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第441章

作者:瑞根

  还是德尔格勒抱拳一礼之后才缓缓道:“大人恐怕不清楚我们海西四部的传统,各部皆有自己的贝勒,这是延续历史传承而来,并非外人能轻易取代的,比如像我祖父杨吉砮便是我们叶赫部东城贝勒,而其弟清佳砮,也就是布扬古和布喜娅玛拉的祖父,就是叶赫部西城贝勒,布占泰是乌拉部贝勒,这却不是我们叶赫部能够随便取代的,其部族中长老和部民也不会认可。”

  冯紫英当然清楚这里边的情形,点点头:“我知道你们海西诸部的历史传承,但是历史传承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建州女真不是统一到了努尔哈赤手中,你们海西四部辉发部和哈达部不也已经归属于努尔哈赤麾下?如果要么乌拉部灭亡,要么由你德尔格勒或者布扬古暂领乌拉部,你觉得乌拉部那些长老贵人们会选择哪个结果?想必这些贵人们也早就看到了辉发部和哈达部那些长老贵人们在建州女真那边沦为奴隶的结局吧?”

  “布占泰还在,纵然他现在无能,但是他还有儿子绰齐奈,……”德尔格勒忍不住意动。

  虽然现在叶赫部首席贝勒是自己父亲金台石,但是堂兄布扬古在叶赫部中名声极大,便是自己父亲也不能压制,而且还有布喜娅玛拉的名气,所以便是族人中也都认为布扬古日后要接掌首席贝勒,自己顶多也就是一个东城贝勒。

  但如果能到乌拉部去出任贝勒,那么也就相当于自己这一脉另立山头了,乌拉部名声之前比叶赫部更响亮,若是能得大周扶持,未必不能重新壮大起来。

  德尔格勒能想到的,布喜娅玛拉自然也能想到。

  她一样清楚这是让叶赫部入主乌拉部的大好时机,当初自己兄长之所以对布占泰模棱两可的表示可以将自己嫁给布占泰,弄得布占泰虐待努尔哈赤嫁给他的两个女儿,就是考虑要让自己未来能在乌拉部里发挥影响力,扩大叶赫部的权力,现在如果按照姓冯的这么一说,似乎也并非不可能。

  “我可以请我父亲上书朝廷,请封金台石海西卫指挥使,统管海西四部,绰齐奈年幼,送辽东为质,日后打垮建州女真,海西四部皆可复建,德尔格勒可以为乌拉部贝勒,绰齐奈日后立了功也可以为辉发部或者哈达部贝勒,不过是朝廷一纸文书,日后海西四部贝勒接任,均需获得大周朝廷文书认可,当然朝廷也会尊重各部的民意,……”

  冯紫英淡然自若地便把这一切规制确定下来,说起来情通理顺,似乎是理所当然,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德尔格勒和布喜娅玛拉都没有想那么多。

  现在还不是讨论这些后事的时候,现在他们要琢磨,对方开出了这么好的条件,这根本就不是叶赫部向大周表明诚意,而是大周在向叶赫部表达善意了,这怎么可能?对方肯定会有更苛刻的要求才是。

  “冯大人,你有什么条件就开出来吧,说了这么多,反倒是让我们叶赫部忐忑不安了。”布喜娅玛拉冷着脸道。

  “现在叶赫部能动员的兵马有多少?”冯紫英径直问道。

  交换了一下眼色,二人也知道这瞒不过对方,德尔格勒犹豫了一下道:“三万人应该没有问题。”

  他打了点儿埋伏,若是全面动员,叶赫部可以凑足四万可战之兵。

  “好,你们马上通知你们叶赫部整军三千南下,经山海关进入永平,半月之内赶到,听我安排。”冯紫英毫不客气地道。

第一百八十章 担当

  “什么?”德尔格勒和布喜娅玛拉面面相觑,“大人,您说要我们叶赫部出三千兵马到永平来?”

  “怎么?做不到?”冯紫英反问道。

  “不是,大人,您这没头没脑的,三千兵马要南下,也得要准备一下,而且从我们叶赫部到您这里,起码也是千里地,您又要求半个月时间,怎么也来不及啊。”德尔格勒吞了一口唾沫,皱着眉头道。

  “别说你们没有联络你们叶赫部的方式,从这里出关,快马三日便可抵达你们叶赫部,而现在局势这么紧张,难道说你们叶赫部还没有整军备战?”冯紫英笑了笑,“还是说三千骑都抽不出来?”

  德尔格勒和布喜娅玛拉都摇头,“大人,您无需激我们,三千骑我们叶赫部肯定拿得出来,但是这南下千里来永平,您是要让我们阻击察哈尔人么?”

  “三千骑阻击察哈尔人,那不是以卵击石,你们也不会干吧?”冯紫英似笑非笑,“我说了这是一个态度和诚意的问题,永平面临蒙古人入侵,但目前蓟镇军要确保顺天府那边安全,对我们这边就照顾不过来了,辽东军那边,我父亲要全力应对努尔哈赤可能发起的进攻,也没有多少余力来帮助我,所以我需要外援帮助。”

  “可是我们三千骑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德尔格勒皱着眉头道:“更何况我们也需要全力应对努尔哈赤,甚至还要援助乌拉部,……”

  “乌拉部的事情用不着你们操心,我已经和我父亲去过信,请他勒令布占泰带领乌拉部向你们叶赫部转移,金台石那边我父亲相信已经说通了。”冯紫英淡淡地道:“此番努尔哈赤如果要有动作,那么大周也会奉陪到底。”

  冯紫英的话把二人给将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冯紫英也不在意,“德尔格勒,布喜娅玛拉,三千骑来永平,指挥权在你们的人手里,我不会让他们去和蒙古人硬拼,我不是蓟镇总兵,我只希望能尽快逐走蒙古人蹩在永平府地界肆虐,至于他要去顺天府,那我管不着。”

  布喜娅玛拉和德尔格勒都听明白冯紫英话里的意思了,叶赫部三千骑是用来压阵或者说最后一把火,迫使蒙古人不能在永平府袭扰太久的,这样一来主动权掌握己方手中,那就安全许多。

  “大人您是打算倚城而守?”德尔格勒沉声问道:“我们来永平进城时,发现您在城墙外围重建了许多马面?嗯,那马面还修得有些特殊,棱角分明,……”

  “对,迁安、卢龙,这是我们要面对蒙古人的重点防御区,我有充足的火铳兵来应对,另外蓟镇会为我们提供一个骑兵营,山海关那边也有一个骑兵营作为预备队,另外从登莱水师舰队会有一千五百人的火铳队增援,我希望在永平府好好给林丹巴图尔上一课,让他明白永平府这个便宜他占不到。”

  德尔格勒粗略一算,即便不算冯紫英手中守城的火铳兵,如果加上叶赫部的三千骑兵,那从外部增援来的兵力都达到了接近八千人,这样的兵力用来守御城市的话,攻城方即便是两三万人都很难拿得下,尤其是冯紫英显然在城墙建设上下了大工夫。

  和布喜娅玛拉交换了一下眼神,德尔格勒已经被冯紫英许愿的乌拉部首领所打动了。

  对于布喜娅玛拉来说,同样如此。

  现在叶赫部首领是叔父金台石,也是德尔格勒父亲,虽然自己兄长布扬古名气很大,但是很难说日后的情形会变成什么样,如果让德尔格勒和布扬古争夺首领之位,无疑会引发叶赫部的分裂内讧。

  看看二十多年前哈达部的扈尔汉、康古鲁和孟格布禄、歹商为争夺哈达部首领大权引发的内乱,最终导致盛极一时的哈达部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被建州女真所灭,这其中叶赫部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孟格布禄之母温姐出身叶赫部,叶赫部便不顾一切一力支持孟格布禄。

  若非叶赫部支持康古鲁和孟格布禄,哈达部也不至于打得不可开交,给了建州女真可乘之机,最终败亡,而叶赫部在其中也没有能讨得好,不但损兵折将,耗费巨大,而且也为哈达部部众所厌恶。

  三千骑对实力尚存的叶赫部来说还真不算什么,但是用来交好这位小冯修撰,倒是一个划算的生意。

  虽然建州女真目前摩拳擦掌可能要对乌拉部和叶赫部动手,但是只要乌拉部撤退到叶赫部辖地抱团,让出了建州女真通往东海女真之路,那么建州女真对抱团的叶赫部和乌拉部的进攻热情还会不会有原来那么大,就不好说了。

  而且叶赫部紧邻辽东镇西北,辽东大军可以随时增援,也远胜于乌拉部孤悬外围,随时可能被建州女真突袭灭掉。

  “大人,此事我们可以马上飞报我父亲,但是我想此事应该不是问题,不过拿你们汉人的话来说,丑话说在前面,若是要拿我们叶赫部精骑去送死,那我们是绝不会答应的。”德尔格勒字斟句酌地道。

  “你们俩不是还在这里么?不如就在这里守着,看看我冯紫英是不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冯紫英摆摆手,“既如此,那我们便各自修书。”

  ……

  在获知叶赫部也会出三千精骑来增援之后,罗一贯、黄得功和左良玉心里彻底踏实下来了。

  谁都没想到这位冯大人会如此多的门道,居然还能把叶赫部的披甲骑兵给哄来了,这支力量可丝毫不亚于建州精骑,与蓟镇骑兵相比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有这三千披甲精骑,加上罗一贯的两千骑兵,基本上就能在卢龙和迁安之间有较为充裕的机动骑兵了,虽然还无法和蒙古大军相抗衡,但是机动游击,牵制蒙古兵无法全力以赴攻城,这个目的应该可以实现。

  朱志仁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十分兴奋。

  “紫英,此事果真还是要你才能办成啊,没想到还能把关外这些野人军队用起来,换了别人恐怕就没有这种好事儿了。”

  “大人,现在还不好说,如果蒙古人入侵军队力量如果没有超过我们的预计,那么这叶赫部披甲骑兵倒是能派上用场,但是如果蒙古人势大,只怕叶赫部就未必愿意去硬碰了,指挥权还是掌握在他们自家人手中,没那么容易就指挥得动的。”

  冯紫英还是有自知之明,首先得迁安城和路龙城能守得住,这样叶赫部也好,罗一贯的骑兵也好,才会觉得袭扰进攻有价值。

  如果蒙古人具备压倒性的优势,己方根本抵挡不住,他们都认定迁安和卢龙无法守住,那么自然就不会愿意去和蒙古人一战了。

  朱志仁吃了一惊,“他们来了难道连打一仗都不肯?”

  “大人,这些化外部落,都是讲求现实利益的,打不赢徒增损失,怎么肯去一战?而且又不是为他们自家生死而战。”冯紫英摇摇头,“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各种充分准备,在迁安这一战中给蒙古人迎头痛击,这样才能让叶赫部的披甲精骑认为能打赢这一战,也才肯放手一战。”

  朱志仁还是能明白这一点的,打得赢才意味着人家愿意为你一战,那种一看就打不赢的仗,叶赫部这些人就不会干,这很现实,但却不能去责怪人家,谁愿意打这种最终毫无结果只会收获伤亡的仗?

  “那紫英,我们现在还需要做什么?迁安那边准备停当没有?”朱志仁基本上把所有这方面的事务都交给了冯紫英,彻底放手,他就是坐镇卢龙,当好后盾,这倒也让冯紫英能放手施为。

  “能做的也做得差不多了,游大人那边也还比较配合,城中所有丁壮也都集结起来了充当民夫,进城的所有人都划片区做好准备,主要是担心一点某一处破城,需要立即顶上去,……”

  冯紫英叹了一口气,“如果能再给我们一些时间就好了,民壮训练时间太短,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事,就怕一下子遭遇那种血战会紧张崩溃,大人,我打算去迁安督战。”

  朱志仁吃了一惊,不是说好那边交给左良玉么?朱志仁也想过,若是迁安真的不幸失守,只要坚守住卢龙,那么日后也能有一个交代,毕竟卢龙是府治所在,而且城墙更雄峻,打赢这一仗自己也不至于会被追责。

  “紫英,……”

  “大人,昆山太年轻,而游大人是文官,从未经历过这等战事,我好歹也是跟随家父在大同边镇上长大的,大小战事也见识过不少,宁夏叛乱时我也曾经亲历一战,而且如果迁安失守,势必让蒙古人士气大涨,对卢龙更不利,而迁安蒙古人受挫,届时我也可以指挥叶赫部和蓟镇骑兵对卢龙予以策应,……”

  冯紫英对此也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第一百八十一章 冯家军

  从整个永平府的地理地势就能看得出来,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而来居高临下。

  如果蒙古人从喜峰口到界岭口这一线数百里地中选择突破点,南下大概率会选择首攻迁安,也不排除直接进攻卢龙,但是卢龙在迁安东南,如果只攻卢龙而放过迁安,那么蒙古人就要考虑迁安的大周军会南下给蒙古人在背后一击。

  而如果进攻迁安就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只需要稳稳的防住从西面过来的蓟镇军就行了。

  所以冯紫英的判断是迁安一战应该是首战,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战。

  这一战打好了,能够极大的打出气势,也能挫伤蒙古人的信心,使得他们在后续战事中无法恣意行动。

  当然,也不排除蒙古人会多路并进,同时对迁安和卢龙发起进攻,遇到这种情况,那也就更没说的,就只能全面迎战了。

  左良玉太年轻,游士任没有战事经历,而迁安城比起卢龙城来更低矮,护城河也更窄,第一战不容有失,所以冯紫英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要亲自坐镇迁安一战。

  相比之下,卢龙城高河深,加上城内人口更多,召集起来的丁壮也更充足,加之有朱志仁这个知府坐镇,好歹也能振奋一些士气,黄得功比左良玉年龄要大几岁,经历也更丰富,所以交给他也更放心一些。

  “紫英,你要考虑清楚啊。”朱志仁也有些动容。

  谁都知道迁安危险性要高得多,冯紫英作为同知,完全有理由坐镇卢龙坚守,谁都说不上个什么来,但对方却决定去亲临迁安第一线,这就是一份担当,朱志仁很清楚,换了自己,只怕还真没这份勇气。

  “大人,我考虑清楚了,迁安我去,卢龙这边就请大人坐镇指挥了,具体防御交给虎山,他经验丰富,在给家父担任亲兵营官佐时也曾经在边墙上屡次和蒙古人与女真人搏杀,胆略皆有,尽管放心,……”

  见冯紫英下了决心,朱志仁也就不多劝,“那好,紫英你在迁安,我再给游士任去一封信,请他无比听从你的命令,我和他也算乡人,他也算是一个比较守规矩的官员,相信能够很好地配合你,另外,我在签几道空白文书给你,若是迁安城中有不服从的官员和士绅,我授权你可以临场处置,一切责任由我来承担!”

  这还差不多,冯紫英暗自点头,这朱志仁还算是有些担待。

  要处置九品以上的官员,自己这个同知是没有权力的,必须要知府亲笔谕令和用印,同样要处置士绅,虽然同知有权,但是也要背负责任,有知府的谕令用印,那就不存在了。

  ……

  就在冯紫英和朱志仁商量如何防守永平府时,冯唐在辽阳的蓟辽总督府中也得到了冯紫英用信鸽传递来的急递。

  看完急递,冯唐脸色有些难看。

  他没想到自己儿子还是决定要去冒这个险,在他看来这个险完全没有必要去冒。

  既然兵部都对尤世功那边开了口子,只要他确保顺天府这边,那永平府的得失地方官员就不会承担主要责任了,就算是永平府被蒙古人洗劫一空,地方官府要担责,也是次要责任,不会过分追究。

  但紫英要去守迁安,这就太冒险了。

  哪怕退一步守卢龙也好啊。

  见冯唐脸色难看,在下首的曹文诏和贺人龙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人,可是东虏那边有什么意外?”曹文诏小声问道。

  “东虏那边倒是没什么,是紫英来的信,这个小兔崽子不让人省心啊,他要亲守迁安,就靠左良玉训练了三个月的一个营民壮?!”想到这里冯唐就越发心慌烦躁。

  曹文诏和贺人龙都是冯唐的心腹,听闻此言都大吃一惊。

  察哈尔人纠集了内外喀尔喀诸部准备大举南侵已经不是秘密了,辽东在草原上的细作斥候已经把消息传回来了。

  目前来自内喀尔喀五部的兵马正在向察哈尔集结,而外喀尔喀诸部的兵马还在路上,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成集结,而察哈尔那边的粮草征集也在紧锣密鼓进行。

  如果没有意外,顶多十日,蒙古人就要大举南下。

  从现在的状况来看,蒙古左翼几乎集结了超过十万大军,达到了接近十五万人,如无意外,应该会是兵分几路南下入侵。

  现在整个大周北面,从山海关到万全都司,都是风声鹤唳一片。

  现在还不确定蒙古大军的主力从哪一条路线南下,但是初步分析无外乎就是三条通道。

  一是龙门卫到古北口这一线。

  这一线是宣府镇和蓟镇的结合部,其中尤以四海治——渤海所——潮河所这一段特别危险。

  渤海所属于蓟镇管辖,这里距离京师直线距离太近,几乎一突破就直抵京师城下,蓟镇重兵驻扎在这里。

  而四海治在延庆州境内,那边属于宣府镇,而且是内外两道边墙,理论上应该相对安全。

  而渤海所到潮河所这一段也相当危险,也就是后世中密云水库所在区域,但这个时代还是一片低地,从这里突破,沿着汤河或者潮河就可以经密云、怀柔,经昌平和顺义之间,直插入京师。

  也就是说最危险区域都在蓟镇辖区,而宣府镇那边因为有内外两道边墙,一般说来以骑兵为主的蒙古人都不会选择去突破两道城墙南下,宁肯鏖战一场打破一道边墙更划算。

  第二就是潮河所到喜峰口这一段了,这一段位于京师城东北方向,距离略远,但是地势平坦,如果从磨刀峪到马兰峪这一线突破,也能轻易直接杀到京师城下。

  正因为如此,蓟镇在这一线布防了重兵应对。

  第三就是永平府境内这一线了。

  理论上这一线距离京师城较远,就算是打破边墙,进入永平府,真要想打到京师城下,还需要横穿整个顺天府的东部诸县和卫所辖地。

  但这一线防御薄弱,如果说只图掳掠抢夺,却是最好不过的线路,像迁安、卢龙、丰润、玉田、宝坻、香河、武清、梁城所直至河间府这一片,沃野千里,一马平川,而且人烟密集,且驻军力量要么稀少,要么就是以屯卫为主的卫所,战斗力很差,正好适合蒙古骑兵突破席卷。

  冯唐、曹文诏和贺人龙几人都是久经战阵之人,自然明白整个北面防线的轻重缓急,虽然永平府这边按常理不会是蒙古大军的主要进击路线,但是哪怕是一支偏师,那也不是你几千民壮能抵挡得住的啊。

  接过冯唐递过来的信,曹文诏看了看,又交给了贺人龙。

  “大人,蒙古人走永平府这边应该只是一支偏师,末将估计渤海所和马兰峪这两处才应该是最危险的。”曹文诏安慰着冯唐。

  冯唐摇摇头:“喜峰口呢?”

  “大人都提醒了尤大人,三屯营就在喜峰口背后,林丹巴图尔不会不知道,我估计林丹巴图尔也许会用一支偏师在喜峰口一线佯攻,吸引拖住三屯营那边的蓟镇军,寻机从其他几处突破。”

  曹文诏在大同和土默特人与鄂尔多斯人打交道太多,很清楚这些蒙古人的习惯,千里奔袭,声东击西的花样玩得很顺溜,但是你要说他们强攻硬打的本事有多强,还真的说不上,打硬仗的本事比起建州女真来要差不少。

  “林丹巴图尔要在喜峰口佯攻,尤世功也只能坐镇三屯营,否则从这里突破,整个中部就危险了。”冯唐叹气不已,“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蒙古人在永平府这边的偏师数量不要太多了。”

  “大人,要不让人龙率一部南下山海关策应一下?”曹文诏知道上司很是担心独子,只是无法表露出来。

  冯唐差一点儿就要答应了,但是最终还是摇摇头:“我们这边也不轻松,努尔哈赤看样子要对海西女真动手,幸亏我们提前把乌拉部这边的事情先安排好了,现在就看舒尔哈齐这边会不会出问题了。”

  “大人,乌拉部和叶赫部抱团,努尔哈赤没那么容易就把两部吞下去,我倒是有些好奇努尔哈赤怎么应对,舒尔哈齐也按照您的指示向抚顺所靠近,有李永芳一部,再加上希龙兄的主力在铁岭卫,来清兄的主力在沈阳,只要有动静,都可以随时策应,问题应该不大才对。”

  曹文诏目前是冯唐最重要的臂助,掌握着冯唐手下最重要的一支机动部队,数量高达一万八千人,其中八千人是曹文诏利用其从大同带过来的数千精锐为基础扩建起来的精锐骑兵,号称虎啸骑,效法三国时曹操的精锐骑兵,另外一万人则是辽东军中的精锐步兵,包括两个火铳营。

  除了曹文诏的这支最强悍武力外,就是参将尤世威手中的一万五千人,其中五千骑兵也是尤氏兄弟从榆林带过来的旧部组建起来的精锐,另外一万步兵,包括一个正在组建的火铳营。

  另外就是贺人龙掌握的一部,除了一个骑兵营外,也还有一支刀盾步营,以及一个在建的火铳营。

  如果再加上冯佐率领的冯唐一个火铳营,冯佑率领的一个骑兵营,这是冯唐的亲兵部队,这就是冯唐手中能够绝对掌握的辽东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