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只手摘棉花
林栋哲扭头见庄图南没注意到这边,心一横,把半个身子探出窗外,轻声说:“不开心的时候就想想开心的事情。”
其实他最想说的就是让庄筱婷多想想他,但是这种话,总是哽在嗓子眼里,吐不出来。
庄筱婷似乎回了句什么,但列车开动起来的风声太大,林栋哲没听清。
他大声问:“你说什么?”
站台上送别的人群大声挥手告别,车厢里一片嘈杂。车厢顶端的电扇“吱吱”作响,吹出的热风聊胜于无。林栋哲在一片喧闹中努力辨识庄筱婷的话语,却什么也没听到。
列车越开越快,林栋哲再也顾不上掩饰,目光紧紧锁住庄筱婷的脸庞。
庄筱婷转头和向鹏飞说话,但在林栋哲以为再也看不到她的正脸时,她突然转过头,直直地看向他。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林栋哲看见庄筱婷微微一笑,嘴唇似乎又动了动。
列车加速驶离站台,向鹏飞和吴姗姗边追边挥手,庄筱婷静静地站着。
三人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视线中。
向鹏程看见林栋哲这副怅然若失的痴汉脸,顿时调侃道:“嘿,咱们的林大才子这是被哪个姑娘的眼波电到了?瞧你这一脸魂不守舍的样子,是不是对庄筱婷有意思啊?”
林栋哲被向鹏程这一问,脸颊微微泛红,但嘴上却不肯承认:“去你的,别乱说。我就是感慨一下离别之情,哪有鹏程哥想的那么复杂。”
“得了吧,我还不知道你?每次提到筱婷,你眼睛都比平时亮了几分。”向鹏程笑着戳穿了他,随即又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说真的,筱婷确实不错,学习好,人又文静,你要是真喜欢,可得加把劲啊。”
林栋哲苦笑了一下:“我现在哪有心思谈恋爱,广州那边的学习都等着我呢。再说了,庄筱婷也不一定看得上我。”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说不定她也正等着你开口呢。”向鹏程继续揶揄道,但眼神中却满是鼓励。
这时,上完厕所的庄图南也凑了过来,加入了他们的对话:“哎,你们两个聊什么呢?这么热闹。林栋哲,你可别告诉我你真的对我妹妹动了心思啊?哈哈。”
林栋哲有些心虚,翻了个白眼:“你们一个个的,就爱拿我开涮。行了行了,咱们还是聊聊到了广州之后的计划吧。”
于是,三个年轻人的话题很快从儿女情长转移到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上,车厢内的嘈杂声仿佛也变得不那么刺耳了。
而林栋哲的心中,却悄悄种下了一颗名为“期待”的种子,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与庄筱婷相遇,将那份未曾说出口的心意,勇敢地传达给她。
林武峰和宋莹为了林栋哲的学习环境,特意在广州租了一套二居室。
向鹏程和庄图南来广州玩,就暂时在林栋哲的房间挤一挤。
林武峰整天忙于新工作,早出晚归的,宋莹则懒洋洋地在新家里整理东西,整个人显得有点萎靡,不太愿意出门。
至于林栋哲,则被宋莹硬按在书桌前,逼着看广东的高中教材,说是要先适应一下。
两家人关系好,宋莹直接发话,让他们想在家待着就在家待着,不想在家就自己出去玩。
林武峰还想给他们点钱花,结果被向鹏程制止了。
“叔,您就别客气了,我这也算是有点小钱呢!”向鹏程笑着说道。
向鹏程和庄图南来广州,心情可不一样。
向鹏程是满心的好奇,想要好好探索一下广州。而庄图南则是陪着林栋哲来的,原本心情有点低落,但一到广州,就被这座城市的风貌和氛围深深吸引了,整个人都变得振奋起来。
庄图南已经学完了环境和建筑设计、城市初步设计等课程,画过不少城市设计图。
这次来到国内最开放、最现代化的城市,他格外珍惜这个机会,整天带着速绘本,在广州火车站、广交会展馆、广州东方宾馆新馆等建筑群中流连忘返。
不过,广交会和东方宾馆这些地方,他们只能在外面看看外观。
于是,庄图南干脆就泡在了广州火车站里,近距离地观察、感受这个交通枢纽和改革开放最前沿的门户。
“你看这些人,刚下火车就席地而眠,睡醒了就各自散去,就像水滴入海一样融入广州的街巷中。”庄图南指着广场上的人们说道。
向鹏程也感叹道:“是啊,广州真是个包容的城市。你看那候车室里,人挤人,空气里都是汗味和酸臭味,但大家还是前胸贴后背地粘在一起,焦躁地等待开闸。可一旦出了车站,他们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庄图南点点头,继续记录着眼前的一切。他早出晚归地泡在火车站里,用纸笔默默记录下这份光怪陆离,记录下这份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
而向鹏程则忙着进行市场调研。
“广州这边不愧是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学习。”向鹏程一边看着市场数据,一边对庄图南说道。
庄图南也点头赞同:“是啊,这次来广州真是大开眼界。看来我们得好好努力,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在广州晃荡了半个月后,向鹏程和庄图南决定回苏州了。他们谢绝了宋莹和林栋哲送行的好意,两人自行前往车站。
南国的夏天,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粘腻的闷热。庄图南站在火车站主楼前,目光紧紧盯着主楼两肩上那两条巨大的标语——“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眼神中充满了感慨。
“这标语真带劲!”庄图南忍不住说道。
向鹏程也点了点头:“是啊,每次看到都觉得心潮澎湃。”
广场上,车来车往,人潮如织。络绎不绝的人群和庄图南擦身而过,有衣着时髦的靓女,有西装革履的生意人,有学生,还有用扁担挑着鸡笼鸭笼的农民……各种各样的气味也争先恐后地涌入庄图南的鼻中:香水味、汽水味、汗臭味,甚至还有家禽的臭味。
“这味儿可真够复杂的。”向鹏程笑着调侃道。
庄图南也笑了:“是啊,但这就是生活的味道。虽然有些不好闻,但鲜活,且不容抗拒。”
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些味道都吸入胸膛,然后深深地感慨道:“这是自由繁荣的味道,是奋勇拼搏的味道。广州,真是个了不起的城市。”
向鹏程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咱们也该进站了。”
于是,两人随着前行的人流,缓缓步入了车站。
向鹏程和庄图南离开后,林栋哲突然就变成了孤家寡人一个。高三的学业压力山大,他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学习。林栋哲性格豁达,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自觉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然而,有一天早上,当他骑着自行车急匆匆赶往学校时,远远看到一个背影,像极了庄筱婷。
“太好了,赶上庄筱婷了,今天不会迟到了!”林栋哲心里一阵窃喜,猛地蹬了几下自行车,想要超过那个背影。
但就在这时,他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庄筱婷在苏州呢,我现在可是在广州啊!”
这一瞬间,林栋哲感觉心口像被什么重物压住了,疼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不得不把自行车停在路边,眼睁睁地看着那个背影渐行渐远。
广州清晨的街头,自行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林栋哲坐在车座上,眼泪不自觉地滑落。这一刻,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有多么想念庄筱婷。
“庄筱婷,我真的好想你啊……”林栋哲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回想起两人一起度过的那些时光,林栋哲心中充满了温暖。他们一起长大,一起看连环画,一起去少年宫,一起上下学……那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记得小时候,咱俩个头差不多高,打水时,庄图南一人拎一桶,咱俩合力拎一桶,巷子里的人都笑咱们呢。”林栋哲嘴角泛起一丝苦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夏天,他们每天晚饭前都会合力把饭桌搬到院子里,久而久之,两人过门槛时的步伐都完全一致了。
假期里,他们还会一起去废品收购站卖废纸和作业本,然后一分一毛地分账,连黄玲和宋莹都笑话他们:“菜刀菜板都分家了,你俩还分得这么清!”
想到这里,林栋程又笑了,但随即又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中。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庄筱婷在他的生活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位置。
就像左手和右手一样自然,就像光和影一样密不可分。只是,他以前从来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庄筱婷曾是他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常客,但现在,她的身影却缺席了林栋哲的生活。
林栋哲有些恍惚地走出家门,脚步漫无目的地向前。
楼道里,一梯三户的布局让各家门口都堆满了杂物,楼梯间也光线昏暗。
一个邻居正扛着自行车上楼,林栋哲连忙侧身避让,摸着黑一步步往下走。
他晕头转向地走出居民区,马路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小店。其中两家小卖部都提供电话服务,只要付费就可以打市内或长途电话。
林栋哲摸了摸口袋里的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他居然清晰地记得小巷口那家小卖部的电话号码!他毫不犹豫地拨通了这个号码。
听筒里,电波声滋滋地响起,接着传来了熟悉的乡音:“喂,哪一位?找谁?”
林栋哲深吸一口气,说道:“我是林栋哲,麻烦您帮我叫一下庄筱婷,可以吗?”
第170章 更进一步
1987年的那个夏天,热得让人直喘气,电风扇呼呼地转,却怎么也吹不散满身的汗水,蝉儿们也像是中了暑,叫声一个比一个响亮,吵得人心里直痒痒。
这一年,事儿可真不少。
向鹏飞、林栋哲和庄筱婷三人经历了高考的大浪淘沙。
向鹏飞遗憾落榜,而林栋哲和庄筱婷则携手踏入了复旦大学的校门,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
与此同时,向鹏飞的哥哥向鹏程和庄筱婷的父亲庄图南也迎来了他们大学生活的尾声。
向鹏程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工作的怀抱,而庄图南则选择了继续深造,留在了校园里攻读研究生。
李佳毕业后进规划局工作,会有上海户口。
如果庄图南和李佳结婚,则有留沪优先权,也可以把户口从学校迁到李佳的户口本上,从上海集体户口变成上海家庭户口,找上海本地的工作有很大优势。
庄图南却皱了皱眉,心里盘算着:“虽然这样确实能省不少事,但长远来看,我还是想再提升一下学历,这样以后的路才能走得更宽。”
李佳听了,微微一笑,表示理解:“我也这么想,我可不想成为你的拖累。”
看着朋友们都前程似锦,向鹏飞却陷入了迷茫。
“鹏飞,你还是再复读一年吧,明年一定能考上个好大学。”庄桦林,向鹏飞的母亲,一脸焦急地劝说着。
向东,向鹏飞的父亲,也在一旁附和着:“是啊,孩子,咱们家现在条件也不错,你再努力一年,肯定没问题的。”
可向鹏飞却摇了摇头,一脸坚决:“爸妈,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再复读也只是浪费时间。我已经考了驾照,我想出去跑车,闯闯看。”
庄桦林一听,顿时急了:“你这孩子,怎么能这么自暴自弃呢?”
向鹏飞苦笑了一下:“妈,我真的不想再过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生活了,我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我的未来。”
向鹏程也觉得向鹏飞这样挺好的,勤劳一点也能致富,但是出去嘛,没必要!于是提议让他组个运输队帮自己拉货。
向鹏飞一听,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他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还能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收入。
“哥,你这提议真是太好了!”向鹏飞激动地拍了拍向鹏程的肩膀,“我一直想找个正经事儿做,既能赚钱又能证明自己。组运输队,既能发挥我开车的技术,又能让我多接触些人脉,说不定以后还能发展得更大呢!”
向鹏程满意地点点头,他了解自己的弟弟,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做起事来塌实肯干,是个值得信赖的人。
“好,那你就去准备吧。先租几辆靠谱的货车,再招几个靠谱的司机。记得,我们要的是服务质量,口碑打出去了,生意自然就来了。”
向鹏飞领了命,立刻行动起来。他跑遍了周边的汽车市场,精心挑选了几辆性能优良、价格合理的货车。
同时,他也开始四处物色司机,不仅要求驾驶技术过硬,更看重人品和责任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一支由几辆货车和几位经验丰富的司机组成的运输队正式成立。
运输队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除了厂里的活儿,大伙儿还会私下接点“外快”,比如顺道捎个人啥的,也算是额外捞点油钱。这事儿,向鹏程是默许的,但有个前提,那就是别太过界。
这样一来,运输队的兄弟们个个荷包鼓鼓,每个月能多出两三百块的进项。向鹏飞呢,不仅彻底告别了伸手向父母要钱的日子,还能每个月往家里孝敬一百大洋。五十块当伙食费——他一天就两顿饭在家吃,这数儿给得,算是挺大方了。
“爸,妈,这个月我挣得还行,给你们留了点。”向鹏飞手里攥着钱,脸上挂着笑,心里头那个美呀。
“儿子,你能这样想,我们老两口就知足了。”庄超英接过钱,眼眶有点湿,“你自己在外头也得顾好自己,别太累了。”
黄玲在一旁附和:“是啊,看你爸,天天念叨你,说你现在是能独当一面了。”
棉纺厂那边,这些年日子不好过,黄玲一个月到手一百一,庄超英稍微多点,一百二。得知向鹏飞的收入后,两口子先是惊讶,随后也就释然了。
“挣钱多,那是应该的,你看他那整天忙前忙后的样儿,能不累嘛?”黄玲叹了口气,既心疼又骄傲。
庄超英点点头:“是啊,年轻人嘛,就得拼一拼。咱们也得加油,别给儿子拖后腿。”
这一家子,虽然各有各的辛苦,但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块拧,日子嘛,总能越过越好。
向鹏程已经毕业了,工作的稳定让他开始认真思考起与吴姗姗的未来,结婚这件大事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
某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他精心挑选了几样礼物,带着一颗忐忑又期待的心,再次踏入了那个熟悉而又略显陌生的小院——吴姗姗的家。
这一次,他的身份不再只是姗姗的男朋友,而是即将成为这个家庭一员的准女婿。
刚迈进门槛,吴建国那熟悉而温暖的笑容便迎了上来,眼里满是慈爱与欢迎。
“哟,鹏程小子,你可算来了,快进来歇会儿。姗姗刚还在屋里嘀咕呢,说你这人咋这么磨蹭。”吴建国一边笑呵呵地接过向鹏程手里的东西,一边招呼着他进屋。
向鹏程憨厚一笑,挠了挠头:“吴叔,我这不是紧赶慢赶地来了嘛。还给您和阿姨备了点薄礼,您二老可别嫌弃。”
话音未落,张阿妹从厨房探出头来,脸上堆着笑,但那笑容里似乎藏了点别的什么:“哎呀,鹏程啊,人来了就好,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来来来,快坐下歇会儿。”
她边说边接过向鹏程手里的礼物,眼睛不自觉地往里瞟了一眼,见都是些价格不菲的礼品,心里不由得泛起了嘀咕。
“这孩子,真是太客气了。”张阿妹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是滋味。
毕竟,珊珊不是她亲生的,有时候她也会私下里嘀咕:“要是鹏程能看上咱家小敏该多好啊。”
向鹏程没察觉到张阿妹的心思,他坐在沙发上,和吴建国聊起了家常:“吴叔,最近厂里咋样啊?我听姗姗说,最近订单多了些。”
吴建国叹了口气:“是啊,订单多是好事儿,可人手不够也是头疼。不过啊,咱慢慢想办法,总能挺过去的。”
这时,张阿妹端着茶水走了出来,打断了他们的对话:“来来来,喝茶喝茶。鹏程啊,你和姗姗的事儿,你们自己心里有数就行。阿姨我啊,就盼着你们都能好好的。”
向鹏程接过茶杯,心里明白张阿妹话里有话,但他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毕竟,他和姗姗的感情,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饭桌上,气氛温馨而融洽。
上一篇:龙族:我,迈巴赫,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