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凡人歌开始 第74章

作者:只手摘棉花

  庄超英闻言,眼神里闪过一丝欣慰。

  他拍了拍向鹏程的肩膀:“鹏程啊,你大舅舅我这辈子最不愿意走后门的。但为了你,欠点人情,走走后门,这又算得了什么?只要你将来能有出息,我这心里就高兴了。”

  “可是,大舅舅,”向鹏程显得有些犹豫,“我不想因为我,让您在同事们面前难做,更不想让您因为我而背负什么不必要的压力。”

  庄超英笑了笑,眼神中满是慈爱:“傻孩子,你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

  向鹏程沉默片刻,眉头微蹙,似乎在内心做着激烈的斗争。

  终于,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庄超英。

  “大舅舅,真心感谢您的美意。但我心里已经有了打算,附中,我可能不去了。”

  庄超英一听,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显得有些不悦。

  “鹏程,你这是在胡闹吗?想考大学,又不肯正经上高中,这像什么话!”

  “大舅舅,您听我说。”向鹏程见状,连忙解释道,“我不是盲目自信,是真的有自己的计划。我知道高考不易,但我相信,凭借我的能力和努力,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庄超英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鹏程啊,舅舅知道你聪明,但高考可不是儿戏,一步错步步错啊!”

  向鹏程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大舅舅,您放心。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清楚该如何去实现。请您相信我,我一定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庄超英看着向鹏程那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怒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无奈和担忧。

  他知道,这个孩子主意已定,再劝也是徒劳。

  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管不了太多!

  于是,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好吧,既然你已经决定了,舅舅也不再强求。但记住,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全力以赴,不要让自己后悔。”

  …………

  接下来的日子里,向鹏程也是一边偷偷私自下乡干活,一边写点诗歌发表。

  短短半年下来,他身上就积累了两千多块钱。

  可以说,他在苏州混的这半年,甚至比庄桦林和向东半辈子挣的钱还多。

  这真是悲哀啊!

  这段时间里,向鹏程也是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一场面向社会人士的学历验证考试。

  这就意味着,他明年可以参加高考预考了。

  得知向鹏程可以通过考试的消息,正在上中专的吴姗姗立刻给他打来了电话,语气里满是兴奋和祝贺。

  “鹏程,我听说了,你真的可以参加高考了?太棒了!”

  向鹏程在电话这头,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是啊,姗姗,没想到这么快就让你知道了。”

  吴姗姗继续说道:“我就知道你可以的。这次机会来之不易,你可一定要好好把握啊!”

  其实她就是很懊悔自己的结局。

  向鹏程点了点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两人聊了一会儿,吴姗姗突然话锋一转,有些调皮地说:“对了,鹏程,等你考上了大学,你可别忘了我啊!”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电话亭内的吴姗姗俏脸莫名红了一下。

  不知道怎么的,她就说出了这样的话。

  向鹏程闻言,哈哈大笑:“肯定不会,到时候一定请你大吃一顿,庆祝我们的友谊长存!”

  每当假期的时候,吴姗姗总会抽时间来找向鹏程,两人大多是在公园的树荫下讨论着各自的学习心得,或是跟向鹏程探讨诗歌。

  两个同病相怜的人总是容易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向鹏程和吴姗姗便是如此。

  虽然吴姗姗姓吴,但是吴家对于她而言是很陌生的。

  “鹏程,有时候我真的很羡慕你,能够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高考梦。”吴姗姗感慨道。

  向鹏程哪里还不知道吴姗姗始终是没放下吴建国投改她志愿的事情。

  这等事情,哪怕是向鹏程看来也是没办法指责吴姗姗的。

  只能说,这是造化弄人吧!

第143章 初来上海

  最近,向鹏程完成了一部直击现实的小说,名为《哪里有我的家》。

  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知青返城浪潮中的阴暗角落,特别是对一些女知青的难以言说的经历进行了真实描绘。

  在知青纷纷回城的当下,这样的小说无疑会引发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其内容的真实性过于震撼,《收获》杂志社特意来信,邀请向鹏程前往上海总部,商量修改事宜。

  这封信的到来,在小院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鹏程还是个孩子,一个人去上海怎么行?”黄玲担忧地说。

  “但杂志社这么诚心邀请,我们也不好意思拒绝啊。”庄超英思忖着。

  “我觉得鹏程还是得去一趟。”庄超英最终下了决定,“不过,我不放心他一个人出门,我陪他一起去吧。”

  庄超英的提议一出,几个孩子立刻兴奋起来。

  “我们也要去!我们也要去!”他们嚷嚷着。

  林栋哲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一直想去大城市看看呢!这次机会难得!”

  庄图南和庄筱婷兄妹也是很想跟着一起去。

  “大舅舅,咱们就一起去吧!”向鹏程觉得大家一起去一趟上海也不错。

  …………

  苏州汽车站。

  刚上车的林栋哲就有些坐不住了,满脸好奇地望着庄超英。

  “庄老师,上海是啥样的?比咱们苏州还大吗?”

  庄超英笑着回答:“比苏州大多了,你们几个小家伙可得跟紧了,走丢了可就麻烦了。”

  “知道了!”几个孩子齐声应答。

  林栋哲接着问:“那上海有啥好玩的呢?”

  庄超英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毕竟我也是第一次来上海。”

  林栋哲的好奇心不减:“庄老师,那你打算带我们去哪儿逛逛呢?”

  庄超英想了想:“先去杂志社送鹏程报到,然后在城里随便转转,下午咱们就回苏州。”

  “哦!”林栋哲点了点头。

  坐在后排,庄筱婷挨着向鹏程坐着,她忽然想起了什么。

  转头看向向鹏程,小声问道:“鹏程哥,你给杂志社投的那个故事,是不是上次你给我看的那篇啊?”

  “嗯!”向鹏程肯定地点了点头。

  庄筱婷调皮地歪着头问:“那我岂不是除了你,第一个读到这个故事的人?”

  向鹏程微微一笑:“我记得我只给你看过。”

  “什么叫‘只记得好像’嘛!”庄筱婷假装生气。

  向鹏程连忙笑道:“我想起来了,你就是第一个看到的。”

  “你真讨厌!”庄筱婷反应过来,知道向鹏程在逗她。

  她回忆起往事:“记得我一年级时,老师问我们将来想成为什么人。同学们有的说要当科学家,有的要当老师,还有的想成为作家……”

  庄筱婷接着说:“那时候我觉得这些都离我好远。没想到,比我大两岁的哥哥,竟然快要成为作家了,感觉像做梦一样。”

  向鹏程谦虚地说:“还算不上作家呢。这故事其实是听别人讲的,我只是把它用文字写下来而已。”

  庄筱婷“哈哈哈”地轻声笑起来。

  两个多小时后,大巴缓缓驶入上海汽车站。

  “都跟着我走,别掉队!图南,你照顾好弟弟妹妹!”庄超英领着四个孩子走出车站。

  孩子们排成一列小纵队,庄筱婷走在最前面,林栋哲紧随其后,向鹏程在中间,庄图南则负责押后。

  “师傅,我们去……”庄超英刚开口询问路线。

  一出车站,庄超英便拦下了两辆拉客的三轮车,告诉司机目的地后,安排孩子们上车。向鹏程、庄筱婷和庄图南坐同一辆车,而林栋哲则和庄超英同车。

  路上,林栋哲看着与苏州截然不同的街景,兴奋得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哇,上海的建筑好高啊!跟苏州太不一样了!”

  “这边的车好多啊!”

  ……

  二十多分钟后,他们顺利到达了《收获》杂志社,这里同时也承载着上海作家协会的办公与编辑职能。

  “请问,《收获》编辑部是在这儿吗?”庄超英走到门卫室前,拿出编辑部寄给向鹏程的信件,递给门卫询问道。

  门卫接过信件,迅速看了一眼,然后指了指里面说:“对,就在里面!”

  “好的,谢谢您!”庄超英感激地说。

  转身面向孩子们,庄超英安排道:“图南,你带着弟弟妹妹在这里等会儿,别乱跑,我带鹏程进去一趟。”

  庄图南懂事地点点头:“嗯,知道了。”

  庄超英还不忘对门卫说:“同志,麻烦您帮忙照看一下这几个孩子,我们很快就回来,谢谢!”

  “没问题,你们快去吧!”门卫爽快地答应了。

  ……

  庄超英领着向鹏程,找到了《收获》编辑部的牌子,轻轻敲了敲那扇半开的门。编辑部的众人纷纷投来目光。

  庄超英礼貌地问:“请问,沈启荣老师在吗?”

  沈启荣虽是编辑部的实际负责人,却并非主编,此刻,一个戴着眼镜、身着白衬衫的中年男子应声答道:“我就是沈启荣。”

  庄超英微笑着说:“老师您好,我是……”说着,他扬了扬手中的信件。

  沈启荣打断了他的话:“信给我吧。”

  他走过来,从庄超英手中接过信,匆匆浏览了一遍,然后惊讶地说:“您就是《哪里有我的家》的作者向鹏程啊?”

  向鹏程连忙摆手:“不是我、不是我……”

  庄超英急忙指向一旁的向鹏程:“他才是向鹏程,我是他舅舅。”

  沈启荣一脸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孩子,向鹏程,似乎难以置信。

  向鹏程见状,鼓起勇气,大方地自我介绍起来:“沈老师您好,我是《哪里有我的家》的作者,向鹏程。很高兴我的作品能得到您的关注,也很期待能和您以及编辑部的老师们交流修改意见。”

  沈启荣听后,眼神中流露出赞赏之色。

  他微笑着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向鹏程的肩膀:“真是后生可畏啊,向鹏程同学。像你这样有趣的年轻人我还是第一次见!”

第144章 小神童向鹏程

  “《哪里有我的家》这部作品,是根据你的亲身经历写的吗?”沈启荣曾给向鹏程审阅过稿件,不禁好奇地问道。

  向鹏程摇了摇头,回答道:“不是的。不过,我爸妈都是下乡的知青,我小时候在GZ省的乡下长大。”

  “这个暑假,我被送到舅舅家过。来这里的路上,我偶然听到一些回城的知青聊天,说他们下乡的地方有很多被知青遗弃的孩子。”向鹏程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慨。

  “我也是知青的孩子,听到这些,我就忍不住想,那些被遗弃的孩子会经历什么,我又能做些什么去帮助他们。所以,我就写下了这个故事。”

  庄超英和黄玲昨天光顾着高兴了,都没问向鹏程写的是什么内容。

  现在听完向鹏程的创作动机和故事梗概,庄超英惊讶得合不拢嘴。

  “这孩子真是太聪明、太成熟了。”庄超英感叹道。

  编辑部的其他人也有同感,纷纷点头。

  “瞧这口才,真是了不得,比很多成人作者都强!”沈启荣也忍不住赞叹道,眼中满是惊讶,“原本以为向鹏程是个老先生呢,没想到竟然是个小神童!”

  “以你现在的年纪,能写出这样有深度的故事,真的很不容易。”沈启荣由衷地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