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18章

作者:浪子边城

“呀。”闻听管家特别发出的声音,小青连忙停住了正乱伸的双手,似是想起什么的说着,“管家还在外面等着呢。小姐,老爷要看《杨报》。”

“什么?”胡嫣也挡住想要偷袭小青腋下的玉手,一脸不可思议的问着,也是一脸的不信。

第二十五章 安全局成立

《杨报》进入京师也有一段时间了。只是很少走出大门的胡嫣在刚开始时并不知情,那个时候讲究的是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是一次巧合之中,她进入爹爹的书房帮着打扫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份《杨报》摆在桌面之上。

胡嫣的父亲便是胡濙膝下的长子,名为胡长宁,时任锦衣卫镇抚使之职,官居正四品。

即然身为锦衣卫,那应该的政、治觉悟和警惕性是必须的,像是《杨报》这样的新鲜事物,那便不可能不去研究。所以,就带了一份买来的《杨报》回了家中,可除了故事很是精彩,还有一些生活小常识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反、动的思意思,这便随意的将其放在了书桌之上,不想成为了女人眼中的“宝贝。”

说到宝贝,自然是指里面精彩的故事了。这也是当时社会的悲哀,在女人只讲究三从四德,只能读《女诫》、《内训》、《女论语》等看之乏味,大同小异的书籍,早就腻味的紧了,如此突然间多出了一个射雕和小李飞刀。其中傻傻的郭靖、多情的李寻欢当下让胡嫣是爱不释手,感觉到似乎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那全是新奇、好奇和惊奇。

很快,这一刊《杨报》就被读完了,甚至都快可以倒背如流了。这一刻,胡嫣只是恨为什么只有这一期,而且这即不是第一期也不是最后一期。一个故事,当真是没头没尾的,让人心生不快。

这种不快,很快又转换成为了焦急。就这样急等了一下午,到了晚上父亲办了差事回府中,她就急急相求,表示想看更多的《杨报》。

胡长宁是胡家的长子,深得胡濙的喜爱和皇上的隆恩,这才进入到锦衣卫这至关重要的部门任职。但别看他办公的时候板着一张脸,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实际上确是外冷内热,尤其是对于自己的这个小女儿,更是喜爱非常。

面对着胡嫣似类于无理般的“纠缠”,最终胡长宁还是败下了阵来,答应会把更多的《杨报》带回家。

有了胡长宁的保证,胡嫣是幸福的,甚至父亲还动用特权找来了第一刊的《杨报》,算是满足了她的要求,故事也终于算是有头了。只因《杨报》在京师发展的时间尚短,还没有更新到大结局,她也只能在“煎熬”中等待着。

《杨报》并非是一天一刊,而是五日一报,用时不到半个时辰就可以看完整篇的《杨报》,接下来的四天多就是漫长的等待。这个时间里,胡嫣也动了心思,去研究着写这个故事的人。

《杨报》中可是写的非常清楚,射雕和小李飞刀系同一作者,正是杨晨东,那个杨家最小的六少爷。

对此人,胡嫣倒曾听祖父说起过这个人,听说十三岁就中了秀才,当时胡濙还在家中好生的羡慕了一番,说是杨荣后继有人。胡嫣的记忆力不错,只是听了那么一嘴,也多少有些印像。

即然杨晨东就是作者,胡嫣不由就好奇这个人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怎么可以想出如此精彩的故事来呢?本着想有更多的了解,就去了祖父那里,想要套听一些有些杨晨东的事情。

胡濙是什么人?说是人精一点也不过份,历史中能够在明宣宗时就任礼部尚书之职,一直经历了英宗、景帝、宪宗共四朝三十多年的尚书之位屹立而不倒,那岂是常人可以相比。

孙女胡嫣一出现,只是几句话就让他感觉出了一丝别样的味道。他同样几句话一探,就知道了《杨报》的事情,这才知道孙女为何要打听那个杨家六少爷了。

这便是胡濙第一次听到《杨报》的名字。只是一直并未在意,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能写出什么样的好东西来?去值得他的注意呢?所以就算是孙女推荐了好几次,他也没有去看过一次。

今日朝会,以《杨报》而起,又以《杨报》结束。杨晨东更是以十六岁的年纪成为了建宁府知事,虽然是一个小的不能在小的九品官,但这是官身无疑,且还不是靠着家族蒙荫所得,这也自然让胡濙起了兴趣,想要看看这《杨报》上到底写了什么东西。

尤其是胡濙敏锐的察觉到似乎王振对这个杨家六少爷的印像不错,这才是最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王振与三杨的一些过节,那朝中大臣谁不知晓。往常一旦涉及到了三杨之事,那不管是谁,都会被王振给踩上一脚。偏偏做为杨荣的儿子,最嫡系的家人确是无事?难道说是王振改变了策略吗?还是说根子出现在杨晨东的身上?

胡濙仔细的考虑了前因后果,发现应该是后者。因为就在前几日还有一个与三杨当年有旧的官员被东石拿下下了诏狱。如果是王振有此心的话,不应该转变的如此之快。

倘若真是如此的话,那这个杨晨东就有些意思了。明明是杨荣的儿子,确能得到王振的支持,这是怎么做到的?

当然,胡濙不会相信事情的首尾都是杨晨东自己做的,估计是应该有什么高人才是。那这个人是谁?倒还真是引起了他的好奇。叫管家找来《杨报》就是想看看从中是不是可以寻找到端倪之处。

再说小姐的房间里,胡嫣知道丫环小青没有开玩笑之后,顿时就变得高兴了起来。“太好了,祖父也要看《杨报》吗?那马上就给他送去。”

胡嫣之所以如此的高兴,当然是有原因的。她可是让小青出去打听过,《杨报》是先出现在杨荣的老家建宁府,杨晨东正在那里,是后传到京师的。还听说,射雕和小李飞刀早就先一步于建宁登出,好像都完稿了,甚至好像还出了全本书。

为了这件事情,胡濙不止一次的求过父亲胡长宁,让他派人去建宁府,把完稿的两本书买回来两本。只是父亲确是死活不肯,在他看来,反正京师也有《杨报》,五天一次,慢慢看就是。且这终是杂书,女孩子家还是要心思沉稳一些才是,不要总想着听什么新奇的故事。

事后,胡嫣可是生气了好几天呢。可是她知道,父亲能让她看每五天一期的《杨报》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也实在不敢过于相求。可是现在,祖父要看《杨报》,这就等于来了机会,只要抓住了,那就可能会提前的看到两书的全本,那实在是太好了。

接下来的胡嫣,这便拿出了好几份保存完好的《杨报》,喜匆匆的出了后院,直向着祖父的书房而出。

没一会,书房中就传出了胡嫣撒娇的声音,“祖父,这两个故事都特别的好看。像是这本射雕,讲的就是我们汉人与蒙元做斗争的事情,表现的是一种民族气节呢,但就是不知道后面的结局怎么样了。”

眨巴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胡嫣一幅挺委屈的样子。

轻轻摇了摇头,以胡濙的眼光如何看不出孙女是在欲擒故纵,是想借机求自己去弄射雕和小李飞刀的全本呢。他可是早就听说了,全本曾在建宁出现过,虽然数量不多,但也不能算是太少。至少对于胡濙这样侵淫了官场几十年的人来说,想弄到还是可以找到门路的。

但胡濙还是没有一口答应下来的意思,他想先看看这《杨报》到底怎么样再说。

就这样,有孙女在旁不时的哀声叹气,胡濙只当是在看玩笑一般,座在太师椅上慢慢的细读着《杨报》,但真正心中在想着什么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一幕不仅仅只是好生在胡府之中。今天早朝过后,不知道多少的重臣还有京官都开始四处去寻找《杨报》,只是用心了解的同时,到底在打着什么样的主意谁也无法知晓。

别人或许还在旁观,甚至还有思考着今天早朝上发生这一幕的深意。但一个人确没有时间去想这些,更不知道京师朝堂上发生的这些事情,他正在给虎芒上着现阶断的最后一课。

“总之,情报部门就是千里眼,就是顺风耳,可以提前一步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可以多出更多处理问题的时间,往往就可以起到翻盘的作用了。”说完这句话的杨晨东用力的拍了一下虎芒的肩膀,眼中含着期望与希望。

成立安全局,这是杨晨东近期最为关注的事情。而情报则是其中重中之重的事情。

情报战是指敌我双方为最终达成军事斗争的胜利、保障已方的案例和利益而展开的以争夺信息控制为中心的情报系统的对抗。取得情报优势,是军事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就像是明朝有东厂和锦衣卫一样,最为厉害的时候,皇上可以知道昨天晚上属下的大臣们都在干些什么?是高兴还是失落,高兴时是不是喝了酒?失落时叹了几声气等等。

第二十六章 十六岁的建宁府知事

熟知手下人员的一切情况,这对于更好的控制他们,了解他们起到了极为积极的作用。杨晨东要建立安全局,首先便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而想这个部门为自己所用,自然负责人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之事。

思来想去,虎芒被选中了。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的忠心,杨晨东丝毫不怀疑,如果有人想要杀自己的话,虎芒一定会有如一道不动的墙壁一般,在前面挡着。这样从小一起陪伴他到大的人如果都无法信任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又有谁可以让人真正的放心,真正的相信呢?

虎芒被选中了,尔后被杨晨东单独拎出来,训练了好长一段时间,同时接受训练的还有杨三,这个人性格沉稳,寡言少语,某方面而言,这样的性格本就适合做情报工作,就被当成了虎芒的副手一同接受着训练。

因为两人对情报方面的无知,杨晨东近乎于手把手的去教,这还足足花上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让他们对于情报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知道如何去操作了。就此,安全局成立,虎芒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第一任局长,杨三为副局长。

暂时来说,整个安全局也就只有他们两人罢了。但杨晨东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部门就会壮大起来。为了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他一性次的就拿出了一万两银子出来,表明了自己的支持态度。

很多事情步入了正轨,像是《杨报》和四海酒楼更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然就算是如此赚钱,相比于高雄他们海军的所获依然还属于是小巫见大巫。抢劫永远是来钱最快的行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有了钱,自然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

喜欢做的事情自然就是自由的呼吸,尽可能享受一切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影响力带给这个世界,名垂千古可是很多人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说起来,对于大明,杨晨东并没有什么恶感。相比其它的一些朝代,还是要好上许多的。比汉之和亲,唐之结盟,宋之纳岁,他们露出了铮铮铁骨,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何等的豪迈,让人闻之禁不住全身颤栗,激动莫明。

对于这样的国家,杨晨东自然是仰慕的。但可惜,盛之则衰,明朝自英宗的“土木堡”之变后,就开始进入到了中期,直向衰落期而行。末期的时候更是被一些吃不饱饭的百姓给推翻了,最终让只有人口几十万的建奴入国为皇,足足统治了汉人两百多年。

在到后来的八国联军进北京,清政府无能之下割地,赔款,使得我大华夏元气大伤。

这都是历史大事,可即然杨晨东意外的来到了这里,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在度发生了,他想要尽可能的改变这一切,要想办法让华夏变得更强,甚至让他成为真正的世界中心。终有一天,每一个华夏人走出去,都可以挺胸抬头。每当他向着别人介绍说自己是华夏人时,可以得到旁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尊敬。那个时候,他才不枉上天对他的眷恋,让他再活一生。

当然,想要做成这些是极为困难的。世界之大,杨晨东远比现在的明朝人要更加了解。可正因为了解,他才有了信心,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大仓中的那些先进于现在几百年的武器。

一个人有拥有了足够大的权力时,是可怕的。因为或许一个念头之下,百姓就会跟着遭殃,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了千古罪人。反之,如果这样的权力用于造福百姓和国家,那也是能起到极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杨晨东的想法就是后者,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大明几百年后被灭亡的结局,更想改变几百年后,汉人为奴的状态。而这一切,无疑将会是一个远大的目标,需要为此付出太多太多的努力。

借明朝禁海之期,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在努力;如今建立安全局同样也是在努力。

好在的是虎芒和杨三都勤奋好学,很好的发扬了不耻下问的精神,使得他们在两个月中的确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于安全和情报的了解更是上了一层楼。

上一篇:重返2008年

下一篇:末武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