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了
他们与那些白人之间的生意往来十分的紧密。他们国家许多的人都从事着经商的行当,至于他们国家的特产并不多。
像那种甜得醉人的椰枣,是他们的心头好,以及当地极有特色的天竺棉。
像他身上的衣物,就是那种有着长绒的天竺棉所制作。
高璋呆愣愣地看着他身上那件棉布衣物,在寒冷的江南,这些蕃商们的皮袍下的衣物他还真没注意是什么材质。
要知道大宋的棉花,都是短绒棉,而长绒棉那玩意好像是在后世才传入国内的。
高璋倒不清楚阿里家乡的棉花品种,不过想来能够被移植到中东濒临地中海地区的,应该是天竺棉中的优质品。
既然如此,拿过来与大宋目前种植的棉花杂交一下,指不定能够让棉绒变得更长,那也是件好事。
而且,听了那么久高璋总算是反应了过来,既然如此,怎么可能放过这厮?
高璋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位继续打探道。
“你的家乡,这样的长绒天竺棉很多吗?”
“还好,毕竟这等衣物,也不是普通人能够穿得起的,毕竟棉花工序繁琐得紧。”
“而且这一次,我还带来了一些货物,只可惜,没想到大宋,居然也有了这种材质的织物。”
说到了这,阿里不禁有些遗憾地一声长叹。
很好,长绒棉出自天竺,而且在中东地区已经开始广泛种植。
高璋正要继续询问,不过这个时候富安已然从那边提着一个布兜快步赶了过来。
高璋从那摆放到了方桌上的布兜里抄出了一张关于红茶的宣传单,转手就递给了那阿里道。
“倘若你认得我大宋文字,那你就可以从这里得到你所想知晓的红茶的各种资料,以及价格……”
“这位公子,能不能也给我一张?”
旁边桌的蕃商听得此言,直接就厚起脸皮凑了过来,末了还补充了句。
“小人虽然不懂宋国文字,不过小人带的通译懂。”
很快,越来越多已经享用过了这红茶,开始心动的那些蕃国商人们纷纷向着这边涌来。
看着越来越多的蕃商那一张张讨好中透着贪婪的笑脸,高璋也笑了,只要你们开心就好。
辽阔的中原大地上,一向都不缺茶叶,别说你们就这点蕃商,再多十倍,都供应得起。
高璋可是十分清楚的记得,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的明清时期,茶叶、丝绸与瓷器绝对是大宗国际贸易三件宝。
只不过现在,红茶只是试制,数量还真不是很多,不过嘛……
正好可以拿来跟这位叫阿里的蕃商好好交道一二。
就在那阿里正由着身边的通译,向他解释起了这种红茶的特性,还有价格之时。
一旁,一位高大魁梧,英气十足的中年男子走到了二人跟前。
“我家公子有请这位阿里掌柜过去一述。”
……
等那阿里掌柜,再一次见到高璋之时,已然不再是那杭州博览会的现场,而是在不远处的一座庄园里边。
当看到了这位年纪轻轻的少年郎,身上穿着一件代表着显赫身份的紫袍,头上戴着那带着两根长帽翅的官帽时。
阿里总算是知晓了这位方才出手相助自己的大宋少年郎的身份。
居然是一位地位十分显赫,在这杭州,甚至是整个两浙路都有着绝对话语权的大宋高官。
棉籽的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高璋跟这次携带了大量的长绒棉布前来贸易的阿里做了约定。
那就是,他的全部棉布,高璋可以按照阿里上一次登陆大宋时的价格买下。
另外,每一位商贾都有购买定额的座钟与玻璃镜子,高璋慷慨的允许他肆意购买。
但有一个条件,半年之内,将五千斤长绒棉的棉籽送来。
虽然阿里不觉得那种长绒棉,能够在大宋境内种植成功。
但是他很乐意与大宋的高官搭上关系,特别是这位高官还告诉自己。
让自己把那些玻璃镜子尽量往那地中海以北地区去贩卖,绝对比他直接在中东一带贩售赚得更多。
不过对方还告诉自己,让自己替他再搞一些水果与蔬菜的种子回来交给他。
甚至还特地绘下了那些水果与蔬菜的图样交给了阿里。
只要他能够搞来,高璋愿意以黄金兑换同等重量的种子。
例如甜菜、生菜,还有包心菜、西兰花、菜花等一系列的果蔬类种子。
对此,阿里自然不会拒绝。
……
杭州万国商品博览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最令人欣喜的就是,不论是棉布、还是昵子布还是各种特色制品,都大受欢迎。
不过最令谭稹意外的还是那红茶,那香甜柔顺的口感,直接就迎得了无数蛮夷海商的芳心,纷纷挥舞着财帛要大量采办。
不过遗憾的就是,数量实在不多,大部份的海商,都只能够买到十担,也就是千斤红茶。
不仅仅是红茶被扫荡得一干二净,至于那座钟,还有玻璃镜子,就在第一天,就已经直接售罄。
看着新开张的杭州市舶司,短短数月,就赢得了这样暴发性增长的收入,当真是让那谭稹乐开了花。
而高璋同样也是眉开眼笑,苏州的那些轻工业产品,也全部都被抢购一空。
至于红茶的制作工艺,虽然没有办法完全保密,但是至少,接下来的十年之内,许许多多已经跟高璋签订了茶叶收购协议的茶园与茶商。
只能老老实实地继续按质按量地向高璋旗下的制茶厂供应原材料。
第四百八十六章 正在被不停地PUA的藤原氏俊杰
藤原忠井,站在了甲板上,痴痴地看着那越来越远的码头。
自己终于离开了大宋,原本还以为那三千两黄金怕是拿不回来了。
结果,那位行事十分大气的高璋替自己找了一家苏州的商社:段氏商社,与自己完成了交易。
并且还是按照一两黄金兑换五千五百钱的高价进行的交易。
而自己在离开苏州之时,高璋还特地前来相送,并且还送给了自己满满一箱的书籍。
希望喜欢大宋书籍的自己,在归程不会无聊。
直到那码头消失在了海平面,藤原忠井这才在那些忠心耿耿的护卫们的簇拥之下,回到了自己的舱室之中。
藤原忠井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那口木箱子,看到了里边那一本本的书籍。
而摆放在最上面的一本,就叫《大秦帝国之泪》。
这个书名,在第一时间就激起了藤原忠井的兴趣,抄到了手中,仔细一看才看到了那副标题:商鞅。
瞬间就让藤原忠井两眼一亮,作为一位十分喜好汉学的倭国贵族。
对于中原帝国那精彩纷呈的历史十分的喜爱,也恨不得能够如那些名垂千古,历朝历代的名臣名将一般为国效力。
翻开了书籍,开始摇头晃脑地欣赏起了这文笔极佳,述事脉络十分清晰,重要的是人物刻画简直跃然于纸面的故事所深深打动。
很快,就为那商鞅坎坷的命运,还有他内心的坚守所打动。
不禁开始感同身受起来,此刻,藤原忠井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融入了书中的角色,与他一般,经历无数的悲欢离合,艰难困苦。
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努力向前。
可是当大秦,在他力排众议,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改变大秦,让大秦终于成为了战国时期的最强者之时。
那大秦的君主开始害怕,畏惧这位无私地为国呕心泣血的名臣。
开始用各种手段,开始排挤,打压,最终,秦国的王族在秦王的授意下罗织罪名,诬其谋反。
最终,绝望的商鞅,悲壮地召集了自己的族人,决定杀出一条生路……
当藤原忠井看到了这位治世之能臣,最终战死于沙战之上。
可即使如此,那明明因他而受益的秦王,非但没有消停,甚至还下令诛灭其族。
更将他的尸体处于车裂的刑罚,仿佛不如此,就无法消减他的心头恨意一般。
此刻,已然被泪水模糊了双眼的藤原忠井可谓是泣不成声。
甚至有一种恨不得拔刀,替那商鞅将那可恶而又卑鄙无耻的秦王乱刀剁成肉泥的冲动。
此刻,时间早就已经进入了子夜,读书读得无比动情的藤愿忠井平复了心情之后。
信手将书籍放在了床头,不禁回忆起了过往。
藤原忠井自懂事开始,亲爹藤原信长在祖父过世之后,就与伯父以及叔父们被藤原氏排挤。
而亲爹在自己刚满二十岁之时,就已然在忧愤中过世。
兄长原本立志要重复他们这一支藤原氏的荣光,可是却也在数年之间,陡遭横死。
而藤原氏的族老们告诫藤原忠井,仇敌十有八九是平氏或者是源氏。
让他不要去报仇,避免让现如今倭国大家相安无世的局面发生剧烈的动荡。
而自己的四叔父与五叔父,都被族老逼着出家,成为了僧人。
唯独仅仅剩下自己一位男丁,好在,藤原忠井也意识到了家族内斗的残酷与危机。
主动地放弃了本该由他继承的官职,转而开始把兴趣放到了经营商贾之事上来。
终于,对他的监控渐渐地少了,而随着他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族中不少派系与势力都开始对自己态度发生了转变,甚至还将他们手中的生意与商业渠道都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可是,这真的就是自己所需要的吗?一想到横死的兄长,还有那忧愤过世的父亲,还有两位被逼着出家的叔父。
一种叫着不甘心的情绪再一次溢满了心头,他仿佛看到了商鞅的命运,在满腹才华的自己身上重演……
一夜难眠,直到天明,这才昏昏然地睡了过去,等到他再次苏醒,洗漱吃喝之后。
重搭了心情,再次从那口箱子里边抄起了一本书籍,就看到了书皮上的那几个大字:《春秋悲歌》。
看到了这个书名,藤原忠井不禁有点心悸,莫非又是悲剧不成?
只是有哪一位大人物,居然能够承担得起这么有份量的书名?
犹豫了好半天,最终拿都拿起来了,先翻一翻,不喜欢再放过回去就是。
于是乎,当藤原忠井打开了这本书之后,当看到了里边那打动人心的文章。
目光再一次深深地被这个故事所吸引,伍子胥,这位一夜白头的悲剧性人物的一生,足以让铁汉落泪。
特别是这样的作品的创作者,乃是高璋这位曾经干过一段时间剧本杀兼职写手的老司机。
十分擅长哭哭本写作的他,很擅长于抓住人心的弱点和泪点。
……
船舱外,良佐与那八郎二人好奇地朝着经由那门缝,朝着那舱内偷窥。
只可惜,只能看到主公藤原忠井正在那里捧着一本书,一边看,一边抹着泪水,有时候,甚至还将书扔开,直接就躺倒在地板上。
“主公到底是怎么了,为何之前登船的时候,明明还很开心……”
“可是上了船之后,就一直这样,成日将自己关在舱内一边看书一边痛哭流涕。”
四十余岁的良佐听到了八郎的这声询问,亦不由得满脸萧瑟地发出了一声轻叹。
“兴许是主公正在感慨自己的命运吧,唉……”
他可是看着藤原忠井一家从最风光的权势顶端,一路没落的忠实家臣。
可是他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而无能为力,毕竟现如今,在藤原氏内部,都不希望老主公藤原教通这一系的人,再掌握大权。
而不论是天皇,还是那源氏与平氏,都乐得欣赏藤原氏的内部纷争,更不可能出手相助。
好在主公机敏聪慧,主动地放弃了官位,这才侥幸逃过死劫。
第四百八十七章 赖通一系即将灭绝的危机……
从江南前往倭国的海路并不遥远,可是,不论是藤原忠井,还是他那些忠心耿耿的手下,却感觉这一次的归国之旅是那样的艰辛。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出在藤原忠井的身上,那些让他又爱又恨的书籍,当真可谓是把他给折磨得身心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