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瑞根
本来勇士营用的就是西北来的兵,所以只需要牢牢抓住中低层军官就足够了。
“还有谁?”
如果江超武是李三才推荐来的,那皇上就插不上手才对。
冯紫英一时间想不起了。
“还有一名佥事,于铤。”何治胜小声道。
“哦?是他?”冯紫英明白了。
万统帝侧妃有一个姓于,也是武勋出身。
不过和传统的边地武勋或者从龙武勋不一样,这于家是江南地方武勋,在温州和台州那边,颇有影响力。
不过这于铤与万统帝侧妃于氏虽然都是台州人,但是于铤是武举出身,后来辗转进了蓟镇军才到的上三亲军。
在勇士营据说也是很低调,也是当初清洗勇士营之后唯一保留下来的老人。
没想到皇上居然把手伸向了于铤,冯紫英还真有些意外。
上三亲军和京营三大营的佥事以上武将,冯紫英都有一个大略印象。
当初所有武将的籍贯、履历他都反复研读过,包括在什么地方任职与谁亲善,走了哪条线,他都基本知晓,就是为了防止出现疏漏。
于铤是浙江人,所以他有印象。
上三亲军和京营中江南人屈指可数,除了于铤外,就只有神机营中还有一人了。
“有什么动向?”冯紫英歪头问道。
“其实并不算,就是于国舅与于铤在一次饮宴上相遇,然后说起是老乡,攀了一番交情而已。”何治胜认真想了想,“年前于国舅到于铤府上拜访,送了些礼物,都是正常交往,……”
“那治胜你觉得是有意如此,还是正常往来?”
冯紫英不认为这种手段就能达到什么目的,但如果让兵部这边有了心结,那反而容易把人推向另一边,很显然何治胜也有如此担心。
这种事情,何治胜也不敢打包票,沉吟了一阵才缓缓道:“卑职的意见,老于既然能在勇士营里这么些年不倒,应该也是经历过的,不至于看不清形势才对,反倒是那些骤然入京的,如果忘乎所以,或者忘了初心,更容易走偏。”
“那你的意见?”冯紫英想了一想,觉得也有道理,他更愿意尊重这些主官的看法。
“不急于动,冷眼观察。”何治胜感觉到了冯紫英的态度,心中更踏实,“必要时候卑职和他谈谈,他该明白轻重。”
冯紫英点头认可,只要有了防范,一个佥事翻不起风浪来,但也不能小觑,防微杜渐,扼杀任何风险与萌芽中。
初二初三冯紫英几乎都是处理这类事务。
张瑾执掌旗手卫冯紫英很放心,虽然带兵打仗不算好手,因为对方是龙禁尉出身,资源太丰富,手段更老辣,军中风吹草动瞒不过他耳目。
许朝是旗手卫同知,正好补了张瑾训练和领兵打仗的弱点。
两人配合相得益彰,另外的佥事反而就显得不太重要了。
加上旗手卫清一色甘宁二镇边军过来,所以忠诚性可靠性不言而喻。
唯一控制力弱一点的四卫营。
杜可立和高文秀分任四卫营的指挥使和指挥同知,而只有四卫营兵卒是从神枢营一部加上赵千山的陕西卫军合并而成。
但赵千山只是指挥佥事,如果杜可立和高文秀联手,就算是赵千山有卫军底子做依靠,也还不够稳定。
冯紫英不会坐视这种情形,目前四卫营还缺一个佥事,他准备调邝天庚进京。
邝正操和邝天庚父子从边寨兵进入陕西卫军体系,表现一直很让冯紫英满意,虽然说从战斗力来说不算拔尖,但是邝氏父子认定了自己这条粗腿。
邝正操春节专门遣邝天庚、邝天辛、邝天酉、邝天未四子来来来拜年,足见其魄力,就是认定了自己,这一点冯紫英还是很佩服的。
很有点儿就要把一家子的命运与自己绑定的气魄,既然如此,自己凭什么不敢大胆使用?
邝氏四子都精擅武技。
邝天庚归顺后就已经有官职在身,加之在陕西打了几仗,积累了功劳,进京当四卫营指挥佥事略微有些破格,但是冯紫英还是决定就这么办。
至于其余三子,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带兵进来,自然兄弟相帮,本身就还没有什么官身,从基层军官干起走就行。
这样一来也能加强对四卫营的控制力,起码杜可立和高文秀有赵千山和邝家兄弟的牵制,不可能轻易调动四卫营兵力了,做到这一步就足够了。
至于下一步可以徐徐图之,看看有无机会吧杜可立调出去。
上三亲军的问题算是有了一个大略考虑,京营这边略微复杂一些。
事实上神枢营和神机营都没有问题,唯独就是五军营。
神枢营有马进宝掌舵,那是一个老军头,而且也把固原兵带了不少进来,所以对神枢营控制力稳如磐石,足以信赖。
神机营有王成武王成虎兄弟俩,但还不够,好在王氏兄弟把一帮原来的贼寇兵都带入了神机营,而且经历了换装之后,气势如虹,倒也堪堪可用,只不过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
但神机营还不是最紧要的。
五军营才是京营最核心的一营,其兵力比神枢营和神机营加起来还要多一倍。
萧如薰担任京营节度副使和土文秀担任五军营指挥同知也不能压制得住仇士本,也幸亏还有杨肇基和贺虎臣两位佥事各掌一军,才堪堪牵制住仇士本。
冯紫英不确定仇士本现在的状况,也许该问一问龙禁尉那边的情况了。
仇士本执掌五军营,整个京营不到六万人,而仇士本的五军营就占了六成还有多,而且战斗力也是最强的。
如果皇上真的控制了四卫营,再把五军营抓到手上,这还真的不好说会不会可以和内阁掰一掰腕子了,尤其是在关键时候他作为皇帝登高振臂一呼,其带来的额外影响力还真不好说会不会促使一些原本拿不定主意的角色倒向他那一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控制兵权肯定很有必要,但是其他准备工作也要做起来,比如先隐隐约约树立起一个备份来,一定程度抵消万统帝作为皇帝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方从哲和自己的谈话没有提及这一点,冯紫英不确定究竟是他没太在意还是因为这不是他的主责,可能是后者居多。
这个问题还得要和叶向高与齐师好好谈一谈。
龙禁尉那边消息反馈回来很快,看样子顾诚的突然活跃起来,还是给了卢嵩很大压力,让他感觉到龙禁尉已经不再是往日那个龙禁尉了。
冯紫英猜的没错,这一段时间卢嵩都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以往的龙禁尉是皇上的绝对亲信,但是他这个指挥使却一直生活在顾诚的阴影下。
元熙帝时代的顾诚在龙禁尉里太过强势了,以至于其他人根本都没有机会出头,基本上整个龙禁尉都是他的家天下。
一直到自己接手了好几年之后才开始慢慢消除顾诚的影响。
可好不容易摆脱顾诚影响没多久,永隆帝却又出了这样一桩事儿,昏迷几年,然后义忠亲王卷土重来。
让卢嵩最为郁闷的是似乎万统帝已经把他视为了内阁的走狗,选择了顾诚来作为自己的替代品,甚至根本就没有给自己机会。
他也明白处在万统帝那个位置上不太可能信任自己,谁让自己这几年与内阁配合太过默契甚至有点儿蜜里调油的味道呢?
他也不想让自己变成内阁的附庸走狗,但有得选么?
永隆帝昏迷不醒,几个皇子要么庸碌愚蠢不堪,要么就是太过年幼,而那几个皇妃又都是眼高手低却还野心勃勃之辈。
真要投向他们那边,卢嵩觉得自己只怕没两天就得落得个身首异处抄家灭族的境地。
这几年里内阁事实上就掌握着绝对权力,加上本身文臣体制就占据优势,皇上一昏迷无法视事,可以说大权尽落文臣之手,奈何?
龙禁尉论战斗力是不能和上三亲军与京营比的,他掌握的是秘密调查权,这才是它最重要的权柄和资源。
“看样子内阁那边也觉察到了一些动向了啊。”卢嵩叹了一口气,目光微动,“调整权掌握在兵部手里,如果兵部觉得不妥,恐怕就要有所动作,又得要起风波啊。”
“那暂时不给兵部通报情况?”下属试探性的问道。
“不行,冯紫英不是能糊弄的人。”卢嵩摇头。
第五百四十章 草灰蛇线,伏脉千里
卢嵩很清楚龙禁尉不再是二十年前的龙禁尉了,自己也不是顾诚。
龙禁尉现在的定位很尴尬。
理论上该是皇家私人密探机构,但是永隆帝的昏迷几年无法视事使得龙禁尉丧失了效忠目标,不得不依附于内阁。
而万统帝登基却把自己视为了内阁走狗,推出了顾诚这个上任来给自己打擂台,甚至要掏空自己的权力。
从万统帝的角度来说,他要从内阁手中夺回龙禁尉的控制权没错,但是却是要建立在把自己踩进泥中的前提下。
这就是卢嵩无法接受的了。
他卢嵩也不是一个人。
他背后一样有龙禁尉内甚至外部也有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
自己倒下了,意味着这条阵线的崩溃和所有人都要利益全损。
但卢嵩也清楚如果依附于内阁乃至文臣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群体,一样不是龙禁尉的出路。
那样一来,任何一个稍有权力的文臣都可以对龙禁尉指手画脚,那龙禁尉的秘调权和威慑力将会缓慢而不可逆转的崩溃。
这是任何一个龙禁尉指挥使都无法接受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卢嵩其实更愿意接受首辅一个人的指挥安排。
这样首辅取代了皇帝成为龙禁尉的唯一主子,甚至在各方面资源上还能更丰富。
但很显然作为文臣之首的首辅却又不愿意如此做。
这些文臣似乎在心理上就不愿意接受龙禁尉,而更愿意把龙禁尉当做一个边缘机构但却有用的机构来使用。
卢嵩接触过不少内阁重臣,毫无例外,他们都对龙禁尉有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憎恶感。
或者拿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更像是一种道德洁癖,似乎和龙禁尉合作就有点儿玷污了他们的清白一般。
哪怕他们隐藏得再好,卢嵩都能感受到那种轻蔑不屑和厌恶。
一旦从内心上就有了这种反感情绪的,卢嵩认为很难真正合作。
而唯一能以一种欣赏和认可的态度来商讨合作的,就是这位小冯修撰,小冯督师。
这种感觉也让卢嵩都觉得很奇妙。
一个二十出头且是庶吉士和翰林院修撰出身的文臣,却对龙禁尉青眼有加,其师长朋友尽皆是文臣,也许唯一不同就是他的家世出身。
边地武勋贵族出身,其父在军中广有羽翼,边镇上其家族影响力很大,再加上这个小冯督师现在蒸蒸日上的势头,以卢嵩从天家的角度来看,未来可能成为一代权臣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但冯紫英未来成为一个相当强势的首辅却是可期的。
权臣对天家的威胁极大,同样也会破坏文官体制,可能唯一喜欢或者支持的,就是军中武人了。
那对龙禁尉来说呢?
对龙禁尉来说,最好莫过于一个强势的皇帝,再次就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皇帝,但内宫中能有强有力的内侍做依靠,但这两者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都机会渺茫。
内阁不会允许出现这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永隆帝几个子嗣都见不出端倪来,而万统帝这位嗣子,也就是一直在争论的太子之位,显得太过温文尔雅,也不像是一代雄主。
第二种情形在前明可能会出现,但是大周对内宫体系打压很厉害,几无可能。
如果排除这两种可能性,一个权臣也是龙禁尉乐见其成的,毕竟权臣和黄袍加身也就是一线之隔。
但权臣要想踏出这一步,就必须要有军权的支持。
纯粹的文臣,哪怕权力再大,威望再高,都无济于事,一旦你要迈出最后一步,你的道德威望就会崩塌,会受到质疑和挑战,而文臣的权力往往都建立在这上边,而武夫们则不是。
可冯家,或者说小冯督师似乎就具备了这种可能了。
这也是卢嵩觉得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长久计,交好冯家绝无坏处,无论是冯紫英走上哪条道路,其权势只会日益增长,龙禁尉与其打交道的情况会越多,相互的依赖性也会与日俱增,这是好事。
从眼前看,万统帝有了顾城,更不会认可和接纳自己,除非自己想干个太平官,主动求去,但现在自己能走得了么?
只是自己若是把掌握的情况透露给冯紫英,冯紫英势必要对上三亲军和京营采取动作,这京中免不了又要再起波澜,而万统帝对自己只怕更为忌恨,自己所面临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了。
有时候某些东西就是无法兼得的,卢嵩也清楚,自己已然无法获得万统帝的认可,从万统帝选择顾诚开始着手拉拢和分化龙禁尉内部时,双方就已经不可调和。
既然如此,那他也没有选择,只是鉴于内阁文官们对龙禁尉类似于用夜壶一般的态度,卢嵩之前内心一直是非常矛盾的。
但现在有了冯紫英这样一个可以合作的角色,卢嵩也很想和冯紫英深层次的接触接触,探一探对方的底,看看合作的基础是否牢实。
另外,他也要好生琢磨一下,冯紫英乃至冯唐未来几年的前景。
一个兵部侍郎是不足以遮护一旦遇到危机困境的龙禁尉,或者说自己,最起码也得是兵部尚书,甚至内阁阁臣。
卢嵩也很清楚照理说自己不该对冯紫英寄太大希望。
毕竟冯紫英太年轻了,如果冯紫英现在是三十四岁,他觉得都可以押注对方。
但对方现在才二十四,实在太年轻。
当然其父冯唐在军中的实力算是对冯紫英年龄劣势的一个弥补,可同样,武人身份也会有所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