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子
张璁道:“那不知今日,在下到底能做些什么?”
唐寅一下被张璁的问题给问懵了。
你能做什么?
跑来问我?
旁边的孙元虽然面带不解,却还是主动搭茬:“张侍读,上面说今日要重议大礼,好像是等火车通车的典礼结束后再进行,你不必心急,翰林院这边也打过招呼,谁要前去参与辩论,随时都可以过去。”
张璁一怔。
他紧张、局促,主要原因是,他昨天刚回京城,今天就顶着翰林院侍读的名头跑来观礼,翰林院的大门都还没进去过,对于今天大礼议的流程完全不熟悉。
再加上他感觉自己不是主角,生怕自己没有任何表现机会,所以迫切想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
他所在意的东西,在孙元和唐寅看来却一文不值。
因为唐寅和孙元都没打算在大礼议的事情上发声,孙元在跟张璁解释流程的时候,语气平和到好像这件事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张璁问道:“那今日那位朱先生,为何不来呢?”
“朱先生?”
孙元一怔,随即望向唐寅,根本不知道张璁说的人是谁。
唐寅笑道:“你是指敬道?今天的事,看似与他处处相关,但其实并无多大关联,火车通车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难题需要他指点,今天你看不到他,但他可能就在这附近主持大局……可以说,今天他随时都在。”
不但张璁意外,连孙元也都大吃一惊。
原来朱浩今天也参与到火车通车的观礼?还是主角?
张璁道:“火车铁路之事,也跟朱先生有关?”
唐寅只是笑个不停,有些事他不想跟张璁解释太多。
孙元道:“听说张侍读刚回京城,许多翰林院的同僚应该不识得,难得今天翰林院中人几乎到齐了,不如由在下为你引介?”
孙元也算热心人。
唐寅抬手阻止孙元,笑道:“敬宗,你就别为难秉用了,他今天可一点旁的心思都没有,等他进了翰林院,有的是时间去认识同僚。”
张璁开始时对唐寅充满期待,以为唐寅能带他走向辉煌。
至少也能带他去面个圣什么的。
谁知唐寅一脸事不关己的模样,说话做事在张璁听来就很“欠揍”,你唐寅今天抽身事外好像什么都与你无关,但你不知道,其实我做所有事,都是为陛下,为你们兴王府出身的这群人?
你怎么这么没有责任心呢?
第921章 效果很好
火车通车典礼正式开始。
高层官员可以坐在临时搭建的高高观礼台上,而最高处就是皇帝的御座。
周围一里多的地方,相对空旷,除了高层官员和锦衣卫外,就算是普通的兵士也不能靠近中心区域。
火车站外,一辆大头火车,正在往车站徐徐开来。
“呜……”
当汽笛声响起,振聋发聩,在场很多人都忍不住掩耳朵,一个烟囱冒着浓重黑烟和白气的庞然大物,就这么在所有人目视下,缓缓进站。
“什么东西?”
观礼台上,工部尚书赵璜身边,很多人都在问询。
众人都觉得,既然这东西有一定“科技含量”,那必然是工部的产物,照理说需要在工部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那赵璜应该很清楚此物的构造及原理。
但赵璜也是一脸懵逼之色,忍不住侧头找寻孙交。
可惜的是,孙交也同样不解此为何物,正瞠目结舌看向前方,显然受到的震撼极大。
“陛下,来了,来了!”
御驾前,张佐急着跟朱四介绍。
其实张佐对这个玩意儿也是一头雾水,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他在皇帝面前炫耀。
朱四站起身来。
从观礼台到远处同样观礼的官员,甚至还有更远处凑热闹的百姓,无不眺望这稀罕玩意儿。
等火车进站,负责今日观礼事的玉田伯蒋轮率先从火车上跳了下来,在锦衣卫护送下,兴冲冲来到观礼台前,跪下来道:“陛下,火车已进站,请示下,稍后即可进行卸货!”
火车此时已停稳,很多人才留意到,这火车可不只是一个火车头而已,后面有着长长的车厢,好像载着什么东西。
光是看这庞然大物,似乎行进就很困难,再加上其拉载的长长车厢,简直不敢想启动时需要多大的动力。
朱四兴奋不已,从坐着的御座走到观礼台前方,凭栏大声道:“开始吧!”
“是!陛下!”
蒋轮意气风发,站起身来,从怀里摸出一样东西,把众人吓了一大跳,等看清楚却是一柄手铳,蒋轮对着天空扣动扳机,随即“砰”的一声巨响传来,白烟蒸腾中一道火光冲天而起。
这是朱浩改进过的信号枪,不是杀伤性武器,只作为传令之用。
随着信号弹升空,火车那边的人,好像早就明白接下来要做什么,当即就开始卸货。
其中一节车厢,从等候的人打开,从低平的地方看不清楚上面是什么东西,但观礼台上的人基本能看清楚,里面都是黑黝黝的煤,随后大批机械进场,这些机械多是杠杆结构设计,大批力夫上到车厢里,然后以看起来有些复杂的方式开始进行卸货作业。
大批煤,顺着履带输送到了一旁的马车前,一辆辆马车被装满后往城内运去。
而后面的车厢依次打开,煤炭继续源源不断地卸下,更可甚者……其中有几节车厢竟专门运人,很多工匠和力夫直接就从车厢里钻了出来,就地开展工作。
本来众人以为,这就是个华而不实的玩意儿,但光看到拉那么多人,加上还有一马车一马车往城里运输的煤炭,所有人都感觉到,这好像并不单纯是大玩具。
“哇!”
围观百姓本来距离很远,但看到这架势,心中竟有了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让他们自发地开始欢呼,浪潮一波接着一波。
前来运煤的马车足足有七八十辆,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大批的煤要被卸到车站旁的仓库中去,如此也体现出这火车的运载能力有多可怕。
……
……
典礼还在进行。
即便只是一场表演秀,场上只是单纯进行表演,观众也只是欣赏,互相间没有什么互动,但还是看得人热血沸腾。
观礼台这边,早就炸开锅了。
所有人都没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连朱四本人也是第一次看到火车,以及火车可怕的运载能力,本来朱四担心今天会给自己丢人,等看到具体的火车运载和卸货实战演练后,朱四得意洋洋,享受着这种决策正确的荣耀高光时刻。
“志同,你……你过来一下。”
孙交这边坐在比较高的地方,本不想凑热闹,但他的角度太好了,直接就能看到火车卸货的全过程。
就在孙交心中有着诸多感慨却无从宣泄时,吏部尚书乔宇过来,将他叫了下去。
孙交长长地叹了口气,跟着乔宇来到观礼台侧面,这边能看到还有大批马车准备进场卸货。
“志同,你可知这到底是怎生回事?”乔宇好奇地问道。
孙交道:“今天我们不就是来观礼的吗?有何疑惑?”
孙交虽然也不解于这火车到底是怎么运行的,但面对乔宇的问题,言语中还是有些抗拒,明摆着这群传统文官是被火车强大的运货能力给惊着了。
你们惊就惊嘛,来找我孙某人干嘛?
这事又不是我操持的。
乔宇叹道:“从一开始,不都是户部参与其中?已问过工部那边,他们说……工部对此少有过问。”
“哎呀呀,你弄错了,户部对此参与度并不高,最多在今年夏天后,有修建车站和相关配套设施时户部调拨了三万两银子……这批银子本来就是要调拨内府的,经杨阁老同意并廷议通过,并非是户部擅自做决定。”
孙交当然要跟这件事划清关系。
现在可不是抢功劳的时候。
乔宇道:“那……如此庞大的工程全部做完,朝廷拢共出了多少银子?”
孙交一怔,他突然明白过来,现在传统文官肯定知道,无法再用“胡作非为”的主张去攻击小皇帝,也就是说,这火车强大的运载能力,连传统文官都承认,那就只能从皇帝靡费帑币这一条来进行上奏劝谏。
孙交摇头苦笑:“要是我说只有这三万两,你信吗?”
乔宇皱眉,好像他也看明白了到底是什么事,道:“陛下从开矿,再到造这个什么火车,一共从户部调拨了三万两银子,是这意思吧?”
“嗯。”
孙交其实很不想承认。
但他还是点头,因为这就是实际情况,做不得假。
皇帝到底花费了多少银子研发和制造火车、铁路,孙交也是一头雾水,他一直都想把开矿和修铁路造、火车之事归于户部管辖,但结果就是连杨廷和都致仕了还没个结果。
自从杨廷和退下去后,有关开矿等事宜就彻底没了下文,皇帝也无须再对朝中任何人解释。
而户部调拨三万两,并不涉及建造铁路和火车这两件重要的内容,而只是修造配套的站台、仓房,并在周围开辟出一个跟车站配套的市场,用以进行客货交易服务。
“志同,接下来就要议礼,你……”
乔宇想在大礼议的问题上,也带上孙交。
孙交却明白自己的处境,当即摆手道:“老夫不参与,也不会给两边找任何麻烦,见谅。”
说完,孙交心里还记挂着那火车隆隆的响声,还有卸货时的热闹场景,简直回味无穷,简单跟乔宇作别后,他又回到观礼台前看热闹去了。
哪怕只是用眼睛的余光扫一眼,心里就很舒坦,这就是工业之美。
……
……
“好!看来这铁路,应该多修,修到大明各地都有,这样大明货物的运送,还有兵员的运送,就不再局限于水运这一条路!”
朱四在观礼台上自言自语。
他的振奋,感染了周围每一个人。
以蒋冕为首的内阁三人,来到皇帝跟前,他们并不是主动前来,而是奉召而至,他们也有些尴尬,大概是觉得皇帝有意在他们面前卖弄。
“蒋阁老,对于火车,你有何见地?”
朱四望向蒋冕的目光中满是骄傲自得。
蒋冕拱手道:“陛下,此乃劳民伤财之举,不应大肆修造,再者……以如此之路轨,运载如此之重财货,只怕无法确保安全,也难形成有效的运送,还有若是被外夷袭扰的话,只怕……”
作为内阁首辅,这时候就算明知道说这话是在往皇帝头上浇冷水,蒋冕也在所不惜。
在皇帝头脑发热的时候,给皇帝适当地降降温,正是首辅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朱四眯眼打量过去,问道:“蒋阁老,你是觉得,这火车技术很不成熟,用几天就坏了是吧?”
“这……”
蒋冕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东西,谁都没见过,一上来就让人觉得无比震撼,但始终每个人只是看到火车进站的一幕,谁知道这火车运送速度怎样?稳定程度又如何?
一旁的刘春道:“陛下,如此重的铁疙瘩,还拉载那么多的煤等,就算平路上可行,只怕上下坡,以及通过桥梁时,难以维持稳定。”
又一个唱反调的。
朱四笑道:“还是刘阁老务实,朕从最初见到修造火车时,就感觉到,难点在于如何穿过大江大河,尤其以后想把火车架桥通过黄河、大江等处,只怕不容易,再便是穿过崇山峻岭也非易事……刘阁老很有见地啊。”
“嗯?”
听到皇帝的话,别说蒋冕了,连刘春自己都很意外。
同样是给皇帝头上浇冷水,为什么刘春就能得到皇帝的褒奖?
看起来……
皇帝好像挺冷静,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居然知道这东西存在弊端。
朱四随后道:“但遇到困难,那就努力克服困难嘛,干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甚至临阵脱逃?如果此物真能将大明京师与西北各处沟通,以后大明所有的货物都可以轻松运到九边各地,就问鞑靼人以后还有机会袭扰我边疆?
“到那时,我大明真就成了天朝上邦,无人敢惹了!”
第922章 对阵开始
皇帝在那儿自吹自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