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秋来2
“若是李自成真的能下定决心用精锐士卒袭扰清军,或者再打一场,对于我们横扫两拨人马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助力。”
主要就是促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
“按照清军鞑子的水路运输路线,他们会在昌邑停下,转为陆路走潍坊、益都、淄博、济南、德州、正定的大路,除非他们在德州获得大量船只,会用京杭大运河北上。”
徐以显指着地图道:“如果清军鞑子真的要这么走,李自成可以进行伏击的地方很多,留给李定国伏击的地方,大抵就剩下德州、衡水,需要提前做好埋伏。
唯一的好消息是,只要李自成稍作抵抗,我们就能有充足的时间做好伏击清军的准备。”
“嗯。”
贺今朝表示赞同,先前在船上已经讨论过数次,要不然也没啥事干。
“那我们便先灭阿巴泰,在灭李自成,最后覆灭明廷,进入北京城,干正事,朕登基后,给你们封爵封官。”
贺今朝一锤定音。
“谢大帅、主公!”
众人美滋滋的。
随着贺今朝最后动员令的不断发出,赵小五以及高一功留下部分人马镇守湖广等地,便乘船北上,一同前往南京会和。
南京河流上的船只往来如梭,一队队人马下船登船。
码头上有人在运输火炮、粮秣、武器、铠甲,奔着北方而去。
锤匪的大规模调动兵马的消息,并没有瞒过李自成以及张献忠等人。
张献忠早就奔着广西南方躲避,左良玉倒是放下心来,开始与当地的土司进行热情的交流。
因为这些狼兵不会坐视自家家乡被官军抢掠。
瞿式耜本想防范高杰,结果高杰借着剿匪的名义直接南下对付孙可望去了。
反倒是左良玉部下听闻锤匪大部北上,开始故态萌发,什么军纪?
我左军根本就没有军纪这个玩意。
朱亨嘉作为皇帝气得大怒,他本以为左良玉会同高杰一样,对他俯首帖耳。
未曾想左良玉根本就不承认他这个什么永历皇帝,大明是崇祯皇帝,你一个靖江王也配称帝?
咱们现在是清君侧!
主要是打瞿式耜,他对于左良玉的军纪气愤的很,自是出手制止。
外来的压力稍微减少,他们就自己个打起来了。
左良玉部下不熟悉地形,再加上广西狼兵熟悉地形,又是护着家乡财产,故而左良玉部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桂林等一系列地盘,两拨官军打的有来有往。
左良玉先前是问朱亨嘉要军饷,报出一个六十万人的编制。
不等朱亨嘉反驳,瞿式耜就站出来指责左良玉狮子大开口,你真有六十万人马就不会被锤匪一路撵着到了广西。
要钱不给!
左良玉那是早就熟悉了大明职场的人,你一个新帝连点赏钱都不肯给,那我就认为你是僭越!
咱们连大明正牌皇帝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你这个还是冒牌的!
左良玉把崇祯赐给他的平贼大将军印以及麾下督师的尚方宝剑一亮,就开始了清君侧。
然后两方就打起来了。
反倒是张献忠、孙可望、高杰等人在南方各自发展种田,丝毫不掺乎这场争斗当中去。
特别是高杰在邢夫人的辅佐下,就算是朱亨嘉调他回去助战,也借口孙可望要发动战事,广西南部不保,不回去。
朱亨嘉气得破口大骂,现在他对于这批外来的官军是谁也不相信,总算是另类体会到了崇祯那种境遇。
有钱都不一定有忠诚的部下,更何况还没钱呢!
广西北部乱成一锅粥,南部相比于挺平静的,孙可望还派人出海去打探有关火器的事情。
他眼馋锤匪犀利的火器,可不是一时半会了。
同样的高杰也没闲着,积极同外国势力进行沟通,打探打探哪有金矿、铁矿之类的,有了钱还能打造铠甲兵器。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按照自己的设想向前走着。
当李自成接到锤匪杀了阿巴泰儿子的消息后,整个人都陷入了匪夷所思当中。
他的部队面对清军鞑子都得搞偷袭夜袭,反倒锤匪吃掉被围困的清军,就那么的轻而易举。
相差如此大的战斗力,让李自成极为发愁。
“大顺王,我们也得动真格的了。”李岩小声的劝谏了一句:
“要不然整个山东的百姓都认为锤匪强过我大顺,锤匪一旦赖在山东不走,本地百姓还如何能够对我们死心塌地,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李岩说完之后就闭嘴,无论如何都得同清军打一场且得取得胜利。
先前李自成还觉得自己有同贺今朝一战的资本和能力,现在对付清军指定不能再藏着掖着,叫人小觑。
“既然如此,那我们也打一场,勿要让清军、锤匪、山东百姓小觑我军!”
第1141章 十万明军的安排
南方明军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北方的残存明军,除了周遇吉憋着一口气想要干清军之外。
其余人皆是摆烂状态。
清军攻打山东,大明官军转进山西方向的骚操作就不提了。
白广恩经过祖大寿那么一次会议之后,整个人都浑浑噩噩的,认为自己这么多年白他妈的干了。
好在在松锦前线经历过同生共死的“好兄弟”唐通一个劲的给他开导。
相比于他们这些原始官军的身份,白广恩这种以前是农民军的身份,反倒在锤匪那里更好混之类的。
再加上白广恩的儿子都为贺今朝效力,有这方面在,根本就无需过多担心。
经过唐通的开导后,白广恩也只能认清现实,为大明效力没什么前途的。
如今连基本的军饷粮草都无法供应,纵然他自己想要效忠陛下,但手底下的兄弟们还得要吃饭呢。
于是在清军劫掠山东,同闯贼打的热火朝天,明军士卒多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良好习惯。
什么他娘的为大明效力啊。
至于督师大学士周延儒则是整日同幕僚饮酒作乐,不敢派人去追杀清军,也不敢说一句于清军打仗的话。
什么抵抗明军?
山东那不是有闯贼嘛,坐视他们互相残杀,狗咬狗岂不美哉。
大多数明军士卒以及最高领导开始摆烂,但是有人不想如此寂寞。
于是军中有监军御史上奏报功,特别是满清恭顺王孔有德死于锤匪这件事。
蒋拱宸直接把名头安在了大明军将头上,以至于搞得周延儒十分被动,不得不编造自己指挥斩获百余鞑子的捷报报给崇祯。
崇祯接到这个消息简直是喜出望外,万万没想到周延儒竟然如此主动,灭杀了孔有德。
当年孔有德在山东叛乱,到后期乘船叛逃,可是让崇祯发了好大的火,没等平定叛乱,把孙元化就给砍了脑袋。
现在孔有德还是被朕的人给宰了!
早知道周延儒当督师这么好使,他早就把此人派出去督师了。
吴国俊整个人都懵逼了,这都行?
连点首级都没有,活干的也推糙了些。
就这么两张所谓的捷报都被朱由检认为真的。
吴国俊都有一瞬间认为自己以前干的事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实在是过于小心了。
尤其是大明都到了这个地步,朱由检还如此“天真无邪”,确实让他绷不住了。
如今属实是人均龙哥了。
龙哥(毛文龙)怎么没有赶上这种好时候?
他当年也时不时的报大捷,可数目过大,被朝廷识破。
要是毛文龙一直坚挺到崇祯末年,这对君臣不定能合伙干出什么屑事来呢。
“陛下,此事真假未知,还需要好好判断。”
不等吴国俊言语,一旁的司礼监太监先提醒了一句。
“你懂什么,朕觉得周延儒不敢哄骗朕的。”
朱由检显得极为亢奋,他对着众人说还想要把周延儒封为太师。
纵观整个大明,也就是张居正一个人是活着的太师。
“陛下,此事还需慎重。”
锦衣卫都督骆养性和东厂太监王之心连连劝说,别着急封。
尤其是京师内总是有人贴匿名榜单,隐射洪承畴是大曹操,周延儒是大秦桧。
总之掌握兵权的都没有一个好人。
经过手下人的再三规劝,崇祯看向一旁的杨嗣昌以及吴国俊,询问他们的意见。
待到二人都说不着急封周延儒为太师,还是等孔有德首级送来为好。
朱由检这才按耐住激动的心。
吴国俊都无力吐槽了,当皇帝的也不好好想一下,孔有德等清军在山东祸害百姓,周延儒在通州,这期间隔着千八百里的路程。
难不成周延儒会法术,直接千里取人头,他要是真如此厉害,直接一剑宰了皇太极。
这功劳不是比杀了孔有德还大!
故而吴国俊不清楚朱由检是真的相信了,还是故意相信的。
他这个卧底当的心累,只想着大帅能够快些搞定拦路的清军闯贼,沿着运河北上,赶紧来北京吧!
大明皇帝,他是一天都不想伺候了。
洪承畴一直都在派人打探山东的情况,当他得知锤匪加入战场,在三方争霸当中干死了孔有德后,更是一言不发。
待到最新消息贺今朝的外甥李定国斩杀清廷阿巴泰的儿子,洪承畴便做好了准备,他授权兵部的人请求皇帝下令造船。
兵科给事中曾应选首次提出“航海攻心”的战略策略,造船三千,发兵六万,于登、莱海岸航海渡辽。
清兵知道,必然速归往救,这就会不攻自去。
一提出来,首辅大臣表彰这是“计划之妙”,传到崇祯那里也批准建造,先让工、兵二部各造一千五。
但是问题来了。
钱由谁出?
皇帝没钱了。
京城的粮价贵的不得劲,朝廷官员恨不得把国库里的钱财都拿到自家去换粮食吃。
要不是吴国俊派人控制了皇城,真会有人不断的进来出去,盗卖皇宫内的物件。
工兵二部互相推诿,最后交给工部主事经办。
他则想出更新的妙计,说这种船只有广东、福建能造,又转到那里去落实。
这事让崇祯觉得极为靠谱。
虽然广东被锤匪占据了,但是福建郑芝龙对于大明那是忠心耿耿啊!
自从被招抚后,一直都在与海盗、红夷人、山贼等交战,为保境安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事就应该交给他来办。
崇祯立即批复,差人抓紧去办。
锦衣卫的人争先恐后的想要抢夺这个差事,就是为了远离京师,前往福建那个地方去讨口赏银啥的。
他们早就听闻郑芝龙是海盗出身,出手向来阔绰,只要他手指稍微漏点缝,就够他们吃上许多时间了。
然后“造船”这件事就被拖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