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章水墨
他知道,李修实际上是不愿他这个时候冒头的,而原因,他亦是清楚。
这个时候冒头,趁国难揽朝政,那若后金长驱直入,兵临京师,他也定需要担上责任,尽管无人会指责他,但,对本就没什么根基的他,绝对是一个打击。
可,他为天子,又怎么能坐视这一切发生,尽管希望渺茫,但他想再努力一二,谁知道,会不会有奇迹发生呢?
迎着朝阳初升之暖阳,他一步步的走出乾清宫,这一次,没有御撵,也没有大群簇拥的宫女宦官。
大汉将军校尉随行,兵戈森寒,就如一名即将出征的将军一般,浩浩荡荡的往那巍峨高耸的皇极殿而去……
第一百五十一章 开拔出征
皇极殿。
伴随着一声陛下驾到,朝臣们意外发现,往日那总是一副和善模样的天子,此刻,竟一副欲持刃上阵的装扮。
兵戈随行,往日本该宦官伫立的地方,此刻亦是兵戈随行。
甚至,群臣跪拜,都未曾让群臣免礼,朱由检那处在变声期的嘶哑声音,亦是清晰的传至皇极殿每一个角落。
“后金酋首努尔哈赤率军入蒙古,所为何意,相必已经无需朕多说了!”
声音平淡,却是让诸多朝臣心头都为之一颤。
凡事就怕有先见之明!
可问题是,先见之明早就有了,是他们一直拦着,甚至污蔑着……
如今先见之明已成真,那他们的阻拦,污蔑,可就是足以掉脑袋的大罪!
“之前的事,朕不愿多说,事已发生,那就面对!”
“煌煌大明,闻寇惊惧,成何体统!”
“传旨,命……”
一道道旨意下达,跪倒殿中的群臣,此时此刻,皆沉默无言,完全没有往日一道旨意下达,群臣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的场景。
可朱由检却无丝毫畅快之意,他算是彻底看明白这满朝诸公的面目了。
该各抒己见之时,绝口不开。不该争论之时,争论不休!
整日口号喊得比谁都响,做起实事来却是缺斤少两!
此时此刻,也由不得朱由检感慨,眼下这场,自他继位以来,唯一一场从始至终,皆在他掌控的朝议,还需要他全权安排。
较之从山海关至京城的距离,陕西,无疑就显得遥远许多。
事实上,京城这场朝议结束近一周之后,那一路昼夜不息,亡命驭马狂奔的锦衣卫信使,才终于赶至陕西境内。
“边关急报!边关急报!”
这信使已然摇摇欲坠,高举令旗,一路呼喊,最终直接瘫倒在了大营门口。
“快快快!”
营门守将立马带兵冲上前,一把将这信使扶起。
“边关急报,贼酋努尔哈赤率军入蒙古……”
信使断断续续的声音落入营门守将耳中,顿时让他脸色为之一变。
身为勇卫之将,又岂会不知他们要面对什么敌人!
“快,扶他上来!”
这将领一把将信使背在背上,便朝中军帅帐狂奔而去。
片刻之后,隆隆的战鼓声,便响彻了整个大营!
事实上,早在夏日过去,整个勇卫营,就已经处于随时可以开拔的备战状态。
现如今,一通开拔战鼓响,刹那间,整个大营亦是随之沸腾!
如雷鸣般的脚步声,兵甲碰撞声,还有那隆隆的马蹄声,迅速席卷了整个大营。
不过一刻钟时间,大军便已井然有序的从大营门口鱼贯而出,踏着整齐的步伐,沿着官道,朝着既定的方向而去。
而此时,朝廷的信使,也早已从京城,一路朝陕西狂奔而来。
磨砺准备这么久,大变终临,此时李修却无预想中的那般期待。
甚至,此时,他神态亦是从未有过的凝重。
边关军情到来,他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
太过倚仗后世的记忆,从而让他下意识忽略了两个时代的不同。
后金主力未动,那就意味着,大明最为精锐的辽镇边军,不可能大动,更不可能如历史上那般,精锐尽出,驰援京城。
而这,就意味着,他的计划,出现了一个大纰漏,而且还是一个他未曾预想到的纰漏。
无数念头在脑海里闪烁,许久许久,李修才将心底的那一丝不安压下。
当然,最重要的是,尽管蓟镇糜烂,但兵无常态,而且经过他对朱由检的进谏,他也不确定,后金是不是还会如历史上那般,长驱直入,兵临京城。
从边疆,到京城,雄关重镇众多。
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足以影响到整个战局。
如此,他目前能够做的,就是尽快赶到京城,明悟京蓟局势后……再以不变,应万变!
正常而言,一支以步军为主的军队,行军速度定是极慢。
一天走上个五六十里路,那都算是快的,可这一次,勇卫营行军,速度却是远远超出了这个限制。
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将士精强力壮,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在这数月时间,李修毫不心疼的洒出了大把白花花的银子和粮草,搜罗了大量的骡马。
这些骡马,虽无法作为骑兵所用,但对步军的作用,却是极大。
不仅仅是运送粮草军械物资,更多的,则是李修让工匠营为骡马打造了大量的车架!
车架形似后世的卡车车厢,以木为骨架,前方以骡马为牵引,车架上或堆放粮草物资,或承载步军将士。
若是不考虑作战的情况下,以两头骡马为牵引,车架上足以挤上十几名士卒。
若是有战事,这种古代版的战车,亦是可以虽骑兵冲锋,亦或者就地防御,以极短的时间,构铸一条远比人力可靠的防线。
当然,这种古代版的战车,也非李修原创,在土木堡之变后的京城守卫战,于谦就大量使用了这种战车,可以说已经有了大规模的使用经验。
这战车好虽好用,但缺点亦是极大,战争时的缺点尚且不论,就这长途行军,骡马所耗资源,以及损耗的骡马,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若非李修发了一笔横财,不缺粮草,他也不敢这样弄。
这完全就是在用白花花的银子,来加快大军的速度。
如此之下,这骡马车架,虽不能满足两万多大军的所需,但轮换歇息,亦是极大的延长了大军的每日急行军距离。
只是如此,倒是苦了工匠营,毕竟,木质的车架,长途行军,路上的磨损,可不是一般的大,这一群平日里受尽勇卫将士们羡慕的工匠们,这个时候就苦逼了,忙前忙后,一路行军,就没有停歇的机会。
而这些平日里被李修操练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兵将们,此刻则是舒舒服服的挤在车架里,吹牛打屁,荤段子不时飙出,看着这些平日里舒舒服服的工匠们忙前忙后,哈哈大笑个不停……
第一百五十二章 重镇
世事就是那么的无奈,被朝堂死死的摁在陕西,不得挪动丝毫。
纵使李修准备得再充分,耗费再多资源去加速这个行军过程,但陕西之京城,两千多里路程,依旧是个难以跨越的路途。
毕竟,这个时代的道路,可不是如后世那般,四通八达!
寥寥几条官道,七绕八绕,联通几个重镇,有的地方,甚至都没有官道可言,这也是为何这个时代的战争,重城要塞重要的原因。
因为不夺取那些处在交通要道上的重城,你都没地方可以走!
预估两千多里路,实际上,亦是远远超出了这个距离。
再加之宁远至陕西,这遥远的信使赶赴的路程。
实际上,自李修开拔出兵开始,就已经落后了后金大军很多很多。
李修率领勇卫营还在半路上紧赶慢赶,努尔哈赤,则已经整合好了蒙古各部,号称十数万大军,兵锋直逼蓟镇边疆!
而对朝廷而言,这个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兵到用时方恨少!
后金主力在辽东虎视眈眈,原本一直被朝臣们当做底气的辽镇精锐,此刻谁也不敢擅动丝毫。
事实上,自袁崇焕的军情奏报至京城后,原本大呼小叫着要袁崇焕赶紧率兵阻拦努尔哈赤的朝臣们,顿时就闭上了嘴巴。
辽镇的作用,朝臣们自然清楚,辽镇在,努尔哈赤就算捅破了天,最终也不可能在中原久待,迟早还是要回去的。
但若是辽镇丢失,那可就彻底完了,山海关距离京城,也不过几百里路,以后金的兵锋,数日便可兵临京城,一个不好,这煌煌大明,就得来个衣冠南渡,重演前朝之事。
大明就得变成南明了,那才是天大的祸事!
大明最精锐的辽镇边军不能动,那在天下勤王兵马到来之前,就得依靠蓟镇边军,以及……嗯,还有京营……
只不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蓟镇边军,还有京营,是个什么烂样,朝臣们自然无比之清楚。
尽管提前有所准备,但糜烂腐朽,又岂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
于是乎,那一道道催促各地勤王大军的旨意,就跟雪花一样,每天不停的散至各处,催促,催促,还是催促。
而这一次,朝臣们也终于没再想着将李修与勇卫营摁在陕西不给动了。
事实上,从后金出动的消息传来朝堂,谁都知道,这一次,不可能再将勇卫营摁住了。
勇卫营回京,是必然。
而事实也是如此,出于恶趣味,李修这率军勤王归京,每天还不忘给兵部汇报一下行军进度。
这可是把不少朝臣给恶心坏了。
谁都知道你李修从不鸟兵部,现在每天汇报,嘚瑟个啥!
只不过,勇卫营这行军速度,也着实让不少朝臣为之惊讶。
其他勤王军队,每日能走个五六十里路,那还是紧赶慢赶,朝廷不停催促之下的结果。
这勇卫营,看其行军进度,每天俨然至少是急行军八九十里路,这速度,都快赶上骑兵的行军速度了!
被朱由检临时任命统筹京蓟防物的孙承宗,在了解了勇卫营这飞一般的行军速度后,更是当众表示,若如此急行军之速度,勇卫营尚能保持完整建制,必战迎击努尔哈赤,当以勇卫营为绝对主力。
对此评价,朝臣们自然不可置否,虽说经过数次平贼之战,朝臣们也都知道勇卫营绝不是一支弱旅,但其真正成色如何,这还是需要考究的事。
但眼下之局势,能有强军来援,亦是一件好事。
只不过李修那特立独行的姿态,却是让不少朝臣担忧。
于是乎,朝堂之上,便有不少言论冒出,说什么大战当前,待勇卫营归京,需将勇卫营编入作战序列,统一号令,统一指挥。
如此之言论,朱由检自然是理都不会理。
虽说,统一号令,统一指挥,是一件好事,但他可是太了解这些朝臣的心思了,他敢下旨让勇卫营听从朝臣的指挥,他们就绝对敢把勇卫营当炮灰葬送掉!
如此一举两得之事,他朱由检都想得到,这些老狐狸又岂会想不到。
显然,这场战争,还未正式开始,大明朝廷,俨然就已人心不齐,甚至于,连号令都难以统一。
事实上,这一点,李修亦是忽略了。
他忽略了朱由检对他唯一倚仗的兵权看重程度。
而这一点,李修却是恰恰相反。
战争的伤亡是不可避免,此战,他要打出风采,就必须选择最艰难的打!
要打出想要的战果,就必须面对后金最凌厉的兵锋!
只要他赢了,勇卫营残了又如何?
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而就在李修还在紧赶慢赶朝京城而去之时,努尔哈赤的兵锋,亦是彻底撕开了大明朝廷的遮羞布。
崇祯元年十月初,努尔哈赤率军十万余,分兵三路,从喜峰口破关而入。
大明洪山口参将,汉儿庄副将率军援之,兵败而亡。
潘家口守备金有光,大安口守备张之明,游击将军赵天福……诸多明将望风而降,摇身一变,从大明边军,成为后金之将,替后金镇守后路,镇压军民,强令剃发!
天子所下的各城各将死守的旨意,在这糜烂的大环境下,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当然,这也是正常,毕竟,九边之雄之险,唯蓟镇也,但,九边之穷之烂,也当以蓟镇为首。
后金的崛起,辽镇的壮大,吞噬了太多本该属于蓟镇的资源。
是以,后金大军入关,可谓是畅通无阻,携裹着大明边军兵将,兵锋直逼遵化重镇!
这一次,已然和历史上有所不同,在辽东后金兵锋的威逼之下,袁崇焕俨然不敢动弹一下。
故而,这个时空的遵化城,也没了辽镇精锐的支援,当然,历史上的那次支援,反而是个悲剧。
上一篇:开局绑了女总裁,我成了大反派
下一篇:娱乐:毒奶型歌手,求求你别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