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瑞根
便是自己老爹现在打下山东,恐怕也面临着朝廷的猜忌。
三边总督是肯定要免去的,西北军弄不好也要拆分,最后还要看老爹和牛继宗、孙绍祖他们在徐州这一战打得如何,以及陈继先最后的态度了。
见冯紫英看着朝廷来的邸报出神,汪文言忍不住问道:“大人,局势又有变化?”
“唔,说不上,和我们之前了解的差不多,晋南局势继续恶化,但是土默特人和丰州白莲又在北边滋扰,朝廷出了昏招了,柴国柱要求削减南下兵力,杨元要求放缓南下,朝廷都同意了,我很担心会出乱子啊。”
冯紫英的话让汪文言有些不解,“山西镇已经有一万大军在南下途中了,就算是削减后续兵力,又或者没有大同镇的军队,我想解决晋南那些乱军也没有问题吧?进入平阳那边的乱军不过一两万人,加上本地跟附的乱民也不过就是两三万人而已,不可能抵挡得住山西军的清剿。”
“未必啊。”冯紫英摇头,“山西镇在苏晟度那一战损失太大,后续这些军队都是从晋南这些地方卫军和民壮抽调进去补充起来的,这才多久,战斗力能得到多少提升?如果稍有疏忽,再演苏晟度的故事也不是不可能。”
听闻此言,汪文言沉默了,好一阵之后才问道:“那我们怎么应对?”
“事已至此,我们又能如何?还是按照我们自己的计划行事吧,莫德伦都攻陷环县了?”冯紫英嘴角浮起一抹冷笑,“看来莫德伦和邱子雄这两只鹰犬放出去之后,都有些放飞自我,不按照我的要求来做了啊。”
“大人,还是有些原因的,环县几乎士绅都躲入了县城,其中有几个是罪大恶极的,民愤极大,莫德伦如果不打下县城,难以赢得周围那些附庸而来的乱军支持,所以他不得不打。”汪文言解释道:“而且他也遣人来解释了,打下环县之后,会稍加休整就沿环河南下,在安化边儿上绕一圈,直进镇原和泾州。”
“胃口不小啊。”冯紫英其实对莫德伦打下环县并没有多少恶感。
还是那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需要莫德伦他们自己拿主意,怎么打更合适,细节不必太计较,他只需要最后的结果。
从莫德伦现在的行动来看,还是相当顺利的,如果真的打下镇原和泾州,再突然东进宁州,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庆阳府绕了一个圈儿了,把整个陕北三府的局面彻底搅和起来了。
第二百零一章 优势在我,大势所趋
“大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莫德伦的行动还是做得相当成功的,只是平凉府那边,……”汪文言犹豫了一下,“只在东南角的泾州、镇原二县晃一圈,和原来的设想有些出入。”
“因势而变,因时而变嘛。”冯紫英摆摆手,“既然固原军愿意替我效劳,那把莫德伦腾出手来,可以尽快解决庆阳府的问题,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大人要去西安了?”汪文言一听就明白了,“朝廷不满意了?”
“嗯,卢川也坐不住了,白水、韩城、澄城、郃阳,是在我入陕之前就失陷了,但现在乱军入晋不说,而且同州和朝邑也丢了,蒲城看样子也保不住,另外宜川的乱军趁乱攻克了金锁关,同官危在旦夕,卢川如坐针毡,说不定这个时候同官已经沦陷了,……”
冯紫英苦笑,“都说卢川这个人性格刻薄骄矜了一些,但是并非毫无能耐,但这西安府情形,他怕是脱不了责,还把徐良彦也拉进去了,难怪徐良彦来信中满腹怨气。”
“可是平凉府那边如果只靠固原军的话,恐怕很难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汪文言提出了问题的关键。
莫德伦和邱子雄在延安和庆阳都基本上按照冯紫英的要求行动,把各州县的豪门大户连根拔起,所以冯紫英甚至不介意这些“乱军”攻陷县城,只要能收缴到足够的粮食和财货,以满足未来半年到一年的需求,其他一切都可以放在一边。
但现在莫德伦只在平凉府的东南角打了个转儿,镇原和泾州两个州县,像中北部的固原州就不说了,那是固原军的驻地,再不济固原军凑出来两三万人还是没有问题的,但中南部的庄浪、隆德、华亭、平凉、崇信、灵台这些县都全数放过,那平凉府这边的目的就基本没达到了。
这几个县人口虽然不多,但是加起来一二十万人还是有的,一旦乱军在这些地方重新复燃,也会相当麻烦。
这个问题让冯紫英也觉得棘手,几个县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就算是固原军平定,变乱再起也是免不了的,到最后弄不还还要大费周章。
“嗯,看样子还得要等莫德伦他们在庆阳南部一带多逗留一番,灵台也可以让他们去扫荡一番,但如果再往西,就可能要和固原军碰上了。”冯紫英想了一想,“实在不行的话,我还得要和固原军那边谈一谈。”
汪文言趁机建议道:“大人,其实固原镇这边,我以为是可以好好操作一番的。”
“嗯?”冯紫英讶异地抬起目光,看了一眼汪文言,“文言,这是什么意思?”
“固原镇是三边四镇中最不被看重的边镇,虽然名义上现在还有接近六万大军,但是谁都知道精锐已经被令尊带走,剩下都是老弱残兵,可老弱残兵也还要粮饷,花费不小,所以朝廷一直有意裁撤,这也让固原镇一帮人危机感极强,否则也不至于主动找上大人来效命。”
汪文言解释道:“目前固原镇仍然没有总兵,甚至署理总兵都没有,我估摸着朝廷是不想再设总兵,想要等着合适时机直接撤掉固原镇,将固原镇的士卒,裁撤一部分,其余部分并入甘肃和宁夏以及榆林三镇中,如果现在设立总兵,日后也不好安排了。”
冯紫英仔细一思索,觉得汪文言这番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
宁夏甘肃二镇的总兵,一个萧如薰,一个是祁炳忠署理,但唯独固原镇总兵早就空缺,也没有署理,而且就连副总兵也只有两位,按照惯例固原副总兵应该是三位,一个协守副总兵,两个分守副总兵,但现在也只有一个协守副总兵,一个分守副总兵。
“嗯,你所言不无道理,但是方才你说好好操作一番,是什么意思?”冯紫英再问。
“大人,陕西要稳下来,没有一支强军不行,但是榆林镇太重要,朝廷盯得太紧,便是贺大人和大人相熟,也不可能随意调动,甘肃镇太远,远水难解近渴,宁夏镇因为叛乱之事,朝廷一直不太放心,而且紧邻大小松山的套虏入侵,也不敢轻动,唯有这固原镇,地处内陆,实际上是作为甘肃、宁夏和榆林三镇的预备队,但现在随着西北四镇的没落,固原是衰败得最快的,朝廷也不重视,……”
汪文言语速越发缓慢,“正因为朝廷的不重视,固原镇这帮人恐怕现在也是心思纷乱,如果大人示之以恩,也许他们会愿意为大人所用。”
冯紫英摇摇头,“为我所有,又有何益?六万大军,我用不起,而且还是老弱残军,换了是我当兵部尚书,首先也要裁汰固原军。”
“六万大军肯定是无法保留的,大人既然是兵部侍郎,可以先行给一些建议,让其在六万军中再来一次筛选甄别,选出二至三万勉强可用的,加以武装和训练,以备所用。”汪文言进一步建议道:“协守副总兵周传松年龄老矣,估计现在也没有心思像其他,只想着在他临时负责期间别出乱子,能让他顺利致仕,倒是分守副总兵宋志成还有些魄力想法,想做些事情,此番主动请缨来的就是宋志成。”
“你想让宋志成先把这些事情做起来?”冯紫英沉吟了一下,未下定论。
如果自己干预的话,就略微有些僭越了。
固原镇不是卫军,是边军,自己固然有协调安排的权力,但是这种直接干预其内部安排的动作是不符合惯例的,一旦有人上奏,御史是肯定要过问的,虽然不至于造成多么大的后果,但肯定是不妥的。
“周传松这边,大人不妨和他谈一谈,此人不是那种权力欲望太强的,而且也知道他会很快致仕,只想求个平安,但是又不愿意下边士卒戳脊梁骨,一直担心在他任上被裁撤,那样就是他仕途上的一大污点了,所以有这样一个机会,他肯定乐于交权,而且这也说不上交权,就是让他和宋志成各负责一块,他负责坐镇留守,而宋志成率领筛选出来的军队平定平凉,这两全其美。”
汪文言的建议让冯紫英有些心动。
暂时保留固原镇,能让自己赢得固原镇上下的认可支持,让宋志成先行行动,做出一些成绩来,那么自己亦可向兵部和朝廷禀报,力争固原镇能保留下来,哪怕裁减缩小一些,但只要保留了这个边镇,那以后就还有机会。
而宋志成有此机会,肯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自己要笼络他也就顺理成章了,尤其是自己还是陕西巡抚和兵部右侍郎,无论从哪一方面来,他一个分守副总兵都该抱住自己这条粗腿才是。
“此事我考虑一下,看如何才能做到更完美一些。”冯紫英想了一想,“可否让郑崇俭他们去协助固原镇裁汰整训军队?”
“不可,郑大人他们是受兵部之令来整训卫军的,边军训练除非有兵部特别要求,是不能让外人插手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内部来整训。”汪文言连连摇头。
冯紫英也觉得的确如此,能把固原镇宋志成他们拉住就算不错了,再要得寸进尺,反而容易引起上边的注意。
“嗯,平凉和庆阳这边无碍了,剩下就是邱子雄那边了。”汪文言揉了揉太阳穴,“邱子雄现在越打越顺,而且前来投附与他的乱军也越来越多,他反而有些觉得吃不消了,延川和延长这边局面有些复杂,他也来信询问情况,我专门给他回了信,让他按照自己节奏走,不要去被王左桂和苗仁美他们带了节奏,等解决了延川之后,王左桂和苗仁美他们态度会更恭顺。”
“不过他们传过来的消息的确值得怀疑,王左桂和苗仁美力图挑起邱子雄他们去攻延长城,而延长本身没有多大价值,这里边有什么猫腻?”冯紫英也很好奇。
“延长那边和宜川、洛川以及鄜州来往更紧密一些,虽然和延川距离不算远,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延川与青涧这边反而联系更多一些,现在我们掌握的情报还看不出王左桂与苗仁美有什么阴谋,但一句老话说得好,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王左桂和苗仁美都不是善茬儿,竭力邀约邱子雄打延长而非延川,而且去延长还避开了义乡城,这等不合情理之事内里肯定有什么古怪,就要看邱子雄自己如何应对了,我们干预不了那么多,顶多给他提供一些外围的消息,还得要靠他自己打探和应对。”
汪文言说的很有道理,不可能事事都要后方来替你打探和拿主意,而且邱子雄实力日益增长,真要遭遇一些挫折也经受得起了,反而是一种锻炼磨砺。
冯紫英终于拿定主意,就由邱子雄自己去应对处置,他相信纵然有什么小的变故,也改变不了优势在我的大趋势。
第二百零二章 三女南下,琴云定夺
大宅内也是忙忙碌碌,所有人都在收拾东西。
一晃眼在这里都逗留了一个多月了,大家都有些恍惚,似乎不经意间就把这里当成了西安城了。
临汾是平阳府府治所在,附郭城,也是整个晋东南乃至晋南的中心城市,甚是繁华,而且扼陕西进入山西的咽喉枢纽。
若是论经济发达商贸繁荣程度,在山西仅次于太原和大同,远远超出省内其他城市,长治和泽州都不能比。
只可惜连这里似乎现在也有些不太平了。
这一路颠沛流离,无论是薛宝琴还是邢岫烟等人,都没有想到这一路会这么艰险。
先是为了迷惑外人,在大同多逗留了大半个月,一直到外界都已经知晓冯紫英早就南下去了陕西之后,这一行眷属才开始缓缓离开大同南下。
经怀仁,过朔州,再到宁武。
宁武是山西镇的驻地,比之大同是远远不如,但这一路颠簸,加上冯紫英也专门叮嘱她们一路缓行,安全第一,所以一行人又在宁武小住了几日方才上路。
从宁武到太原这一线还算平静,道路也很好,所以没费多少周折就到了太原。
太原是山西中心,繁华比之大同不遑多让,所以一行人又在太原休整了几日。
免不了有山西这边的官员眷属来拜会,毕竟冯紫英的名声已经在北地远播,都知道这是大周朝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不抓紧时间早些搭上关系,盖等何时?
而薛宝琴和妙玉、岫烟等人也遣人去拜会了还在山西布政使司里任职的沈珫,虽然实际上搭不上什么关系,但是算起来也是亲戚。
而且冯紫英星夜南下,根本没有在任何地方停留,自然也不会去拜会老岳丈,所以她们遣人去送礼拜会,也算是替冯紫英尽一番礼数。
从太原南下的路途上就开始不那么太平了。
先是在介休和灵石之间遭遇了劫道的贼匪,好在护卫和亲兵都不是吃素的,斩杀几人便脱身,但是免不了要在灵石县里耽搁了两日,把案件了结,这才继续南下。
但还没有到霍州,便得知平阳府不太平,结果在阴地关便遭遇了小股乱军暴民的袭击,也幸亏冯紫英给一行人留下的护卫和从冯段两家招募起来的亲兵得力,一百多人的乱军被当场击溃,斩杀三十余人,其余一哄而散。
但即便是如此,也让薛宝琴、林妙玉和邢岫烟三女胆战心惊,有些不敢再继续南下了。
在霍州她们就逗留了接近十日,就是不敢确定这一路继续南下的安全能不能有保障,如果真的被贼匪乱军劫走,不管事情最终如何,那她们都无颜见夫君,只能跳河或者上吊了。
只是一直在这里逗留也不可能,后来好说歹说,甚至请动了当地民壮护送,才算是一路安全抵达了平阳。
虽然护卫得力,亲兵战斗力也很强,但是毕竟只有这么百十人,真要遇上上千的乱军,那就不好说了。
到了平阳,她们就不敢动了,因为从各地传来的消息都是陕西乱军入晋了,而且就是从龙门渡入晋,规模还不小,整个平阳府局面已经动荡起来了。
这一呆就是一个多两个月,真真是度日如年。
好在临汾城里甚至繁华热闹,尤其是局面动荡起来之后,许多乡里的士绅都一窝蜂的往城里跑。
家资薄一点儿的往县里跑,再有钱名气更大一些的就往临汾跑,这临汾乃是晋南中心,还没有人想过连临汾都会有不安全的时候。
“再不走就不行了。”薛宝琴脸上满是忧色,一只手扶在黄花梨椅扶手上,一只手托腮,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从府衙里传回来的消息,乱军早已经攻占了稷山,正在武平关一带和官军激战,但是情况可能不太好,另外那边乱军也在鼓动乱民围攻猗氏和临晋,这两个县也岌岌可危。”
妙玉抬起目光,她是个地理盲,完全不知道稷山和猗氏与临晋在那里,甚至不知道乱军是从什么地方过河东渡。
“猗氏和临晋如果被乱军占了,堵了咱们南下的路么?”妙玉问道。
“虽然没有堵上咱们南下的路,但是他们就距离咱们必经之路很近了。”薛宝琴懒得和她多说,武平关一丢,绛州就危险了,必经之路的曲绛就在乱军威胁之下,同理猗氏和临晋一丢,闻喜到解州就都不安全了。
倒是邢岫烟知晓一些情况,展颜笑道:“姐姐莫要忧心,琴姐姐胸有成竹,另外还有段家九郎和冯四郎他们在,定会保得我们安全去西安。”
宝琴瞪了岫烟一眼,这丫头倒是会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推,不过此行本来就是以自己为主,妙玉这个蠢妇,除了生得一身好皮囊能在床上讨得夫君欢心外,其他一无是处,纯粹一个花瓶。
花瓶这词儿还是相公给自己说的,就是说那些锦绣其外胸无点墨之人,只能靠姿色讨得男人欢心,这妙玉不就是一个最典型的。
那邢岫烟倒是一个劲敌,不过她只是妾,身份就把她限制死了,而且她们头上还有一个小心眼儿的林黛玉压着,真要表现太好,未必是她的福分,以邢岫烟的智慧,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才是。
“岫烟妹妹,妙玉姐姐不清楚,难道你还不清楚这里边的轻重?”宝琴放下托在腮下的皓腕,端起茶抿了一口,“拖下去,或许这临汾也不安全,那我们怎么办?要么北返回太原,要么就只有东去泽州甚至长治。”
“没听段家九郎说整个平阳府挨着黄河边儿上那一段都乱了,山西这边好像全无应对,在宁武时也没见着山西镇那边紧张起来,到太原,也没有听到有多少人谈论这些事儿,一直到祁县吧,才有人说起南边儿乱了这桩事儿,可也没见多担心,到了霍州就知道坏事儿了,可见啊,这事搁百里,乡间百姓就想不到那么多了,可这官府是怎么回事儿?”
邢岫烟巧笑嫣然:“还是姐姐想得细,小妹就想不到那么多,不过小妹赞同姐姐的意见,的确不能一直等下去拖下去,只不过这南下西去一路安全还是要考虑周全,咱们都是女眷,真要遇上什么事儿,手无缚鸡之力,怕是难以脱身,而且咱们身份也不一样,都是相公的家室,真要出个什么,别说有什么,就算没有,那也对相公的声誉有影响。”
“且看段家九郎和冯四郎怎么说吧。”宝琴也同样担心这个问题。
但如果倒回去,她看过舆图,整个山西进陕西的路就没安全的,便是从最北边老牛湾进榆林镇,但从榆林南下的路也一样不安全,除非相公派兵来接送,可那得要折腾到什么时候了?
要么就是南下过河,还得要避开挨着乱军活动区域走,就算过了河进入河南境内,贴着黄河边儿上走,走渑池、灵宝,然后进潼关。
但这条路同样遥远不说,如果连闻喜到解州这一路都不安全了,那只隔着一条黄河的河南那边就安全么?
这乱军可不比官军,哪里有粮食就往哪里跑,一条黄河可阻挡不了他们。
橐橐脚步声传了进来,在院外停住:“段喜鹏、冯金昌求见三位奶奶。”
宝琴坐直身体,妙玉和岫烟也整理了一下装束,扮出高冷姿态。
出门在外虽然事急从权,没有那么多讲究,但是里外有别,也不能落人闲话。
段喜鹏和冯金昌都是冯紫英在大同招募的亲兵。
段喜鹏算是段家远房子弟,但是弓马娴熟,难得还有一手好武艺,这都是远支想要谋生的技能,还不到四十,正值壮年,一门心思要搏富贵,所以在得知冯紫英招亲兵,并毛遂自荐,果然得了冯紫英的青睐。
冯金昌同样是远支,甚至更远,论辈分都要在冯紫英侄孙辈去了,三十出头,考中过秀才,但是便再无寸进,也有一些防身搏击的武技,但比起段喜鹏来要差许多,不过段喜鹏只是粗识文字,比不得冯金昌能读书写字。
所以吴耀青、冯佑和李桂保三人计议之后,将二人留了下来,率领在大同招募的一部分来自段冯两家子弟的亲兵,当然亦有一些老卒,护卫三位奶奶一行到西安。
“九郎,四郎进来吧,都这等时候,就莫要如此多俗礼了。”宝琴沉声道。
话虽如此说,段喜鹏和冯金昌却都知道规矩必须要讲。
在巡抚大人身边,什么都好说,唯独这内宅里外的规矩礼节定要分清楚,都是些年轻妇人,莫要沾惹不必要的闲话。
二人进来,行了军礼,站在门槛里一步之地,段喜鹏抱拳之后道:“还是四郎先说一说情况,再来请三位奶奶定夺如何走。”
三女一听就知道这里边多半还有些问题,之前得到的消息是大致无碍,但要尽早起身,现在看这架势,恐怕不容乐观。
第二百零三章 南下之途,荆棘之路
段喜鹏和冯金昌二人原本并不认识,但是经过这么久的磨合,尤其是这一路行来迭遭袭扰,也算是同甘共苦,共渡难关,所以要说关系有多么亲近还说不上,但是也算有些惺惺相惜了。
段喜鹏粗中有细,很有魄力,敢于决断,而冯金昌则是心思缜密,做事未料胜先料败,这也是段喜鹏最欣赏的。
冯金昌点点头:“回三位奶奶,之前九哥和我也与平阳府衙那边做过一些了解,当下乱军主要是从龙门渡渡河而来,而且一直在持续,可北边、山西、大同二镇的平乱军队南下脚步迟缓,据说山西镇的南下军队还只走到霍州,而且因为缺乏粮饷,士气也不高,……”
一句话就让宝琴三女都皱眉,心里一沉。
再说不懂,这士气不高,能打仗么?能打得赢这些都在平阳府地盘上活跃了一两个月的乱军么?更别说这些乱军似乎还有本地乱民乱党参与进去。
冯金昌却没有管这些,自顾自往下说:“平阳府这边得到的情况,武平关被攻陷之后,乱军已经进抵绛州城周边,绛州城暂时还安全,但是能维系多久,要看南下山西军的进度。”
“在临晋,官军打败了乱军的围攻,但在猗氏,局面恶化,猗氏城已经被围困住了,能坚持多久,不好说。”冯金昌顿了一下,“一旦猗氏丢了,闻喜到安邑就不安全了,这条路就不能走了,所以要走就得要早走,抢在乱军攻陷猗氏之前过这一路。”
“猗氏能守多久,府衙里怎么说?”宝琴倒是一语中的,问及关键。
现在从临汾南下,要过闻喜到安邑这一段,三百多里地,就算是自己一行人不辞辛劳赶路,没有五六天过不去,还得要紧赶慢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