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罗罗
另外,除了杰书的藩军步兵采取了燧发枪和火绳枪混编之外,其余的旗军步兵一律配备燧发枪,而且还都有套筒刺刀和定装空腔弹(并不是全部定装空腔弹,而是每人发5发定装空腔弹)!
这八万大军一展开,那可真是军阵如墙,刺刀如林,骑兵如海,火炮成行,太阳光底下,刺刀的寒光,炮筒子的金光(都是铜的),胸甲的白光,交织在一起,那叫一个耀眼夺目。
历史上那个鸦片战争中的英吉利龙虾兵要在战场上瞧见这种成色的清兵,高低得改打“大英禁烟队”的旗号……而让清军取得如此巨大进步的最大功臣不是别人,正是李中山,也就是这支堪称当今天下第三强大陆军的大清新军的头号死敌!
一个高水平的敌人,有时候就是最好的老师!
当然了,康熙也的确是个好学生,而这一届的八旗兵,无论含满量如何,都比后来那些见贼才逃的上勇强太多了,无论是学习能力和实干精神,都不是后者能比的。
要不然,老师再好,学生自己拉胯,那再怎么教也不会啊!
在康熙的军队完成布阵的同时,天下第一或是第二(大明和法兰西谁强谁弱不好说)强大的陆军,大明陆军北伐军的第一、第五两个军团,也完成了展开。
和清军相比,他们的行军布阵水平还是要强出一截的,清军是到达前沿之后再慢慢展开布阵,而明军现在已经到了可以执行大纵队行军和在行军途中快速完成展开的水准了!
如果清军和明军今儿是同时抵达界河南岸战场,恐怕不等清军布阵完毕,明军就要发起冲击了!
不过由于清军采取了后退交战的战术,所以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完成布阵,而晚到的明军,就只能发挥他们快速布阵的能力,在先头部队的掩护下,快速布阵了一个步兵在中、左,骑兵在右翼的大阵(左翼的独山湖)。
这个大阵的走向也是东北——西南,大体上背靠北沙河布置,因为北沙河水浅,有多处浅滩可以涉渡,所以算不上背水。
而北沙河和界河之间的地形非常平坦,只有几处低矮的小土丘,而两河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五到八里地,正好用来排兵布阵,差不多就是个天然的决斗场!
现在的康熙也算是身经百战了,只是一看便知道明军还是比自己苦心经营出来的八旗新军要强……至于原因嘛,他其实也知道!
双方的训练其实差不多,装备也各有长短——明军的枪械更好,清军的骑兵更强,双方的火炮则差不多少。另外,明军有讲武堂,而清军也开办了八旗军学堂,两边用的教材都差不多。
但是有一样,康熙却没办法和大明学习……大明是个共和国!而大清则是八旗权贵、汉人军阀、蒙古王公一起合办的诸侯合众国。
一边是国人为国而战,一边是旗兵、藩兵为皇上和诸侯而战……那能一样吗?
康熙压下心头的那种不安的感觉,经过多年征战的磨练,康熙的意志已经坚定了许多,他看了看周围的侍卫亲军白甲兵,大声喊道:“阿喇尼、噶尔玛、阿南达!”
“臣在!”
被康熙点到名的都是他这两年从西征军中提拔的少壮,都是内大臣、御前大臣和侍卫亲军统领。其中阿喇尼是满洲镶蓝旗人,而噶尔玛和啊南达都是蒙古人,噶尔玛是科尔沁蒙古出身,孛尔只斤氏,是布木布泰的亲族。阿南达是蒙古正黄旗的奴才,祖父是察哈尔部投靠过来的蒙古贵族,他本人则得到鳌拜的赏识,当了一等侍卫。鳌拜坏事后他也跟着倒霉,苦了几年后康熙总算醒悟过来,开始国难思鳌拜了,所以就爱屋及乌,看着有点像鳌拜的都得了宠。
“放火!烧浮桥!”康熙咬咬牙,大声下令。
“嗻!”
三个侍卫亲军统领答应了一声,马上带上一队白甲兵,拿上早就准备好的引火之物去烧毁界河上的几座浮桥了。
康熙接着又对小桂子道:“小桂子,让人去给各旗各军传旨……朕决心效法西楚霸王,烧桥沉舟,背水一战,与暴明决生死!”
“嗻!”
小桂子早就挑选好了一群大嗓门的白甲兵,当下就一挥胳膊,这些人立即飞马而去,向各旗各军传达康熙的最新最高旨意了——麻子要拼了!
“大将军,康熙烧桥了!”
周昌远远看见清军背后黑烟滚滚,马上就明白怎么回事儿了,不过却一点不当回事儿,一脸笑嘻嘻的。
李中山则举着望远镜在观察清军的阵形,一边看一边点头——康熙这一届满洲人的学习能力还是强的!
这才十多年的战争,他们就进步到这个水平了……这样的军队摆到欧洲大概也能算个列强了!
这比起“一鸦”挨揍到“二鸦”时还是老样子的咸丰可强了不知道多少……可惜,他们遇到的对手更强大!
想到这里,李中山就放下望远镜,问周昌道:“培公,有何破敌之计?”
周昌道:“康熙连桥都烧了,这是打定破釜沉舟的主意了,那咱们就不能死打硬冲了……属下建议,咱们可以来个不动如山!”
“不动如山?”李中山笑道,“培公,你的意思是让康熙来进攻咱们?”
“对,咱们也是背水一战……”周昌笑道,“而且咱们不着急,咱们有20万大军,现在只到了10万,还有10万大军早晚会到的。我就不信康熙能沉住气!”
李中山笑道:“好,就这么干……传令,前沿各营,挖掘战壕,准备防御!”
第四百六十二章 朕和姓李的拼了!
“这,这怎么又开始挖壕沟、筑矮墙了?”
立马高处观战的康熙皇帝很快就发现情况不对了,说好排队枪毙的,怎么又变成堑壕战了?之前胡一枪在护驾山挖壕固守,就曾经打得康熙的清军损失惨重……现在明军又开始挖掘战壕了!不仅挖壕沟,还用挖出来的泥土依着壕沟的外侧堆起了一道矮墙。
这一方蹲在壕沟里面,依托矮墙开火射击,而另一方则排着队端着枪,用密集阵形硬冲……这哪边占优势不打都清楚啊!
如果明军燧发枪兵使用的还是普通的圆形弹,五十步外压根没什么准头,这种依托壕沟和矮墙的打法也不见得有多大优势。这五十步对步兵来说还得冲上一会儿,如果换成骑兵转眼就冲上去了。蹲在矮墙背后的明军也许只够打一次排枪,然后就被骑兵给冲了。
而五十步距离上用滑膛枪加圆形弹打一波排枪也没多大杀伤力,所以挖壕沟、堆矮墙的打法意义不太大。
但是现在明军的燧发枪兵装备了不少线膛枪,还装备了一种叫什么……木塞弹(米尼弹)的特殊子弹,打好了可以击中200步开外的目标!
至于其他装备滑膛枪的步兵,也都配备了足够数量的空腔弹。这种空腔弹加滑膛枪的组合虽然打不了200步,但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步兵,还是可以用它们轻易命中100步开外毫无掩护的目标!
而拥有矮墙和壕沟保护的明军不仅很难被敌人的枪弹击中,而且也不怕挨炮轰……简直就是“枪炮不入”啊!
另外,明军的步兵还配备了大量的手榴弹!即便有一些骑兵可以顶着木塞弹、空腔弹冲锋,等他们冲到明军的矮墙和壕沟阵地前方时,也还得吃一轮手榴弹……等挨过一轮手榴弹后,对手的骑兵还能有多大的冲击力?
所以……千万不能让明军把壕沟和矮墙修起来!
而且背水一战、半渡而击的计划,也只能作废……必须得另外想法了!
又琢磨了一会儿,已经久经战阵的康熙康麻子已经想到办法了:“传朕旨意,令左翼的朗坦、朋春所部两红旗新军立即发炮猛轰敌阵一刻钟,然后出动两旗步军攻击敌右翼,同时再以骑兵向敌迂回攻击敌阵右侧!
传令右翼杰书、赖塔两部步军,全军向前压上,进至敌阵前二里再放炮猛轰!
传令镶蓝旗麻勒吉,率领本部步军向前,进至敌阵前二里后放炮猛轰!”
“嗻!”
左右负责传令的侍卫大声答应,然后又从南书房大臣张英、高士奇两人那里取过令牌,就飞马去找杰书、赖塔、麻勒吉、朗坦和朋春了。
接着康熙就给最知道自己心思的李光地使了个眼色。
李光地马上明白了康熙的心思,立即策马上前,大声对康熙道:“皇上……领侍卫内大臣贝勒察尼勇猛果决,颇有其父遗风,若令其率队迂回敌后,必有奇功可建!”
说着话还翘起个大拇哥,还回头看了一眼长得颇似一只大狗熊(多铎就是这副尊荣)的多铎第四子爱新觉罗·察尼。
多铎号称大清开国诸王军功第一,可惜坏事干太多终遭报应,年纪轻轻就出天花出死掉了。而他留下的儿子鄂扎、董额、察尼在康熙扳倒鳌拜后也都得了重用。在天下再度大乱后,这三位都被康熙当成“小多铎”用了。不过这几个“小多铎”打仗的手艺还是有些差强人意。
可现在不是“清朝无大将”吗?能差强人意就算不错了!
所以鄂扎、董额、察尼三兄弟眼下的官运都算不错,其中董额当了天京留守,在中亚替康熙看着新家。鄂扎则以信郡王的身份,出任安北大将军,出镇喀尔喀蒙古,利用他阿玛的凶名看着点草原上的蒙古人。而察尼则被康熙带在身边,以领侍卫内大臣的身份担任镶黄旗新军的管理大臣。
察尼刚才听见李光地夸自己就知道不对了,紧接着又听见什么“迂回敌后”,什么“必有奇功”的,心跳都加速了。这个李光地啥意思?要害本贝勒爷吗?正心惊肉跳,康熙期待的目光就投过来了!
察尼赶紧低头,可不敢看康熙爷。
康熙的脸色顿时阴了下来,还嗯咳了一声。
“臣……臣,”察尼哆嗦了一下,没办法了,只好一咬牙一跺脚,主动出来向康麻子请战了,“臣愿为皇上冲阵杀敌,斩了李中山的狗头!”
“好!”康熙点了点头,笑了起来,“朕本想亲自率兵去和姓李的拼了……既然察尼你如此忠勇,朕自当成全一二!”
“谢,谢皇上成全。”察尼咬着后槽牙,狠狠瞪了李光地一眼,“皇上,您想让臣怎么打?”
康熙举起马鞭,指向明军右翼,“朕本想亲率镶黄旗铁骑和白甲铁骑从明军右侧迂回,涉渡北沙河,绕行至明军背后。
既然察尼你有建功立业,阵斩敌方大将的雄心,那朕就命你率镶黄旗左翼铁骑、正蓝旗左翼铁骑、镶蓝旗左翼铁骑,外加一千侍卫亲军,再带上一面朕的龙旗……等你迂回成功后,突然打出朕的天子之旗,然后全军向明军的大营方向发起冲击!”
啊!这么危险啊!
察尼听完康熙的命令心里头已经叫苦不已了……这真是把他当成他阿玛多铎来用啊!
康熙看见察尼又不言语了,心中甚为不快。他这么英明神武的皇上,史书上都少见!怎么就摊不上一些既又能耐,又可称忠勇的臣子呢?
他手底下能打仗能办事儿的,全都是居心叵测的之徒!如察尼这样还算忠诚的,这本事就有点儿小啊!
也不知道史书上那些明君都上哪儿去找来那么多又能耐又忠义的大臣的?
唉,如今大清真的是国有明君而无良臣……
“察贝勒,皇上的计策可高了!”这个时候太监总管兼侍卫亲军管理大臣桂公公忽然开口了,“正面那么多兵一起压上去,又一还安排了两红旗的马队去迂回。李中山的注意力一定全都被吸引了!
您再领着四个旗的马队加一千百甲兵,从北沙河上游的浅滩迂回过去。也不打李中山的后背,而是直接抄他的老窝……这谁能想到啊?”
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察尼一听,有点被说服了,可他也不蠢,于是就对小桂子说:“桂公公,我就是个老粗,一打起来只管闷头往前冲,根本指挥不了四个旗的马队……要不您跟我一起吧!”
“我……”小桂子一愣,话都不会说了。这个察尼看着挺忠厚,可心眼怎么那么坏?
察尼又对李光地道:“李大人,您可是皇上身边的诸葛亮……那我宁愿和我这个老粗走一趟?到时候你说打哪儿,我就往哪儿冲!”
李光地这下也尴尬了,只好扭头看着康熙——他可是“大清秦桧”啊!
大清不能没有“秦桧”,不,是不能没有李光地!
康熙却笑着对李光地说:“晋卿,我看察尼说的不错……我给你一面令旗,你就拿这面旗来指挥!这次迂回突营如果成了……朕封逆当诸侯!”
赢了当诸侯……输了大概就是“平顶侯”了。
李光地听康熙这么一说,心里就凉了半截,他知道自己这个“大清秦桧”在康熙心目中已经不重要了。
毕竟吴三桂死后,大清的国力已经压倒了吴周……
想明白这道理,李光地只好一拱手道:“臣李光地愿为皇上,为大清效死!”
“臣察尼愿意为皇上效死力!”察尼拉了两个垫背的,心满意足了。
“奴才小桂子也为皇上效死……”小桂子也没办法,只好流着眼泪又说了一句,“皇上,您可千万要保重!”
康熙点点头道:“好,你们三人果然是我大清的忠臣!去吧,好好打!朕就在这里听你们的捷报!”
……
“轰轰轰……”
康熙皇帝在调整布署,准备让察尼、李光地和小桂子代替他去和李中山拼命的时候。
清军左翼的两红旗新军所属的炮兵拥有的6斤、12斤长炮已经首先打响了!
现在在战场上对峙的明军和清军,全都是背水列阵。明军背靠着北沙河,清军则背靠着界河。
而北沙河和界河虽然都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河,但这两条河也不是呈平行线分布的,而是西南那头距离比较远,东北那头距离比较近。
在清军两红旗阵地所在的界河镇西南这一带,北沙河和界河之间的距离只有大约五里。
而清军和明军前沿阵地之间的离得就更近了,毕竟“背水”也不是完全贴着河岸,而且双方的军阵都有一定的纵深。
所以在这一段,两军前沿相距还不到两里,6斤炮、12斤炮完全可以够得着对方。
因而清军的左翼也不必向前推进,直接就可以在他们的阵地上放炮轰击明军了。
而明军右翼阵前的火炮也不是吃素的,马上就还以颜色。
没一会儿,明军右翼和清军左翼阵前就你来我往打的硝烟弥漫了。
与此同时,清军的右翼和中路,也开始往前推进了!
“这是……康熙要拼命了?”
在明军大阵后面,李中山爬上了一辆望斗车,也占了一个看打仗的好位子。
看着清军,又是大炮,又是压上,他一下子也兴奋起来了。
虽然他前军的壕沟还没有挖好,但只要清军肯自己上来送死,有没有壕沟和矮墙,对最后的结果也没太大的影响。
周昌这个时候就站在另一辆望斗车上,距离李中山也没多远,完全可以听见李大将军的话。
于是周昌就接了李大将军的话茬,笑道:“大将军,属下还以为康熙这几年用兵的能耐见长……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
李中山点点头:“如此用兵,必败无疑!不过康熙只要机灵一点,赶紧把还没烧完的浮桥抢救一下,也许还有逃回去的机会……另外,他还可以沿着界河一路向东北方向逃窜,界河上游应该有不少地方可以过河。”
说到这里,李大将军眉头轻皱,似乎又在琢磨什么阴招了?
“培公,”他思索着问,“你看咱们能不能再来一个迂回?”
“再来一个迂回?”周昌想了想,“大将军,莫非你想出动骑兵从北沙河南岸绕行……再从咱们的右侧迂回,去攻清军的左翼?”
“我就是这个意思!”李中山点点头道,“不过不能全用骑兵,得步骑混合,再拉上几门6斤炮!”
“大将军您圣明!”周昌挑起大拇哥,“那大将军您想让谁走这一趟?”
“大炮!”李中山喊了一声。
“哥,交给我了!”应声的是李中山的养弟,原本名叫王忠义,绰号王大炮,现在改叫李忠义的那位。
身为“李家将”当中的要角,他现在是仅次于李中山、李辅臣、李中正、李忠贤之后第五“李”,如今担任北伐军副将,也就是李中山的副手。
看着是挺大的,但是因为没有独立领兵,所以没什么立功进爵的机会。他现在就是个侯,如果想要搞个国公当当,就得在这次北伐当中立下大功了,否则一个郡公大概就到头了。
“大炮,”李中山吩咐道,“你带上我的山字营右营,再加上第一师、第二师、第五师、第六师、第十五师所属的骑兵营,再加上述五个师所属的骑炮队……记着,绕到清军左翼后先看看有没有机会攻占界桥镇?如果能拿下界桥镇,康熙可就真的被咱们三面包围了!就算他自己还能跑出去,他的十万大军也跑不了几个!”
李忠义闻言大喜,抱了抱拳道:“二哥,您就放心吧!这回横竖都不能让康熙这个恶贼给跑了!”
“跑不了!”李中山笑道,“就算他能逃过界河,还有别的天罗地网在等着他呢!”
上一篇:师姐,我不想努力了
下一篇:诸天至高:从吞噬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