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凡人歌开始 第93章

作者:只手摘棉花

  “舅妈,你就别客气了。”向鹏程坚持道,“我现在工作还算稳定,每个月都能有点结余。你们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不管啊。”

  “再说了,这段时间鹏飞也在这边住了挺久的了,这就当是伙食费吧!”

  向鹏飞的成绩差得离谱,于是也托关系转到了附中,让庄超英帮衬着。

  庄超英在一旁看着,心里也是一阵感动。他没想到,向鹏程这个外甥竟然如此懂事,懂得体谅家里的困难。

  “黄玲,你就收下吧。”庄超英开口劝道,“鹏程一片心意,咱们也不能辜负了。”

  黄玲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接过了向鹏程手里的钱:“好吧,鹏程,谢谢你。这笔钱我们会好好用的,等以后家里情况好转了,再还给你。”

  向鹏程笑着摇了摇头:“舅妈,你说什么呢?都是一家人,还什么还啊?只要你们过得好,我就开心了。”

  这一刻,庄超英和黄玲都深深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力量。

  “黄玲,待会儿把这钱给图南汇过去吧!就不要让他在外边做家教了,安心去实习就行了!”

  庄超英还是总记得庄图南。

  向鹏程闻言,也说道:“图南哥要去实习?”

  “他接到了系里教授的紧急工作任务,要去平遥古城做测绘!”黄玲解释道。

  周边的几座古城,介休、太谷都拆了,平遥县也急了,正大兴土木建设新城,按平遥县现有的规划,古城中心建广场,造环形交叉口,修商业大街,按这个规划,古城就完了。

  因此,他们同济建筑系也是感到迫在眉睫。

  向鹏程在得知庄图南即将前往平遥实习的消息后,心里又一次泛起了涟漪。

  他知道,实习不仅是学习的机会,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庄图南虽然勤工俭学,但手头并不宽裕,这次远行必然需要更多的资金准备。

  “大舅妈,这笔钱,你们就留着自己用吧,我还有钱,我给图南哥汇钱吧!”

  “鹏程,这……”

  “没事的,我有钱!”

  真是够豪横的一句话啊。

  顿时让庄超英和黄玲哑口无言。

  …………

  “图南哥,听说你要去平遥实习啦?一个人在外,记得多带点钱备用哈。”向鹏程在电话里关切地提醒着,话音未落,他已经脚底生风,直奔银行,给庄图南的账户上添了三百块大洋。

  庄图南正埋头于行李之间,为即将到来的实习之旅做准备,手机短信提示音突兀地响起。一看,是汇款通知,数字虽小,却让他心头一暖,随即拨通了向鹏程的电话。

  “鹏程,这钱是你汇的吗?太多了,我真的不能收。”庄图南的声音里满是感动,但拒绝之意也很坚决。

  “图南哥,咱俩还分你我呀?”向鹏程在电话那头笑得爽朗,“出门在外,吃好住好最重要,别省着。这点钱对我来说就是毛毛雨,你就安心收下吧。”

  庄图南沉默片刻,他深知向鹏程的脾性,这份情谊重如泰山,推辞不过,只好点头答应:“好吧,鹏程,我收了。你放心,这次实习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你的期望。”

  “这就对了嘛,图南哥!”向鹏程在电话那头拍了拍不存在的“胸脯”,“等你回来,咱们再好好聚聚。记住,有啥困难,一句话的事儿!”

  庄图南笑着应允,声音里充满了坚定和感激:“好兄弟,这份情我记下了。未来路上,咱们互相扶持,一起闯!”

  虽然向鹏程心里清楚,以自己的能力,目前还真不一定有什么需要庄图南这个大忙人帮忙的地方,但他还是乐呵呵地回应道:“图南哥,你这话我可记心里了。将来哪天我真的遇到难题了,可就得靠你这位高手出手相助了。”

  庄图南闻言,笑声爽朗:“哈哈,没问题,鹏程。只要你不嫌弃我技术不够硬,或者时间不够多,随时找我。咱们兄弟,能帮一把是一把。”

  向鹏程点头笑道:“那必须的,图南哥的技术我可是打小就佩服的。等你从平遥回来,咱们得好好聊聊,说不定我还能从你身上学到不少新东西呢。”

  两人又聊了几句,庄图南那边因为要赶行程,匆匆挂了电话。

  …………

  经过两个月的漫长等待,棉纺厂的职工们终于迎来了迟来的工资,但遗憾的是,往年夏天必不可少的每月一块五毛的防暑降温费却悄然消失了。

  这事儿,就像一股冷风,吹进了每个人的心田,让人不禁感叹时局的变迁。

  “鹏程,你听说了吗?这个月工资虽然发了,但防暑降温费没了。”吴姗姗一脸愁容,来找向鹏程倾诉。

  向鹏程闻言,也是叹了口气:“是啊,这年头,什么都得省着点儿。连防暑降温费都取消了,看来咱们得更加精打细算过日子了。”

  吴姗姗点了点头,但随即话锋一转:“不过,鹏程,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师范毕业了,分配到小学当老师了,这下可算是端上了铁饭碗!”

  向鹏程一听,眼睛一亮:“真的吗?姗姗,太好了!这可真是个大好消息!恭喜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吴姗姗笑得合不拢嘴:“谢谢你,鹏程。我一直都想当老师,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以后,我也可以为学生们传授知识,培养他们的未来了。”

  吴姗姗最高兴的就是自己能够挣钱了,这就意味着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再依赖父母,可以更加独立自主地生活。

  “鹏程,你知道吗?我现在最开心的就是能自己挣钱了。”吴姗姗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以前总是伸手向父母要钱,心里总是有些不自在。现在好了,我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还能存下一些钱来规划未来。”

  向鹏程微笑着点头,他深知这份独立对吴姗姗意味着什么:“姗姗,你真的很棒。能够自己挣钱,不仅让你更加独立,也让你更有底气了。我相信,你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吴姗姗感激地看着向鹏程:“谢谢你,鹏程。你总是这么支持我。有了你的鼓励,我更加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吴姗姗突然提议:“鹏程,要不我们一起去庆祝一下吧?我请客,怎么样?”

  向鹏程笑着答应:“好啊,姗姗。那我们就去吃点好吃的,好好庆祝一下你的新生活。”

  于是,两人一起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点了几个小菜,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刻,他们共同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而言之,这一切都在朝着好的一面前进着。

第166章 初恋要夭折?

  平遥之旅虽然路途艰险,但庄图南却收获满满,最大的惊喜莫过于——他心动了,对象正是李佳!

  不过,他的这份初恋刚刚萌芽就经历了一场大风霜。

  不过,李佳的爷爷奶奶家最近却笼罩着一层阴霾。

  李佳考上大学,要回上海了,家人们自是满心欢喜。

  毕竟,这么优秀的孙女,逢年过节才回来一趟,还总是抢着干活、辅导表妹功课,简直就是家里的宝贝。

  她回上海,完全不会给爷爷奶奶添乱。

  可弟弟李文就不一样了,他得来上海读高中,得住爷爷奶奶家。

  这老房子本就拥挤,五口人挤在二十多平米的空间里,爷爷奶奶和表妹一间,叔叔婶婶一间,厨房单独隔开,厕所还得公用。

  再加上隔音不好,李文一来,这日子就更难过了。

  爷爷奶奶屋里,两张床挤得满满当当,过道狭窄得只能容一个人侧身通过。李文要是打地铺,那半张地铺还得塞到床底下,想想都憋屈。

  婶婶更是坚决反对:“两个孩子异性,哪能几年都挤一个屋?”

  叔叔婶婶的房间还得兼顾餐厅和书房,双人床边摆个五斗柜,再搁张小方桌,白天吃饭,晚上还得把小方桌一分为二,架上电视,一家人围着看。表妹呢,就只能在电视后头写作业。

  李佳爸妈也愁啊,商量着让李文睡厨房,晚上和表妹一起写作业,等家人都洗漱好了,再在厨房展开折叠床睡觉。结果婶婶一听就炸了:“厨房里睡人?冬天西北风一吹,不得冻死人啊!”

  假期眼看就要结束了,李佳爸妈着急给孩子落户,结果户口本还找不着了!常年放在大衣柜抽屉里的户口本,就这么不翼而飞了。

  爸爸颤声问奶奶:“户口本呢?”

  奶奶支支吾吾地说:“你弟弟不同意文文落户。”

  爸爸一听,多年的委屈和失望瞬间爆发:“我等这个政策等了多久?你知不知道囡囡妈妈为它哭了多少次?我们在雪地里站了两天,就为了见领导一面,就为了告诉他们,我们是上海人,我们的孩子要回上海!”

  爷爷也怒了,手指直颤,可听了这话,又无力地垂了下去。

  爸爸神情狰狞:“老二不同意是吧?当初要不是我下乡,他哪能留在上海?他凭什么不同意?”

  爸爸逼近奶奶:“户口本呢?给我!”

  爷爷大喝:“孽障!你在逼你妈?我还没死,这个家还轮不到你作主!”

  爸爸一脚踹在大衣柜的玻璃镜上,镜片四溅,碎了一地,也碎了他心中的亲情。

  李佳接到电话,火速赶到爷爷奶奶家,一看这架式,心都凉了。

  她搂住哭泣的妈妈,直视爷爷和叔叔:“让弟弟落户,我们保证不分房子。”

  叔叔一脸尴尬:“佳佳……”

  妈妈下意识地拉住李佳,李佳轻轻拍了拍妈妈的手背。

  她语调平和:“爷爷,政策要求必须有落户地址,请您让弟弟把户口落在这套房子里。我们只要户口,我保证,我和弟弟将来绝对不分这套房子。”

  说完,她又补了一句:“我可以写保证书。”

  一家人来到街心公园,坐在石桌旁。

  爸爸长叹一声,自嘲地笑了:“囡囡,你都想到了,我怎么就没想到是因为房子呢?”

  李佳道:“班里有几个上海本地姑娘,她们经常说家里的矛盾,我多少知道一些。家里那么小,谁也不想再多几个人,更不想将来房产有纠纷。”

  她轻声说:“爸,等文文户口落好了,你们带他回家吧。”

  妈妈固执道:“农场不是我们的家。”

  李佳微笑:“不是你和爸爸的家,是我和文文的家。”

  她继续道:“真正的‘软着陆’是像我这样,考上有宿舍的中专或大学。你们带文文回去,要么复读一年考中专,要么上完高中考大学。”

  李佳坚持:“不要让文文寄人篱下,受叔叔婶婶的白眼,睡在厨房里。”

  妈妈还是很迟疑:“可是……”

  李佳说:“我还有两年就毕业了,我想办法留上海工作,将来我照顾文文。”

  一家人就这么在公园里坐了一整晚,第二天早上,李佳才回了宿舍。

  她坐在书桌前,想了很久很久,最后打开上锁的抽屉,拿出那些厚厚的信封和速绘本。

  信封里是爸妈的来信,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叮嘱她好好学习,争取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

  李佳盯着那些信件,一封封翻阅,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爸妈是那么渴望回到上海,那种执念,几乎渗透了她成长的每一个角落。

  不仅是爸妈,连同他们身边的朋友,同学的父母,似乎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回城。

  在这样的环境下,李佳对生活的概念还模糊不清时,就已经被赋予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回上海。

  “佳佳,等你长大了,咱们一起回上海。”妈妈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上海,那可是个大城市,咱们得回去。”爸爸的眼神里,总是充满了对上海的向往。

  在这样的熏陶下,李佳学会了上海话,家里那台收音机,播放最多的也是越剧。

  上海,对她来说,既庞大又细微,她仿佛被这个城市的影子笼罩,无法再有自己的憧憬。

  “我真的喜欢上海吗?”李佳在心里问自己,但答案总是模糊不清。

  虽然对上海没有归属感,但她也从未想过要留在其他地方。平遥之行,却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不同的憧憬。

  那种憧憬,包含了忐忑、期待、忧伤和喜悦,比她所能想象的还要美好。

  她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与上海截然不同的世界。

  然而,当她看到爸爸腿脚上那触目惊心的伤痕时,她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我不能这么自私。”李佳在心里默默地说。

  她决定,要让上海完全吞噬自己。吞噬她对家乡的思念,吞噬她对上海的抗拒,还有那份刚刚萌芽的憧憬。

  “妈,我决定了,我要留在上海。”李佳看着妈妈,眼神坚定。

  妈妈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只要你开心,妈都支持你。”

  李佳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让她失去很多,但她更清楚,这是为了家人,为了那份沉甸甸的亲情。

  当然,当她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庄图南就已经被她默默地放在了心底的一个角落。

  那份初生的情愫,如同夏日里的一场骤雨,来得猛烈而短暂,却在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图南,对不起。”

  李佳在心里轻轻地说,她知道这个决定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也明白这将会是她与庄图南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但她更清楚,她不能自私地只考虑自己的感情,而忽略了家人的需要和期待。

  庄图南隐约感觉到李佳身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他选择沉默,没有直接询问,内心却像被乌云笼罩,满是挫败感。

  终于,他忍不住向表弟向鹏程倾诉。

  “鹏程,我好像失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