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91章

作者:不吃小南瓜

  樊庆学当然不知道。

  吴晖干脆点开了报告查看,只看成果简介就被惊住了,“交流重力场的强度6.5个百分点?”

  他说完还用力揉揉眼,仿佛担心自己是看错了,“上面还真是写的6.5。”

  樊庆学立刻凑过来看。

  两人不约而同的深吸了一口气,他们自然知道这个数据代表了什么。

  哪怕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只是这个数据就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6.5%对比4.1%,可以说是跨越式的提升。

  如果数据是真实的,向乾生的团队一点机会都没有,当然,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也没有任何机会,成果数值差距太大,其他方面都不用去对比了。

  以这个数据所做的实验,即便不做分析也知道,肯定是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吴晖苦笑着揉了揉额头,说道,“王浩还真是总能给人惊喜啊,向乾生想抢他的项目,看来投入都要打水漂了。”

  “我们这次又要派专家组过去了。”

  “这次……”

  “我就自己过去!”

  ……

  西海大学,教学楼西侧大教室。

  这间会议室是学校里最大的教室,最多能容纳四百人左右。

  其实最开始学校是准备在大展厅进行公开课,因为报名王浩公开课的人数非常多,都快赶上一场大型的演讲。

  这种活动都是在超大会议室,甚至露天操场进行的。

  王浩听了以后,马上摇头拒绝了,因为演讲、表演和数学讲解完全不一样。

  一些演讲不用跟着仔细去听,中间过来听也能听懂。

  数学不一样。

  在讲解某个知识的时候,中途有一个地方跟不上,后面就很难再听懂了。

  如果他在台上讲东西,下面的人基本都听不懂,就根本不可能带来灵感值,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另外,他讲解的内容也是有难度的。

  普通的学生根本听不懂,最少也需要数学系大三、大四的水平,才能勉强听懂一点,想全部听懂,最低也要数学博士或优秀的研究生。

  本科级的学生,来听课的意义并不大。

  所以最后就选择了大教室里。

  教室的座位全部被占满,过道和后排还挤了人,有的干脆自己拿个凳子坐下听。

  来听课的大部分都是数学系的研究生、博士,还有一些是物理系、化学系的学生,剩下的则都是学校里的教授、讲师。

  王浩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大片人头,有些期待的点点头,他试了一下麦克风,随后开口道,“我这个课的主题是哥德巴赫猜想。”

  “当然,大家都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没有被证明,所以我开始的部分,就是讲解一下已有的哥德巴赫猜想相关的研究。”

  “后面的讲解一些,可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想法、思路。”

  这句话有些出乎意料。

  王浩说讲解可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想法,是说起其他人的解决思路,还是说自己的解决思路?

  有些人微微皱眉。

  比如周清源,他有些担心王浩会公开自己的研究。

  在研究在没有确定发表之前,即便只是想法、思路,也可能会被其他人抄袭。

  王浩还没有开始讲,他也不知道具体要讲什么,就只是耐心的听着。

  “我们就先从陈景润先生对于1+2的证明开始。”

  王浩开口说了起来,“我认为陈景润先生,在筛法的运用上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运用筛法证明1+2,这已经是极致了。”

  “那么我们首先就来说一下筛法……”

  王浩迅速投入到教学模式,他从陈景润的1+2证明开始,大体讲解一下思路以后,就讲了一些其他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成果。

  这些成果使用的并不是筛法,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在把已有的成果讲解完毕以后,时间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大家有了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

  王浩也和几个教授交流一下。

  周清源问了起来,“你接下来讲什么?什么解决问题想法、思路?”

  王浩道,“接下来是讲解我的研究,以群论的角度切入去分析覆盖哥德巴赫猜想,但是我的研究只进行了一半。”

  他有些遗憾的摇头。

  周清源立刻皱眉头,“你这样直接说起自己的想法、思路,不太好吧?要是让某些小人知道,把你的想法、思路拿过去,继续去研究……”

  接下来的话没说。

  旁边好几个教授也是这么想的,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是最重要的,怎么能在公开的场合说出来?

  即便是不完善的想法,也都是学者最宝贵的财富,也许想法和思路就是正确的,就能够完成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王浩听着笑了笑,他扫了一眼任务灵感值,发现灵感值已经上涨到了83点。

  百点高竿,只差17点!

  如果能公开的讲一下自己的想法、思路,其他人就会顺着去理解、思考,能带来的灵感值肯定是非常多的。

  到时候,就能一口气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谁还能比他快?

  哪怕是把他的想法、思路都记录下来,再去做研究分析,甚至是直接写相关论文,应该也没有他快吧?

  而且,他只是讲解一部分的想法思路,只是最开始的部分,新的想法肯定是不会讲的。

  那些内容加在一起,都不会超过证明的五分之一!

第一百七十六章 知识是无价的,知识也是没有国界的

  大教室。

  王浩站在讲台上,讲解了自己对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思路和方法。

  “我是以群论为开端的,群论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方法,后续牵扯覆盖分析法。”

  “这个思路,就是用分析覆盖哥德巴赫猜想,只要能证明素数两两结合可以覆盖所有的偶数,自然就能证任何一个偶数可以分解为两个素数的和……”

  “1加1等于2,并不是唯一的,有很多,甚至说绝大部分的偶数,都可以分成更多的素数相加组合。”

  “覆盖法不需要证明所有的组合,只需要覆盖所有偶数就可以……”

  王浩开始认真的讲解起来。

  台下所有人都听得非常认真,甚至比刚才还要认真,因为他们听到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之前没有听到过的思路。

  尤其是那些对数论有研究的人,包括一些数学教授,都觉得这个思路很可能是行得通的。

  也有人替王浩着急,比如,周清源。

  他觉得这么好的思路就应该自己做研究,而不是公开告诉所有人。

  但是,他无法说服王浩,而且王浩已经开始讲解,也不可能到台上拉住不让说。

  他只能耐心的去听,也试着去理解。

  王浩不只是讲解了自己的思路,而且讲解的非常细致,他从整体的思路进行讲解,随后精细到一些相关的运算。

  在讲解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以后,王浩才停下来,说道,“这只是一个证明思路而已。”

  “这个思路,大家都可以顺着去想一想,我认为是可以完成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

  “当然了,是否能证明还是要你们个人的判断,如果有人能凭借这个方法思路,比我更快的完成对于猜想的证明……”

  “我不会要他的版权,我会恭喜他。”

  最后一句有些开玩笑的意思,但也让所有人感受到那种开放、大度的气质。

  像是这种研究,绝大部分人都会憋住不说,除非是研究到最后发现根本无法证明。

  有一些数学家会发布一些烂尾的证明,因为他们研究到最后,会发现根本完成不了研究,不发布研究也就可惜了。

  所以才会把内容公开出来。

  现在王浩说的内容,明显只是证明了一部分,而且他很肯定可以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同时,证明思路还非常有创新,好多人都不由得跟着去深入思考。

  王浩把自己没有完成的研究,而且很有可能可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方法公开的说出来,还说起其他人能够证明,他会恭喜对方?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科学是开放的,但研究成果的荣誉是属于个人的。

  好多人仔细想想都自愧不如。

  他们无法理解。

  同时,也有好多人仔细记录下了内容,他们觉得王浩的想法很有道理,顺着思考,也许真能够完成证明。

  顿时,怦然心动。

  这可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哪怕完成证明以后,说是顺着王浩给出的思路完成的证明,但证明的荣誉,肯定是属于个人所有的。

  王浩满脸微笑的走下台。

  他和前排的几个人挥了一下手,点头说了几句话,就借口有些疲惫离开了教室。

  一群人谈论起来,“王浩真不愧是王浩啊,这种研究竟然能公布出来!”

  “很……伟大!”

  “我真不想用伟大来形容他,但是我自认为做不出这种事情。”

  “如果我能完成这样的研究,就算只是个开头,我也不会告诉其他人。”

  “我也做不到……”

  一大堆数学博士、教授都坦然自己无法做到,他们也觉得没什么丢脸的。

  同时,对能够做到的王浩,就感觉高山仰止了。

  周清源还在纠结着王浩公开自己的研究内容,他叹气的思考了好半天,对旁边的王焕新说道,“王浩,我感觉已经无法理解他了,可能,这就是天才吧,想法和常人不一样。”

  他说着不断的摇头。

  王焕新道,“我一直都不理解,也没什么可说的。”

  “不过就算他说出来了,也和咱们没关系。咱们已经老了啊,老周,你也必须要承认,像是这种研究,给你个开头,告诉你这是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开头,你就能证明出来吗?”

  “也对。”

  周清源苦笑的摇摇头。

  说白了,王浩说的就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不说是否真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即便是能证明,又几个人会继续研究,并有能力真正证明出来呢?

  现在连王浩自己都没有证明出来,全世界能找出几个比他更加天才的数学家?

  只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王浩的说辞中有几个字——

  比我更快。

  ……

  王浩自认为没有人可能比他更快。

  他回了主任办公室。

  当专注于做研究的时候,主任办公室是很好的地方,一个是因为没有人打扰,还能找学生或者同事帮忙送个饭。

  这里的配套设施也很齐全,里面还有休息间,24小时住在里面都可以。

  他进了办公室,坐下来冲了杯咖啡,才打开了系统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