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堵上西楼
“对……”傅小官点了点头,“荒人南下,这符合夷国的利益,所以夷国的军队没有再打下去,为的就是给荒人这个机会。”
“荒人不敢再拖下去,因为北部边军装备的燧发枪和红衣大炮只会越来越多。他再拖下去,就永远没有机会南侵,所以我断定明年春,荒人必然南下。”
“这是北部边军的事!”
“是啊,我就是带着神剑军去练练而已。”
当真就是去练练而已吗?
宁玉春和云西言卓一行都无法猜透傅小官的心思。
他当真是去为那两千神剑军的将士报仇吗?
他根本不必去那战场,毕竟神剑军训练有素,本身就有将领存在,他只需要去一道命令就能解决的事。
可他傅小官为何要亲临战场呢?
第729章 谋 下
宣历十年十月二十五,傅小官离开了沃丰城,第一次巡查沃丰道。
与他随行的是卓东来,当然他的保镖宁思颜和徐新颜也在,而张沛儿留在了沃丰城。
“一个国家的强大,无外乎经济、政治和军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经济是国家强盛之根本。”
“但经济却又和政治息息相关,不一样的政治体系,哪怕施展同样的经济手段,最终出现的结果会有极大的差异……所谓解放生产力,其本质是打破政治的壁垒。”
“就像是为经济松绑,在不稳定不明朗不宽松的政治结构之下,没人敢投资,也没人敢消费。”
就在马车里,傅小官和卓东来相对而坐,他正侃侃而谈。
“虞朝的商人敢来沃丰道大规模的投资建厂,这就是建立在虞朝朝廷改革举措之上的信心,只要这个政策保持不变,虞朝的振兴繁荣就是必然。”
卓东来非常认真的听着,这虞朝的改革举措是眼前的这位殿下一力推动的,而事实上虞朝的商人敢来投资,更大程度上是相信傅小官这个人。
所以他想了想说道:“若你归去,这些商人只怕……”
傅小官摆了摆手,“不会,现在或许有我的因素影响,但至多再一年时间,当沃丰道的商人们真正赚到了钱之后,来沃丰道的人会更多。而我的影响会渐渐变少,最终,这一切行为都将步入法治……法,就是法则,是准绳,是底线和规矩。”
“只要法不变,就表示规矩不会变,那么沃丰道以后换任何一个人来,只要他不动这法,那么一切都将按部就班的进行。”
“所以一道也好,一国也罢,法治才是根本,而人治……则会因人的替换而产生变数,这就是不稳定,所以我要为商业立法,我要让席寻梅将法细化。
这些律法,而今已经在武朝推行开来,现在或许还看不到多少效果,但当武朝的商人们熟悉之后,武朝要进行商业变革,将会事半功倍,尤其是还有沃丰道这个榜样的存在。”
卓东来怔怔的看着傅小官,武朝推行那些商业律法他自然知道,他甚至还知道四通钱庄而今已经在观云城成立。
如此说来,这位殿下早已在为武朝谋划,并落下了棋子。
恍惚之间,他觉得这位殿下有些陌生起来。
他和曾经在武朝参加文会的那个少年截然不同!
他谈的不是诗词文章,而是治国之道!
这番治国之道刷新了卓东来的认知,他在此刻才明白了经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也才明白了傅小官捣鼓出那么多的详细律法其意何在。
他正在推动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将整个社会,从人治而变为法治!
可这真的能够实现么?
毕竟任何一个国家位于权力巅峰的只有一个人!
这个人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
他说只要是人就可能产生变数,若是握着权柄的那个人否定了律法,改变了规矩……他所做的这一切,岂不是顷刻间便灰飞烟灭?
所谓明君,大致就是不折腾,若是再能够放松手里的权力,那就可以称之为圣君了。
但细观千年各国的历史,不折腾的皇帝却很少很少。
“权力这个东西就像餮饕大餐,坐在那位置上,看着这大餐而不动手,这需要极强的自制能力。这样的人实属凤毛麟角,哪怕是我坐在那位置上,只怕也难以抗拒那巨大的诱惑。
所以……得将那餮饕大餐给关在笼子里,让人想吃也吃不到,只有吃不到,才会放弃,才会把视线移到别的地方,扯远了,现在我给你说说接下来你们要做些什么。”
卓东来不明白怎样才能将那大餐关在笼子里,但他隐约觉得傅小官这句话极有深意,可傅小官并没有对他细言。
“而今你们十人都有了秘书处和督察办的身份,凭着这身份你们可以自由的前往任何一个县郡。在明年整个一年之中,你们要多看!”
“看什么呢?当然不是看热闹。你们要看的是商业的本质!要看到制约商业飞速发展的原因,并找到这些原因,尝试着去解决。”
“一切的手段都必须为经济服务,经济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不仅仅是建立作坊生产销售这么简单,它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傅小官就像交代遗言一般的教授着卓东来,卓东来在这一刻再次感受到了自己之小和傅小官之高。
这令他汗颜。
少年的那颗曾经高傲的头,在一刻,在傅小官的面前,彻底的低了下去。
那是一个令世界为之起舞的人啊!
自己的这点曾经以为了不得的本事,在他的面前简直不堪一提!
他虚心,并且极为用心的听着,许多的观念他还消化不了,但他却将其铭刻在了脑子里,这是学习的好方法,待此后再去一一求证,所得才能更加深刻。
傅小官说了足足一个时辰,算是将经济的重要性灌输给了卓东来。
卓东来沉默了许久,才抬头看向了傅小官,
“明年……你能不能不亲自去打荒人?战争这种事情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武朝需要你!”
这句话发自肺腑,卓东来是真不想傅小官出现任何意外。
傅小官咧嘴一笑,视线投到了窗外。
窗外的秋意稍微浓了一些,但野菊花依然开得很盛,染黄了偌大的原野。
“军事……神剑军在西山有三万人,而宣帝将在明年培养十万这样的军队。现在两国之间的军事力量看似平等,但事实上虞朝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过了武朝。
神剑军的军人是虞朝的人,这得算入虞朝的军事力量里面。而今虞朝的军队已经装备了至少六万把燧发枪……必须和荒人一战了。
而我若是去了战场,这场大战才能打得更精彩一些。
另外……也是打给夷国看看,两头草,我不喜欢。”
傅小官这几句话说得有些拗,但卓东来却听明白了,傅小官这是要削弱虞朝的战斗力!
尤其是削弱神剑军的战斗力!
“他们……是你亲手缔造的!”
“所以我需要他们去为虞朝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这算是我为虞朝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第730章 态度
听了傅小官说的最后这一句话,卓东来的心反而放了下来。
他没有再去揣摩傅小官这句话里究竟蕴含着何等的意图,但他明白了一点,殿下归国当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了。
那么他还在武朝做了哪些布局呢?
……
西山学院。
秦秉中此刻正坐在教习处,手里却拿着一封信。
这是武朝的文行舟写给他的信。
在这封信里,文行舟着重的说到了《理学法典》而今已被武帝认可,已经在武朝的各大学院里推行开来。
这是文行舟之幸,也是武帝有一双慧眼。
秦秉中对这本《理学法典》研之甚深,他很清楚这样的法典一旦推行,就必然对而今的圣学体系造成极大的影响。
甚至于彻底摧毁圣学体系也极有可能。
天下读书人皆出于圣学,而武朝幸运的是受圣学的影响远远没有虞朝这般深刻。
所以傅小官明明知道《理学法典》之长,却没有在宣帝的面前提一个字——哪怕他是定安伯,他也不敢去冒天下之大不讳。
秦秉中微微一叹,曾经引以为荣的圣学,而今反而成了虞朝之羁绊,这,或许就是傅小官说的樊笼吧。
“《理学法典》一书,而今经过了老夫第八次修正,理学思想和法典要义,而今基本是以殿下的主张为核心。这本法典与其说是老夫所著,倒不若说是老夫窃取了殿下的精要。
殿下之才能,老友想来比老夫更清楚。殿下在虞朝所作的一切,武朝都知道,他在武朝,无论是民间还是庙堂,他的声名都如日中天。
老夫在这里对你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殿下是一定会归国的,这一点,想必宣帝也心知肚明。老友啊……殿下归国之途而今难以预测,你与他关系匪浅,万一……老夫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早些来武朝?
老夫这一辈子的好友可不多,而今你已经看开,那莫如就看得更开一点,老夫在观云城扫榻以待……”
秦秉中慢慢的将这封信折了起来,想了想,又取了火折子,将它付之一炬。
他走出了教习处,走入了学院。
抬头看着这崭新的充满着希望的学院,听着里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他站了很久,想了很久。
下村的动作很大,没有去隐瞒任何一个人。
下村的建设如火如荼,而着重点,却在城墙!
所以,傅小官是担心的。
毕竟在临江傅府,还有一大家子的人。
而瑶县来了一百余的武朝船工,也正在建造舰船,这一切都说明了他正在为自己的离去做着准备。
只是这种准备宣帝显然很清楚,如果宣帝当真要强留……他傅小官还能走得掉吗?
作为一国之君,若是放了傅小官归去,天下人都知道武朝必然崛起得更高。
而今傅小官健在,武朝和虞朝想来相安无事,可若是百年之后呢?
一个无比强大的武朝,对于虞朝而言,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那么宣帝会不会基于这种顾虑而不惜留下傅小官呢?
如此一想,文行舟的担心是极有道理的。
他秦秉中现在已经深深的刻上了定安伯一系的烙印,若是宣帝要留下傅小官,那么和傅小官相关的所有人——
包括燕阀,包括董府,也包括商业部和沃丰道的所有官员,还包括这西山学院以及西山的一切,下村的一切……只怕都不得善终!
傅小官在虞朝留下了太多的印迹,这些印迹,宣帝定然会全部抹去。
他仰天一叹,这究竟是虞朝之幸,还是不幸呢?
傅小官给了虞朝百姓一个希望,甚至将虞朝带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若是虞朝就这样走下去,想来老百姓们很快就能够抬起头来看一看这天了。
可若是宣帝要抹去这一切,百姓的希望将又一次破灭,而傅小官也非易于之辈,虞朝战火再起,那是必然。
武朝为了迎接他们的皇子回归,兵出祁山也是必然。
若是傅小官有个三长两短……武朝倾举国之力与虞朝一战,虞朝而今的一切,便是镜中花、水中月!
或许,这就是傅小官的依仗。
他给宣帝出了一个选择题,要么让他安然归去,至少这数十年间两国相安无事。
要么他把命留在虞朝,而整个虞朝极有可能为他陪葬。
如此一想,宣帝的选择理应很清楚,文行舟之担忧并不是很强烈,道理也在于此。
万事,就是防个万一。
秦秉中相信宣帝会做出理智的选择,所以他放下了心来,却向西山研究院走去。
他觉得也应该防一个万一。
何况他的孙子秦成业,死心塌地认可的是傅小官这个人,而不是虞朝这个国家。
在西山研究院的外面,秦秉中和秦成业聊了足足一个时辰。
而后,秦秉中回到了书院,他提笔给文行舟写了一封信,次日清晨,秦成业带着秦若雪悄然离开了西山,往武朝而去。
细雨楼的谍子盯着这里,蚁群的谍子也盯着这里。
细雨楼的情报飞快的送去了上京城,蚁群的情报也飞快的送去了观云城。
上一篇:每天获得一百挚友,国家向我求助
下一篇:诸天影视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