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30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这里的车辆可不是汽车或者卡车,而是牛车,马车。

  赵锦州有点打怵,对着易中河说道:“中河哥,这路上的车有点多,我不太敢开,连喇叭我都不敢按,生怕惊了这些牲口。”

  易中河也了解赵锦州的想法,“行,剩下的我来吧,你一会再紧张,碰到人或者蹭着别人的牲口都是麻烦事。”

  现在了没有保险,如果碰到人或者碰到牲口,只能自认倒霉。

  虽然会有厂里负责赔偿,但是一顿揍是免不了要挨的,厂里之后还会处罚。

  如果事情比较严重,甚至都有可能开除,或者调到别的岗位。

  就拿肉联厂来说吧,把你发配去清理内脏,或者挂猪毛,那谁能受的了。

  易中河和赵锦州换了位置,由他来开。

  很快就把车子给开到了肉联厂。

  易中河带着赵锦州去保卫科把枪给还了。

  因为你没有遇到事情,枪压根就没用到,所以保卫科装备室的人简单的检查一下枪械,就登记入库了。

  到仓库把回执交了以后,来到车库,才发现他们俩是最先回来的,剩下的三个人都还没回来。

  易中河也没有等他们,而是跟昨天一样,去找周铁柱安排人,帮忙把报废的车辆从旁边的仓库里推出来。

  周铁柱听后,直接就安排十来个壮汉,过来帮忙。

  这次易中河准备更换的是于大勇开的车。

  于大勇这辆车不是缴获的卡车,而是之前老毛子援助的车。

  这辆车是嘎斯-51卡车。

  这辆车的原型是鹰酱在二战期间援助老毛子的“斯蒂庞克”US6型2.5吨级卡车。

  老毛子在1946年开始生产了这种卡车,并在50年代初期引进国内。

  按理说这辆车的使用年限比易中河开的那辆要短。

  但是也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超负荷的运转,早也就摇摇欲坠了,正好仓库里有三辆同型号的车。

  其中有一个除了发动机明显损坏,其他地方还是比较新的。

  这辆车就是易中河今天拆卸的主要对象。

第75章 继续修车

  车库前面的空地比较大,所以三辆报废的卡车,一字排开,一点也不显得拥挤。

  易中河拿着工具就准备拆卸零件。

  于大勇开的车,第一天他就检查过,很多的零件都要更换。

  虽然老毛子的车辆做工比较粗犷,耐用,但是也架不住常年的超负荷的运转。

  现在的驾驶员也好,厂里的领导也好,压根对于超重就没有概念。

  换句话说就是,只要能装就装,压根不管其他的。

  为什么所有的车子都有额定的载重,就是为了保护卡车的这些零件。

  超重肯定会影响这些零件的使用寿命。

  零件磨损严重,只能更换,但是问题来了,这些车子都是一些外国货,想配零件只能进口,所以就导致了零件的紧缺。

  易中河哪里管的了这么多,反正是废物利用,随便造吧。

  周铁柱问道:“中河,于大勇他们还没回来,要不要我安排几个人过来给你打下手。

  靠你们两个人行吗。”

  易中河手里拿着工具,一边拆卸这能用的零件,一边说道:“周主任,不用,这点活我们自己就干了。

  昨天和于队说好了,我估计他一会也就该过来了。

  你安排的人,真干不了这个,还是我们自己来吧,如果有事需要帮助,我肯定会对您老吱声的。”

  周铁柱说道:“你心里有数就成,这会仓库也没事,我就在这看着你干,随时等着你召唤。”

  “得嘞,先谢谢周主任了。”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无论什么时候,机械都是最好的玩具。

  一样东西,你让他装,他不一定有本事,但是如果你让他拆,他指定能给拆的七零八落的。

  这句话对于易中河也同样适用。

  等于大勇开车回来的时候,易中河在赵锦州的帮助下,一辆车都快拆完了,地上能用的零件摆了一地。

  于大勇从车上下来,看着一地的零件,“嚯,好家伙,中河你这速度挺快的。

  我还想着早点回来给你帮忙呢,没想到你速度这么快。”

  易中河见于大勇过来了,“于队,别叨叨了,赶紧干活吧,你那辆车可不比昨天我那辆。

  你那辆车要是有选择,我都想给你报废了。

  咱们要是不加把劲,动作快点,都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能换好呢。

  要是耽误了明天出车,这个责任我可不背啊。”

  于大勇也知道他那辆车的问题,所以二话没说,也拿起工具开始干活。

  有了于大勇的加入,拆卸的速度就更快了。

  和昨天一样,周铁柱拿着车队五人的饭盒,去帮他们打饭。

  于大勇对着周铁柱说道:“周主任,这每天劳烦您给我们打饭,这可真是太麻烦你了。”

  周铁柱听后说道:“这有啥,也就是我不会修车,我要是会的话,还能轮到你们在这修车,早让你给我打饭去了。”

  周铁柱说完乐呵的去食堂打饭。

  在食堂,食堂帮厨的人见周铁柱一连两天的拿着几个饭盒过来打饭,问道:“周主任,这谁这么荣幸,能让你一连两天的过来帮忙打饭。”

  周铁柱不以为意的说道:“车队的那帮小子,这两天,他们忙着修车,连吃饭都是见缝插针的,我一个糟老头子,又没什么事,帮他们做做后勤还是可以吧,让他们腾出时间专心的修车。”

  食堂的帮厨对着周铁柱竖起大拇指,“周主任,你是这个,怪不得厂里的人都说周主任以厂为家,这话说的真对。”

  周铁柱摆摆手说道:“这有啥,干点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是为厂里做贡献了。

  别闲扯了,赶紧给我打饭,多打点,车队的几个人都是年轻的小伙子,都能吃。”

  “放心吧,周主任亲自过来打饭,保证饿不到车队的师傅们。”

  于大勇开的这辆嘎斯-51卡车,因为是老毛子生产的,结构和零件比昨天易中河的那辆鹰酱的车要简单。

  但是要换的零件太多,如果不是易中河不会整发动机,他都想把于大勇开的那辆车的发动机拆下来,换在其他的车上。

  那样工程量还能小一点。

  不过他不会,所以没办法,只能按笨办法来,拆零件更换。

  和昨天一样,等周铁柱打饭回来,易中河和于大勇已经把要用的零件拆的差不多了。

  就等着清洗,更换了。

  “都过来吃饭吧,吃好在忙活。”

  随着周铁柱的声音,车队的五个人也停下了手里的工作。

  现在的伙食,油水不多,就是肉联厂的油水多那也是和别的厂比。

  和后世相比,那也啥都不是。

  油水少就容易饿。

第76章 易中海担心半夜去肉联厂

  忙乎了半个下午的几个人,也都饿了。

  所以听到周铁柱的声音,连忙去洗手吃饭,和周铁柱道谢后,拿起自己的饭盒,快速的吃饭。

  周铁柱抽着烟,看着五个人吃饭,嘴上露出了笑意。

  他们战斗半辈子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建立新国家,使国人不受欺辱,百姓安居乐业吗。

  吃完饭,几人连饭盒都没来得及收拾,抽根烟就开始接着忙活。

  今天比昨天的要麻烦,所以到晚上九点多,还有很多的零件没有换好。

  但是没有一个人喊着要回去,就是周铁柱在坐在小马扎上,看着他们干活。

  易中河和于大勇知道,今天这车子一定得修完,这是月初,少一辆车影响可不小。

  所以他俩打定主意,今天毋早毋晚的都要把车给修好。

  另外三个人看着易中河和于大勇干的这么起劲,也能说回去。

  再说了,这可是学技术好时候,无论是于大勇还是易中河都不是扫弊自珍的人,对他们三人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也是周铁柱这么轴的人,能看上车队几个人的原因。

  会的愿意教,不会的乐意学,这才是真正的一个团队。

  几人在干活,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但是在家里的易中海可不行了。

  这都快十点了,易中河到现在还没回家。

  虽然前两天也加班,但是也没有加到这个点的。

  吕翠莲对着易中海说道:“老易,中河,今天怎么这么晚了还没回来,不会是迷路了吧。”

  易中海回道:“瞎扯什么呢,中河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会迷路,可能在厂里加班吧。”

  吕翠莲想了想又说道:“那这也太晚了,晚上他们又不出车,修什么车能修到现在啊。

  你要不要出去迎一下,中河才来京城几天,别真的迷路了。”

  易中海本来还没当回事,但是经过吕翠莲这么一说,心里也开始犯嘀咕了。

  易中河是个年轻大小伙子是不错,但是毕竟刚来京城,路不熟,万一迷路或者碰到什么事咋办。

  想到这里,易中海对着吕翠莲说道:“翠莲,你在家等着,我出去迎一下。

  如果中河回来了,就让他在家等着就行了。”

  不等吕翠莲回答,易中海就拿着手电筒出门了。

  走到前院,敲开闫埠贵的家门说道:“老闫,中河到现在没回来,我出去迎一下,给你说一声,一会我回来关门就行了。”

  闫埠贵点头说道:“老易,中河兄弟的工作这么忙吗,才上班几天就每天加班到这个点。”

  易中海没有心思和闫埠贵扯闲篇,随口说道:“中河修车技术好,这两天忙着修车呢。”

  说完就朝院外走去。

  闫埠贵看着着急忙慌的易中海,摇摇头就回屋了。

  “老闫,这大半夜的谁敲门啊,什么事?”三大妈杨瑞华问道。

  闫埠贵回道:“是老易,他兄弟易中河到现在没下班,老易不放心,要出去迎一迎。”

  杨瑞华嘀咕道:“这易中河又不是小孩子,还是一大老爷们,一大爷有什么不放心的。

  以前也没见一大爷对啥事这么上心的。”

  闫埠贵说道:“关心则乱呗,易中河刚来京城,道路不熟,这大半夜的老易在家也待不住,出去不是很正常吗?

  不过这以后啊,贾家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杨瑞华听了这话问道:“老闫,说说啥意思,这跟贾家有什么关系。”

  本来三大妈整天在家,没什么事,就喜欢听个八卦什么的。

  所以三大妈听了闫埠贵的话,也来了兴趣。

  闫埠贵给媳妇解释道:“你也看出来了,老易对易中河是多么的上心,这哪是兄弟啊,就是养儿子无外乎就是这样了。

  老易两口子对易中河什么样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易中河又住在这个院里,所以老易现在压根就不用别人给他养老。

  有易中河这个兄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