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29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周铁柱拿着单子说道:“这两个地方可不近啊,路上注意安全,一会去保卫科拿把枪,你是退伍的军人,应该不用再学怎么打枪。”

  易中河听了周主任的话,也很吃惊,送个货,还要配枪,这可是后世没经历过的。

  后世别说配枪了,就是看一眼都难。

  不过易中河很快就想到了,别说这个时候,就是后世九十年代,他刚开大车的时候,车上还备着铁棒和砍刀呢。

第72章 大肚匣子

  因为在后世九十年代,高速很少,他们基本都是从下路走。

  在国家没有严厉打击之前,偏僻的地方,拦路抢劫可不在少数。

  甚至有些地方,整个村子都是靠这个过日子。

  后世都这样,更别提现在了,而且他车上拉的还是肉,这可是紧俏的物资。

  如果因为大意,在被盯上了,肉被抢了不少,就是他个人也落不到好。

  这也是现在的驾驶员为什么待遇好,定量高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驾驶员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高危的职业。

  想明白这些以后,对着周主任回到:“多谢周主任提醒,我还真没想到这些,是我大意了,之前在朝鲜都是随车配枪的。

  现在回来以后,把这个给忘了,想着京城毕竟是首都,应该没有这些村匪路霸。

  是我想的简单了。”

  周铁柱回道:“这是正常的,你刚回国,对于这些不了解,无论是首都还是其他地方,永远都不缺好吃懒做,吃浮食的人。

  你去保卫科领 枪,回来应该就能装的差不多了。”

  易中河再次向周铁柱道谢,然后直接带着赵锦州去了保卫科。

  保卫科的人对于易中河可是印象深刻,毕竟还没上班就被厂长亲自迎接的人,而且保卫科对他印象深刻的原因还有,你见过哪个新人上班,就开始连续加班的。

  如果说是没完成任务被留下加班,也就没啥了,但是这易中河可是就上两天的班,就带着车队的人加了两天的班。

  这是能力的体现,可不是被迫加班。

  所以保卫科的人对于这样一个有人脉,有能力的人,怎么能不印象深刻。

  易中河来到保卫科,保卫科的值班人员对着易中河说道:“易师傅,这个点,到我们保卫科来是有什么事吗。”

  易中河笑着回道:“是这样的,今天我们要下乡,周主任提醒我,过来领两把枪,保证路上的安全。”

  车队的驾驶员出车到保卫科领枪,属于正常的现象,一般稍微跑的远一点,驾驶员都会过来领枪,保证安全。

  “易师傅,这事简单,你直接去装备室领登记领取就行了。”

  赵锦州带着易中河去了装备室。

  要说到保卫科,目前人们对它的认知可能就是保安和门卫!

  后世的保卫科所做的工作就是夜间的巡逻以及负责开关大门,甚至连小偷他们都没有权利进行执法,毕竟保安岗位并不是国家机关,没有执法权的。

  但是这个年代的工厂保卫科,那可真的是人才济济,可以说保卫科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

  甚至在这个枪械管理比较松散年代,保卫科不仅有手枪,冲锋枪,而且甚至连炸弹以及迫击炮,这些重型武器都有。

  别说保卫工厂了,就是拉出去打仗都不怵,毕竟每个工厂里都是有民兵存在,而且要经常进行军事化训练。

  实弹射击更是家常便饭,有的工厂民兵比较多的,还会进行攻防演练。

  所以一个正规的厂里有装备室就再正常不过了,更别提肉联厂还是知道国营的大厂了。

  装备室就在保卫科里面,一排坚固封闭的屋子。

  房子是用石头直接搭建的,坚固程度毋庸置疑。

  易中河两人来到装备室。

  递上工作证,说明来意,里面保卫科的同志核实以后,从铁皮箱子里拿出两把手枪。

  现在部队装备的制式手枪是56式,并不会配给各个工厂。

  肉联厂当然是没有的,不过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大量毛瑟手枪,就配发给了地方。

  所以易中河手里拿着的也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大功劳的毛瑟手枪。

  毛瑟手枪在国内又称为盒子炮或者驳壳枪,匣子枪。

  易中河手里的这一把就是配备20发弹夹的大肚匣子。

  这种枪,这一世的易中河在朝鲜经常使用,接受易中河的记忆以后,使用这把枪完全没有问题。

  两人拿上枪就回仓库。

  回仓库的路上,赵锦州问道:“中河哥,你是军人退伍,你的枪法怎么样。”

  说道这个易中河还是比较有自信的,“锦州这么说的,我手里的这把大肚匣子,如果在路上碰到劫匪。

  就凭这把枪,我有把握让他们留下十来个人。”

  赵锦州可不认为易中河在吹牛,能以汽车兵的身份,获得三个三等功,两个二等功的人,这可不是单纯的驾驶技术好就能得到的。

  最起码易中河在朝鲜肯定是见过血的。

  所以有了易中河压阵,赵锦州一点都不担心路上会出现什么状况。

第73章 让赵锦州开车

  两人回到仓库,这会肉也已经装好了,就等着两个人出发呢。

  周铁柱见两个人回来,“中河,枪领回来了。”

  易中河点了点头,拍了拍后腰说道:“周主任,都领回来了,有了这个傍身,一二十人的土匪路霸也别想着靠近。”

  周铁柱看过易中河的档案,大概能了解为什么易中河会有这样的自信。

  拿着单子,带着赵锦州就直接启动车子,出发朝乡下驶去。

  两个公社也就不到五千斤的肉,两吨多的重量,对于刚刚更新零件的车来说,易中河开的还是比较轻松的。

  开了快两个小时,易中河和赵锦州才来到平安公社。

  一路上的见闻和昨天差不多,地里还有零星的庄稼没有收,也没人管,大多数的村民都在空地上炼钢。

  现在正是特殊的时期,全国各个都在进行大炼钢。

  所以当易中河到平安公社的时候,虽然已经快中午了,但是公社门口的空地上,还是人来人往的都在炼钢。

  空地上树立着不少的小高炉,不过易中河知道,以这样简陋的土炉子,加上木材做为燃料,根本就炼不出来有用的钢材。

  但是现在的人们近乎疯狂的热情,已经不是个人说什么能起到作用的了。

  所以易中河只能这么看着,而不敢提出任何的意见。

  但凡有人敢提出反对的意见,一定会被人当成反革命。

  所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易中河和赵锦州找到平安公社的负责人,让他称重点数,开回执。

  平安公社的负责人见时间已经快中午了,所以热情的拉着二人去集体食堂吃饭。

  两个人也没有扭捏,有热乎的饭菜吃,谁想啃干馒头。

  平安公社的食堂和红星公社差不多,甚至伙食更好,大锅里的烩菜除了白菜萝卜以外,还有肉。

  易中河问道:“主任,你们的伙食可以啊,我们今天才给你们送肉,你们还有剩余的肉啊。”

  平安公社的主任回到:“易同志说笑了,肉联厂给的配给早就没有了,今天食堂的肉食,因为昨天公社里有一头骡子去拉木头当燃料的时候,车子翻了,压到了骡子的脊椎,已经没办法治疗了,所以才会杀了吃肉的。”

  易中河和赵锦州才懒得管,你这肉是怎么来的,有的吃就行。

  两人很快就在平安公社的食堂里饱饱的吃了一顿,也就是现在集体食堂刚办没多长时间,伙食是真好,等过段时间再看。

  都不用等多长时间,就到过年,这集体食堂如果窝头,红薯还能还能管饱,都说明这公社的存粮多。

  吃过饭,公社主任当着两人的面,把属于他们平安公社的两千斤肉给称了出来,顺便写好回执。

  还没等易中河要走,主任喊住易中河,“易同志,我们平安公社非常感谢你们不辞辛苦的给我们送肉,所以这点骡子肉和馒头你们收下,也算我们平安公社聊表心意。”

  这些东西是主任真心想送的。

  这才月初,肉联厂就把这个月的配给给送来了,所以感谢感谢驾驶员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毕竟肉联厂负责的地方比较多,驾驶员给推个十天半个月也属于正常。

  甚至有些地方驾驶员不愿意过去,给你拖到月底,你也没话说。

  易中河也没有推辞,这破车开了这么远的地方,浑身都快散架了,收点辛苦费,也无可厚非。

  拿着东西,两人就直接启动车子,去下一个地方赶去。

  八十里铺公社,听名字就知道有多远,虽说和平安公社是在一个方向,但是并不是一条路,所以还有很长的路要开。

  刚上路,赵锦州就对着易中河说道:“中河哥,要不然去八十里铺的这段路就让我来开吧,你帮我看着点,我开车有没有什么问题。”

  易中河想了想,也点头同意。

  现在的路虽然不好开,但是慢点还是没问题的,现在又不是阴天下雨,或者大雪天气,这种时候不去锻炼驾驶员,还等什么时候。

  赵锦州和易中河换了位置,来到驾驶室,他也不是纯粹的新手,之前跟着师傅的时候,也摸过方向盘。

  这两天又跟着易中河学了不少的东西,所以他想着易中河的操作,开始缓缓的启动车子。

  易中河看着赵锦州的动作,感觉没什么问题,说道:“锦州,你的操作没有问题,就是有点生疏,多摸摸方向盘就行了。

  放心大胆的开,现在这路上有没有什么人,也没有车,甚至路边连个沟都没有,不用怕。”

第74章 继续拆车

  有了易中河的鼓励,赵锦州也慢慢的不那么紧张,驾驶动作也做的有模有样。

  这个时候的车,没有后世那么多的操作,属于比较好开的,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把住方向盘。

  毕竟没有助力的方向盘,转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但是对于赵锦州一个年轻小伙来说,这都不是事。

  赵锦州开车的速度不能和易中河比,易中河也没有催他,毕竟以后多一个人能开车,他也能轻松一点。

  下午一点钟,车子到了八十里铺公社。

  这个公社的主任,比平安公社的主任更加的热情。

  因为他们这里距离京城已经比较远了。

  正常情况下都是别的地方送完以后,才能轮到他们这。

  因为易中河加入车队,车队里能跑远路的又多了一个,所以于大勇就提前把偏远地区的给送了。

  月初就过来送配给,这是猪肉限量以后,八十里铺从来都没有过的经历。

  所以他们的主任才受宠若惊,对着易中河好一顿的感谢。

  因为在平安公社已经吃饱了,所以易中河两人谢绝了主任的邀请,直接卸货。

  主任一边安排人卸货称重,一边安排人去弄些土特产给易中河两人。

  八十里铺和其他地方一样都在集中炼钢,所以人都在这,卸车的人也多,很快就卸完,称重结束。

  八十里铺的主任提着一个背篓对着易中河说道:“易同志,这是我们八十里铺的社员对你们不辞辛苦给我们送肉的一点感谢,还望你们不要嫌弃。”

  已经不是这一次遇到这种事了,所以易中河直接让赵锦州收下,正常的人情往来,以后有他们这边的肉,提前给他们送过来就行了。

  其实这些公社的负责人,对于驾驶员这么客气还有一个原因。

  每个月初送过来的肉,肉基本上都比较肥,在这个时候,肥肉可比瘦肉好。

  如果现在的人去供销社买肉,买的是瘦肉,那么回到家以后一定会落得全家的埋怨。

  所以这些主任维护好驾驶员,驾驶员能够提前把肉送过来,如果等到月底,那基本上都是一些瘦肉了,虽然数量不会有差,但是肉的质量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回去的时候,易中河接着让赵锦州开车,这可把赵锦州给高兴坏了。

  开心的爬上驾驶室,启动车子出发回厂。

  回去是空车,赵锦州也相应的提了一点速度,所以在不到四点的时候,他们二人就开车来到了京城外围。

  这是路上的行人,车辆也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