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351章

作者:北城二千

因此、他也不再强迫毕自严,而是对他道:“事情就是这样,对于北方番薯和马铃薯的种植,这点需要好好上心。”

“若是爆发了蝗灾,番薯和马铃薯会是救命的东西……”

“下官知道了,谢殿下赐教。”

毕自严缓缓起身,对朱由检作揖行了一礼后,便在朱由检注视的目光中,缓缓退出了书房。

在他退出一盏茶后,王承恩才不平道:“这毕自严也是和文官的臭脾气一样。”

“很正常,毕竟是读的圣贤书……”朱由检拿起了文书,下意识回答。

不过在他回答之余,他忽的顿了顿,然后表情古怪道:“圣贤书……”

他忽然想起了一些人,尤其是山东曲阜的那群人。

“山东走私朝鲜硝石的商人中,没有跟孔府打交道的吗?”

朱由检抬头对陆文昭询问,而陆文昭则是摇头道:“这倒没有,孔府主要还是在旁系侵占百姓田地这点有不少罪证,走私这块通常是齐党的官员。”

“那倒是有点可惜……”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不过却又在下一秒,用悻悻然的语气道:“侵占百姓田亩的罪证也不小,乘机抓一批人吧。”

“额……是”陆文昭为之语塞,没想到自家殿下连衍圣公的旁系都敢抓。

不过他转念一想,似乎又觉得没有那么让人值得惊讶,毕竟自家殿下连自己这么多没出五服的亲戚都在算计。

“洪承畴准备的如何了?亦东河城有没有发现建虏的不对劲。”

朱由检一边处理军报,一边询问起了陆文昭,而陆文昭也作揖道:“洪经略已经从四川、广东、贵州各自抽调不同人数的拱卫营。”

“五月初十,各营兵马必须抵达云南广南府、临安府,广西思明府、南宁府、太平府。”

“目前来看,洪经略暂时只调动了四十营兵马,约十二万一千人左右。”

“不过、广西廉州府的合浦港临时聚集了七营兵马,约两万一千人。”

“云南的元江府、车里府、孟艮府分别驻扎两营兵马,合计六营,约一万八千人左右。”

“此外、海军都督府的六卫兵马也分别驻扎在了万州海域(西沙群岛)和万里石塘(南沙群岛)。”

“南军都督府的十二营拱卫营已经接管了旧港各府,正在弹压当地图谋叛逆的土人。”

“目前牵动的兵马数量在十九万,云南、广西和四川三地各自招募了数量不等的民夫。”

陆文昭汇报完毕,而朱由检闻言却抬头道:“我朝在安南有多少百姓?”

“大约,三万余人……”陆文昭沉默片刻后给出一个数字。

朱由检闻言,微微皱眉后才道:“让洪承畴在粮草筹备后速战速决,一个小小的安南,我需要在明岁秋收前听到他的捷报。”

“战事开打前一天,通知当地百姓撤向沿海,告诉洪承畴,海军六卫兵马要先保护大明在当地撤离至海岸的百姓。”

朱由检很清楚,这三万多人如果战事爆发,那一定会有不少人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眼下他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扶贫干部了,而是齐王,是大明的五军大都督。

按道理来说,他不应该通知这三万人,因为这样容易暴露军情。

但如果他不通知,那他和齐楚浙宣昆五党的官员有什么不同?和纯粹的政客又有什么不同?

他不想成为把百姓性命当做草芥的人,淮北大饥的时候他没有能力,而眼下的他有能力,便不会漠视……

“殿下……”陆文昭欲言又止。

“下去吧……”朱由检打断了他。

显然、陆文昭也清楚这样做不好,可他也清楚,这一点也是朱由检和大明历代皇帝不同的地方。

他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人,这也是满桂和孙应元,陆文昭他们想扶持朱由检的原因。

大明朝没有人情味的官员、皇帝太多了,只有这种有人情味的人,才能给他们这群自宋代开始地位低下的武夫安全感……

第312章 诸藩分地

“哔哔!”

“放!”

“彭彭彭——”

天启七年三月初九,伴随着天津港鸣炮的声音出现,港口码头之上,已经站满了乌压压的人群。

这其中、有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也有天津船厂的船工,但更多的,是负责维护秩序的拱卫营士兵,和负责接应使船回归的礼部官员,以及主持欢迎的户部尚书毕自严。

除了他们,还有从京城纷纷赶来的各藩王、郡王。

他们等不及诸藩长史前往京城,于是决定亲自来迎接。

等不及的原因很简单,天启年间的第二次藩王会议,将会在十天后的京城太庙前举行,而负责主持诸藩大会的,则是被朱由检委以重任的毕自严。

在码头上,诸藩的脸色并不好看,又或者应该说是五味杂陈。

他们有的隐晦看向自己左右的藩王,有的则是看向毕自严,很少有人把注意力放在即将靠岸的下西洋船队上。

伴随着“砰”的声音响起,当船队靠岸,木梯被放下,一队队已经离去一年多的下西洋船队终于回归。

他们的所见所闻,将会决定诸藩会下多少筹码,会把多少身价赌到这场“牌桌”上。

“参见千岁……”

当数百名诸藩长史,使臣纷纷下了船只,他们便对着诸藩人群开始了作揖行礼。

见状的毕自严看了一眼四周,察觉人太多后便开口对身旁的礼部官员道:“组织人马返回京城吧。”

“是……”礼部官员作揖应下,随后开始安排诸藩官员和诸藩亲王、郡王上车。

车队拉的老长,向着京城踏上返程,只不过在这返程的马车上,许多藩王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询问诸藩长史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周藩的周王朱肃秦。

“天竺之地,究竟如何?是否适合就藩?”

周藩的象辂上,朱肃秦带着朱恭枵、朱绍烔面对周藩回归的一名长史和四名家臣提出询问,而对此,长史陈蕤则是递上了一份文册,并恭敬道:“天竺之地情况复杂,臣将其分为三部分,其一是地利,第二是人文,其三是利害。”

“先从地利来说,臣等只是随船队从东吁沿海一直巡弋到了波斯地界。”

“整个天竺的沿海地界,不管是气候,还是土壤和植被,各种变化十分显着,其地广袤,不输于大明……”

“继续说!”一句不输于大明,立马把朱肃秦的兴趣给提了起来,他追问着,而长史陈蕤也继续道:“臣在沿海打听过内陆的事情,长话短说便是……天竺之地北阔南狭,平原和适合耕种的地方也大多在北部沿着一条叫做强加河(恒河)两岸,以及中部一带。

“北部和中部的平原河网密布,灌既渠众多,农业发达,而南部为高原,只是东西两侧的海岸拥有少量平原。”

“不过这高原也并非一无是处,其高原与海岸平原之间盛产水稻、小麦、甘蔗等作物,矿产更富煤、铁、锰、云母、金等物。”

在北部平原以北,是一座隆起的高山,延绵数千里,卧在我大明乌斯藏宣慰司与天竺之间。”

“由于北、东有着高大延绵的山脉,加上三面环海,又有开发了数量不少的耕地,因此天竺在地利上有一定的优点。”

“不过天竺西北地区有面积不小的沙漠,因此如果要争取就藩地,首选距离中部平原最近的沿海地区。”

长史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而朱肃秦听闻天竺有不少耕地也就放心了不少,他继续示意长史再说,而长史也道:“天竺的气候和大明迥异,首先是该地全年温度奇高,各地雨季时间相差很大。”

“有的地方常年不下雨,有的地方常年下雨,这其中以西北和东北首当其冲,而这两地也容易爆发旱情和洪涝。”

“此外、天竺大多平原都已经被开发大半,灌既水利俱有,农业发达,依臣之见,整个天竺已经开垦的耕地,恐不逊色于我大明……”

“这怎么可能?”朱肃秦不相信天竺的耕地数量能和大明媲美,而周王世子朱恭枵也皱眉道:“若是有这么多耕地,那他们百姓的人数岂不是与我大明相当?”

“确实相当……”长史作揖道:“我等在随军攻打小西洋监察使司时,小西洋监察司不过是天竺的一个海外土邦,一岛之地却有数府大小,数百万人。”

“而天竺沿海土邦城池,大大小小数百座,百姓多者十余万,寡者上万,而听闻他们的商贾说,百姓最多的还是在强加河两岸的城池中。”

“眼下天竺分割严重,北部是由当年哈烈国(帖木儿帝国)的驸马帖木儿后代巴布尔所建立的国家。”

“该国被欧罗巴人称呼为莫卧儿,治下有民数千万,羁縻整个天竺南部高原地区的土邦,带甲二十余万,大多是骑兵……”

“二十万骑兵?”听到这话,在兵家学府学习过的朱恭枵二人惊诧开口,毕竟在十七世纪能养二十万骑兵,这说明莫卧儿的经济并不逊于大明。

“并非全部都是骑兵,他们军中主要以步卒、战象、火炮、骑兵为主,骑兵数量在八万左右。”

“不过他们的火炮数量,威力远不如我朝,护航的上直海军四卫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覆灭了锡兰岛上带甲八万的土邦。”

“臣在与四卫指挥使交谈时,他们对于莫卧儿的情报也十分熟悉,其中海军都督黄龙的侄子,指挥使黄蜚更扬言‘以我天军一卫,可灭南虏数万’的豪言。”

长史说罢,看了看朱肃秦等人的模样,并小心翼翼道:“虽说有些夸大,但海军与拱卫营,上直的战力有目共睹,若是真的能聘请一卫兵马,或许能在数月内荡平南部的一地土邦,获得耕地千万,民众百万。”

“枵儿……”朱肃秦看向了自家儿子朱恭枵,毕竟他不懂军事,只能求助朱恭枵。

对于自家父亲的求助,朱恭枵毕竟被评价有参将之才的学子,自然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他沉默了片刻,想了想后才询问道:“依你之见,若是以战养战,南部土邦能缴获出多少银子?”

“这……”长史愣了愣,他没想到朱恭枵说的这么露骨,不过顿了顿后,他还是回应道:“南部土邦,若是真的要打,或许选一大邦能缴获银两数十万两。”

“不过、若是真的要以战养战,还是得对莫卧儿东部的沿海平原地区下手。”

“莫卧儿在东部的几座城池中,一城十余万,二十余万百姓并不在少数,加上莫卧儿经济较之繁荣,或许一城便能养三千甲士。”

“三千……”听到这话,朱恭枵有些心动了,而他旁边的朱绍烔似乎看了出来,连忙劝阻道:“父亲、若是要对莫卧儿动手,那莫卧儿数十万大军强攻而来,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恐怕难以为继。”

“我周王府变卖家产,只要凑出银子,就足以招募六卫兵马为我们征战一年!”朱恭枵拿出了魄力。

这一幕看的朱肃秦十分满意,他想了想后才道:“若是有六卫兵马,完全可以击退这个这个号称莫卧儿的南虏,届时掌控一省之地,再联合其余诸藩共同讨伐南虏,则大事可定!”

周藩的底气和教育,让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到了最大的牟利机会。

他们有一个优势,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们背后站着大明,身旁站着诸藩。

即便不算郡王,三十二个藩王组成的势力,也绝对不是莫卧儿可以一口吃下的。

哪怕每个藩王只招募一营拱卫营,他们也能形成三十二个拱卫营的巨大规模。

近十万兵马,足够崩碎莫卧儿的牙齿,而唯一需要操控和注意的,就是如何在就藩地上和和气气的进行分地,并且团结诸藩。

“分地的事情,还需要好好商量,不能恶到强藩,不然之后难以结盟。”

朱肃秦抓住了问题所在,而朱恭枵道:“朝廷设立小西洋监察使司,显然是为了监督诸藩,顺带掌控诸藩。”

“结盟一事,还得看看朱由检会派谁前往监察使司。”

“依我之见,恐怕不是洪承畴,便是孙传庭,再无第三人……”

朱恭枵说出了两个有可能的名字,而朱肃秦想了想后才道:“洪承畴这人手段老练,心狠手辣,小西洋监察使司很适合他,就是不知道朱由检会不会另有人选。”

“总之还是先团结诸藩,等十日后太庙召开诸藩大会,再议事也不迟。”

“是……”象辂内众人纷纷应下,而像周藩象辂之中的场景,也在各种不同的象辂中上演。

三天的时间缓缓过去,当诸藩象辂进入了东城百王府中时,锦衣卫也把这三天所打探的消息送往了镇抚司,并交到了陆文昭的手中。

“这群人倒是挺有远见的……”

陆文昭看着手中的诸藩态度,不过看到后面却又收起笑容:“不过蠢货也多……”

说罢、他带人向着皇宫而去,越过西华门、武英殿,最后来到了乾清宫门前。

在他抵达乾清宫门,并得到宣旨可以进入的时候,养心殿内也传来一声呵斥:“别动!”

养心殿内传来呵斥声,声音还不是皇帝的,这让人有些心里莫名发虚。

不过若是仔细看到殿中场景,便不会有人再心虚了。

此刻的养心殿内,朱由校头戴翼善冠,身着黄色的常服,腰别玉带,坐在一个屏风面前,大马金刀,看上去十分威风。

他座下是一张纯玉质的龙椅和三乘三丈的上好蜀锦地毯,仅仅这地毯,价值便有千两白银,而座下的玉质龙椅虽然质地一般,但也价值数万两白银。

由于整日不是海鲜、就是山珍野味,加上朱由校自己做手工活计,并且有朱由检帮忙处理政务,因此他没有历史画像上那么瘦弱,反而有些壮实。

他坐着一动不动,而他的对面这是一个摆好的画桌,桌后是执笔正在为朱由校描绘全身像的朱由检。

进入殿内的陆文昭被呵斥声吓了一跳,不过在看到呵斥的人是朱由检后,他就放心了下来。

他站在殿内角落,等着自家殿下作画完毕后汇报。

原本他还好奇为什么自家殿下要呵斥万岁,不过过了一会儿他就明白了。

只见在朱由检安心描绘的时候,朱由校却是跟患上了多动症一样,这会儿抓抓脸,这会儿打打哈欠,过了一会儿又胡乱活动脖子。

就这胡乱动的举动,换做寻常的宫廷画师自然只能自由发挥,但当这个画师变成朱由检后,朱由校便开始受罪了。

任谁坐下来两刻钟一动不动都会难受,更别提喜欢驰马射箭、做做木工活的朱由校了。

对于他来说,被自家弟弟作画,可以说是一种煎熬。

尽管这作画的要求,是他自己提出来的……

煎熬的日子终究是在一刻钟后过去了,当朱由检放下画笔的时候,朱由校立马靠在了椅子上,长叹一口气。

尽管没有开口,但殿内所有人都能看出,这位前一天还吵着闹着要自己弟弟为自己作画的皇帝,恐怕有生之年都不会再让自家弟弟给自己画第二次全身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