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未来大夏的贸易依然延续这两条路径,其一,和亚欧大陆的各个国家继续深入的展开商贸合作,其二,海路的开拓需要时间,也面临着许多的未知,但我们绝不会放弃……”
“我们是带着和平去和海路的国家做生意的,我们抛出了橄榄枝,别的国家并不一定会接受,可生意必须得做,所以……不可避免的总是会发生战争!”
“这是大夏的基本国策,就算发生战争,大夏也必须推动这一国策进行下去,所以大夏的海军扩编了六个舰队,增加为九个海军舰队。”
“这不是大夏在向海路的国家宣扬武力,这是为了保证大夏国策的推行,保证大夏商人的基本利益。”
那些使节们就惊呆了,尤其是高丽国、文莱、星罗等亚洲沿海国家的使节们,他们早已臣服于大夏,成为大夏属国已有三五年了。
他们清楚的知道大夏军事的强大,甚至大夏官府还请了他们去参观了下野军港。
他们原本以为大夏拥有三支强大的海军舰队已经不可战胜了,没料到大夏皇帝居然一家伙就增加了六个海军舰队……他这分明就是要去侵略!
不过他们转念一想,就算是大夏去侵略也是攻打新的地图上所说的欧洲北美大陆的那些国家。
大夏若是将海路贯通,对于他们这些亚洲海边小国而言也是极为有利的。
大夏吃肉,他们跟在后面总能喝到一口汤。
就像大夏贯通了陆地丝绸之路一样,他们的商品也参与了进来,这给他们本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加高效的完成第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大夏权力机构的重组!”
这是重头戏,所有人都竖着耳朵听着,偌大的启明大殿里雅雀无声。
“三省六部制度保持不变,三省六部的领导人组为大夏之内阁,大夏所有政策法令以及军事行动,皆由内阁草拟、商议和发起。”
“六部重新规划,国防部和兵部合并,统称为兵部!负责大夏所有军事事务。”
“商业部和户部合并,统称为户部,负责大夏所有商业和民生事务。”
“其余吏部、礼部、刑部和工部名称不变,但职责权限有所增加,呆会再详细阐述。”
“三省……朕任命燕熙文担任尚书省尚书令一职,原尚书令孟常平进入内阁,担任内阁幕僚。”
“朕任命宁玉春担任中书省中书令一职,原中书令卓一行入内阁,担任内阁幕僚。”
“朕任命秦墨文担任门下省门下侍中一职,原门下侍中南宫一羽入内阁,担任内阁幕僚。”
“朕任命云西言担任户部尚书一职,原户部尚书游先知入内阁,担任内阁幕僚。”
“朕任命卓别离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原兵部尚书朱卫入内阁,担任内阁幕僚。”
“……”
“大夏有三位总督,这是当初大夏一统时候特别设立的,而今大夏四方平定,为了不造成权力的交叉,朕宣布,大夏撤销总督这一职位,原长今城总督樊天宁入内阁、原金陵城总督燕师道入内阁。敕勒川自治区和西夏自治区行政管辖不变……”
这场大朝会从清晨开到了傍晚。
这是一场足以震惊天下的人事变动,它来的如此之迅捷,以至于许多的官员都没有回过神来。
大夏而今十一道两个自治区,除了两个自治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没有变之外,其余十一道就连远东道的道台都发生了变化。
一大批年轻的官员被启用,一大批年岁在五十上下的官员被罢免。
那内阁,骇然成为了曾经许多高官大员的聚集地,他们被陛下赋予了一个新的使命——辅佐!
辅佐陛下,也护送这一大批新的官员们上马,陪着他们走一程。
陛下采用的是这样的权力交替,这法子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除了曾经的三位宰辅和两位总督,这事儿傅小官早已和他们通过气。
“昔日的大夏,在诸位大臣们的带领下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走入了快速发展的车道。你们功不可没,朕不会忘记你们,大夏也不会忘记你们!”
“大夏将推出退休政策,朕亲自草拟大纲,由户部来完成细则。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所有为大夏奋斗过的官员,在五十岁可退休,享受国家给与的退休待遇,无论是县令还是宰辅,退休待遇一视同仁!”
“朕希望大夏新的领导班子能够认真听取内阁幕僚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主动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而今的基础上,再带领着大夏踏入一个更高、更强、更广阔的台阶!”
启明大殿里掌声雷动,有人在祝福,有人在安慰,有人在笑,也有人在失落悲泣。
一个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就意味着旧的领导班子没落。
那些曾经身居高位者忽然之间丢了官儿,也或者入了内阁得了个高大上的闲职,他们心里终究有些失落,有些人能够转得过弯来,明白这就是大势所趋。
也有人转不过弯来,觉得自己未满五十,自己也没有犯下大错,甚至在职时候还兢兢业业,为啥就把我个撸了呢?
比如工部尚书韦昌,工部和科学院合并,工部尚书变成了秦成业!
第1204章 秋
转眼距离大夏三年长安的那场大朝会过去了月余。
十一月的观云城已经开始降下了雪来,长安城的树叶才开始变黄。
这里的冬天比观云城和金陵城暖和许多,从观云城过来的官员们觉得很是神奇,准备的木炭居然没有用处,觉得这地方挺不错。
傅小官坐在御书房里,手里捧着春秀送来的一盅燕窝正在大口的吃着。
他的视线却落在书桌上,书桌上是内阁筛选之后送来的重要折子。
总体而言,新旧权力的交接还算顺利,燕熙文宁玉春和秦墨文三人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进步很大,这一来是他们曾经在地方从政累计的经验,二来也离不开卓一行等人的倾囊相授。
像卓一行、南宫一羽和孟常平他们三人,对于权力的交接没有任何私心,他们是真的担负起了幕僚的责任,想的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让燕熙文三人适应新的角色。
但底下依旧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那些被免去的官员心里多有失落,这不是什么大事,过些日子自然也就好了。
“春秀,”
“嗯?”
作为曾经傅小官的贴身丫鬟,一跃而成而今的秀妃,春秀的心里自然是欢喜的,她没有别的理想和愿望,一心求的是相公的安全和安康。
所以在十个娘娘中,春秀是唯一信佛的那一个,傅小官不在宫中的日子,她经常去观云城外的寒灵寺里拜佛烧香,或者请慧能大法师为相公和其余的姐妹们诵经祈福。
而今来到了长安,这里没有了寺庙,幸亏相公在宫里,不然春秀恐怕会觉得日子难熬。
“呆会你给赵厚吩咐一声,叫他带些人把颐养殿收拾收拾。”
春秀一怔,“要搬去颐养殿里住?”
傅小官抬起头来笑道:“不是咱们住,是从金陵来的燕北溪燕老,还有秦秉中秦老哥,另外还有董书兰的父母们。”
“颐养殿那么大,就让他们都住在那里,咱们去看他们也方便,生活什么的也能照顾得到。”
春秀一喜点了点头,这些人她都认识,尤其对秦秉中最为熟悉。
他们都是曾经金陵的人,春秀便会觉得更亲近几分。
“想不想西山了?”傅小官放下燕窝盅问了一句。
“有时候……你没在宫里的时候会想起,想着那时候总是觉得不太真实,我至今都记得宣历八年五月初一那一天,你估摸着都忘记了,就是、就是你被兰妃娘娘的手下给伤了醒来的那一天。”
春秀看着傅小官想了想又道:“那天你醒来,我总觉得你变得好陌生,可你依旧是那个你呀,那种感觉很是奇怪,可自那以后你还真就像变了个人儿似的。”
“那你觉得是以前那少爷好,还是现在这相公好?”
春秀羞怯的低下了头,“当然是现在的相公好了,现在的相公可是万民称颂的伟大皇帝!那之前的少爷……说句不该说的话,那时候就连奴婢也觉得你实在有些、有些……”
“有些混蛋?”
春秀没敢吱声,可这确实是她那时候的想法。
傅小官一把抓起了春秀的手来,“人啊,总是会变的,你不也是一样?从曾经的那个黄毛丫头,变成而今懂事的秀妃娘娘,还给我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说说吧,你有什么愿望?趁着现在相公还是皇帝帮你实现了。”
春秀摇了摇头,却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她又点了点头,“我、我想这长安城里能够有一间寺院。不需要多大,哪怕供奉一尊菩萨也行。”
傅小官深吸了一口气,这算什么愿望?
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春秀就是这么懂事!
“好,明儿个我就叫工部去选一个地方,距离这皇宫近一些的地方,咱们建造一座皇家寺院!”
“可别劳民伤财,那样菩萨不会喜欢。”
“我知道,你放心吧。”
“那好,我回去了,你也悠着点,可别累坏了身子。”
春秀抽手,端着燕窝盅冲着傅小官一笑,欢喜的走了。
傅小官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对侍候在一旁的刘瑾说道:“你去将工部尚书秦成业叫来。”
刘瑾应声退了出去,傅小官走出了御书房,站在了外面的花园里。
花园里种了许多的菊花,放眼过去金灿灿一大片。
看着这满园的秋菊,他想起了尚皇后。
当年在金陵皇宫的后花园里,尚皇后曾经也种过许多的菊花。
她种的菊花品种更多,花色不一,各有姿态。
这御书房花园里的菊花却全是金黄色的。
他忽然想起了一首诗来,许久没有抄诗了,他转身回了御书房,提笔在纸上落了下去: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来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大名鼎鼎的黄巢在长安科举落榜之后写的《不第后赋菊》,能将菊花写的如此霸气,也难怪这厮能够成为农民起义的首领。
当时关东大旱,农田颗粒无收,可官吏们却强迫百姓缴纳租税,还要服徭役,走投无路之下,黄巢振臂而呼,老百姓纷纷响应。
无论是曾经那世界的历史,还是这个世界的历史,每一个朝代的灭亡,无不是从老百姓走投无路开始的。
所以一个国家之重,在于民!
大夏而今就真的做得很好了么?
从内阁递上来的折子里面有一份来自越山北道崇州柑岭县的报告,这份报告是御吏台出的。
崇州多山,下辖八个县郡其中有六个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大山深处,至今也未能通大路。
柑岭县是这六个县郡中的其中之一。
今岁夏,柑岭县大旱,那些本就开垦于山野之上的梯田颗粒无收。
时任越山北道的道台言希白上报给了长今城总督樊天宁,樊天宁征调了数十万担的粮食去救济受灾最严重的那六个县郡。
按理,有这么多的粮食,足以让这六个县郡的老百姓平安渡过荒年,然而在今年夏末御吏台的监察中才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
那些粮食从总督府发出,却被层层盘剥,到了县郡的手里其实依旧是够的,但其中有两个县却饿死了不少人。
柑岭县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县叫千山县。
当地官府和粮商勾结,将赈灾之粮食便宜的卖给了粮商,没有发放给灾民!
这一幕像极了曾经虞朝的赈灾贪墨案。
这就是人性,当了官,想的就是发财。
上一篇:每天获得一百挚友,国家向我求助
下一篇:诸天影视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