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秋来2
等在朝廷外的洪承畴知道这个消息,忍不住叹息。
大明皇帝的耳目都被堵住了,很难知道真实的消息。
清军逼近南直隶,贺今朝一直都没有出面,显然是前往福建、广东去视察了。
皇帝以为还归他统辖的人马,实则早就成了锤匪的治下。
洪承畴有了皇帝下令造船这个名头,便派人前往大沽等地强行征集船只船夫水手。
他绝不能在北地等死,成为旁人的的功劳。
洪承畴本人则是率部前往天津,那里有周遇吉这个大明忠臣,可以为他挡住一些威胁。
有祖大寿等人在身边,洪承畴是极为不放心的。
祖大寿召集辽东旧将,特别是吴三桂等人。
“洪承畴已经察觉到了我们的行动,率领他的本部人马直接离开了。”
“舅舅,我去把他追回来。”吴三桂还曾经与洪承畴攀过亲戚呢,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不必了。”祖大寿摆摆手说道:“洪承畴大不了去投皇太极,如此一来,他活着对于我们而言更加有利。”
吴三桂不理解,抓住洪承畴作为俘虏献给贺今朝可是他们的既定计划,这也算是投名状了。
“他降了皇太极,名声更加坏,我们将来在战场上与清军厮杀,抓住他我们的功劳也就越大。”
祖大寿却是认为洪承畴不甘心投降贺今朝,反倒去出关主动投降鞑子,还不如在松锦之战就投降呢,这样还有一个好借口。
“万一他是诈降呢?”
吴三桂想起他舅舅诈降皇太极的操作,提出了这个假设。
一下子就让祖大寿感觉有些麻烦。
“这个消息立即派人传给孙传庭,询问他作何判断,我们用不用跟上去追击。”
祖大寿喊了一名心腹,直接派人前往孙传庭的住处。
他前两日得知锤匪从太原出发,一副等待时机要覆灭京城的消息。
也不知道洪承畴是不是得到了消息,故而今日打算离开。
“大哥,要不要我先带着人马跟在洪承畴后面?”祖大乐一脸凶相的询问。
如今大明要无了,他们想要好好活下去,就得获得新主的赏识。
同大明决裂还不够,总得献上几个够分量的俘虏。
大明皇帝以及京城内的皇亲国戚全都被吴国俊的人马给包圆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选择。
祖大寿也在纠结,但他依旧摆摆手:“越到关键时刻,我们越要稳住心态。”
常年在辽东厮杀,早就让祖大寿练就了比常人更加稳重的大心脏。
没让祖大寿等太久,孙传庭便亲自打马到了祖大寿的军营内。
“洪承畴走了无所谓,他只带领了本部洪兵去讨生活,不必管他。”孙传庭先是给众人定了个调子:
“他若是投降了皇太极,那就更好了!”
“好在哪里?”
“好就好在他投降,作为大明目前第一文官,连他都投降了清廷,想必会影响不少人的。”孙传庭颇为兴奋的道:
“这些人只要被蛊惑,也就该死了,正好省去了诸多借口!”
祖大寿便不多言语了。
他从孙传庭身上看出来了,锤匪对于杀的人少了并不是很满意,还要给他们的名头上安上罪名。
锤匪不光要杀人,还要诛心,彻底的让士大夫群体没落下去。
吴三桂没理解孙传庭的意思,这人杀了就杀了,还找那没动的借口做什么?
“行了行了。”孙传庭也不再过多解释,对着祖大寿道:
“你的事我已经飞鸽传书,告诉大帅了,他昨日也派人送来了回复。”
祖大寿听到这话,厅内众人的耳朵都立起来了。
这可是关乎着他们今后的性命以及生活,还有一家老小的性命。
“此番我家大帅北上的目的,就是覆灭大明,建立新朝。
但是在覆灭大明的前面,我们要先同清军打一场歼灭战,不让阿巴泰回到辽东,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
祖大寿水率先点头,他明白贺今朝的目的。
大明皇帝朱由检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了,完全没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从松锦前线返回来的十万人马,大多都是心思各异,没有想同大明陪葬的意思。
现在机会摆在眼前,你们关宁铁骑不是一直都与清廷鞑子打生打死吗?
阿巴泰就是摆在你们眼前的试金石,想要得到锤匪的编制,光靠投靠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战场上证明自己才行。
祖大乐等人都清楚他们没什么机会吃空饷,但是锤匪的待遇比大明还要强上不知道多少倍。
也正是因为如此,锤匪士卒才发挥出了更多骁勇善战,作战顽强,根本就不是其余势力能够比的过的。
贺今朝把他麾下的士卒当成人看。
相比于大明不把士卒当人看,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特别是前期的无地流民变成了“小地主自耕农”,要生产方式有生产方式,要个人荣誉有个人荣誉。
编练成强军,爆发出来惊人的战斗力也就不奇怪了。
“孙使者请放心,我们定然好好打鞑子。”
吴三桂直接表态,不就是同鞑子作战吗?
他还是有些经验的。
“好。”孙传庭摸着胡须笑了笑:
“我军会再山东与鞑子先行作战,能到达北直隶的鞑子,损伤不会小的,你们倒是捡便宜了。”
听到这话,祖大寿站起身来开口道:
“孙使者,我这外甥对战鞑子还是有些手段的,莫不如就派他前往山东,在李将军帐下听令,我们也不需要总捡便宜,平白让人看不起啊!”
祖大乐直接在桌子下踢了吴三桂一脚,让他赶快站起来。
机会可不是等来的,而是主动争取来的。
李定国是贺今朝的外甥,吴三桂若是能搭上这条线,将来也能有更多出头的机会。
他们在大明的官职在锤匪阵营当中完全不管用,有些时候还会成为他们的催命符。
锤匪大多时候会宰了明军的将领,留下诸多普通士卒编入陷阵营。
孙传庭稍微沉思了一会,便也理解了祖大寿的操作,他请二人坐下:“此事我给李将军修书一封,用不用的我说了也不算。”
“成不成的,我祖大寿都会记着孙使者的恩情。”
“千万不要这么说。”孙传庭直接站起来:
“我虽然能推荐吴三桂,可他将来若是出了事,我也是会被连累。
大帅虽然不反对任人唯亲,可惩处也是极为严重。
吴三桂他将来可千万不要犯了什么军纪,否则我会亲自把他脑袋砍下来向大帅请罪。”
第1142章 前有狼后有虎
对于孙传庭的话,不仅仅是吴三桂觉得脸上有些不得劲,连祖大乐都不是很高兴。
偏偏祖大寿重重的拍了下吴三桂,叫他快谢谢孙传庭。
这便是丑话先说在前头,但事情他肯定会给你办了。
祖大寿可是比吴三桂要熟悉眼前的情况,以及锤匪势不可挡的崛起之风。
现在若是不好好把握住机会,今后就等着被锤匪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去吧。
待到孙传庭走后,吴三桂十分不理解,哪有上赶着送。
理应都该是贺今朝派人带着赏银、财物前来招降,这样自己才算是有些地位。
这不明显会让人小觑吗?
咱们好歹也是在辽东待了这么多年,连皇太极都亲自给他和舅舅写信招降的。
“舅舅,咱们联合起来手握十万兵马,那也是有筹码可以谈的,怎么现在跟个三孙子似的,还得求着人家?”
“你觉得丢人?”
“只是心中有些不痛快罢了。”
“收起你的什么十万兵马的心思,你觉得丢人,旁人想要丢人还没这门子呢!”
祖大寿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
“别以为咱们手中有个三万来人,就能裹挟其余人跟着咱们一同走,洪承畴都没这本事,你小子更没有。”
“我不是想要投降鞑子,就是觉得心里憋屈的很,咱在大明那也得是受到优待的,投了锤匪反倒什么优待都没有了。”
吴三桂目前没有想要投降鞑子的思想,对于皇太极的招降,他根本就不屑一顾,就是觉得自己理应得受到贺今朝的重视。
而不是类似这种还得求着人,才换来为贺今朝效命“战死沙场”的路子。
“不要觉得皇太极亲自写信,或者让他麾下的那些旧相识给你写信叙旧是什么好事。”
祖大寿背着手溜溜达达说道:“皇太极必然不想让贺今朝吸纳大明士卒,壮大自身的势力,所以对你我才会极尽拉拢之事。
若贺今朝表现的并没有那么强,你看皇太极会不会如同此番这样拉拢你我?”
统战价值这件事,有些时候就是如此的不讲理。
吴三桂沉默以对,自身的价值不光是能力的体现,还得看天下大势。
贺今朝麾下兵精将足,他根本就不缺什么所谓的关宁铁骑。
尤其是祖大寿的老本都赔光了,关宁铁骑大多都转变为了满汉八旗士卒。
所以在祖大寿看来,贺今朝他不稀缺士卒,那自己就得好好表现一番,省的被贺今朝给顺手当成敌军给收拾了。
“明运终将,即使皇太极总说我的亲戚都在他那里,除了两国之间交战,个人也没有什么恩怨,我们在明境内又独自领兵,还能控制住山海关。”
祖大寿哼哼了两声:“固守山海关、关外四城,就能牵制清军无法攻克山海关,更无法进攻北京,这便是祖氏一族的筹码。
皇太极无非就看重了山海关这块战略要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攻打清军,证明我们自身的价值。
你小子不要不识好歹,好好表现,免得贺今朝进了北京城,砍了你老子的脑袋。”
“多谢舅舅解惑,我这就出发。”
吴三桂拱手之后,便去安排人马,然后准备南下前往山东。
“大哥,咱们就真的没有别的出路了?”
祖大乐出身封建军阀,投降锤匪是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希望在锤匪开辟新朝之际能够跻身于新贵的行列。
谁不想给家族整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一直传下去?
“你我有别的出路啊。”祖大寿很郑重的点头。
祖大乐听闻很是兴奋:“大哥,那咱们还受锤匪的鸟气做什么,不如想想别的出路。”
“别的出路就是,你我全家的脑袋都挂在旗杆上成为锤匪战利品,你觉得这个出路好不好啊?”
听闻祖大寿的话,祖大乐整个人都不知道要如何卧槽。
祖大寿是懂得开窗理论的。
现在你们掀不了屋顶了,那就只能同意开窗。
“大哥英明,咱们就铁了心的给贺今朝鞍前马后了。”祖大乐再也不说什么别的出路。
除了投降锤匪,哪里还有别的出路了?
祖大寿敢肯定,皇太极绝对不会放弃拉拢大明任何一个军将的机会,特别是从松锦战场上跑回来的人。
但他觉得皇太极的期望会落空,大家不辞劳苦从辽东跑回来,就没想着投降鞑子,除非真的没有其他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