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99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但还是要继续走啊!”

  ……

  同一天,材料科学部临时组建的专家评审组,来到了西京交通大学的金属实验室。

  这个专家评审组是由七名成员专家的,其中也包括先到的曹东明,其他也是各高校、机构的金属合金领域专家。

  他们本来没有想这么早来,定的时间是下周末,结果曹东明先来了,他们也只能跟着过来。

  专家评审组的每一个人,对于金属实验室的研究都是有兴趣的,来了以后和曹东明一样关心起了研究问题,梳理了整个研究过程以后,他们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就打算带着制造好的合金回去做检测。

  “这应该就是最终成果了吧?你们实验室可以准备做结算了。”

  有个领头的专家说道。

  他是励继平,六十一岁,有色金属的顶级专家,首都大学教授,科学院院士,也是专家评审组的领队。

  专家评审组过来就是做审核,发现研究没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带着最终的成品回去做检测,同时等待金属实验室做详细的报告。

  在经过一系列的审批、盖章以后,项目就可以结算了。

  后续收尾就和专家评审组无关了。

  彭辉听到励继平的话,反倒是犹豫了,“励院士,我们还没打算结算项目啊?”

  “为什么?”励继平满是不理解的问道。

  其他人也都看过来。

  彭辉也是老资格的材料专家,但专家评审组几个人,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不比他差,一群人一起看过来,他还是有点压力的,但还是坚持说道,“王浩教授的分析工作还没结束。他前天和我说,下一个报告会在今天或者明天出来。我还想着根据他的分析结果,再做一次实验看看。”

  “一次分析应该没关系吧?”励继平皱了皱眉头,在他的理解里,材料研究的数据分析人员,是属于新发展的一个岗位。

  如果追溯到二十年、三十年前,材料研究团队里,根本就没有数据分析员的职位。

  材料的研究就是不断的做实验,温度不行就提升温度,熔炼不均匀就找新方法,坐在那里分析数据能有什么用?

  专家组的人也听说了王浩的分析对于成果的促进作用,但听说的和亲眼见到的,感受完全是不一样的。

  他们不否认分析是有效果的,同时也觉得运气成分很高。

  以他们过去的研发经验来说,一、两次的数据分析,一、两次的实验,根本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曹东明倒是觉得王浩的分析有意义,而且里面用的方法有一定价值,但也没有办法否认其他人的观点,因为他带队做了很多研究,团队里的实验数据分析人员,分析出来的结果,不能说完全没帮助,但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

  这就是大部分材料研究的现状。

  如果能够通过科学的分析,一步步的推进并研发出预想效果的材料,国内的高端材料领域,也不会长期被国外卡脖子了。

  之前彭辉和专家们的理解也是一样的,但他可是亲身经历了研究过程,卡了几个月的问题,被王浩三言两语解决了,之后做了个分析,就制造出了抗拉强度1560兆帕的合金。

  现在说分析没用?

  那些复杂的分析,有用没用不敢百分百肯定,但是听王浩的肯定没错。

  这就是彭辉的想法。

  他很坚决的摇头,甚至怼了励继平一句,“我还是觉得要等着王浩教授的分析结果,还要再做一次实验。而且,我们只是上报了成果,也没说要结算项目啊?”

  这一句话怼的专家评审都无话可说。

  材料科学不重视金属实验室的研发成果,才组建专家评审组过来看看,并不是让他们来验收成果的。

  只不过其中有几个人,想着把制造好的合金带回去检测,就不用再跑一趟,才建议说直接做成果结算。

  专家评审组的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觉得多做一次实验是浪费时间,但没办法反驳彭辉说的话。

  最后还是曹东明站了出来,“这样吧,不是说今天或明天就能出结果?要不就再等一、两天,反正也来了趟西京,这可是个历史底蕴浓厚的城市啊,趁着机会可以到处转转。”

  这句话顿时缓和了气氛。

  两边都有了台阶下,气氛也就轻松了许多。

  ……

  等应付了专家评审组以后,彭辉也感觉很有压力。

  现在是他选择相信王浩,认为有分析结果以后,一定能制造出强度更高的钛合金。

  几个专家都不这么认为,但还是妥协决定多待两天。

  如果两天后真能制造出强度更高的合金,自然就是大涨了面子,专家评审们也无话可说,甚至还会为此感到惊叹。

  否则,就丢了个大脸。

  专家评审组的人,并不是以评审工作为职业的,他们都来自个高校、机构,也都有各自的工作,而且都是非常忙的,就像是曹东明,手里有五个项目要做,回去就能忙得不可开交。

  两天,听起来很短,但平白的耽误两天时间,确实会有些郁闷。

  彭辉也理解几个额专家评审的感受,但他还是必须坚持,因为他对王浩无比的信任。

  或者说,金属实验室上下,都已经对王浩无比的信任。

  彭辉给王浩打了电话问了一下,知道结果马上就出来,索性就说道,“要不这样,王浩教授,你能不能来这边儿一趟?这次实验不管有没有提升,数据分析工作都已经结束。我自己的本事肯定不够了,没办法再做什么,项目也就可以结算了。”

  “你来一趟也刚刚好,结算前的实验,还有材料部的评审在,你是研究贡献最大的,来一下也对……”

  “哇啦哇啦~~”

  彭辉连续说了一大堆,就是希望王浩能来一趟,一个是项目结算前,‘贡献最大’的人物,过来一趟也是理所当然。

  二则就是他有压力,也希望王浩过来,把分析结果直接说明,而不是以做报告的形式提交。

  王浩听罢考虑了一下,想着周末也没什么事情,干脆道,“去一趟也行,但不能时间太长,最多到周一,周二的课不能耽误。”

  上课比参与实验重要太多了。

  彭辉顿时放了心,连忙说道,“我让人给你去订机票和酒店!”

  “明天啊,说定了!”

  “……”

第一百一十章 倚老卖老,我怕他个鸟啊!

  在放下了电话以后,王浩急赶着进行最后的数据整理,再依照计算出来的数据分析出了结论。

  他花了大概两个小时把工作做完以后,收到消息说订的机票是明天下午一点,时间上完全不着急,顿时轻呼了一口气,就干脆再仔细研究一下。

  因为去了金属实验室以后,马上就要根据分析出的结论做实验,王浩还是觉得应该再慎重一些、研究的更全面一些。

  他想起两个制造出成品的实验数据。

  这些数据还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就干脆做对比分析,把结论再去完善一下。

  他很认真的思考起来,根据之前的方法做计算,并用自己的电脑设计程序去做验算,来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因为有两次成功实验就参照,后面一次实验提升还非常的大,一步步的全部过一遍,有的步骤对结论就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

  等全部改动结束以后,在去和之前的数据做对比,然后做图、分析、统计……已经轻车熟路了。

  王浩希望能够把结果再完善,就干脆一直在工作,希望能在休息之前结束。

  于是他工作到了凌晨三点钟,终于对结果又进行一次完善,抬头看了眼时间,才不得不带着疲惫躺下睡了过去。

  熬夜的感觉很不好。

  王浩有非常规律的生物钟,十二点睡已经很晚了,一般都是在十点左右躺下来睡觉。

  即便是凌晨三点睡过去,早上六点半,固有的的生活节奏还是让他醒了过来,带着浑身的疲惫继续入睡,迷迷糊糊的时间很快过去。

  等到了上午的十点钟,他就不得不爬起来了。

  在起床起了个早,穿戴、整理、收拾好东西,差不多时间就去了机场,去往西京的一路上,还都感觉精神有些不振,飞机上睡一路再醒来,才感觉精神好了很多。

  史桂芳来接机了。

  史桂芳举着牌子等待着王浩,见到王浩以后非常热情,主动帮忙拎着行李走出机场。

  路上。

  史桂芳也不断开口说着,谈到了实验室的成果以及评审专家组,而后就不断的问王浩,“我感觉去年都在听有关你的报道,阿廷常数、梅森素数,这些复杂的研究,你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王浩教授,你真是太有才了,有没有想过朝着数据挖掘领域发展?彭教授说你是这方面的天才。”

  “材料学,其实是挺好的,经费高、直接的应用研究……”

  史桂芳不断说着,还把话题转到了个人生活上,“王浩教授,你只有二十五岁吧?谈女朋友了吗?”

  “我们大学有的年轻老师很漂亮,不然我介绍给你认识?”

  “你这么年轻,又这么有才,长得又好,肯定有好多女生喜欢你,我如果年轻个十岁……”

  “哇啦哇啦~~”

  王浩应和着听了一路,不由得想到了年纪差不多的朱萍,可能女人到这个年纪,都会这样?

  到最后,他都感觉这位史大姐,可能是在打自己的主意,就赶紧用手抓了下领子。

  还好,冬天。

  衣服多!

  ……

  终于到了西京交通大学,王浩和史桂芳一起到了金属实验室。

  他见到了万益明,见到了彭辉,也见到了专家组的励继平和曹东明,还有其他三个专家评审。

  另外两个专家都还没有到,说是上午去景区转了转,又回酒店午休后才会过来。

  见面,自然少不了寒暄。

  几个专家纷纷夸奖王浩年轻有为,也说起他的重量级数学成果。

  阿廷常数的研究是一个,也是最重量级的数学研究,但阿廷常数说的并不多,主要晦涩的数学理论,谈起来也很没意思。

  他们说的最多的还是大数相乘算法和梅森素数的研究。

  励继平说大数相乘算法,继续上报到明年有机会获得国家科技奖项,梅森素数的研究影响力是最大的,一直不断的在被报道,到现在,依旧有很多人讨论。

  在几个五十多岁的老教授面前,王浩也只能谦虚的不断应和着,主要还是等另外两个专家来。

  好在等待时间并不长,大概有半个小时不到,其他两个专家也到了实验室。

  彭辉当即通知实验室上下开会。

  开会就是准备新一次的实验,王浩的数据分析结果就是关键。

  他和其他人一起朝着会议室走去。

  楼道里,万益明追过来问道,“王浩教授,你准备的怎么样?你的分析能让成品强度再有提升吗?”

  王浩微微皱了皱眉,不明白万益明的意思,“这个不能确定吧?”

  万益明有些担心的解释道,“现在专家评审组都在,彭教授顶着很大压力,我们的压力也很大。”

  王浩想起彭辉打电话的语气,有点明白万益明的意思了,他点头道,“放心吧,虽然不敢说百分之百,但八成以上还是有的。”

  他做的是实验数据研究,做的只是数据相关的工作,便是完成了数据方面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准确的,也没有百分百把握让制造的成品强度再有提升。

  万一,最初的原始数据记录就是错误的呢?

  再有,新的实验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问题,一个工序没有做好,直接影响最后成品的质量。

  这些都不是确定的。

  所以王浩也只是说有八成的把握,当然信心还是有的,经过上一次的实验,他知道金属实验是非常的专业,做项目也是上下一心,做实验的过程中也非常认真。

  这种研发环境下,出错的可能性并不大。

  会议开始。

  实验室并不是所有人都来参加会议。

  因为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就牵扯到了保密问题,只有几个研究员,还有核心的副研究员来参加,他们各自负责一部分流程,再把工作分配给下面其他人。

  另外,参加会议的还有专家组。

  会议开始以后,史桂芳分给每个人一份实验流程图,随后彭辉很干脆让王浩做报告。

  王浩做的是数据分析报告,因为马上就要进行实验,也就不需要说分析过程,直接说结论就好了。

  “我对于前面数据的研究,又得到了几个结论,我分别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