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598章

作者:天子

翰林院的编修很多,庶吉士留馆后都是先提拔为编修,因为翰林院中编修素来无定员,一个宽大的房间内,安排了几十张桌子,当然只有多数不作为办公桌使用。

朱浩给徐阶指了指提前为其安排好的座位。

“朱兄,不知以后我是否就在这儿办公?”

徐阶捉急地问了朱浩一句。

朱浩笑着道:“不知你此问题是何意?还有,你年纪比我长,不如直呼我敬道,可好?”

“那怎么好意思?不管怎么说,您才是上司,在下初来乍到,不知该如何立身。”

徐阶是那种小心谨慎之人,颌下无须,典型的小白脸模样,突然间竟有些脸红,“在下的意思是问,以后朝廷交待下来的所有事情,都是在这间屋子里处置吗?会不会到旁的公事房办公?”

朱浩耐心解释:“不出意料的话,这就是你以后工作的地方。当下翰林院内目前最着紧之事,莫过于修撰《武宗实录》,文稿会分发给不同的人,我们这一科庶吉士尚未离开,你们这一科又没有甄选庶吉士,若是等三个月后留馆考试出结果,恐其中大部分人要离开,那时你就要忙碌起来了……现在倒还好,你可以先熟悉一下同僚以及工作环境,小心混日子就行。”

“混日子?”

徐阶显然不习惯朱浩的说话方式。

多年科举好不容易当官,结果我进翰林院第一天,你就教我混日子?就这样还说以后有事情请教你?

朱浩哈哈大笑:“我这人说话不太好听,但事实就是这样,翰林院内事务的确不多,要是徐编修对公事很留心,不妨多做点,如此别人就可以少做些……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其实就算不做事,也一样,因为修书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大家一起舒舒服服混日子,不是更惬意?”

“呵呵……”

徐阶虽然在笑,但笑容很尴尬。

跟朱浩第一次见面,心里边就对朱浩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这都什么人啊?

十几岁考中状元,这是祖坟冒青烟啊,结果你跑翰林院混日子来了?还这么明目张胆跟外人说?

难道你不该装装样子,煞有介事表明翰林院的工作很重要,要认真对待?

……

……

中午姚涞的宴请,终归还是把朱浩一起叫去了。

徐阶同往,等到了吃饭的地方,才见到探花郎王教。

以往新科翰林入馆,一下子来二三十号人,光是找这群人做东饮宴,就能蹭不少顿饭,今年却只有三位新翰林,看样子除了姚涞,徐阶和王教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人,所以估计也就这一顿好酒好菜,因此来的人着实不少。

姚涞是来者不拒,人家到底家大业大,父子都是翰林,再加上姚镆在朝中背景深厚,所有人都觉得姚涞将来一定能飞黄腾达。

姚涞表现得大度洒脱,酒桌上频频给众人敬酒。

因为是年轻人的聚会,翰林院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都没来,宴会现场主持大局的就是杨慎。

杨慎跟别人不一样,虽然只是侍讲,但作为内阁首辅杨廷和长子,行的却是翰林学士的职责,酒桌前所有人都想靠着他坐,却只有余承勋和朱浩能安坐左右,足见现在在翰林院中,他最信任身边二人。

连姚涞这个东道主,都只能坐一旁。

“……敬道,以后你多带带他们,我已跟丰学士他们打过招呼……你们若有不懂的地方,尽管请教朱浩。哦对了,这位徐翰林,先前你跟敬道说过几句,是吧?他教你什么了?”

杨慎喝了两杯,态度随和许多,说话不再拘谨。

毕竟在场的,除了三个新人,其余都是至少相处两年的同僚,彼此都很熟悉了。

“这……”

徐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杨慎的问题。

难道要告诉在场的人,朱浩教他在翰林院混日子?

听是这么听的,但若替朱浩说出来,那就显得他徐阶不识实务,那别人还不觉得他不会做人?

朱浩却丝毫没有顾忌,笑着道:“我告诉他,翰林院的差事很闲散,以后这日子能混就混,没事别逞强!”

“哈哈哈哈……”

在场一群老翰林,明白朱浩在说什么,俱都会心哈哈大笑。

这可算是最符合他们在翰林院工作的心态。

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在上司或者同僚面前,都要装出勤勉的样子,但装模作样很累人的,都想借别人之口把真实情况说出来,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跟朱浩一样,迟到早退甚至旷工乃常事,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大家伙都一样,没有谁笑话谁。

杨慎也不由哑然失笑:“敬道,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新翰林入馆,你不跟人家讲讲日常规范,光讲怎么混日子?这恐怕有违臣子之道,你该罚!”

“对对,罚上三杯。”

余承勋在一旁帮腔。

朱浩苦笑道:“我实在是不胜酒力,你们都知道的。”

“那也要罚,先罚一杯吧。”

这次是蔡昂过来给倒酒。

朱浩连连摇头,却只能勉为其难喝下一杯。

杨慎再道:“罚是罚了,但敬道说的话倒是没错,翰林院就这样,你太勤勉的话,别人还会觉得你是装样子,在座都是自己人,没什么好遮掩的,该做事的时候固然要把事情做好,剩下的时间……混日子也要有模有样。”

“哈哈……”

这次的笑声则稀稀拉拉。

很多人都纳闷儿。

你杨慎作为杨首辅的大公子,如今已贵为侍讲,在翰林院中可说前途无限,未来是可以当宰相的人物,怎么也学着朱浩那么消极?

朱浩表现得那么颓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而你杨慎不应该教在场的人如何精忠报国么?

或许是多喝了两杯,毕竟先前众人敬酒,多是在敬杨慎,此时他拍着朱浩的肩膀,幽幽地发出感慨:“以往啊,我最不能理解敬道这种自在随性的性子,总是提点他,一定要好好做事,可今日今时,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中大彻大悟的那个人,就是他。”

说了这话,杨慎已不复笑容,眉头微微皱起,一仰脖灌下一杯酒,像是借酒浇愁。

余承勋赶紧拉住情绪稍微有些失控的杨慎:“用修,你喝多了。”

杨慎道:“我没喝多,正因为喝了几杯酒,才不用理会这世间的烦心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敬道,你的才学当世无双,或是为兄耽误了你,你不该只窝在翰林院这小地方,外面你有更广阔的天地!”

在场的人这次一点都笑不出来了。

谁都没想到,本来是迎新的酒宴,结果成了杨慎抒发感慨的场所。

而且那首在大明已成为悬案的名词,终于在杨慎的肯定下,告诉在场众人,就是朱浩所作,并对朱浩表达了一种羡慕和推崇的情绪。

朱浩无奈道:“用修兄,你如今已经是侍讲,又加上你父亲的关系,仕途可谓一路坦途,前途无量啊!”

“别说了。”

杨慎道,“我是什么人,我很清楚,以后诸位给我面子,能听我说上两句,不胜感激,若是不给面子,不听也罢!身处朝堂迷局中,不由自主,但有一颗心就够了!”

旁边的人都在嘀咕。

听听这都在说什么?

肯定是喝醉了,难道说在家中遇到什么糟心事?他老爹给他气受了,跑到我们面前来发牢骚?

因为杨慎在酒桌上失控,这场酒宴稍微变了味,不过好在后面杨慎基本都坐在那儿喝闷酒,一语不发,迎新的氛围重新活跃起来。

……

……

酒宴结束。

在场有一半人喝多了,下午都不打算回翰林院,而是准备直接回家睡大觉。

徐阶却喝得很少。

他跟朱浩一起往翰林院走,路上好奇地问道:“那位杨侍讲,为何……这般模样?”

朱浩笑道:“他平时酒量很不错,从来不会说这么感性的话,或许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一时间想不开吧。”

“啊?感性?想不开?”

徐阶尽管笑盈盈,但笑容怎么看都有一抹尴尬的意味。

朱浩脚步不停,前面不远就是翰林院的大门。

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却只有寥寥无几的人能踏足其中。

徐阶道:“那首《临江仙》,真是出自朱兄的手笔?故乡时便时常听人传诵,外人都道是杨用修所作,真是孤陋寡闻,原来……竟是出自阁下之手。”

“没什么,偶然所得,不值一提……其实是谁写的有那么重要吗?”

朱浩随和地道。

本来徐阶已把朱浩当成不可接近的怪胎,但只是跟朱浩去参加了个迎新宴会,便对朱浩大为改观,反而觉得朱浩是这群翰林中最正常的一个。

最起码朱浩有什么说什么,占了一个耿直的人设,非常人所能及。

第786章 无声的博弈

自从杨慎在翰林院的迎新宴上当众透露那首词是朱浩所作后,朱浩的名声瞬间炸裂。

之前朱浩已算小有名气,但更多是因为他考中状元,乃当世罕见的少年英才。

这次直接声名爆表。

最近朱浩是人在家中坐,邀请他参加京师各种文坛聚会的请柬如雪片一般飞来,好像谁都想认识朱浩这个能创作出当世最好的词牌,同时又能隐忍到现在都不去追求名声的豁达之人。

就连唐寅都知道了这件事。

“……出去钓鱼的时候,听人提及,别人不知我唐某人是谁,却知道我唐某人收了个好弟子,我这个当先生的都大感颜面有光。”

唐寅这天跑到思贤居,跟朱浩一起批阅奏疏,却忍不住恭维了朱浩几句。

唐寅是被朱浩勒令必须要来思贤居干活。

闲人一个,想天天躲在家偷懒?就算让你赋闲,也是让你调理身体,避免早早嗝屁,却没说让你避世当散人。

没事就去钓鱼?

这种好事,我朱浩都还没轮上,凭什么让你享受这种悠闲惬意的生活?

张佐笑眯眯道:“这下子,谁都知道朱先生的名望了,以后再说出去,便说是认识朱先生,脸上也有光彩。”

“话说得没错。”

唐寅懒洋洋的附和,“但就怕有些人,不屑于承认认识我等啊。”

朱浩瞪了唐寅一眼,道:“少阴阳怪气,唐先生,让你来是做事的,不是听你在那儿随口消遣。咱是不是先把这堆积如山的奏疏给批完?开春后,很多积压下来的政务,该得到解决了。”

唐寅叹息道:“也不知怎的,以往就算多,也没多到这地步吧?还是说,最近司礼监或是你小子,天天偷懒呢?”

张佐听了这话,神色拘谨。

不单纯是因为唐寅攻击了司礼监的人,更因为……这种偷懒的事,就算是做,那也是皇帝干出来的。

批阅奏疏,名义上不都是皇帝应该做的么?

朱浩正色道:“内阁有意放缓了票拟的进度,以往当天必须要送到司礼监,现在有的上奏在通政使司就能过夜,到内阁更是要延迟个一两日……以往陛下留中不发,现在内阁则是尽量延缓上报……你有地方说理吗?”

张佐急忙问道:“那朱先生,这样做,是不是意味着内阁出手了?”

内阁本来充当着皇帝顾问的角色。

但在弘治朝后,内阁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宰相的权力,当朱四登基后,内阁更是实际上掌握了朝中主要衙门,就算目前尚不为杨廷和染指的户部和工部,其实更多时候也必须要在内阁的规范之下做事。

也是因为最近奏疏朱批上,朱浩多以皇帝的名义发一些诏令,对于京师、地方上的事务多不采用内阁的票拟,让内阁觉得皇帝是想拿奏疏批阅做文章。

杨廷和可不是坐以待毙之人,立即就做出反应,故意给小皇帝出难题。

奏疏也不全压着,而是分批给你,以往什么事重要什么事不重要,由司礼监或是皇帝来决定,现在内阁就给你做好决定,就看你皇帝有什么咒念。

“出手了吗?”

朱浩笑了笑,“内阁几时不出手?只是现在把事做到了明面上,可是咱也不能落了下风。他们用手段,我们更是要把手段跟上,这叫无声的博弈,看看谁先撑不住!”

唐寅问道:“所以你又想整出一些事出来,让内阁那群人团团转?”

朱浩笑道:“还是先生懂我,这次他们反击的方式可不太光彩,臣子本就没有决定奏疏轻重缓急的职责,内阁也没有裁断权,但现在内阁已把自己凌驾于六部之上,甚至干涉陛下对朝中事务的掌控,这要是我们都不加理会的话,那可就太过弱势了。”

唐寅道:“此时难道不应该示弱吗?”

“示弱?那是以前的事,若到了今时今日,我们还要处处示弱,就会让人觉得好欺负,这么说吧,杨阁老在朝,也算是最后拼死一搏了!”

朱浩把事说得很严重。

就像杨廷和随时都要从朝中退下来一般。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长生志异