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贪狼星 第223章

作者:三悔人生

“做好准备了?”朱瞻壑似笑非笑地看着面前的杨溥。

“臣……罪臣还有选择吗?”杨溥深吸了一口气,面色颓然。

“有啊。”朱瞻壑粲然一笑,不过杨溥却从这笑容中感受不到半分的温暖,反倒是满满的冷意。

“你以为我为什么要留下你?如果不是为了让你去瓦剌,你以及你的家人,早就随着杨荣和杨士奇他们去了。”

“别垮着一张脸一副不乐意的样子,我这是在给你机会,给你一个能够保全你的女儿和孙子的机会,杨荣和杨士奇想求还求不到呢。”

杨溥闻言长叹一声。

的确,虽然朱瞻壑很不要脸,但他这话说的还真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就是嘛……”朱瞻壑笑着拍了拍杨溥的肩膀,一副鼓励的样子。

“好好做,要是你能啃下比我预计中更多的好处,我保你的孙子不死。”

杨溥闻言低下头,撩起衣服下摆跪伏在地,对着朱瞻壑行了一礼,然后才起身离开,朝着朱瞻壑给他准备的车队而去。

“世子殿下。”直到杨溥离开,简笑才开口问了起来。

“您真的相信这个人吗?”

朱瞻壑莞尔一笑。

对于这些旧时代的腐儒,朱瞻壑是没有半点好感的,如果非要说有,那也只能是对陈循这种敢于在不同的情势下做出相应改变的人才对朱瞻壑的胃口。

至于三杨这种只知道一味地坚持自己所学的那点儿仁义道德的腐儒,朱瞻壑是没有好态度的。

不过他还是把杨溥给留下来了,因为还有事情需要人去做。

陈循之前就上奏过,张辅、张升等人附议,最终由皇太后张氏拍板的决定,那就是派出使者去向瓦剌问责。

这种事情总是需要人去做的,经过这次的“变革”,朝中能用的人虽然还有很多,但有经验的人却很少了。

文官都是有团体的,比如三杨他们,如果你和他们的利益不相符,那你就很难融入到他们之中。

这就导致后晋的那些主要学习公羊学的儒生很难有出头的机会,因为他们和三杨这种人的观点不一样,利益不一样,融入不进去,那就得不到机会,自然就没有经验了。

这个时候,杨溥这种经验老道的人就最好用了。

当然了,朱瞻壑也不是百分百信任他的。

杨溥有三个儿子,前两个都是早早夭折,唯有第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并且在杨溥的的帮助下入朝为官。

现如今,杨溥的这个儿子杨旦已经死了,和杨荣杨士奇这些人一起被处死的,不过为了让杨溥好好听话,朱瞻壑留下了杨溥的孙子以及他的四个女儿。

是不是似曾相识?没错,当初对大越国的陈季扩时,朱瞻壑也是这么做的。

不过这次的朱瞻壑更无耻一些,因为他可不仅仅只想让杨溥去瓦剌问责。

朱瞻壑早就知道,瓦剌一定会尽全力和脱欢撇清关系,哪怕脱欢是马哈木的儿子,但在一国的存亡和一个死人之间,该选择哪一个?

这是个人都能得出结论。

所以,朱瞻壑才特意让杨溥去瓦剌问责,因为杨溥此行不仅肩负着向瓦剌问责的任务,还有另一个任务需要他去完成。

他……得死在瓦剌。

只要朱瞻壑不说,朝廷不说,杨溥就不是与杨荣、杨士奇和李仪、吕震等人合谋袭杀大明宗室的罪犯。

只要朱瞻壑认可,朝廷也认可,那杨溥就是大明的使臣,倘若大明的使臣死在了瓦剌……

那就有的说了。

“走吧。”对于简笑的问题,朱瞻壑没想着回答。

可信与不可信,其实没什么区别。

可供杨溥选择的选项并不多,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听从朱瞻壑的话,老老实实的完成朱瞻壑给他的任务。

那样的话他的孙子或许……嗯,就是或许,或许能够活下去。

至于另一个选择,那自然是和瓦剌合作了,不过这样一来,朱瞻壑特意留下没动的那些人,也就是杨溥的孙子和四个女儿,自然也得跟着杨溥的决定一起死了。

至于杨溥投了瓦剌能给大明造成多大的麻烦?

这个不好说,不过有一点,那就是在短时间内,就算是造成麻烦也是无妨的,毕竟双方的硬实力是在那里摆着的。

打不了,出兵灭了就是了。

不讲理?不好意思,朱瞻壑从来都是不讲理的那种人。

后世有一句三观不正的话:无理都要争三分,得理为什么要绕人?

这话虽然是三观不正,但朱瞻壑还真就是这种人。

当然了,他会这样对待的,不是反对他的人,就是他的敌人。

上了马车,朱瞻壑就靠在了车窗上,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们。

其实,统治者的更替对于这些百姓来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的。

如果是改朝换代,那毫无疑问是有影响的,因为改朝换代一般都会伴随着长达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战争,但这次不同。

这次可以说是没有战争,统治者的更替在悄无声息之间就完成了,百姓们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田野间,每日都会出现的那些劳作的身影仍旧在勤勤恳恳的劳作着,商队也一如既往地奔行着,好像真的就没有任何变化。

“朱凌。”

蓦地,在车厢中的朱瞻壑突然开口。

“世子殿下。”朱凌闻声,立刻扯了扯手中的缰绳,控制着来到了马车的小窗户边上。

“让人传令给钱勇,让他回去吧,倭国现在还是不能放的。”

“不过有一点,让他回去之后派人到倭国四处走访一下,看看有没有人利用这个空窗期去发展一些小团体小势力什么的,防患于未然。”

“是!”

“还有。”朱瞻壑开口,叫住了想要离开的朱凌。

“派人去问一下,我爹和瞻圻他们什么时候能进京。”

第三百二十五章 :回来了

“爹,我回来了……”

下了船,朱高煦看着虽然只来过一次,但却很熟悉的通州码头,由衷的发出了一声感慨。

一年多以前,他来过这里,不过当时他是冒着天大的风险,甚至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到了这里,只为见病重的父亲一面。

但是,这种举动并没有得到世人的夸赞,甚至没有人有任何感动的情绪。

人们有的……就只有恐惧。

他们都在害怕,有些人害怕朱高煦抢了他的位置,有些人害怕朱高煦来了之后会导致他们从云端之上跌入黄泥之中,有些人害怕朱高煦来了之后会殃及池鱼。

所以,他呆了没多久,就和匆匆赶到这里的儿子一起离开了。

甚至可以说是……灰溜溜的离开了。

但现在,他又回来了。

“爹。”

朱高煦正感慨着,自己儿子的声音传了过来,让他不由得转过了头。

“路上没出什么事儿吧?”

“能有什么事儿?”朱高煦还没说话,吴王妃倒是笑着开口了。

是啊,能出什么事儿?

现如今的大明虽然仍旧姓朱,但此朱已经非彼朱了。

放眼整个大明,又有几个人敢对他们动手呢?

有的确是有,但不是那些白莲教的余孽,就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瞻壑。”朱高煦有很多的感慨,但吴王妃却没有想那么多。

一把拉过儿子,吴王妃带着些许的担心说道。

“这种情况,你不在宫……宫里呆着,反而是来这通州迎接我们,没问题吗?”

“放心吧娘。”朱瞻壑笑着宽慰自己的母亲。

“那边我都已经安排好了,不会有问题的。”

“走吧。”沉默了良久的朱高煦突然开口。

“早点儿过去,要是有问题还能及时处理。”

朱瞻壑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对于父亲的小心,他不以为然。

倒不是说朱瞻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而是现在的顺天,真的不会再翻起什么浪花了。

三大营的人全都被限制在营中,没有调令不得出营门一步,腾骧四卫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只留下了两卫的人。

腾骧前卫和后卫,一个是训练和培养幼军的,也就是后备役,另一个则是朱瞻基最贴身的护卫。

前者被遣散,后者被安排到了天寿山,正在给继位不过一年就驾崩,连自己的陵寝都没来得及修建的洪熙皇帝修建陵寝。

至于腾骧左右两卫,那都算是外围的了,虽然比前卫的幼军重要,但远不及后卫的亲卫重要,翻不起什么浪花。

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对于自己父亲这种小心为上的想法,朱瞻壑不会质疑,更不会去纠正。

毕竟,这是一个好习惯,不是吗?

通州距离顺天城并不远,毕竟通州存在的意义就是给顺天府做码头的,距离自然远不到哪里去。

当车驾来到顺天城,来到皇宫门前时,朱高煦和朱瞻壑这两个已经来过的人倒还好,吴王妃和朱瞻垐倒是显得有些愣神。

汉王妃不是因为惊讶而愣神,毕竟也是在应天府呆过的,应天皇宫虽然不及顺天皇宫更大更气派,但以人的视角来看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毕竟,站在大明门前,你也看不到皇宫的全貌。

吴王妃愣神是因为没想到,有朝一日她还能重回这权力的中心。

吴王妃有野心吗?可以说是没有,因为她一直以来几乎就没有什么动作,哪怕是在应天府的时候也是一样。

不过当时没动作是因为吴王妃看得清,知道自己的丈夫不可能被立为储君,那个时候如果动了,那就只能是做的越多错的就越多。

就藩之后,吴王妃也没想过要重新回到那个受人尊崇,甚至是让人惧怕的汉王妃,她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安然顺遂的度过一生。

但是,试问哪个父母没有过望子成龙的想法呢?

所谓什么钱不钱的不重要,权力不权力的不重要,只要孩子开心,能平安度过一生的想法,其实不过是求而不得,不得已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想法罢了。

如果可以,可以说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

至于朱瞻垐,那就只有惊讶了。

这次被父亲带着来顺天府,而且据说还是自己大哥点名要自己来的,朱瞻垐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走吧。”朱瞻垐愣了一下,看着将手搭在自己肩膀上的大哥。

“嗯……”

……

皇宫。

对于朱高煦一家的到来,皇太后张氏还是表现出了足够的风度的。

张氏的确是一个出色的女人,作为大明唯一的五全皇后,她的一生都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错误的。

对于朱高煦一家的到来,说实话,能够做到张氏这一地步的,少之又少。

毕竟,大度是一回事,知局势明事理是一回事,私心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会有任何一个人愿意看着别人拿走原本属于自己家的东西,哪怕她明知道是自己的儿子犯错在先。

这是人的通病。

不过,张氏也明白,私心是一回事,该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自己的儿子争气,哪怕是现在悔过,她也会不遗余力的帮助自己儿子拿回丢掉的东西,但自己的儿子若仍旧是那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样子……

她得对自己的公公,对自己的丈夫,对整个朱家有个交代。

是夜。

仁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