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瑞根
好在自己也并非没有准备。
“蓟镇军那边如何了?”冯紫英压下内心的情绪,沉声问道。
“已经东海堡登陆,根据那边传来的消息,预计十天内能抵达西宁堡。”吴耀青立即回答道。
早在两个月前,冯紫英就秘密下令让蓟镇方面悄然集结了两万余人,没有选择大沽,而是选择了从榆关登船,海运抵达东海堡。
东海堡位于广宁右屯卫东侧海岸,距离牛庄还有两百多里地,就是担心牛庄那边有建州女真的密探细作,所以才提前在东海堡这个还相当简陋的码头靠岸,让两万多蓟镇军从这里登陆走辽河套西侧的一线悄然进入战场。
“十日?”冯紫英默默地计算了一下,双手按在沙盘边缘上,把身体向前俯瞰,让自己能更近距离靠近沙盘上的虎皮驿——武靖营——长勇堡这一线。
如果自己预料没错的话,双方超过二十万的大军可能就要在这一长达六十里的地面上展开全面对决。
“应该来得及,如果大人所担心的野人女真和努尔哈赤将其后方八旗军集结起来的兵马要绕行边墙外的话,预计也会要这么长时间才能走到静远堡这一线,现在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派出细作斥候查探,……”
吴耀青安慰着冯紫英。
“嗯,你马上去安排,我要有十足把握。”冯紫英沉声道:“努尔哈赤肯定也是算足了各种可能性,所以才会准备了几手,就是防备其中某一手难以发挥出预期效应,那么另外一手或者两手就要发挥效果,这才是真正的老谋深算。”
“大人,您不也一样么?把努尔哈赤的种种可能都算到了,然后做出相应的对策,你才是胜券在握啊。”吴耀青奉承了一句。
“耀青,你我之间就不必说这种话了,我若是想要稳操胜券,就不该进这一步,可东旸说得也没有错,付出和得到都必然要有一定的代价对应,这样的险值得一冒。”冯紫英喟然摇头,“但走到这一步,我们就要把各种应对做足,南线诸军也要做好准备,一旦北线我们获胜,我们不会有任何耽搁,南线也要全面总攻,不能让建州军趁机逃脱。”
“大人放心,曹大人和毛大人这还是心里有数的,现在就是死死咬住南线建州军不放,另外李永芳那边这边还是派人去见了,金玉和可能有些意动,但他可能想要大人您的亲笔信保证他日后……”
吴耀青看了冯紫英一眼。
金玉和是上一场战事中被李永芳拉拢收买过去的,也算是一个罪魁祸首,但是随着局势变化,虽然沈阳和铁岭卫都被建州控制,但金玉和已经觉察到局面不妙,这边也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所以主动接触了金玉和。
对方有所意动,但又担心叛变过来被清算,所以一直犹豫不决,何况这边也未必敢轻易再相信对方,所以吴耀青也觉得就是一个锦上添花之举,行固然好,不行也没什么影响。
“可以,但我也有条件,他必须要拉拢更多的人过来,必须要在下一战中发挥出突出作用,他要信,我会给他,但在信里我就要把话写明,如果能够发挥出特别作用,我可以以蓟辽总督名义担保朝廷赦免他之前的罪过,……”
这个时候冯紫英也就顾不得许多了,只要能多拉来一分助力为这一仗多买一分保险,他不吝开出各种条件,一切只为打赢这一仗。
第六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战,无可回避(1)
伴随着不断出现的各部旗帜和军队进入长勇堡——武靖营——虎皮驿这一区域,周军和建州军的战事终于向双方都再不可能退缩的局面演进了。
努尔哈赤站在武靖营侧方的高地上,举着从沈阳一战中缴获的千里镜仔细的察看着正前方几里地外正在集结准备发动进攻的周军。
不得不说周军的情形比起三五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矛兵和刀盾兵规模大幅度缩小,已经彻底变成了辅助兵种,而火铳兵成为当之无愧的步军助力。
这从每一次列阵就能看得出来,居中,两翼,呈线形攻势,适当的刀盾兵和长矛兵夹在其中,炮队藏于其后,另外部分骑兵在两侧远处作为冲击阵营或者掩护截杀的后备队,这已经成为周军作战的标准配置。
但是就是这种标准配置建州军一方也在就清楚,可要击破或者破解,却是有些力不从心。
建州军的配备基本上是没有大变的,虽然明知道火器的普及使用使得建州披甲兵的精锐优势受到了极大削弱,己方却没有太好的办法应对。
其实夺下沈阳、铁岭和安乐州后,建州控制区实际上多了十多万人的汉人,再加上李永芳以及李永芳收买叛变过来的汉军旗人马也有一两万人,理论上要组建起一支像样的火铳兵甚至炮队完全不是问题了。
可是让人遗憾的是李永芳部过来得太早,当时辽东的火器换装尚未全面展开,所以李永芳部只有不到一千支火铳,反倒是后来投效过来得金玉和、石家兄弟等部火铳兵数量更大,有超过了三千支火铳。
可问题是周军的火铳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极大的依赖于后勤保障,专用火药、铳子以及相关零部件,而且一旦训练起来损耗很大,需要一支庞大的修配队伍随时能够调换零部件甚至整个火铳。
虽然这些队伍叛变过来了,但是后勤保障这一块一直是掌握在军镇上,没有过来。
失去了各种保障,特别是对专用火药的保障,这些火铳就成了鸡肋。
按照大周方面的要求,训练一直要保持不断,而他们当时叛变过来时带来的火药有限,一旦继续保持原来在大周那边时的训练强度,只怕要不了几个月就得消耗殆尽。
而建州这边实际上也能研制和生产出一些火药了,但是在威力和杂质残留等各方面标准上却没法和大周那边相比。
试用了建州自产的火药之后,很多火铳要么堵塞炸膛,要么难以清理干净枪膛而报废,要么就是射击精度和距离大大缩水,也包括在弹丸上无法做到原来那样标准化一致性,这极大地限制了这些火铳兵的发挥,甚至有成为鸡肋的局面。
这也是努尔哈赤最大心病。
眼睁睁看着几千支火铳在手,却无法真正排上大用场,小规模的作战,还可以尝试着集中使用一下,但是要大规模的运用,在没有解决火药和零部件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
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大周那边早就严防死守,根本买不到,只能通过朝鲜向日本那边和西夷人来解决,但如果继续这样消耗下去,哪里还有这种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努尔哈赤想方设法也要寻求一战来打破僵局,寻求获得几年发展期的最关键要素,一旦退回到原来建州女真地盘上去,自己那什么来改善和提升火器的使用规模,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和可能了。
好在现在建州军的披甲兵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仍然足以承担起一场恶战,而训练有素的披甲骑兵之前对周军骑兵的优势仍然还算明显,但大周骑兵开始广泛采用的锻钢斩马刀已经极大地削弱了这一优势,努尔哈赤担心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这种优势可能会很快变成劣势,这同样是一个让他感到忧心的趋势。
努尔哈赤深吸了一口气,他要看一看这一战双方对决的局面。
虽然两部数量都不算太多,己方是老四汤古代的正蓝旗一部,二千余人,其中是一千多披甲兵,还有四百余骑披甲骑兵正在侧后方游动,择机出击。
对面的看旗帜应该是甘宁镇一部,大概在三千多人,人数上略多于正蓝旗这一部人马,但是从其展开的速度和步伐纪律来看,努尔哈赤认为比起老四的正蓝旗精锐来说,依然有差距,哪怕略少于对方,老四应该可以击败对方。
但努尔哈赤知道这只是理论上如此,真正打起来,还有太多的变数,甚至他都不太看好老四就能像看起来这种情势可以顺利击败对方。
伴随着金鼓交加,旗帜移动,双方都在开始接近,并做好了战前准备。
老四的正蓝旗一部仍然是标准配备,弓箭手早已经开始准备,但训练有素的弓箭手对建州军来说依然是一个经不起损耗的易耗品,一旦进入面对面的接战,己方的弓箭手固然可以给对方造成巨大杀伤,但己方一样也要面对对方火铳集火的打击,这又要变成一场消耗战。
关键还是谁能在扛得住相互对射过程中完成充分和突破,同时增援的部队能不能及时赶到加入战局给对方致命一击。
努尔哈赤相信对方的指挥官和自己一样也站在高处观察着这一战,然后也早已经下达了命令,将后备队调上来准备投入战斗。
所以实际上这种仗没太多花巧,你能看到的,你能想到的,你能做到的,对方也一样能看到,能想到,能做到,最终可能就是演变成更大规模的对决,或者就是选择合适的时候告一段落,以待再战。
安费扬古已经在焦急地安排着预备队开始向东移动,准备从左翼发起凌厉一击,彻底击穿对方的右翼,最好能迫使对方阵型崩溃,进而溃败。
但努尔哈赤相信对方也在做出应对。
要么和安费扬古的安排一样,也是从侧翼来一击,看谁先把谁击溃,比赛各自的矛和盾的锋利与厚实程度,要么就干脆逆旋而来,用增援预备队来对阵增援预备队,再打一场艰苦而惨烈的接战。
在这种云集了数十部超过十万人的大战中,企图用什么奇袭偷袭或者一举破敌的想法都是痴心妄想,除非你能突然投入一部压倒性的军队加入战局,但是在各自都紧锣密鼓的关注着战局的情况下,你从哪里突然拉来一支起码是一两万人新锐的部队加入战场?
并不出努尔哈赤所料,对方也选择了从他们的右翼侧击,也就是说,双方都选择了同样的战术举动,想要从对方侧翼打出一记勾拳,看看能不能抢先捅破对方阵型防线。
看着变换着阵型的一部从左侧黑压压地压上来,汤古代也迅速下达命令,指挥着手持圆盾和长矛的部下列阵迎敌。
弓箭手们屏住呼吸,默默计算着路径和角度,伴随着哨官们凄厉惨烈的怒吼,漫天箭雨,斜抛着喷射而出。
与此同时同样依托阵型推进的甘宁军一部也举起了自己的护身甲盾,这种混合了木板和铁皮的楔形盾牌在重量上减重了许多,而且中间可以通过卯榫折叠,在背后还加了一个方便挂钩,可斜挂在腰间贴紧,不至于在行进中影响到步速。
在第一时间他们就把复合甲盾举了进来,按照箭矢抛射角度进行蔽体,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遮护好自己的身体,总有不走运的人会遭遇不幸,但与此同时,重型火铳早已经架设到位,第一轮射击抢在建州军弓箭手射出第一波箭矢时就已经打响。
漫天的火药烟雾不能阻挡箭矢的落下,就像对面建州军的皮盾一样无法阻挡重型火铳弹丸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一样,弹丸飞旋,轻而易举地撕破皮盾的皮质和木板,甚至有些人加上了铁叶甲也一样毫无用处,在如此距离的火药力量催动下,一切都没有意义。
弹丸凶猛地撕裂了建州甲兵的甲胄和肌肉内脏,甚至突破他们背后的肌肉钻入他们身后袍泽的身体,造成二度伤害,鹰嘴铳的巨大杀伤力在这个时候体现无疑。
伴随着第一轮第二轮甚至第三轮的火铳与弓箭的对射展开,紧接着甘宁镇士卒开始变换阵型。
他们的三轮攒射,为后边的炮队赢得了布置炮阵的时间,随着他们让开前方,开阔的喇叭形敞面为虎蹲炮的集中轰击带来了良好的视野和打击面。
又是一阵尖厉的铜哨声和怒吼声,十八具虎蹲炮按照三四五六的格局排列放好,间或岔开,怒放爆发,中间那点时间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这一轮炮射几乎直接摧毁了当面建州军刚来得及跑动奔行起来发起冲锋的建州步军锋面。
超过一百八十人人在这一轮炮击中哀嚎着倒地委顿,血流盈野,残肢败体四处横飞,虽然从人数上来说对于上千人发起的冲锋似乎还可以接受,但是对于士气的打击却是难以挽回的。
第六百七十二章 殊死一战,无可回避(2)
建州步卒步伐放慢,甚至变得迟疑起来,这更加危险。
伴随着军官们的怒吼呵斥,一度迟疑的建州披甲兵们终于又开始加速,他们必须要抢在虎蹲炮群再度发威之前逼近敌军,避开对方打击锋芒。
站在高处用千里镜观战的努尔哈赤内心紧悬,忍不住想要叹气,但是却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士卒已经表现足够好了。
面对这一波宛如晴天霹雳的轰击,依然没有溃散,仍然能扛住打击,继续冲锋,换了周军能做到么?
这值得骄傲,但是却未必能带来胜利。
胜败取决于周军这种火炮和火铳相结合的作战方式能不能完美无缺的结合起来,取决于周军在发挥火器威力上能不能做到高节奏和高杀伤力的结合。
但残酷的现实很快又给了努尔哈赤沉重一击。
变成雁形攻击阵型的火铳手们只用了很短时间就完成了阵型变换,再一轮攒射轰响,完美地遮掩住了虎蹲炮群在重新清理炮膛和填塞装药装弹这一过程。
重型火铳的威力在这个时候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指挥官的精准指挥,尤其是富有层次感的狙击,也使得每每冲锋在最前端的建州披甲兵并非就遭遇了所有火力的倾泻,而是整个建州披甲兵奔跑形成的一个群体几乎都按照接近的比例承受打击。
这样均衡的火力布置,可以最高效地打击整个建州军的冲锋集群。
如同一层一层剥掉笋壳的竹笋,从最开始冲锋时的厚重饱满,奔行中途过程中不断被一层接一层的剥掉,然后在遭遇虎蹲炮的洗礼,褪掉一大块,然后再度接上火铳打击,到最后你会骇然地发现,一千多人的冲锋集群只剩下寥寥不到三百人了。
这个悲壮凄惨的结果是在第二轮虎蹲炮发出怒吼暴击时实现的。
如此近距离的怒焰喷射横扫了整个正面的披甲兵,哀嚎声中,血肉横飞,仆地一片,无数人倒下不能再起,当然亦有人是不敢再起。
饶是意志坚定的建州披甲精锐再遭遇了如此一击之后,也斗志也动摇了,这是活生生的铁与火的洗礼,血肉之躯如何能抗衡?
步履混乱,步速减慢,三百余人逼至近前,依然证明了这一支建州精锐不愧是建州军中的当家部队,但他们也只能走到这一步了。
从侧后方用上的刀盾兵和长矛兵接下了这一阵,挡在了完成任务的虎蹲炮群前,与建州军展开了肉搏。
这无疑是建州军所擅长的,但是在这一时刻,却会成为他们的噩梦。
两侧的火铳手一连串的补射,继续从侧翼来打击着还来不及彻底和大周刀盾兵和长矛手混战在一起的披甲兵,三百余人瞬间就只剩下了两百人不到,这连续的补射从侧翼再度杀伤,让这样一支原本足够捅穿一切的精锐冲锋阵变成了强弩之末。
唯一让努尔哈赤感到安慰的是从侧后方发起的骑兵攻势取得了一定成效,虽然周军的骑兵竭力阻截,但是建州骑兵依然凶狠地突破了其防线,绕行至周军后方,准备从后方发动冲击。
不过周军主将显然也对这一情形有所预料,火铳手们的迅速移动阵型,在很短时间内就组建起了防御阵型,还没有等建州骑兵发起攻势,他们的第一轮攒射就开始打响。
但这种寻常火铳的在变换阵型时有着快节奏节约时间的优势,但其威力缺远无法和重型火铳相比,这种攒射带来的伤害仍然是建州骑兵可以接受的。
图布里一个轻灵的附身,尽可能地躲避着对方阵型中喷射的弹丸,霹雳炒豆般的脆响声中,自己周边两名伙伴坠马落下,而另一名的战马则哀鸣着翻滚扑地,压断了自己的主人大腿,痛得图布里最要好的伙伴鳌林忍不住大叫起来。
只不过这个时候图布里对倒下的鳌林也是无可奈何,这种情形下他没办法去帮鳌林一把,他能做的就是最快速度冲击到对方阵线,用自己的战刀狠狠收割他们的性命,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
轻轻一夹马腹,胯下战马灵活地一跃,绕过前方倒地的战友,摆在面前可以看到对方惊惶的面孔和还在收起的火铳,这帮家伙在干什么?还以为能阻挡自己的砍杀屠戮么?
图布里内心无比的亢奋,手中的战刀已经挥舞如风,恶狠狠地向着前端猛扑而去。
战刀很轻松地斩断了对方刚来得及举起的火铳,让图布里稍稍有些警惕的是那火铳前端居然有一支闪耀着乌光的三棱刺刀,只不过这个家伙动作太慢,才没有来得及突刺,就被自己斩断,当然付出的代价还有他的连肩膀带胳膊的肉体。
略略一带马缰,图布里又是一个侧身回劈,惨叫声中又一名周军士卒倒在了图布里的战刀下,但图布里眼角余光也瞥见了危机。
一名周军士卒一个标准的据枪突刺,迈前一步对准图布里腰肋处就是一个冲刺。
图布里猝不及防之下,完全依靠下意识地闪避,扭腰收腹,躲过这一刺,然后战刀从下往上一荡,顿时将对方的火铳带刺劈开,就势又是一个反手侧劈,将这个差点儿就要自己性命的周兵砍翻在地。
但图布里的好运也仅止于此了,当他挥刀将那名意欲袭击他的周军士兵砍翻在地的时候,另外一名周军士卒已经从马首的另一个方向,轻灵的一刺,因为被马颈项遮住了视线,这个小个子周军士兵那轻巧的一刺正好穿过马缰和马颈项之间的空隙,扎入他的腰腹下。
铁叶甲也不能阻挡住这种专门用于捅刺的三棱军刺,暗红色的鲜血瞬间就从他腹下喷涌而出。
还没有来得及从砍翻那名周军士卒的得意快活中回过味来的图布里只感觉腹下一凉,猛一低头再看,血猛地溅起,险些冲到他脸上,就像是被抽了脊梁一般,顿觉全身一软,仿佛身上的精气一下子泄了出去,变得软踏踏的,身体不受控制地滑落下来。
无数个相似的场景在战场上不断上演,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刘东旸都面无表情地通过千里镜观察着这些场面,甚至连眼睛都懒得多眨一下。
每一刻都有无数人在死去,同样也有无数人收割着对方的性命。
建州突骑的机动能力和阵型变换能力要胜于周军骑兵,但是这并不足以逆转态势,当他们冲破周军骑兵阻击向着目标——周军步军发起冲锋时,周军的火铳兵基本上都能完成一个大概的防御阵型,并开始用火铳予以还击。
哪怕是骑兵冲入火铳兵阵中,火铳兵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三棱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装上火铳前端,变成一个差强人意的长矛,而且三棱锋刺的抗折断能力也不差,捅刺目标三五下毫无问题。
整个战场就是由无数个这种小战场组合起来的,只不过更大的战场可能是有五六个甚至七八个这种战场组成,小一些的则是两三个或者就是一个单个战场,在这种缺乏足够通讯工具的情况下,也许最远端战场都已经结束,而另一端的战场才开始进入肉搏。
但无论是哪一方,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冯紫英和刘东旸,都意识到这场战事各自都已经深陷其中,无法摆脱,或者说谁也没有魄力或者说能力来把自己一方撤出来,那只会导致更大的失败,这种情形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一切手中掌握的力量选择最合适的时候投入进去。
努尔哈赤收回千里镜。
正蓝旗这一部的战事不顺,这似乎象征着整个建州军在这一场战争中的折射反映。
虽然并非毫无所得,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仍然是居于劣势,如果没有其他意外或者特别的因素介入进来,这场战事仍然会以一种更有利于周军的结局结束。
也就是说,最终周军会付出很大代价,但是这份代价他们承受得起,而建州军将进一步丧失主动权,不得不退回到沈阳,甚至需要考虑是不是放弃沈阳以便于用空间来换取时间,更多的战略兵力被围困在沈阳。
“白奇策那边如何?”努尔哈赤的语气里多了几分阴沉。
何和礼深吸了一口气,踏上一步:“大汗,白奇策一部只有一千余人,虽说他居于中军,但是数量太少,就算是突然反水,恐怕要也不足以改变局面,我们不能抱太大希望。”
“我知道。”努尔哈赤摆摆手,“我还不至于把这一战的胜负寄托在他身上,但是他这一部的反水,也许能为我们创造一个突破的契机。”
何和礼微微一怔之后,压低声音:“大汗要把亲兵用上了?”
努尔哈赤沉默了一下,没有作声,等了一阵后才缓缓道:“这等时候,亲兵也好,其他八旗兵也好,还有什么区别么?就是要用在最关键的时候和最关键的地方,只要值得!”
第六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战,无可回避(3)
努尔哈赤的亲兵营是建州军中战斗力最强悍的一支军队,总计二十牛录,一个牛录三百人,永远随扈在身旁,二十牛录也就是六千人。
无论是马匹还是甲胄亦或是武器都是最好的,而且箭术和刀法、勇武也都是出类拔萃的。
最早是以正黄旗中选拔出来的,后来逐渐扩展到整个建州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