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如此多骄 第347章

作者:嗷世巅锋

  眼见四下里目光有些不善,更有些顽童在父母的纵容下,往工盟队伍里丢起了泥巴,董恂不由得暗暗叫苦。

  因为大理寺这边主要是为了虚张声势,能言善辩的工读生大多被派去搞宣传了,这边能还嘴的压根也没几个,而那些擅长撒泼的妇人对上学子是大杀器,却总不能让她们去和街边顽童对阵吧?

  正百感交集,忽听身后的号子陡然弱了不少,又掺杂了不少纷乱的杂音。

  董恂心下就是一跳,只当是有路人受学子蛊惑,真的开始围攻起了工盟,结果回头望去,就见有个年轻的绿袍小吏,正奋力在队伍当中穿行。

  偏这人董恂竟还认得,正是工部司务厅司务秦彻。

  董恂愣了一下,旋即大喜过望,只以为是焦顺还有安排,于是忙一面喝令众人避让,一面亲自将秦司务迎到了队伍前面。

  “秦大人,您这是……”

  “不急。”

  秦彻打断了董恂的询问,展示了一下捧在手里告示,笑道:“且等我忙完了公务再说。”

  说着,绕过巡城司的人墙,找到那陈御史也不知说了些什么,陈御史便黑着脸把带队小校喊了过去。

  不多时,只听巡城司的官兵齐声大吼:“有上谕,都静一静!有上谕,都静一静!”

  饶是他们喊的声嘶力竭,也足足用了半刻钟街上才安静下来。

  这时只见那秦司务上前展开手里的告示,抑扬顿挫的念起了大白话:“我工部自试行新政以来,喜报频传!在工学授官的消息传开之后,仅直隶一省,仅六月一月,官办工坊平均增产接近四成节约成本逾两成,预计比去年六月多上缴国库两百七十余万两!”

  “今,特奉上谕张榜公告、晓喻官民!”

  却原来这些时日不断有人攻讦新政和工学,捎带脚自然也没少抹黑工部,就连尚书侍郎们都跟着受了不少夹板气。

  于是在得到皇帝责令三天之内张榜的口谕后,三位堂官干脆连夜组织人手,整理出了直隶境内六月份的增产数据,赶在学生们堵门闹事的当口,把告示送到了大理寺门前!

  如此一来,新政是恶政、乱政的说辞,立刻不攻自破。

  于是在短暂的寂静之后,大理寺门前再次沸腾起来。

  学子们阵脚大乱,虽不乏喊着‘钱财如粪土,大道值千金’的死硬派,但仍免不了声势大坠。

  工盟这边则是一浪高过一浪!

  董恂一边振臂高呼,一边对忍不住又对牛思源赞叹道:“老师毕竟是老师,深谋远虑绝非我等能及!”

  牛思源口中诺诺应是,脸上却难掩忐忑。

  好在董恂激动之下并未察觉,反而拉着他吩咐道:“牛兄,如今势头已经稳住了,你快派人去各厂召集人手,再把消息传给宣传组那边儿,咱们务必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才能对得起老师的回护之恩!”

第四百二十一章 七月二十【下】

  “当真?!”

  大理寺衙门内,焦顺听刘长有禀报了外面的最新进展,一时不由得喜出望外,工读生们的表现还勉强在他预料当中,可他却没想到工部不声不响的,竟就憋出了这么个大招来!

  如此一来,针对新政和工学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但这还不够!

  既然占了上风,接下来自然是要宜将剩勇追穷寇!

  于是焦顺立刻喊来栓柱,吩咐道:“去给倪二的人发信号,让他们立刻开始行动!”

  栓柱答应一声,拔腿就冲了出去,一路狂奔到角门马厩,从车上取出早就准备好的风筝,和车夫寻了个偏僻空旷处放飞起来。

  大理寺街对面。

  早就混杂在看热闹人群当中的几个闲汉,眼见衙门里飞起了风筝,纷纷从怀里、兜里掏出大叠的传单,随手往天上狠狠一抛,然后看也不看就钻进了身后的店面,穿堂过户从后门至背街扬长而去。

  长街上,近千张传单飘飘洒洒,如同雪片一般四下翻飞,自免不得有人好奇的捡起来翻看,却见那薄薄的纸片上用油墨粗粗的印着两行大字:

  瘟生贪财丧心病狂,无伤装伤构陷忠良。

  为权为利不为小民,谈道论道不走正道。

  这本就是顺口溜水准的东西,只要粗通文墨都不难读懂,何况在场的还有近千名饱读诗书的学子?

  当下众人就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队伍前列。

  虽说学子们屡屡受挫,但这并不妨碍前排那位‘伤号’大出风头——或者说,正因为学生们的表现并不出彩,所以才尤为突显出了这位‘瘟生’。

  于是在看完传单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第一时间想到了他身上。

  而那‘瘟生’因难得万众瞩目,一时入戏太深哪还顾得上管什么传单?

  正拄着拐杖,大喊‘陛下是受奸人蒙蔽’、‘国贼报喜不报忧’、‘大道值千金、钱财如粪土’之类的口号,冷不丁就发现身旁身后都安静下来。

  他茫然四顾,却发现无数眼睛正钉在自己身上。

  这也是万众瞩目,可和先前却绝不是一回事!

  他张了张嘴,正要询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却忽听身旁有人阴恻恻问了句:“刘雄,你当真是因为仗义执言惹怒了荣国府的公子,被那焦顺的爪牙报复殴打,所以才受了一身的伤?”

  这人也是云麓书院的学子,早就不满刘雄一个人强风头了,如今见刘雄露了马脚,自然乐得落井下石。

  刘雄也已经察觉到了不妥,甚至猜到这多半就是因为那些传单引起的,可此时他一来来不及查看究竟,二来知道此事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压根容不得他当场抵赖。

  于是虽然心中忐忑,他却还是挺着胸膛道:“自然是真的!只凭刘某这番经历,就足以证明那焦顺私德有亏,这等人就算有些本事,最终也只会祸国殃民!”

  见刘雄事到如今,竟还敢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嘴脸,那落井下石云麓学子冷笑一声,正想拆穿他的真面目,一旁却有人拉住了他,悄声提醒道:“这不是意气之争的时候,无论真假都等以后再说!不然今儿咱们可就没法收场了!”

  说着,那人又示意那刘雄赶紧脱身。

  然而就算学子们想要息事宁人,对面的工盟却怎肯答应?

  当下纷纷鼓噪着要求那刘雄当场验伤,而此时自觉受骗上当,已经调转枪口的围观百姓,也都纷纷附和鼓噪起来。

  发现刘雄意图逃走,更是有几个‘嫉恶如仇’的百姓冲上去扯住了他,三下五除二非但拆掉了绷带,连刘雄身上的长袍小衣也统统被拔了下来,露出一身毫发无损的细皮嫩肉。

  现场顿时大哗,非但是工盟的人和围观百姓喝骂不止,连一部分自觉受了愚弄的学子也闹起了窝里反,或扯着刘雄质问,或围着其他的学生领袖讨说法。

  事已至此,这场虎头蛇尾的抗议已经彻底进行不下去了,也不知是谁起的头,只用了短短一刻钟,近千名学子就纷纷做了鸟兽散,空荡荡的街头只留下了一地无人认领的破靴子。

  而直到眼前再无半个学子,董恂还依旧有些难以置信。

  要知道,按照他和牛思源的估算,工盟在大理寺门前少输就算是赢,甚至都做好了被官兵捉拿下狱的准备,谁能想到最后竟是大获全胜?!

  “恩师当真是、当真是……”

  他激动的舌头都捋不直了,心中对焦顺的崇拜几乎突破乐满值,心道这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只怕孔明再世也不过如此了!

  亏先前自己和牛思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老师未必肯为工读生们竭尽全力。

  如今看来……

  “会长!”

  这时一个工读生上前,亢奋的问:“咱们接下来做什么?”

  “接下来……”

  董恂一下子茫然了,他原本只计划着要在学子们的重压之下苦苦支撑,哪想得到学子们大败亏输,最后反而成了工盟在这里唱独角戏?

  “要不,咱们去请示一下老师?”

  那工读生见他迟迟没有开口,忍不住满是憧憬的提议道。

  显然,和董恂一样,工读生们也都把先前发生的一切,当场是焦顺在运筹帷幄暗中布局——毕竟焦顺逼着巡城御史立誓的事儿,董恂可早就原原本本的说了,有了这个提前铺垫,后面的事情自然也都顺理成章的归功到了焦顺头上。

  “不急!”

  这话倒启发了董恂,他看向大理寺门前,道:“老师深谋远虑,若需要联系咱们只怕早该联系了,咱们就在这里,等着看老师还有什么筹谋就是。”

  董恂选择了静观其变。

  但工盟闹出这么大动静,又怎么可能静的下来?

  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到各处工坊,别说是原本就支持工盟的人了,连心存观望的骑墙派也纷纷赶来助威,半个时辰后,聚集在大理寺的门前工人就超过了先前的学子。

  一个时辰后,这个数字又猛增了四倍有余!

  眼见聚集的人数很快就要突破五千大关了,大理寺官员几次出面劝说无果,最后只好由大理寺卿许泰亲自出面,请焦顺前去稳定局势。

  焦顺一面让栓柱暗中传话给董恂,一面在门前台阶上慷慨陈词,表示自己一定会把工人们诉求,原原本本的禀告给皇上。

  得了信号的董恂立刻带头山呼万岁,然后便拜别焦顺带队徐徐退去。

  至此,大理寺门前这一场闹剧,才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

  当天下午,乾清宫内。

  “善、善、大善!”

  隆源帝翻看着焦顺呈上来的密折,当看到满街工匠山呼万岁的描述时,忍不住抚掌赞叹,恨不能身处其间亲眼得见。

  放下密折,他满面红潮的在殿内来回踱了几圈,却依旧难以压制住心中的激动情绪。

  自登基以来,隆源帝就试图超拔匠人分摊文臣的权柄,可却一再的碰壁,直到焦顺出现之后才算是见到了一丝曙光,而今日工人当街迫退近千学子的事情,则不啻于一轮初生的红日,直照的隆源帝心头热血澎湃。

  好半晌,他才勉强按捺住心绪,重又捡起那本密折从头读起。

  这一次皇帝更注重细节,也因此更为满意焦顺的应对处置——焦顺并没有隐瞒自己提前发现工读生异动,并且提前诱使陈垨立誓的事情,不过给出的解释是怕双方万一起了冲突,会毁了新政来之不易的局面。

  识大体,善机变。

  再加上撞进自己心坎里的工业党小作文,隆源帝对焦顺的评价,早已经从最初的千金买马骨,稳稳上升到了国之栋梁。

  这样人才的若不重用,还能重用什么人?!

  不过……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找个妃子宣泄一下,虽然还有很多政务没有处理,但读密折读到热血沸腾的皇帝,却实在是按捺不住身体的冲动了。

  ……

  此后数日间。

  工读生们乘胜追击,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宣传,将工学吹的天花乱坠,仿佛只要能继续办下去,往后无论士农工商就都有机会做官了。

  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又不需要自己付出什么代价,老百姓嘴上自然都是大力支持。

  再加上大理寺门前的闹剧,也迅速传遍了全城,于是京城的舆论风向在短短几日之内,又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传单上后面那句‘为名为利不为小民、谈道论道不走正道’,更是成了无数人讥讽书院学子的口头禅。

  七月二十七,三法司上奏周隆一案罪证确凿,皇帝强硬的勒令再审再查,中秋之前若查不出幕后主使,三位主审一并论罪。

  七月二十八日,二十四家皇商联名上奏,请求工学向民间【皇商】开放招生名额。

  受这两件事的影响,已经被逆转的舆论,更是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八月初一,大朝会。

  隆源帝趁势提出要将工学独立于蒙学之外,仿国子监的规制另设一座工学院,聚天下巧匠,择其优而仕。

  一时群臣哗然……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外面闹的天翻地覆,大观园里却是张灯结彩好不喜庆。

  因八月初三是贾母的寿辰,前院的大花厅又尚未建成,所以贾政特意请示了宫里的贾元春,将这次寿宴的主场定在了大观园正殿。

  这等事情,王熙凤自然当仁不让的坐了总裁官,李纨因管着园子里的事情,于是屈尊给她做了副手。

  若换在以前,屈居于王熙凤之下,李纨多半会心有不甘,但如今两人成了扛同一条枪的战友,而在那条战线上她的战果远超王熙凤多矣,这里外里一核对,究竟谁亏谁赚还说不准呢!

  却说到了八月初一这日。

  因园子里诸事都已齐备,王熙凤便亲自请了老太太进园子里巡视,看可还有需要添减改善之处。

  大观园里一众人等自然都要陪同左右。

  逛至临近正午时,老太太特意去了清堂茅舍歇脚,王夫人、邢氏、薛姨妈、王熙凤、李纨在里面作陪,又有宝玉环绕膝前取乐,姑娘们便都趁机去了薛姨妈屋里稍事休息。

  抛开迎春、惜春两个不合群的。

  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贾探春四人,却是进门就凑到了一处窃窃私语。

  这议论的自然是最近围绕新政、工学、以及焦顺所发生的纷纷扰扰。

  她们四人也算是此事的见证者,但即便是聪慧似黛玉、志向如探春,也万没想到自己亲手写出来的文稿,最后竟会掀起这样一场波及朝野的风暴!

  故此直到如今,四人都还觉得恍如梦中。

  看看二姐姐和四妹妹不曾留意这边儿,探春拿手肘拱了拱黛玉,悄声道:“林姐姐,你昨儿去焦家,可曾打听出什么新消息?”

  自从通过各种渠道听说了大理寺门前发生的事情,探春算是彻底服了焦顺的手腕——她不知道焦顺也是适逢其会顺水推舟,只当这一切早就在焦顺的算计当中,于是愈发将其代入了枭雄人物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